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地位不断提升,但是融资难的问题始终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难以摆脱融资困境的直接因素。基于此,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性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经济学
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建设始终面临缺乏金融资源的问题。据权威数据显示,在全国贷款总量当中,中小企业的贷款量仅占到3%左右。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会选择银行进行融资,获得外部的资源支持,但在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征及不透明的财务信息影响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这是银行降低自身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护发展安全的重要举措,给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究其源头就是信息不对称。全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改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突破融资困境,是其必须研究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摆脱融资困境,拓宽融资渠道,才能达成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有学者认为,“完全信息”与现实经济的发展状况不符,无法以私有信息的形式来分析“市场失败”和资源配置无效率的问题。要想完成经济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必须以不对称信息为前提。在经济市场当中,二者拥有的经济信息量不一致就是指信息不对称[1]。拥有信息较少者很难进行决策,这给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按照时间划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结果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种,前者是导致逆向选择的直接因素,后者则引发了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基于信息不对称对金融市场进行的研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有利于其摆脱融资难的困境,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一)逆向选择
如何维护资金的供需平衡始终是企业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下,逆向原则和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银行要想在此背景下完成资金供需的平衡,不得不采用信贷配给的手段,然而利率却始终保持在原有的水平。这也给企业贷款和银行自身的存贷款业务带来了直接影响。很多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只能选择利率更高的融资渠道,因其受到利润水平的影响,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银行在提供贷款并签订贷款合同前,会深入市场对贷款企业的融资项目及发展状况进行细致的调查,这虽然为银行规避了一定的风险,但是贷款企业为了获得贷款只能隐瞒真实信息,致使银行的调查难度不断增加,调查成本有所提升,潜在风险大幅激增。事实上,银行很清楚的了解并掌握中小企业的理财项目和理性行动,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和高风险特性的影响下,只能将贷款利率调至较高的水平。这对于贷款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最终银行的贷款由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获得,但是这部分企业还存在还款意愿较低的问题。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很难成为银行贷款的对象。即便贷款企业愿意支付银行制定的高额利息,也会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总的来说,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逆向选择,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致使其很难摆脱融资困境,最终陷入发展的僵局。
(二)道德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道德风险就是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后,中小企业可能因各种因素费逃债务,无力偿还贷款,从而使金融机构承担经济上的损失。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信息,突出表现为企业经营和项目投资等,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剧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后,便无法控制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或者方法,还贷时间和还贷行动都不在银行的把控内,借款者极有可能因经营失败而无法偿还贷款,银行面临着极高的违约风险。正是因为借款企业可能存在的违约行为,才使得以银行在提供贷款过程中不断提高门槛,并对借款企业进行反复的评估和管理,规避损失。当前,金融机构更多的以中小企业的利润率、现金流和还款计划等作为依据来判断是否提供贷款。另外,为了有效地应对中小企业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抵押价值相同的物品。中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会按照银行的需求提供所有资料或者文件,即便如此也很难获得银行的信服。不完全的信息和高额的监督成本都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交易成本增加
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也会涉及到一定的成本,分别为签订贷款合约前的成本和签订贷款合约后的成本。这是因为银行会通过搜集信息的方式来防止借款人欺诈,但是信息搜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完善的现象,甚至提供虚假信息,银行只能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签订贷款合约后,银行还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用于监督企业,以免企业出现败德或者违约行为。总之,提供贷款的前后,银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不断增加的交易成本,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直接因素。
二、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一)强化信用建设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要给自身发展带来一定的信贷业务风险,不同的是,大型企业的信贷业务风险概率明显低于中小型企业。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以不法手段来达成扩大经济收益的目标,例如财务信息造假等[2]。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认可和信服,必须想办法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诚信经营。这要求中小企业做好内部治理与控制,建设强有力的内部治理机制,从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确保其可以更加真实的状态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另外,一定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的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财务信息,注意财务信息必须准确且全面,尤其是要完善财务制度,维护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且全面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彻底消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偏见。最重要的是中小企業一定要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主进行经营与生产,规范经营行为和经济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逐步化解融资难题。 (二)制定并实施价格歧视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逆向选择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增加了难度。要想改善这一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采取价格歧视的政策。简单的说,在面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的借款人时,银行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制定不同的门槛。提供贷款前,银行可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信息透明度和现金流量为标准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如果信誉良好,则可适当降低利率。如果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根据企业规模采取“一刀切”政策。
(三)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损失厌恶”心里普遍存在于金融机构当中,这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心理也是因为中小企业违背信贷规则而来。为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建设担保机构,可以互帮互助的方式相互监督,也可借助政府的力量,组建信用担保结构,从而提高中小型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在第三方机构的担保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得到改善,更有利于获得银行的贷款,也可防范因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道德风险,为银行和中小企业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建立信贷成本补偿机制
我们都知道,融资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因素。而中小企业难以摆脱融资难的困境,更是因为交易成本较高及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极有可能出现违约问题,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所以说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3]。为了止损,银行会增加利率或者实行信贷配给的政策,这不仅无法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难度,致使其陷入恶性循环。如果政府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或者补贴,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难度,不仅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也可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所以说政府的参与相当重要,应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制定恰当的信贷成本补偿机制,协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以更好的状态融合在一起。
(五)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更低,也拥有更多的信息,有效地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行为,可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经营状况与信用水平的检查,有利于克服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民间金融的发展并不规范,缺乏监管,存在诸多违法现象,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因此,必须想办法规范民间金融的运行秩序,建立产权制度,确保其作用及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致使中小企业陷入新一轮的发展困境。也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银行应与中小企业一起克服融资问题,建立并实施价格歧视原则,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而中小企业也应强化信用建设,以便获得银行的贷款和扶持。当然,中小企业面对的融资困境,不仅是依靠企业或者银行的努力即可完成的,还需要政府的参与。这要求政府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积极组建信用担保机构,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搭建良好的桥梁。长此以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化解,为社会及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彤彤.浅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时代金融,2013(6):4-5.
[2]吴开珍.浅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J].商,2014(41):167.
[3]李倩.淺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J].江苏商论,2016(26):153-154.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经济学
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建设始终面临缺乏金融资源的问题。据权威数据显示,在全国贷款总量当中,中小企业的贷款量仅占到3%左右。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会选择银行进行融资,获得外部的资源支持,但在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征及不透明的财务信息影响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这是银行降低自身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护发展安全的重要举措,给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究其源头就是信息不对称。全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改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突破融资困境,是其必须研究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摆脱融资困境,拓宽融资渠道,才能达成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有学者认为,“完全信息”与现实经济的发展状况不符,无法以私有信息的形式来分析“市场失败”和资源配置无效率的问题。要想完成经济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必须以不对称信息为前提。在经济市场当中,二者拥有的经济信息量不一致就是指信息不对称[1]。拥有信息较少者很难进行决策,这给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按照时间划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结果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种,前者是导致逆向选择的直接因素,后者则引发了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基于信息不对称对金融市场进行的研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有利于其摆脱融资难的困境,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一)逆向选择
如何维护资金的供需平衡始终是企业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下,逆向原则和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银行要想在此背景下完成资金供需的平衡,不得不采用信贷配给的手段,然而利率却始终保持在原有的水平。这也给企业贷款和银行自身的存贷款业务带来了直接影响。很多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只能选择利率更高的融资渠道,因其受到利润水平的影响,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银行在提供贷款并签订贷款合同前,会深入市场对贷款企业的融资项目及发展状况进行细致的调查,这虽然为银行规避了一定的风险,但是贷款企业为了获得贷款只能隐瞒真实信息,致使银行的调查难度不断增加,调查成本有所提升,潜在风险大幅激增。事实上,银行很清楚的了解并掌握中小企业的理财项目和理性行动,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和高风险特性的影响下,只能将贷款利率调至较高的水平。这对于贷款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最终银行的贷款由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获得,但是这部分企业还存在还款意愿较低的问题。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很难成为银行贷款的对象。即便贷款企业愿意支付银行制定的高额利息,也会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总的来说,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逆向选择,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致使其很难摆脱融资困境,最终陷入发展的僵局。
(二)道德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道德风险就是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后,中小企业可能因各种因素费逃债务,无力偿还贷款,从而使金融机构承担经济上的损失。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信息,突出表现为企业经营和项目投资等,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剧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后,便无法控制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或者方法,还贷时间和还贷行动都不在银行的把控内,借款者极有可能因经营失败而无法偿还贷款,银行面临着极高的违约风险。正是因为借款企业可能存在的违约行为,才使得以银行在提供贷款过程中不断提高门槛,并对借款企业进行反复的评估和管理,规避损失。当前,金融机构更多的以中小企业的利润率、现金流和还款计划等作为依据来判断是否提供贷款。另外,为了有效地应对中小企业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抵押价值相同的物品。中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会按照银行的需求提供所有资料或者文件,即便如此也很难获得银行的信服。不完全的信息和高额的监督成本都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交易成本增加
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也会涉及到一定的成本,分别为签订贷款合约前的成本和签订贷款合约后的成本。这是因为银行会通过搜集信息的方式来防止借款人欺诈,但是信息搜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完善的现象,甚至提供虚假信息,银行只能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签订贷款合约后,银行还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用于监督企业,以免企业出现败德或者违约行为。总之,提供贷款的前后,银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不断增加的交易成本,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直接因素。
二、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一)强化信用建设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要给自身发展带来一定的信贷业务风险,不同的是,大型企业的信贷业务风险概率明显低于中小型企业。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以不法手段来达成扩大经济收益的目标,例如财务信息造假等[2]。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认可和信服,必须想办法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诚信经营。这要求中小企业做好内部治理与控制,建设强有力的内部治理机制,从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确保其可以更加真实的状态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另外,一定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的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财务信息,注意财务信息必须准确且全面,尤其是要完善财务制度,维护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且全面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彻底消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偏见。最重要的是中小企業一定要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主进行经营与生产,规范经营行为和经济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逐步化解融资难题。 (二)制定并实施价格歧视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逆向选择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增加了难度。要想改善这一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采取价格歧视的政策。简单的说,在面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的借款人时,银行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制定不同的门槛。提供贷款前,银行可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信息透明度和现金流量为标准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如果信誉良好,则可适当降低利率。如果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根据企业规模采取“一刀切”政策。
(三)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损失厌恶”心里普遍存在于金融机构当中,这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心理也是因为中小企业违背信贷规则而来。为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建设担保机构,可以互帮互助的方式相互监督,也可借助政府的力量,组建信用担保结构,从而提高中小型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在第三方机构的担保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得到改善,更有利于获得银行的贷款,也可防范因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道德风险,为银行和中小企业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建立信贷成本补偿机制
我们都知道,融资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因素。而中小企业难以摆脱融资难的困境,更是因为交易成本较高及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极有可能出现违约问题,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所以说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3]。为了止损,银行会增加利率或者实行信贷配给的政策,这不仅无法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难度,致使其陷入恶性循环。如果政府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或者补贴,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难度,不仅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也可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所以说政府的参与相当重要,应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制定恰当的信贷成本补偿机制,协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以更好的状态融合在一起。
(五)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更低,也拥有更多的信息,有效地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行为,可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经营状况与信用水平的检查,有利于克服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民间金融的发展并不规范,缺乏监管,存在诸多违法现象,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因此,必须想办法规范民间金融的运行秩序,建立产权制度,确保其作用及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致使中小企业陷入新一轮的发展困境。也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银行应与中小企业一起克服融资问题,建立并实施价格歧视原则,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而中小企业也应强化信用建设,以便获得银行的贷款和扶持。当然,中小企业面对的融资困境,不仅是依靠企业或者银行的努力即可完成的,还需要政府的参与。这要求政府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积极组建信用担保机构,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搭建良好的桥梁。长此以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化解,为社会及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彤彤.浅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时代金融,2013(6):4-5.
[2]吴开珍.浅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J].商,2014(41):167.
[3]李倩.淺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J].江苏商论,2016(2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