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叮叮腔”的途经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qjh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据笔者在“叮叮腔”的流泛地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调研获悉,“叮叮腔”是一种源于民间创作并发展于民间的草根音乐文化,不仅有典型地域特征,也是江苏徐州人们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家谱。笔者在近几年“叮叮腔”进校园的教学和实践中发现,“非遗”项目在高校的传承和保护活动最终要归结于教育问题,本文拟从戏曲类“非遗”项目“叮叮腔”入手,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个案结合教育的四大要素完成本文的写作。
  一、教育环境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
  [4]张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5]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浅谈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困惑及解决途径[J].陕西教育,2012,(06).
  [6]张舸.由“戏剧进校园”想到的[J].四川戏剧,2011,(03).
其他文献
摘要:胡戈·沃尔夫是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其歌曲作品继承了艺术歌曲传统的创作手法,非常注重歌词的文学性,采用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并且注重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独立性与重要性;并将复杂的半音和声与简单的自然音和声相结合运用,使艺术歌曲的调性思维更加活跃,伴奏织体更加丰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风格。  关键词:沃尔夫 艺术歌曲 音乐风格 创作特点  一、作者及艺术歌曲的介绍  (一)作者介绍  胡
期刊
摘要:格里格创作的钢琴作品《抒情小品》集确立了其挪威民族乐派领导人的地位,同时也向世人塑造了挪威的民族音乐气质。这部钢琴抒情小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钢琴文献,而且格里格能够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与挪威民间音乐传统相结合,同时运用印象主义音乐语言创作,搭建出一种具有鲜明艺术性、现实思想性的北欧音乐风格。本文将对这部作品的艺术特征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格里格 抒情小品 艺术特色 文化成因  在人类音乐发展史
期刊
摘要:陆在易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在他的创作中艺术歌曲无论是数量还是艺术成就上所占的比重都十分显著。艺术歌曲作为一种西方的音乐体裁,其中蕴含了独特的艺术色彩和品质,让歌曲有了新的承载体。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将真挚和优美糅合在旋律当中,将时代、社会和民生的心灵作为关注的对象,用歌声和旋律来颂扬情感。在陆在易的手法和结构中,能够感受到他大胆和特色的创新。不论是现代还是传统文化,在他的音乐语言中都能够感受
期刊
悠悠天界的云锁雾链  守不住前世修成的清心寡愿  缠缠绵绵的灵山福泉  倾诉着我的思念  日日夜夜长流涓涓  跟着想你的直觉海角天边  远听晨钟暮鼓啼乌叫雁  不再孤独寂寞形影相怜  执着信守千古诺言  相约你在古往今来的葛镜桥边  纵来横去的东南西北方了又圆  唯独想你的痴心不改不变  纷纷凡间的风刀霜剑  斩不断今生结下的红尘情缘  飘飘渺渺的仙境云烟  讲述着我的爱恋  朝朝暮暮起浮翩翩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一书的教材编写理念,内容编著特点等方面对该书做了较中肯的评述。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教材编著理念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一书是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编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7年在北京联合出版的。目前,国内有很多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程采用该书为其课程教材。   一、该教材的课程编著理念  
期刊
摘要:眼睛的运用可以对声乐表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表演时,主要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证实环境氛围、与观众交流三方面。  关键词:眼神 塑造 证实 交流   画龙点睛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张僧瑶的点睛点活了两条龙,声乐表演者要更好的演绎作品,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作品的美,也就是要让作品“活了”,这就需要点“睛”。很多歌唱家在表演时,都非常注意运用眼神来表现作品,本文就从三方面来谈谈眼神在声乐表演中的
期刊
摘要:都市民俗舞蹈是在都市民俗活动或民俗仪式中产生的舞蹈,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逐渐呈现出的一种新形式民众娱乐活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更热衷于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因此都市民俗舞蹈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文化交流的消遣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兰州市为例,对都市民俗舞蹈的社会功能给予详实的分析,从而为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都
期刊
孙莹,旅法青年指挥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教育家徐新教授学习交响乐指挥,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等有良好的合作。毕业后赴法留学,师从法国教育家辉兹教授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指挥系,并参加著名指挥家大师班,师从小泽征尔、迪图瓦、马泽尔、布烈兹、郑明勋、杰吉耶夫等著名指挥。学习期间指挥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队排练、演出斯特
期刊
摘要: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他的创作中钢琴音乐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体裁,因钢琴音乐的绚烂技巧和诗意语言被称为钢琴之王。对李斯特的钢琴音乐而言,他所具备的文学修养在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他的钢琴音乐充满个性和艺术色彩,并且对于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李斯特艺术成长背景的了解,在历史概念中建立起李斯特创作的背景。而李斯特钢琴音乐是通过文本标题、描绘人物、文字说明以及
期刊
摘要: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九年级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这使得学生把时间大量的投入到考试学科当中,对于音乐学科,态度轻慢,音乐课堂的参与率很低,学生学习极其被动,教与学效果差。那么,如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呢?本文研究认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巧设课堂提问、重视教学设计、融合多种教法、优化课堂学生讨论以及细化课堂评价等策略加以激发学生参与度提高。  关键词:九年级 学生 积极 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