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直接途径。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尚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为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本文从优化招募及培训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培育项目品牌和完善激励机制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高校整体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志愿服务机制 服务水平 大学生
中共十八大报告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积极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对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充分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同时有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虽然发展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培训体制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缺乏健全的激励体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因此,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志愿服务机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水平和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优化招募及培训机制,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的形式主要是参加者自主报名,参加者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因此为了提高志愿者队伍质量,必须优化招募制度。招募工作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宣传招募程序,采取如海报宣传、网络宣传、走访宣传、设置宣传咨询点和宣讲会宣传等多种方式。如韩山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系志愿者服务队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招募制度,在招募前进行海报宣传,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宣传和咨询点宣传,让学生对志愿服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进行宿舍走访宣传,在宣传招募的同时,关心、了解新生的入学生活,切实落实到志愿服务中;最后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宣讲会,让学生更深入、系统地认识志愿服务活动和意义。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能力建设。志愿者通过学习、参观、实践等多种方式,把志愿者队伍打造成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组织。地理与旅游管理系(下简称:地旅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其新成员进行了礼仪培训、团队合作培训,队内新老成员交流会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加快新成员的成长,提高新成员的素质,如定向越野团队合作活动,在辛苦的环境下成员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锻炼成员的意志力和协作能力。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推动志愿服务理念传播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可以运用网络媒体等技术手段宣传志愿服务,让志愿者的活动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网络媒体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和管理志愿者信息。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管理志愿者信息,建立志愿者档案。在档案中记录每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姓名、专业、兴趣特长、岗位意向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长等信息,保证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建立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系统,对每个志愿者从招募、培训、录用、监督到后期奖励、评估,都有详尽的记录,并提供给高校和社会查询,择优入学和就业。
利用网络平台创建飞信群、QQ群、微博、微信等,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渠道让人们了解志愿服务并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及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对其进行的报道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推动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
三、整合各项资源,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志愿服务是一项造福于社会的重要公益事业,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只有充分利用社会的各项资源,才能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1.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志愿服务提供社会保障。
高校的志愿服务不只是各高校团委自我组建的活动,社会各界都应该提供机会,与学校合力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将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计划之中,最大化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量与热情,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方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如我系烹饪专业四十名学生积极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及潮州市侨博会、美食节等志愿服务。社会性质和民间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比较多,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与之加强合作,搭建平台,架起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2.筹集各项资金,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保障。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首先应解决项目运作资金问题。资金短缺是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社会组织建设所需经费,服务志愿活动。首先,志愿者以“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模式参与志愿服务,以服务养服务。地理系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学生宿舍收集废品,既保持宿舍环境的卫生,又增加志愿服务资金,同时使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中。此外,地旅系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定期义捐、义卖等活动筹集专项资金。地旅系烹饪专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制作糕点、面包等小吃,并进行义卖。其次,做好活动项目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为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政府、慈善组织和高校都非常重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如广东省“福彩公益奖”,地旅系志愿者服务队因2013年志愿服务表现突出,荣获广东省福彩公益奖之优秀团队奖,所获奖金有力地支持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做好项目,做强项目,吸引有爱心的中大型企业为项目出资,充实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
3.健全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活动,存在风险是必然的。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志愿服务专门法律尚未确立,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身体伤害、精神伤害等情况,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一旦发生事故,如果未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则可能严重挫伤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积极性,阻碍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以地方性立法与现行法律、法规相配套,补充现行法律法规之于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完善之处。如广州市在2009年实施了《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四、培育项目品牌,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志愿者技能特点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设计出两全其美的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的培育。培育品牌项目,体现大学生专业特色服务,既能锻炼志愿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除了劳力服务外,增加养生、法律、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和惠农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宣传服务和文化娱乐方面的内容,推动服务内容向纵深发展。
地理与旅游管理系有旅游管理(非师范)、烹饪工艺与营养(非师范)和地理科学(师范)等专业,该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个性化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师生的好评。“义卖义导义教”成了地旅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品牌项目。
五、完善激励机制,彰显志愿服务价值
实施必要的激励既是对志愿者的褒奖,又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更体现志愿服务的价值。
1.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只有对工作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考评可以以个人考评和团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内容既包括对活动目标、质量、内容、形式、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又包括以活动笔记、志愿者档案等方式进行全面的记录和体现。
2.定期交流、总结。
高校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定期召开论坛、座谈会、志愿服务图片展等活动,让一些参加志愿活动的团队或者个体进行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通过这些形式,让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或个体分享志愿服务体验和心得,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让大学生志愿者找到归属感。
3.建立立体式激励网络。
美国是世界志愿服务发展最蓬勃的国家之一,美国志愿服务激励体制比较完善,激励形式多样,完善的激励体制促进了美国志愿服务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志愿者的需求与期望,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式,使志愿者的工作得到真正的认可。精神上的激励可以增强志愿者的自我肯定,让志愿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物质鼓励可以在物质层面上给予志愿者必要的经济支持,使其保持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如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等时,在符合条件政策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家庭困难而品学兼优的青年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而崭新的事业,有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校园精神文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健全高校志愿服务机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丘怡,龚劲丹,等.35“环三”建设中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探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马彦周,曾艺.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
关键词: 志愿服务机制 服务水平 大学生
中共十八大报告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积极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对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充分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同时有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志愿服务虽然发展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培训体制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缺乏健全的激励体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因此,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志愿服务机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水平和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优化招募及培训机制,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的形式主要是参加者自主报名,参加者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因此为了提高志愿者队伍质量,必须优化招募制度。招募工作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宣传招募程序,采取如海报宣传、网络宣传、走访宣传、设置宣传咨询点和宣讲会宣传等多种方式。如韩山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系志愿者服务队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招募制度,在招募前进行海报宣传,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宣传和咨询点宣传,让学生对志愿服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进行宿舍走访宣传,在宣传招募的同时,关心、了解新生的入学生活,切实落实到志愿服务中;最后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宣讲会,让学生更深入、系统地认识志愿服务活动和意义。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能力建设。志愿者通过学习、参观、实践等多种方式,把志愿者队伍打造成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组织。地理与旅游管理系(下简称:地旅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其新成员进行了礼仪培训、团队合作培训,队内新老成员交流会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加快新成员的成长,提高新成员的素质,如定向越野团队合作活动,在辛苦的环境下成员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锻炼成员的意志力和协作能力。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推动志愿服务理念传播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可以运用网络媒体等技术手段宣传志愿服务,让志愿者的活动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网络媒体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和管理志愿者信息。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管理志愿者信息,建立志愿者档案。在档案中记录每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姓名、专业、兴趣特长、岗位意向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长等信息,保证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建立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系统,对每个志愿者从招募、培训、录用、监督到后期奖励、评估,都有详尽的记录,并提供给高校和社会查询,择优入学和就业。
利用网络平台创建飞信群、QQ群、微博、微信等,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渠道让人们了解志愿服务并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及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对其进行的报道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推动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
三、整合各项资源,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志愿服务是一项造福于社会的重要公益事业,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只有充分利用社会的各项资源,才能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1.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志愿服务提供社会保障。
高校的志愿服务不只是各高校团委自我组建的活动,社会各界都应该提供机会,与学校合力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将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计划之中,最大化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量与热情,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方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如我系烹饪专业四十名学生积极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及潮州市侨博会、美食节等志愿服务。社会性质和民间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比较多,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与之加强合作,搭建平台,架起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2.筹集各项资金,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保障。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首先应解决项目运作资金问题。资金短缺是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社会组织建设所需经费,服务志愿活动。首先,志愿者以“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模式参与志愿服务,以服务养服务。地理系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学生宿舍收集废品,既保持宿舍环境的卫生,又增加志愿服务资金,同时使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中。此外,地旅系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定期义捐、义卖等活动筹集专项资金。地旅系烹饪专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制作糕点、面包等小吃,并进行义卖。其次,做好活动项目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为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政府、慈善组织和高校都非常重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如广东省“福彩公益奖”,地旅系志愿者服务队因2013年志愿服务表现突出,荣获广东省福彩公益奖之优秀团队奖,所获奖金有力地支持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做好项目,做强项目,吸引有爱心的中大型企业为项目出资,充实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
3.健全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活动,存在风险是必然的。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志愿服务专门法律尚未确立,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身体伤害、精神伤害等情况,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一旦发生事故,如果未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则可能严重挫伤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积极性,阻碍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以地方性立法与现行法律、法规相配套,补充现行法律法规之于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完善之处。如广州市在2009年实施了《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四、培育项目品牌,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志愿者技能特点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设计出两全其美的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的培育。培育品牌项目,体现大学生专业特色服务,既能锻炼志愿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除了劳力服务外,增加养生、法律、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和惠农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宣传服务和文化娱乐方面的内容,推动服务内容向纵深发展。
地理与旅游管理系有旅游管理(非师范)、烹饪工艺与营养(非师范)和地理科学(师范)等专业,该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个性化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师生的好评。“义卖义导义教”成了地旅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品牌项目。
五、完善激励机制,彰显志愿服务价值
实施必要的激励既是对志愿者的褒奖,又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更体现志愿服务的价值。
1.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只有对工作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考评可以以个人考评和团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内容既包括对活动目标、质量、内容、形式、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又包括以活动笔记、志愿者档案等方式进行全面的记录和体现。
2.定期交流、总结。
高校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定期召开论坛、座谈会、志愿服务图片展等活动,让一些参加志愿活动的团队或者个体进行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通过这些形式,让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或个体分享志愿服务体验和心得,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让大学生志愿者找到归属感。
3.建立立体式激励网络。
美国是世界志愿服务发展最蓬勃的国家之一,美国志愿服务激励体制比较完善,激励形式多样,完善的激励体制促进了美国志愿服务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志愿者的需求与期望,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式,使志愿者的工作得到真正的认可。精神上的激励可以增强志愿者的自我肯定,让志愿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物质鼓励可以在物质层面上给予志愿者必要的经济支持,使其保持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如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等时,在符合条件政策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家庭困难而品学兼优的青年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而崭新的事业,有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校园精神文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健全高校志愿服务机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丘怡,龚劲丹,等.35“环三”建设中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探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马彦周,曾艺.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