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在持之以恒训练的基础上,还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因生而异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变成学生的技能。
关键词:算理和算法 计划组织复习 专项练习 素养抽测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它被分配到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是贯穿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因此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学期数学教研室为和学校教学中心也加强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个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的关注,转变了以前的一些教授数学课的教学思路,放下架子带着探索和尝试的心态展开了本学期计算教学的新尝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我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几点浅薄之见。
1.应让算理和算法代替大量的计算练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知道很多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不是犯这样的错误就是犯那样的错误,我们总是认为学生太粗心,马虎大意造成。其实静心思考我们会发现造成孩子计算正确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算理和算法没有吃透。算理和算法和计算的根本依据,学生只有算理清楚,算法记得牢固,计算才能正确、顺利的进行。
如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每次的商表示什么?余下的数表示什么?余下的数你是怎么处理的?商中为什么要点小数点?”等这些问题的引导下,经历《小数除以整数》算理的探究过程。
2.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乘法运算律、加法运算律等运算定律是学生能够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灵活性和速度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授运算定律时必须让学生吃透每个运算律是怎么来的以及它的意义,充分的让学生经历对运算定律的探究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要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出来。当学生掌握了运算定律后,还要启发学生根据算式不同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计算方法。
如我们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中探究乘法分配律,然后再设计灵活多变的变式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练习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我借助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了一个等式:
(110+90)×2=110×2+90×2
然后又创设了买演出服的情境,这样就列出了第二个等式:
(60+40)×2=60×2+40×2
这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你能根据上面两个等式把下面的等式补充完整吗?出示:
(30+20)×5= □×5+□×5
(10+90)×3= □×3+□×3
这时,学生就要先观察前两个等式的特点,进行填空。这时,启发学生思考:等号的左边有什么共同点?等号的右边和左边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接着,让学生仿照例子再列举两个等式。这个时候,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已经有了经验上的基础,教师问:“这样的例子多不多?能写得完吗?你有没有好的办法?”学生一下子想到了用字母表示。字母公式就这样出来了,再让学生试着概括。
整个探究过程不断引发学生猜测、验证、观察、比较、进而归纳,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同时,体验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3.要有计划的组织练习。
在我们学校我们已经把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纳入到每天的教学常规中,开展了“课前2分钟计算”活动,我们设立了专门的课前2分钟口算本。
①内容的设计:教师会结合本学期教材中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本着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我们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的选择计算题目进行计算,基本做到了每节课坚持练习。
②批阅方式:同位互批和老师面批相结合。老师批阅针对的是做得快的学生和学困生,兼顾了两头的学生群体。
③出错原因的调查:在每天的三分钟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出错原因的调查,以此为契机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和计算机能水平。针对原因协同他的同位和家长,共同做好孩子计算技能的提高。
④每学期坚持做计算技能的专项练习和素养抽测:每学期我们组织两次“计算小能手”阶段检测,我们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是不可能一躇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主要通过对“计算小能手”阶段检测,找到切入点,使我们能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以计算小能手的评比作为一种评价和激励的措施,使孩子重视计算、认真对待。最后我们都会对学生的检测情况作深刻的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
4.切实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了学生笔算能力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学生口算能力的基本训练。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口算水平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口算也是需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所以我们也应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5.注重验算习惯的培养。
验算是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重视验算方法的指导,让验算成为学生在计算时一种习惯,培养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的检验的好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在持之以恒训练的基础上,还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因生而异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变成学生的技能。同时我认为本学期计算教学的研讨恰如春夜喜雨,是在我们一线教师对计算教学感到迷茫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这也证明了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研讨和尝试,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到老探索到老……
关键词:算理和算法 计划组织复习 专项练习 素养抽测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它被分配到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是贯穿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因此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学期数学教研室为和学校教学中心也加强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个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的关注,转变了以前的一些教授数学课的教学思路,放下架子带着探索和尝试的心态展开了本学期计算教学的新尝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我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几点浅薄之见。
1.应让算理和算法代替大量的计算练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知道很多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不是犯这样的错误就是犯那样的错误,我们总是认为学生太粗心,马虎大意造成。其实静心思考我们会发现造成孩子计算正确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算理和算法没有吃透。算理和算法和计算的根本依据,学生只有算理清楚,算法记得牢固,计算才能正确、顺利的进行。
如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每次的商表示什么?余下的数表示什么?余下的数你是怎么处理的?商中为什么要点小数点?”等这些问题的引导下,经历《小数除以整数》算理的探究过程。
2.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乘法运算律、加法运算律等运算定律是学生能够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灵活性和速度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授运算定律时必须让学生吃透每个运算律是怎么来的以及它的意义,充分的让学生经历对运算定律的探究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要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出来。当学生掌握了运算定律后,还要启发学生根据算式不同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计算方法。
如我们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中探究乘法分配律,然后再设计灵活多变的变式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练习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我借助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了一个等式:
(110+90)×2=110×2+90×2
然后又创设了买演出服的情境,这样就列出了第二个等式:
(60+40)×2=60×2+40×2
这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你能根据上面两个等式把下面的等式补充完整吗?出示:
(30+20)×5= □×5+□×5
(10+90)×3= □×3+□×3
这时,学生就要先观察前两个等式的特点,进行填空。这时,启发学生思考:等号的左边有什么共同点?等号的右边和左边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接着,让学生仿照例子再列举两个等式。这个时候,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已经有了经验上的基础,教师问:“这样的例子多不多?能写得完吗?你有没有好的办法?”学生一下子想到了用字母表示。字母公式就这样出来了,再让学生试着概括。
整个探究过程不断引发学生猜测、验证、观察、比较、进而归纳,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同时,体验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3.要有计划的组织练习。
在我们学校我们已经把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纳入到每天的教学常规中,开展了“课前2分钟计算”活动,我们设立了专门的课前2分钟口算本。
①内容的设计:教师会结合本学期教材中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本着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我们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的选择计算题目进行计算,基本做到了每节课坚持练习。
②批阅方式:同位互批和老师面批相结合。老师批阅针对的是做得快的学生和学困生,兼顾了两头的学生群体。
③出错原因的调查:在每天的三分钟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出错原因的调查,以此为契机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和计算机能水平。针对原因协同他的同位和家长,共同做好孩子计算技能的提高。
④每学期坚持做计算技能的专项练习和素养抽测:每学期我们组织两次“计算小能手”阶段检测,我们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是不可能一躇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主要通过对“计算小能手”阶段检测,找到切入点,使我们能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以计算小能手的评比作为一种评价和激励的措施,使孩子重视计算、认真对待。最后我们都会对学生的检测情况作深刻的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
4.切实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了学生笔算能力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学生口算能力的基本训练。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口算水平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口算也是需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所以我们也应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5.注重验算习惯的培养。
验算是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重视验算方法的指导,让验算成为学生在计算时一种习惯,培养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的检验的好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在持之以恒训练的基础上,还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因生而异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变成学生的技能。同时我认为本学期计算教学的研讨恰如春夜喜雨,是在我们一线教师对计算教学感到迷茫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这也证明了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研讨和尝试,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到老探索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