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31日,苏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简称《规划》),立足大运河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同构、开放融合一体的价值特质,营造古朴宁静的江南水乡居住环境,丰富“人间天堂”的时代内涵。推动大运河苏州段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动运河文化与水乡水韵特色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涉及大运河苏州段震泽镇香洞湾、庄圣港、醋家浜、半片滩、杨家湾、李家埭、宋家门、谢家路等8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55户,人口815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乡村蝶变,不仅从面貌上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老百姓普遍反映:“干净多了,方便多了,也舒服多了;路平了、地绿了、灯亮了,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了,出行更加便捷了。”苏州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通过对大运河苏州段沿线部分乡村建设调研发现,依然存在着不足。
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调研的乡村产业以一产为主,有传统种植业和部分渔业,主要为水稻、油菜、苗木、鱼、龙虾、鳖等一产,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二产,农家乐、民宿、田园小综合体示范基地等三产。由于传统种植不够科学、农户经营分散,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品牌,且产业链上下游未得到扩展,农业发展结构亟须优化调整。村工业企业不多,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仅依靠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的模式无法保障村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乡村资源要素利用不充分。调研的震泽镇多个自然村,紧挨京杭大运河,位于长漾南侧、周生荡北侧,“两湖抱一村”,自然环境优越。同时,运河乡村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例如香湾寺、吴氏醋坊、范墓、下马浜、周生荡、张墩怀古奇景等,但目前对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不强,缺乏对村庄文化的发掘和培育手段,乡村旅游开发程度不高。蚕桑特色生态的培育水平还不高,和苏州丝绸特色产业的对接还停留在简单的原料供给层面。劳动力外流明显,传统稻米种植对劳动力需求量不大,造成村内劳动力外流,多数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
乡村美丽环境建设不全面。部分乡村有苏式化改造示范区,建筑经过改造后规整美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村内也出现了一些简易搭建的车库和农具储藏间,不美观又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景观绿化多为自发,不成体系。宅前绿地多被用来种植蔬菜,闲置部分杂草丛生。河道水质良好,自然驳岸仍需处理。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发展,产业运输受限,生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方面,道路有断层、坑洼等问题,村内缺乏雨水污水管网及设施。在公共设施方面,缺乏便民商店、活动室和公共活动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未凸显乡村独特功能。一是乡村的粮食生产功能。粮食生产是乡村特有的功能,是城市所没有的,更是国家不能或缺的功能。城市越发展,城市集聚的人口越多,乡村所承担的粮食生产功能就会越重要。从当前的乡村振兴来看,很多乡村振兴规划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把“农村现代化”等同于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弱化了农村的粮食生产功能。二是乡村的生态屏障功能。目前而言,农村并不太重视生态保护,民众的环保意识不足,乡村生态屏障功能被弱化。三是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功能。乡村文化更多地体现在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历史传统,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文化。但美丽乡村建设更多强调文化的静态保护与传承,没有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动态传承文化。
二、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基于对大运河苏州段震泽镇自然村典型案例的调研,本文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尽快落实《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破解瓶颈难题。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沿线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航道管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景观建设等问题,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问题和瓶颈,《规划》已经出台,要让《规划》尽早落地,落实苏州市在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的政策举措,发挥政策的指导推动作用,破解土地、资金、规划、产业、环境等瓶颈问题,加快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美丽乡村建设。
依托精美生态长廊,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绿色美丽乡村,留住村里人。《规划》提出要重建“蓝绿交织、水陆并行、古今辉映”的绿水步道生态网络,增加水系和步道的连通性,提升水质,营造魅力开放的亲水空间,形成“生态航线、生态岸线、生态步行线”等多线合一的精美生态长廊。从齐心村、谢家路村的调研发现,乡村“空心化”现象很明显,美丽乡村留不住村里人。只有依托《规划》打造大运河沿线乡村宜居、和谐绿色环境,才能留得住村里人。一是建设好大运河沿线乡村基础设施。设计好、建设好入村公路,更要建设好村落内部道路;建设好活动场地、垃圾清运、雨污水排放等公共基础设施;民居风格只要适合当地民风民俗,可以“美美与共”。二是注重美丽乡村高质量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议事、新乡贤群体正面引导等多种形式,发动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长效管护。三要宣传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要通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宣传推广卫生文化、环保意识、主人翁精神,引导健康自然、环保节俭的生活方式。
依托精致文化长廊,以C端思维活化乡村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规划》提出结合苏州地域文化特色,优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遗存展示水平,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深入挖掘吴文化内涵,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延续苏州历史文脉,打造大运河沿线精致文化长廊。大运河沿线美丽乡村建设要借《规划》的实施,用“以用户为导向、以用户为牵引”的“C端思维”方式,使传统文化能与现代社会对接、共振,使得传统文化得以真正的活化与复兴,从而留住乡愁。一是以用户思维活化传统文化。探索一条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美丽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径,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二是强化参与活化传统文化。开展乡村民风民俗讨论、乡村道德讲堂等活动,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度。三是通过模式创新活化传统文化。将新的商业模式带入乡村发展中,让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更多地融入现代社会之中。只有活化的传统文化,才能留得住乡愁。 依托精彩旅游长廊,打造特色产业做强农村经济,留住年轻人。大运河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已成为当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沿线的乡村环境及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规划》提出要贯彻“运河旅游+”理念,全力打造“苏式生活·运河人家”的大运河苏州段旅游品牌,将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当地的产业经济相互融合,使运河的保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发展“运河+”文旅产业。“运河+”产业链上的文化、旅游、创新活动等产业既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又能够聚集人气、促进开放,把大运河文化和乡村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农村休闲旅游、民宿度假和农家乐发展。二是利用好大运河水利优势,发展粮食生产及现代特色农业。大运河苏州段沿线都是鱼米之乡,历来是稻米生产地,要优选品种,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运用,提升粮食产量及品质。同时,苏州大运河沿线乡村都有养蚕缫丝的产业资源优势,要发挥蚕桑丝绸产业优势,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三是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齐心、谢家路两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就是因为单纯的粮食种植挣不了多少钱。应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如粮食加工、粮食转化与精深加工、饲料工业,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留住了年轻人。四是做大做强苏州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以创新科技融入苏州“水八仙”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促使具有时令性的农副产品成为携带方便、四时皆宜的旅游快消品。
加强农业农村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留住未来。人才是创新驱动之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苏州本来有很多农业类学校,如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农业中等专业学校,但随着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开始培养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人才,苏州农业农村专门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缺口。一是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人才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引导农业技术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全面推进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鼓励各地将扶持政策与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衔接起来。出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细则,让科研人员合法合规地分享成果权益。二是培养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主力军”。积极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开展农村妇女带头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壮大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鼓励运河沿线“非遗”项目的人才培育工作,以电商、短视频等形式创新营销模式,助力人才成长。三是发挥政策合力优势壮大农村“双创”。落实金融服务、财政税收、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加强农村创业培训,激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活力。
(方向阳: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研究员、教授;陶莉: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研究员、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景昌
一、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涉及大运河苏州段震泽镇香洞湾、庄圣港、醋家浜、半片滩、杨家湾、李家埭、宋家门、谢家路等8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55户,人口815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乡村蝶变,不仅从面貌上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老百姓普遍反映:“干净多了,方便多了,也舒服多了;路平了、地绿了、灯亮了,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了,出行更加便捷了。”苏州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通过对大运河苏州段沿线部分乡村建设调研发现,依然存在着不足。
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调研的乡村产业以一产为主,有传统种植业和部分渔业,主要为水稻、油菜、苗木、鱼、龙虾、鳖等一产,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二产,农家乐、民宿、田园小综合体示范基地等三产。由于传统种植不够科学、农户经营分散,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品牌,且产业链上下游未得到扩展,农业发展结构亟须优化调整。村工业企业不多,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仅依靠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的模式无法保障村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乡村资源要素利用不充分。调研的震泽镇多个自然村,紧挨京杭大运河,位于长漾南侧、周生荡北侧,“两湖抱一村”,自然环境优越。同时,运河乡村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例如香湾寺、吴氏醋坊、范墓、下马浜、周生荡、张墩怀古奇景等,但目前对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不强,缺乏对村庄文化的发掘和培育手段,乡村旅游开发程度不高。蚕桑特色生态的培育水平还不高,和苏州丝绸特色产业的对接还停留在简单的原料供给层面。劳动力外流明显,传统稻米种植对劳动力需求量不大,造成村内劳动力外流,多数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
乡村美丽环境建设不全面。部分乡村有苏式化改造示范区,建筑经过改造后规整美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村内也出现了一些简易搭建的车库和农具储藏间,不美观又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景观绿化多为自发,不成体系。宅前绿地多被用来种植蔬菜,闲置部分杂草丛生。河道水质良好,自然驳岸仍需处理。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发展,产业运输受限,生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方面,道路有断层、坑洼等问题,村内缺乏雨水污水管网及设施。在公共设施方面,缺乏便民商店、活动室和公共活动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未凸显乡村独特功能。一是乡村的粮食生产功能。粮食生产是乡村特有的功能,是城市所没有的,更是国家不能或缺的功能。城市越发展,城市集聚的人口越多,乡村所承担的粮食生产功能就会越重要。从当前的乡村振兴来看,很多乡村振兴规划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把“农村现代化”等同于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弱化了农村的粮食生产功能。二是乡村的生态屏障功能。目前而言,农村并不太重视生态保护,民众的环保意识不足,乡村生态屏障功能被弱化。三是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功能。乡村文化更多地体现在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历史传统,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文化。但美丽乡村建设更多强调文化的静态保护与传承,没有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动态传承文化。
二、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基于对大运河苏州段震泽镇自然村典型案例的调研,本文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尽快落实《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破解瓶颈难题。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沿线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航道管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景观建设等问题,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问题和瓶颈,《规划》已经出台,要让《规划》尽早落地,落实苏州市在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的政策举措,发挥政策的指导推动作用,破解土地、资金、规划、产业、环境等瓶颈问题,加快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美丽乡村建设。
依托精美生态长廊,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绿色美丽乡村,留住村里人。《规划》提出要重建“蓝绿交织、水陆并行、古今辉映”的绿水步道生态网络,增加水系和步道的连通性,提升水质,营造魅力开放的亲水空间,形成“生态航线、生态岸线、生态步行线”等多线合一的精美生态长廊。从齐心村、谢家路村的调研发现,乡村“空心化”现象很明显,美丽乡村留不住村里人。只有依托《规划》打造大运河沿线乡村宜居、和谐绿色环境,才能留得住村里人。一是建设好大运河沿线乡村基础设施。设计好、建设好入村公路,更要建设好村落内部道路;建设好活动场地、垃圾清运、雨污水排放等公共基础设施;民居风格只要适合当地民风民俗,可以“美美与共”。二是注重美丽乡村高质量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议事、新乡贤群体正面引导等多种形式,发动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长效管护。三要宣传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要通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宣传推广卫生文化、环保意识、主人翁精神,引导健康自然、环保节俭的生活方式。
依托精致文化长廊,以C端思维活化乡村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规划》提出结合苏州地域文化特色,优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遗存展示水平,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深入挖掘吴文化内涵,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延续苏州历史文脉,打造大运河沿线精致文化长廊。大运河沿线美丽乡村建设要借《规划》的实施,用“以用户为导向、以用户为牵引”的“C端思维”方式,使传统文化能与现代社会对接、共振,使得传统文化得以真正的活化与复兴,从而留住乡愁。一是以用户思维活化传统文化。探索一条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美丽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径,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二是强化参与活化传统文化。开展乡村民风民俗讨论、乡村道德讲堂等活动,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度。三是通过模式创新活化传统文化。将新的商业模式带入乡村发展中,让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更多地融入现代社会之中。只有活化的传统文化,才能留得住乡愁。 依托精彩旅游长廊,打造特色产业做强农村经济,留住年轻人。大运河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已成为当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沿线的乡村环境及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规划》提出要贯彻“运河旅游+”理念,全力打造“苏式生活·运河人家”的大运河苏州段旅游品牌,将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当地的产业经济相互融合,使运河的保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发展“运河+”文旅产业。“运河+”产业链上的文化、旅游、创新活动等产业既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又能够聚集人气、促进开放,把大运河文化和乡村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农村休闲旅游、民宿度假和农家乐发展。二是利用好大运河水利优势,发展粮食生产及现代特色农业。大运河苏州段沿线都是鱼米之乡,历来是稻米生产地,要优选品种,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运用,提升粮食产量及品质。同时,苏州大运河沿线乡村都有养蚕缫丝的产业资源优势,要发挥蚕桑丝绸产业优势,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三是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齐心、谢家路两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就是因为单纯的粮食种植挣不了多少钱。应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如粮食加工、粮食转化与精深加工、饲料工业,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留住了年轻人。四是做大做强苏州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以创新科技融入苏州“水八仙”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促使具有时令性的农副产品成为携带方便、四时皆宜的旅游快消品。
加强农业农村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留住未来。人才是创新驱动之源,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苏州本来有很多农业类学校,如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农业中等专业学校,但随着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开始培养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人才,苏州农业农村专门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缺口。一是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人才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引导农业技术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全面推进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鼓励各地将扶持政策与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衔接起来。出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细则,让科研人员合法合规地分享成果权益。二是培养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主力军”。积极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开展农村妇女带头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壮大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鼓励运河沿线“非遗”项目的人才培育工作,以电商、短视频等形式创新营销模式,助力人才成长。三是发挥政策合力优势壮大农村“双创”。落实金融服务、财政税收、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加强农村创业培训,激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活力。
(方向阳: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研究员、教授;陶莉: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研究员、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