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对大学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从卓越计划1.0进入2.0,各外国语大学都在实践和探索之中。本文从构建“层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改革、倡导“微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打造“综合化”的实训实践基地和建设“互聘式”的卓越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大学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 卓越新闻人才培养 路径
新闻是连接世界的纽带。新闻人才承担着传播国家文化的重任,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和中国影响力提升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国难以发声,更有甚者遭到了曲解。如何减少西方媒体的认知差距、有效联接中外已成为当前我国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提出“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汇聚更多资源力量”,从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媒体”。为达成目标,高校必须积极承担起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新闻传播院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着力培养一批既有爱国爱党情怀又有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一、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愈为重要的角色,但国际新闻几乎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发布,造成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地位的不对称。此外,新闻解释权竞争的加劇,新闻技术的更新要求我国必须加快人才培养脚步,做好国际新闻人才储备工作。
1.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全媒体时代的要求
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无法完全适应现代需求。微信、微博、秒拍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不断提升,猛烈冲击着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正式宣告中国开始步入全媒体时代,指明新闻人才的培养方向。全媒体时代表现为传播技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传播主体的限制逐渐消失、传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一区域,个人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发布新闻、转发消息,新闻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这种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增加了信息获取的便利度,但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确定性的缺失和信息筛选难度的增大。媒体需要筛选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做好去伪存真并消除不确定性,就必须有高素质国际新闻人才的参与。面对全媒体时代对国际新闻人才的高需求,各大高校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着力于培养卓越新闻人才,以期满足市场需求。但就目前的培养状况而言。
2.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联接中外的需求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国际新闻人才应承担起“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重任,指明了国际新闻工作前进的方向。国际新闻人才应当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时刻发挥好中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为有效实现联接中外的目标,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势在必行。讲好中国故事是指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如实向世界传播,国际新闻人才在世界范围内釆编新闻,活跃在世界的各个领域,其言行举止代表着中国形象,其新闻内容影响着西方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国际新闻人才在联接中外中必须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为达成这一目标,国际新闻人才在新闻报道中需达到三点要求。首先,做到有力驳斥涉及中国的无端负面舆论,展示负责任的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其次,做到用中国优秀文化感染西方受众。第三,做到在西方媒体独占鳌头的国际舆论格局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与新闻解释权。联接中外要求国际新闻人才向中国传达世界动态。为促使中国理性、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情况,国际新闻人才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一要客观传达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及时报道世界最新动态;二要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分析各类观点产生原因;三是甄别新闻真实性,拒绝哗众取宠式报道。
二、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民心相通的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亚非欧各国在基础设施、投资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是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原则、依托古代丝绸之路所构建的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将开启中国同沿线国家合作的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通发展”,也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重要基础。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民心,《韩非子说林上》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表述;《文中子》也有“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的表达。如果民心不通,两国间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互相间产生敌视的可能性增大,直接影响着其他“四通”的实现。
三、大学国际新闻人才素质培养的问题剖析
1.新闻业的发展、新闻专业扩招,导致目前师资力量稍显薄弱。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但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情况反映出了师资力量在“质”与“量”两方面存在不足。在“质”方面,一是“学院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高校从事新闻教育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院学习直接过渡到教学,缺乏媒体行业的实战经验,也难以在真实新闻案例中现身说法。二是“经验派”教师由于学历问题往往被高校拒之,只能以讲座、交流形式进行指导,导致教学的不连贯性。三是教师评价模式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几乎是唯科研成果为上,这导致部分教师专注科研却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在访谈中,有同学认为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更不了解学生所需,教学质量亟待提升。四是教师观念、知识、技术有待更新。当前新闻业发展,新闻技术迅速更新,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将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多媒体素养。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中,教师首先要具备前沿的观念与知识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发展,但在目前的培养中,仍存在教师的知识与国际前沿理论脱节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21世纪以来,新闻媒体经历了网络、多媒体、媒介融合等多种媒体运作形态,如今又向全媒体时代迈进。这一系列变化都促使高校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但仍存在与现实需求脱节的情况。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国际新闻人才在成为专业新闻人才之前首先是一个通才,在广博知识的支撑下才能厚积薄发。美国高校特别强调通专结合,前两年的课程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这种侧重专业培训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有余,但人文积淀不足,影响人才可持续发展。其次,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一是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分配问题。目前新闻专业在英语和新闻方面几乎均匀用力,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能使学生在两方面均有所提升,但很有可能造成英语和新闻专业上均达到不到预期成效。二是课程质量有待提升。在后续访谈中,不少同学均表达了课程质量提升的诉求,认为当前课程无法平衡理论和实践学习。特别是理论课程,理论国际化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批判性思维教育。三、实践资源有待拓展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新闻匠人的培养,不仅要具备工匠技能,更要具备工匠精神。实践是将理论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是考察高校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实践机会不够充分。目前新闻学专业学生只有《新传快递》、背包记者团、全球重大事件多语种报道团三个主要实习平台,另有上外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实践机会。其中全球重大事件多语种报道团对全校开放选拔,因其对语言的高要求使得新闻学专业学生在和小语种专业学生竞争时并无明显优势。实践机会太少,使得国际新闻人才无法将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深刻影响着国际新闻人才培养。
3.校企合作有待深化。
目前,新闻传播学院与新华社等媒体共建,推荐学生前往各大媒体机构实习,但是在调研中有部分同学反馈存在媒体机构“退货”情况,这表明高校人才培养与媒体实际需求不符。高校深化与媒体合作,不仅要搭建更多媒体平台,更要切实了解媒体所需,培养定制型人才。
三、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全球化的推进与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业带来了机遇,但也为国际新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该如何与时俱进。本节在人才培养原则与思路的基础上,引入协同育人机制,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个角度出发讨论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1.全员参与,促进师资多元化
全员强调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在国际新闻人才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师资多元化,在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力量的基础上,引入多元主体,发挥朋辈、社会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正面作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质量与师资力量密切相关,而师资力量受到师资结构和教师素质的影响。培养国际新闻人才必须要有完善的师资结构,要做到专兼职教师配比合理,理论型与实践型教师并重。目前我国高校偏重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屈指可数师资结构亟待完善。反观美国新闻教育,新闻院校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内容设置引入不同师资类型,涵盖了全职教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访问学者等。举例而言,理论课程由学科专家负责;实务训练课程则聘请业界人士任教。同时以客座教授为教学补充,就课程中某一议题深入讨论。为完善师资结构,中国高校可以根据国情适度借鉴美国新闻院校经验。一是从改革全职教师聘用模式出发,试行“双轨制”招聘方式,做好具有深厚学术背景教师和丰富从业经验教师的数量平衡。二是引入兼职教师,共享各高校新闻教育优质师资。开放兼职教师代课资格,从不同视角开设多样国际新闻课程。
2.广聘客座教授,鼓励思想碰撞。
客座教授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是媒体从业者,邀请他们进入课堂,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内容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让学生不仅能接触业界最新消息,也能了解全球最前沿理论。四是引入国外先进师资力量。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应当从师资上体现出国际性,国外师资的引入有助于学习西方先進的教学组织形式,做到理论与实务训练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新闻人才必须要注重提升教师素质。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这一关键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国际新闻专业教师应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实现知识重构、能力再生、素质提升。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养,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优秀师资带动整体素质提升;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国门开展学术交流或学习实践经验,满足国际新闻专业对教师不断提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另一方面提升教师道德。教师不仅要做到教书育人,更要做到立德树人。
3.推广朋辈教育,助力自我成长
朋辈教育主要是指部分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似、价值观相近且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小范围的交流圈子中,通过分享见闻信息、价值理念和专业技能等充分发挥学生间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经验的作用,并通过一定的交流与沟通进行学习上的鼓励与帮助,进而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龄人间的交流互助更能激起共鸣,更有助于学生了解想要知道的情况和可能遇到的挫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素养。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中的朋辈教育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分成三种形式:同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学长学姐分享、校友讲座。学生自主学习是同年级学生加强交流和合作的形式之一,通常以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能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国际新闻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工作,而是团体合作的成果,在面对随时变化的环境和更新的技术,国际新闻人才必须要学会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通过自主学习,在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全媒体时代,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是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教育。在某一方面表现优异的学长学姐提前准备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经验交流,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选课指导、学生会经验介绍、专业实践感悟等,从而帮助低年级学生加快适应速度。国际新闻人才对语言水平、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可以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专业学习方法、专业方向课程选择、新闻实践技能上的指导,帮助低年级同学在接触新专业、新课程、新技能时避开误区,从而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校友讲座侧重于求职分享和职业规划指导。校友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成果和积累的财富,更是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校友讲座有利于盘活校友资源,凝聚校友力量。在国际新闻人才教育中,不同领域的校友虽发挥的作用不同,但都展示了国际新闻专业在各领域发展的前景与可能。通过分享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明确业界对国际新闻人才的要求,为同学提供针对性意见,从而促使国际新闻人才提升新闻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为日后国际新闻报道奠定基础。
3.引入社会师资,强化专业互动
高校是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主体,但不是唯一承担者。高校的力量与资源有限,无法为学生创造全面优渥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只有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可能。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中,高校应注意充分引入社会师资,让学生不拘于“象牙塔”,让“书卷气”与“烟火气”融合,培养“接地气”的国际新闻人才。高校引入的社会师资主要包括政府和体两大类。引入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作为社会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部校合作,共促人才发展。
国际新闻人培养之初就是在部委大力支持下展开的,如今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行使国际新闻专业热度再次上升。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最了解国家政策,也最明确我国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国际新闻人才。引入政府人员作为社会师资,一能紧扣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要求,提升人才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二能发挥部校共建的优势,以所引入人员为纽带,密切全国新闻院校的联系,推动国际新闻教育的交流共享;三能推动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四能针对性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导向与目标。在这样一个新闻无处不在、无人不及的时代,国际新闻人才能否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关系重大,中国的国际新闻人才能否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更是至关重要。新的时代背景对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而言,中国当前需要培养一批具备良好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新闻专业素养、掌握跨学科知识和全媒体技能、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国际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恒军,潘婧妍. 新时代外国语大学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 传媒,2018(24):81-83.
[2]石磊.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从1.0到2.0[J]. 青年记者,2019(01):59-61.
[3]殷敬淇. 地方应用型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校本模式探索——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 新闻论坛,2020(03):109-112.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 卓越新闻人才培养 路径
新闻是连接世界的纽带。新闻人才承担着传播国家文化的重任,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和中国影响力提升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国难以发声,更有甚者遭到了曲解。如何减少西方媒体的认知差距、有效联接中外已成为当前我国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提出“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汇聚更多资源力量”,从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媒体”。为达成目标,高校必须积极承担起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新闻传播院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着力培养一批既有爱国爱党情怀又有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一、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愈为重要的角色,但国际新闻几乎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发布,造成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地位的不对称。此外,新闻解释权竞争的加劇,新闻技术的更新要求我国必须加快人才培养脚步,做好国际新闻人才储备工作。
1.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全媒体时代的要求
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无法完全适应现代需求。微信、微博、秒拍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不断提升,猛烈冲击着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正式宣告中国开始步入全媒体时代,指明新闻人才的培养方向。全媒体时代表现为传播技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传播主体的限制逐渐消失、传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一区域,个人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发布新闻、转发消息,新闻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这种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增加了信息获取的便利度,但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确定性的缺失和信息筛选难度的增大。媒体需要筛选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做好去伪存真并消除不确定性,就必须有高素质国际新闻人才的参与。面对全媒体时代对国际新闻人才的高需求,各大高校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着力于培养卓越新闻人才,以期满足市场需求。但就目前的培养状况而言。
2.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联接中外的需求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国际新闻人才应承担起“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重任,指明了国际新闻工作前进的方向。国际新闻人才应当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时刻发挥好中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为有效实现联接中外的目标,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势在必行。讲好中国故事是指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如实向世界传播,国际新闻人才在世界范围内釆编新闻,活跃在世界的各个领域,其言行举止代表着中国形象,其新闻内容影响着西方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国际新闻人才在联接中外中必须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为达成这一目标,国际新闻人才在新闻报道中需达到三点要求。首先,做到有力驳斥涉及中国的无端负面舆论,展示负责任的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其次,做到用中国优秀文化感染西方受众。第三,做到在西方媒体独占鳌头的国际舆论格局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与新闻解释权。联接中外要求国际新闻人才向中国传达世界动态。为促使中国理性、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情况,国际新闻人才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一要客观传达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及时报道世界最新动态;二要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分析各类观点产生原因;三是甄别新闻真实性,拒绝哗众取宠式报道。
二、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民心相通的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亚非欧各国在基础设施、投资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是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原则、依托古代丝绸之路所构建的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将开启中国同沿线国家合作的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通发展”,也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重要基础。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民心,《韩非子说林上》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表述;《文中子》也有“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的表达。如果民心不通,两国间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互相间产生敌视的可能性增大,直接影响着其他“四通”的实现。
三、大学国际新闻人才素质培养的问题剖析
1.新闻业的发展、新闻专业扩招,导致目前师资力量稍显薄弱。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但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情况反映出了师资力量在“质”与“量”两方面存在不足。在“质”方面,一是“学院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高校从事新闻教育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院学习直接过渡到教学,缺乏媒体行业的实战经验,也难以在真实新闻案例中现身说法。二是“经验派”教师由于学历问题往往被高校拒之,只能以讲座、交流形式进行指导,导致教学的不连贯性。三是教师评价模式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几乎是唯科研成果为上,这导致部分教师专注科研却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在访谈中,有同学认为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更不了解学生所需,教学质量亟待提升。四是教师观念、知识、技术有待更新。当前新闻业发展,新闻技术迅速更新,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将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多媒体素养。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中,教师首先要具备前沿的观念与知识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发展,但在目前的培养中,仍存在教师的知识与国际前沿理论脱节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21世纪以来,新闻媒体经历了网络、多媒体、媒介融合等多种媒体运作形态,如今又向全媒体时代迈进。这一系列变化都促使高校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但仍存在与现实需求脱节的情况。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国际新闻人才在成为专业新闻人才之前首先是一个通才,在广博知识的支撑下才能厚积薄发。美国高校特别强调通专结合,前两年的课程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这种侧重专业培训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有余,但人文积淀不足,影响人才可持续发展。其次,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一是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分配问题。目前新闻专业在英语和新闻方面几乎均匀用力,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能使学生在两方面均有所提升,但很有可能造成英语和新闻专业上均达到不到预期成效。二是课程质量有待提升。在后续访谈中,不少同学均表达了课程质量提升的诉求,认为当前课程无法平衡理论和实践学习。特别是理论课程,理论国际化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批判性思维教育。三、实践资源有待拓展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是新闻匠人的培养,不仅要具备工匠技能,更要具备工匠精神。实践是将理论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是考察高校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实践机会不够充分。目前新闻学专业学生只有《新传快递》、背包记者团、全球重大事件多语种报道团三个主要实习平台,另有上外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实践机会。其中全球重大事件多语种报道团对全校开放选拔,因其对语言的高要求使得新闻学专业学生在和小语种专业学生竞争时并无明显优势。实践机会太少,使得国际新闻人才无法将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深刻影响着国际新闻人才培养。
3.校企合作有待深化。
目前,新闻传播学院与新华社等媒体共建,推荐学生前往各大媒体机构实习,但是在调研中有部分同学反馈存在媒体机构“退货”情况,这表明高校人才培养与媒体实际需求不符。高校深化与媒体合作,不仅要搭建更多媒体平台,更要切实了解媒体所需,培养定制型人才。
三、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全球化的推进与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业带来了机遇,但也为国际新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该如何与时俱进。本节在人才培养原则与思路的基础上,引入协同育人机制,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个角度出发讨论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1.全员参与,促进师资多元化
全员强调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在国际新闻人才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师资多元化,在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力量的基础上,引入多元主体,发挥朋辈、社会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正面作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质量与师资力量密切相关,而师资力量受到师资结构和教师素质的影响。培养国际新闻人才必须要有完善的师资结构,要做到专兼职教师配比合理,理论型与实践型教师并重。目前我国高校偏重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屈指可数师资结构亟待完善。反观美国新闻教育,新闻院校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内容设置引入不同师资类型,涵盖了全职教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访问学者等。举例而言,理论课程由学科专家负责;实务训练课程则聘请业界人士任教。同时以客座教授为教学补充,就课程中某一议题深入讨论。为完善师资结构,中国高校可以根据国情适度借鉴美国新闻院校经验。一是从改革全职教师聘用模式出发,试行“双轨制”招聘方式,做好具有深厚学术背景教师和丰富从业经验教师的数量平衡。二是引入兼职教师,共享各高校新闻教育优质师资。开放兼职教师代课资格,从不同视角开设多样国际新闻课程。
2.广聘客座教授,鼓励思想碰撞。
客座教授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是媒体从业者,邀请他们进入课堂,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内容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让学生不仅能接触业界最新消息,也能了解全球最前沿理论。四是引入国外先进师资力量。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应当从师资上体现出国际性,国外师资的引入有助于学习西方先進的教学组织形式,做到理论与实务训练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新闻人才必须要注重提升教师素质。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这一关键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国际新闻专业教师应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实现知识重构、能力再生、素质提升。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养,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优秀师资带动整体素质提升;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国门开展学术交流或学习实践经验,满足国际新闻专业对教师不断提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另一方面提升教师道德。教师不仅要做到教书育人,更要做到立德树人。
3.推广朋辈教育,助力自我成长
朋辈教育主要是指部分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似、价值观相近且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小范围的交流圈子中,通过分享见闻信息、价值理念和专业技能等充分发挥学生间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经验的作用,并通过一定的交流与沟通进行学习上的鼓励与帮助,进而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龄人间的交流互助更能激起共鸣,更有助于学生了解想要知道的情况和可能遇到的挫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素养。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中的朋辈教育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分成三种形式:同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学长学姐分享、校友讲座。学生自主学习是同年级学生加强交流和合作的形式之一,通常以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能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国际新闻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工作,而是团体合作的成果,在面对随时变化的环境和更新的技术,国际新闻人才必须要学会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通过自主学习,在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全媒体时代,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是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教育。在某一方面表现优异的学长学姐提前准备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经验交流,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选课指导、学生会经验介绍、专业实践感悟等,从而帮助低年级学生加快适应速度。国际新闻人才对语言水平、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可以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专业学习方法、专业方向课程选择、新闻实践技能上的指导,帮助低年级同学在接触新专业、新课程、新技能时避开误区,从而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校友讲座侧重于求职分享和职业规划指导。校友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成果和积累的财富,更是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校友讲座有利于盘活校友资源,凝聚校友力量。在国际新闻人才教育中,不同领域的校友虽发挥的作用不同,但都展示了国际新闻专业在各领域发展的前景与可能。通过分享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明确业界对国际新闻人才的要求,为同学提供针对性意见,从而促使国际新闻人才提升新闻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为日后国际新闻报道奠定基础。
3.引入社会师资,强化专业互动
高校是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主体,但不是唯一承担者。高校的力量与资源有限,无法为学生创造全面优渥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只有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可能。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中,高校应注意充分引入社会师资,让学生不拘于“象牙塔”,让“书卷气”与“烟火气”融合,培养“接地气”的国际新闻人才。高校引入的社会师资主要包括政府和体两大类。引入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作为社会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部校合作,共促人才发展。
国际新闻人培养之初就是在部委大力支持下展开的,如今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行使国际新闻专业热度再次上升。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最了解国家政策,也最明确我国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国际新闻人才。引入政府人员作为社会师资,一能紧扣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要求,提升人才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二能发挥部校共建的优势,以所引入人员为纽带,密切全国新闻院校的联系,推动国际新闻教育的交流共享;三能推动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四能针对性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导向与目标。在这样一个新闻无处不在、无人不及的时代,国际新闻人才能否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关系重大,中国的国际新闻人才能否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更是至关重要。新的时代背景对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而言,中国当前需要培养一批具备良好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新闻专业素养、掌握跨学科知识和全媒体技能、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国际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恒军,潘婧妍. 新时代外国语大学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 传媒,2018(24):81-83.
[2]石磊.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从1.0到2.0[J]. 青年记者,2019(01):59-61.
[3]殷敬淇. 地方应用型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校本模式探索——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 新闻论坛,2020(03):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