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如今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果教师依然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的情感诉求,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思考和探索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小学教育教学不仅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还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启蒙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知识点具备很强的关联性。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探讨和研究“参与式”课堂教学,切实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教师不仅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更注重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的传授,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而参与式课堂教学正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提出来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小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参与式课堂教学一时无法得到有效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还未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仍然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更别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只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增强。
二、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 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动力,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参与式”课堂教学侧重的就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
其一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很多现实生活的教学案例,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确保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时,要想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师就需要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緊密联系起来,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摄影作品角度出发,在课件上给学生演示,并依次呈现:球和小兔子,以及存钱罐,紧接着出示实物。提问学生:你们刚开始为什么会说它是“球”呢?设计这种观察物体片段的意图是通过猜测,让学生产生质疑,并引起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总结: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观察。
其二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虽然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会用到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情境教学过于强调流程化,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确保情境创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表达性。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但凡是看到数学,就会感到无措和恐惧,况且数学知识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关联性,小学数学教学又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打好基础,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还未形成一定的自控力。因此,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奠定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提升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内容时,教师不用着急告诉学生答案,应该采用提问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和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这样学习氛围就会越来越高涨,在如此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有效利用了引导方式,有效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导性。
(三) 积极转变教师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我们都知道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基本都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这种评价体系不但过于片面,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见根本没有机会表达出来,同时,它还抑制了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师的评价方式,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
例如:在教学完“统计”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合理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并在下节课中把学生分为两大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作业,这种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这种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不管,而是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确保学生自评或者互评的准确规范性,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出“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际作用。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参与式”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就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和老师一起深入探索,真正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日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2]张会萍.小学数学课中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17).
[3]冯文斌.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好家长,2015(8).
作者简介:
洪亚蓉,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小学教育教学不仅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还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启蒙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知识点具备很强的关联性。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探讨和研究“参与式”课堂教学,切实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教师不仅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更注重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的传授,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而参与式课堂教学正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提出来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小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参与式课堂教学一时无法得到有效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还未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仍然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更别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只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增强。
二、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 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动力,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参与式”课堂教学侧重的就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
其一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很多现实生活的教学案例,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确保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时,要想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师就需要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緊密联系起来,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摄影作品角度出发,在课件上给学生演示,并依次呈现:球和小兔子,以及存钱罐,紧接着出示实物。提问学生:你们刚开始为什么会说它是“球”呢?设计这种观察物体片段的意图是通过猜测,让学生产生质疑,并引起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总结: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观察。
其二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虽然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会用到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情境教学过于强调流程化,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确保情境创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表达性。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但凡是看到数学,就会感到无措和恐惧,况且数学知识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关联性,小学数学教学又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打好基础,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还未形成一定的自控力。因此,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奠定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提升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内容时,教师不用着急告诉学生答案,应该采用提问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和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这样学习氛围就会越来越高涨,在如此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有效利用了引导方式,有效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导性。
(三) 积极转变教师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我们都知道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基本都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这种评价体系不但过于片面,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见根本没有机会表达出来,同时,它还抑制了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师的评价方式,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
例如:在教学完“统计”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合理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并在下节课中把学生分为两大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作业,这种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这种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不管,而是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确保学生自评或者互评的准确规范性,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出“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际作用。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参与式”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就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和老师一起深入探索,真正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日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2]张会萍.小学数学课中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17).
[3]冯文斌.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好家长,2015(8).
作者简介:
洪亚蓉,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