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对肇庆市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目前肇庆市乡村民宿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乡村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服务人员缺失、文化特色不鲜明、评价机制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标准化法》的修订确立了政府标准和市场标准的二元标准体系,也为肇庆市以标准为工具开展乡村民宿协同治理提供方向指引。在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共同作用下,民宿经营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与高等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最终促使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在标准化与特色化发展之间求得平衡,进而实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法》;乡村民宿;标准化治理;肇庆市
1 引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欠发达城市,肇庆市面临着如何走出特色发展路线,成为湾区新秀的巨大压力。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肇庆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曾经走传统制造业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更是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扬长避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才可以使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站稳脚跟。
肇庆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山湖城江浑然一体的肇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交汇处,具有兼容并蓄的文化积淀。这种显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都是肇庆实现绿色崛起的根基。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为肇庆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满足宜居性的要求,纽约湾、东京湾等国际知名湾区中都有一座城市负责“生态担当”,例如纽约湾区的费城和东京湾的千叶市等。纵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于肇庆市而言,走绿色崛起的道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担当”是优势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肇庆市政府积极谋划,先后编制发布了《肇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肇庆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2018—2020)》等一批规划和方案,为绿色崛起提供了方向指引。经过数年的持续引导和培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绿色优势产业,旅游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康养”等生态旅游新业态正在蓬勃发展。生态旅游作为肇庆的一张名片,将肇庆市的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这冉冉新生的生态旅游产业中,乡村民宿是关键环节之一,乡村民宿的发展,可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当地农产品输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对于肇庆市乡村振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民宿可以划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根据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GB/T 39000-2020),乡村民宿是“位于乡村内,利用村(居)民自有住宅,村集体房舍或其他设施,民宿主人参与接待,方便客群体验当地优美环境、特色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场所”。目前肇庆市的乡村民宿主要分布在鼎湖山周边村落及七星岩景区附近的岩前村。尤其是岩前村民宿,临星湖而建,十余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初具规模。在形式上,除了“民宿”,还包括农家乐、家庭旅馆、客栈、庄园、宅院、驿站、山庄等多种表现形式,其本质应都属于乡村民宿范畴。在经营方式上,除了村民出资经营外,还有来自外部出资合作经营。在营销途径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乡村民宿也普遍采用互联网营销模式,依托美团、途家、携程等第三方网络平台拓展客源,而从平台反映的价格情况来看,肇庆市乡村民宿的价格差异明显,由几十元的低端民宿到数百元的中高端民宿,质量也是鱼龙混杂。
3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本应统一规范的项目呈现出混乱状态,而本应特色化发展的项目却盲目的趋同和统一,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3.1 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
民宿产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是无法孤立发展的。酒店和城镇民宿受益于成熟的配套基础设施,乡村民宿则受制于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现状。随着肇庆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针对农村的交通、供水、排污、厕所、环境治理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正在有序开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交通不便、卫生医疗等硬件设施的不健全是乡村民宿损失了许多潜在顾客,这阻碍了乡村民宿与相关产业链的连接,制约了乡村民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安全隐患较多
乡村民宿从业者的安全风险意识较弱,再加上政府监管力量难以对其全面覆盖,就使得乡村民宿产业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民宿经营虽然核心在于“宿”,但同时也涉及食品、消防、卫生等诸多方面。
食品安全方面,乡村民宿大都配有厨房,同时提供餐饮服务,其原材料更多具有“原生态”特点,比如家养禽畜,种植的蔬菜等,如果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环节,其农兽药是否超標、有无疫病等问题便无法明确。农村饮用水质量控制也是一个难题,目前乡村集中供水工程大多由乡镇负责,由于缺乏专业经验,水质保障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低,甚至有些乡村采用所谓“土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反倒增加了重金属污染。除此之外,实地调研中发现,乡村民宿的厨房普遍可以随意进出,无形中又产生了不可控的食品安全风险。
治安管理方面,按照2006年开始实施的《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要求1,酒店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入住实名制登记、“一客一登记”的要求。而调研过程中发现,肇庆市的乡村民宿对于实名制登记要求松散,甚至有房客自助入住的情况发生。如果房主或第三方平台未对入住人员进行身份信息核对,无疑对于社会治安管理来讲是不利的,极端情况下这种治安管理的死角甚至会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 消防安全方面,根据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要求,在民宿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应当设置有安全警示标志,并应有消防、应急、逃生等安全设施。但实际上部分价格较高的民宿能够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而价格低廉的乡村民宿却常常无法保障消防安全,例如缺少应急逃生通道,消防设施设备的配备不规范等,消防安全隐患较大。
3.3 服务规范性差
民宿最基本的功能是住宿,因此应当首先满足顾客对于住宿舒适性的要求。硬件设施设备方面的欠缺势必影响到顾客的居住体验。许多乡村民宿并不提供牙刷、毛巾、吹风筒等日常用品,为顾客带来不便。从服务人员的素质来看,乡村民宿管理及服务人员大多来自村民,普遍缺乏专业素养,床单换洗、房间打扫、前台服务等方面服务随意性强,制定专门管理标准的乡村民宿在肇庆市寥寥无几。
3.4 特色民宿缺失
201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乡村民宿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与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本土文化、特色农产品等相结合,满足消费者“深度游”的需求。但目前肇庆市的民宿产业更多还只是解决住宿的基本需求,并没有真正与当地的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等相结合。目前肇庆市民宿建造设计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仿造度假酒店格局,高端大氣却失去了民宿特质;二是统一建设和改造农户房屋,出现了盲目的趋同化和标准化;三是单纯改造外部构造形式,徒有外表,缺乏核心内涵。1真正结合了肇庆市自然资源,反映岭南本土文化和肇庆地方特色的民宿则是缺失的。
3.5 未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
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于民宿进行了丙级、乙级、甲级的三级划分并在环境建筑、设施设备、服务接待、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规定了相应的评级指标。但这一标准还没有在肇庆市的的民宿行业和消费者群体中形成共识,肇庆市的乡村民宿经营者基本未以该行业标准为依据申请等级评定。在发布房源的第三方平台上,对于上架民宿等级或是没有体现,或是依据平台自己的一套标准进行星级评定,例如2018年途家作为第三方平台发布了首个民宿分级标准,对民宿进行了豪华、精品、舒适、经济的等级划分,但其评价指标与行业标准区别很大,主要也是关注到住宿这一基本功能,未能与行业标准实现有效衔接。各方认同的统一有效的评价机制则还未形成,这种混乱的评价机制使得消费者无法得到清晰准确的消费指导,也会影响其消费选择和消费体验。
4 原因分析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4.1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
这是制约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受到“城市中心”发展导向的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城乡发展呈现出二元化的发展格局,乡村的发展一直被忽视。直到近些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发展的问题才逐渐受到重视。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以“乡政村治”为主导模式,治理机构和人员在素质、能力、专业、理念等方面比较落后,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积聚,进一步拉开了农村地区较城市地区发展差距。
4.2 乡村民宿产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任何一个行业都经历过从无到有逐渐成熟规范的过程,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快递外卖、共享单车、网约车等行业皆如此。民宿产业从无到有是在近十几年发生的,虽然乘着共享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发展势头迅猛,但短期内还没能形成成熟的、可以推广适用的先进经验。
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性质上讲属于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目前行业认同度也并不高。另外,该行业标准规定的内容也仅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因乡村民宿产业地方特色强,仍需各地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标准加以规范和引导。目前重庆、海南、安徽等地已经率先制定了规范乡村民宿的地方标准,而肇庆市乃至广东省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同时,乡村民宿经营者自身的标准化意识也很薄弱。综上,乡村民宿产业从业余走向专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3 监管力量薄弱
乡村民宿产业起步晚,发展迅猛,对其监管则相较之下是落后的。政府监管的力量有限,尤其在农村地区更加难以全面覆盖。且乡村民宿从业者规范意识较弱,加之目前肇庆市乡村民宿普遍分散存在,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乡村民宿行业协会、产业联盟进行自查自治的条件还不成熟。
4.4 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欠缺
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多为本地村民,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方面是欠缺的,一方面造成了在设施设备等方面配备不统一,提供服务方面不规范;另一方面错误理解和运用标准化的方法,使得部分乡村民宿盲目趋同,丧失了特色。这也是造成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5 对策建议
肇庆市乡村民宿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通过标准化支撑乡村民宿业发展,能够有力促进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精细化,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设实效、传承建设经验,2促进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在乡村民宿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平衡标准化与特色化发展的关系,仅靠政府或经营者一方主体是难以实现的。《标准化法》的修订确立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二元体系,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制定市场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进步。以此为视角,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 开展乡村标准化治理
一方面,为了给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乡村民宿的可进入性,肇庆市政府应当对农村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治理,结合肇庆市地方特色加快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在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保障、清洁化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古树古村落保护、岭南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方面改善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优势资源,激发发展潜力。同时,在多主体治理时应当明确责任分工,并进行定期考核,促使乡村建设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应加快服务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为包括民宿经营者在内的乡村产业从业人员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生产指导、市场信息提供、拓宽产品需求、建设交易平台、权利维护等更方面,为乡村民宿发展壮大营造更优质的环境。 5.2 强化政府标准的基础作用
发挥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以及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精品旅游饭店》在政府监管和引导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也可以此为依据制定地方标准,明确肇庆市乡村的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和等级划分条件、评价原则等方面的规定。在涉及卫生、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应当严格按照现行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管,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开展乡村民宿产业建设,避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规可循、盲目无序,从而加快推进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进程。
5.3 鼓勵制定特色鲜明的市场标准
在执行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政府应鼓励优质民宿经营者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合作,制定特色鲜明的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或培育具备条件的乡村形成民宿产业联盟,鼓励引导民宿经营者与行业协会等组织合作制定团体标准。以村落为单位,通过市场标准带动各村落打造具有岭南文化内涵和肇庆市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品牌。
5.4 开展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
乡村民宿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产业的长远发展。肇庆市政府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为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开设包括标准化概论、服务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并对民宿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针对性学习。授课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下定期集中培训和线上课堂长期开放的方式。从业人员完成相关教育培训,取得学时证明,通过相关考核并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以此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可以使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增强规范意识,并能够正确运用简单的标准化方法提质增效。
6 结语
乡村民宿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肇庆市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法》的修订为肇庆市以标准为工具开展乡村民宿协同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共同作用下,民宿经营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与高等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相信可以使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在标准化与特色化发展之间求得平衡,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项目基金:本文受2021年度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法治政府背景下肇庆市基层综合执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GJ--64)资助。
《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第九条:旅馆经营者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门卫、住宿登记、来访管理、财物保管、值班巡查、情况报告等旅馆内部治安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吴丽丽.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民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肇庆市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1):207-208.
2周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结合贵州实践[J].标准科学,2019(03): 106-115.
[项目基金:本文受2021年度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法治政府背景下肇庆市基层综合执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GJ--64)资助。]
关键词:《标准化法》;乡村民宿;标准化治理;肇庆市
1 引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欠发达城市,肇庆市面临着如何走出特色发展路线,成为湾区新秀的巨大压力。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肇庆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曾经走传统制造业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更是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扬长避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才可以使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站稳脚跟。
肇庆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山湖城江浑然一体的肇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交汇处,具有兼容并蓄的文化积淀。这种显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都是肇庆实现绿色崛起的根基。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为肇庆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满足宜居性的要求,纽约湾、东京湾等国际知名湾区中都有一座城市负责“生态担当”,例如纽约湾区的费城和东京湾的千叶市等。纵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于肇庆市而言,走绿色崛起的道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担当”是优势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肇庆市政府积极谋划,先后编制发布了《肇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肇庆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2018—2020)》等一批规划和方案,为绿色崛起提供了方向指引。经过数年的持续引导和培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绿色优势产业,旅游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康养”等生态旅游新业态正在蓬勃发展。生态旅游作为肇庆的一张名片,将肇庆市的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这冉冉新生的生态旅游产业中,乡村民宿是关键环节之一,乡村民宿的发展,可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当地农产品输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对于肇庆市乡村振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民宿可以划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根据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GB/T 39000-2020),乡村民宿是“位于乡村内,利用村(居)民自有住宅,村集体房舍或其他设施,民宿主人参与接待,方便客群体验当地优美环境、特色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场所”。目前肇庆市的乡村民宿主要分布在鼎湖山周边村落及七星岩景区附近的岩前村。尤其是岩前村民宿,临星湖而建,十余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初具规模。在形式上,除了“民宿”,还包括农家乐、家庭旅馆、客栈、庄园、宅院、驿站、山庄等多种表现形式,其本质应都属于乡村民宿范畴。在经营方式上,除了村民出资经营外,还有来自外部出资合作经营。在营销途径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乡村民宿也普遍采用互联网营销模式,依托美团、途家、携程等第三方网络平台拓展客源,而从平台反映的价格情况来看,肇庆市乡村民宿的价格差异明显,由几十元的低端民宿到数百元的中高端民宿,质量也是鱼龙混杂。
3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本应统一规范的项目呈现出混乱状态,而本应特色化发展的项目却盲目的趋同和统一,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3.1 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
民宿产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是无法孤立发展的。酒店和城镇民宿受益于成熟的配套基础设施,乡村民宿则受制于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现状。随着肇庆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针对农村的交通、供水、排污、厕所、环境治理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正在有序开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交通不便、卫生医疗等硬件设施的不健全是乡村民宿损失了许多潜在顾客,这阻碍了乡村民宿与相关产业链的连接,制约了乡村民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安全隐患较多
乡村民宿从业者的安全风险意识较弱,再加上政府监管力量难以对其全面覆盖,就使得乡村民宿产业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民宿经营虽然核心在于“宿”,但同时也涉及食品、消防、卫生等诸多方面。
食品安全方面,乡村民宿大都配有厨房,同时提供餐饮服务,其原材料更多具有“原生态”特点,比如家养禽畜,种植的蔬菜等,如果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环节,其农兽药是否超標、有无疫病等问题便无法明确。农村饮用水质量控制也是一个难题,目前乡村集中供水工程大多由乡镇负责,由于缺乏专业经验,水质保障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低,甚至有些乡村采用所谓“土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反倒增加了重金属污染。除此之外,实地调研中发现,乡村民宿的厨房普遍可以随意进出,无形中又产生了不可控的食品安全风险。
治安管理方面,按照2006年开始实施的《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要求1,酒店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入住实名制登记、“一客一登记”的要求。而调研过程中发现,肇庆市的乡村民宿对于实名制登记要求松散,甚至有房客自助入住的情况发生。如果房主或第三方平台未对入住人员进行身份信息核对,无疑对于社会治安管理来讲是不利的,极端情况下这种治安管理的死角甚至会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 消防安全方面,根据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的要求,在民宿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应当设置有安全警示标志,并应有消防、应急、逃生等安全设施。但实际上部分价格较高的民宿能够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而价格低廉的乡村民宿却常常无法保障消防安全,例如缺少应急逃生通道,消防设施设备的配备不规范等,消防安全隐患较大。
3.3 服务规范性差
民宿最基本的功能是住宿,因此应当首先满足顾客对于住宿舒适性的要求。硬件设施设备方面的欠缺势必影响到顾客的居住体验。许多乡村民宿并不提供牙刷、毛巾、吹风筒等日常用品,为顾客带来不便。从服务人员的素质来看,乡村民宿管理及服务人员大多来自村民,普遍缺乏专业素养,床单换洗、房间打扫、前台服务等方面服务随意性强,制定专门管理标准的乡村民宿在肇庆市寥寥无几。
3.4 特色民宿缺失
201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乡村民宿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与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本土文化、特色农产品等相结合,满足消费者“深度游”的需求。但目前肇庆市的民宿产业更多还只是解决住宿的基本需求,并没有真正与当地的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等相结合。目前肇庆市民宿建造设计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仿造度假酒店格局,高端大氣却失去了民宿特质;二是统一建设和改造农户房屋,出现了盲目的趋同化和标准化;三是单纯改造外部构造形式,徒有外表,缺乏核心内涵。1真正结合了肇庆市自然资源,反映岭南本土文化和肇庆地方特色的民宿则是缺失的。
3.5 未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
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于民宿进行了丙级、乙级、甲级的三级划分并在环境建筑、设施设备、服务接待、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规定了相应的评级指标。但这一标准还没有在肇庆市的的民宿行业和消费者群体中形成共识,肇庆市的乡村民宿经营者基本未以该行业标准为依据申请等级评定。在发布房源的第三方平台上,对于上架民宿等级或是没有体现,或是依据平台自己的一套标准进行星级评定,例如2018年途家作为第三方平台发布了首个民宿分级标准,对民宿进行了豪华、精品、舒适、经济的等级划分,但其评价指标与行业标准区别很大,主要也是关注到住宿这一基本功能,未能与行业标准实现有效衔接。各方认同的统一有效的评价机制则还未形成,这种混乱的评价机制使得消费者无法得到清晰准确的消费指导,也会影响其消费选择和消费体验。
4 原因分析
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4.1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
这是制约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受到“城市中心”发展导向的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城乡发展呈现出二元化的发展格局,乡村的发展一直被忽视。直到近些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发展的问题才逐渐受到重视。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以“乡政村治”为主导模式,治理机构和人员在素质、能力、专业、理念等方面比较落后,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积聚,进一步拉开了农村地区较城市地区发展差距。
4.2 乡村民宿产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任何一个行业都经历过从无到有逐渐成熟规范的过程,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快递外卖、共享单车、网约车等行业皆如此。民宿产业从无到有是在近十几年发生的,虽然乘着共享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发展势头迅猛,但短期内还没能形成成熟的、可以推广适用的先进经验。
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性质上讲属于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目前行业认同度也并不高。另外,该行业标准规定的内容也仅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因乡村民宿产业地方特色强,仍需各地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标准加以规范和引导。目前重庆、海南、安徽等地已经率先制定了规范乡村民宿的地方标准,而肇庆市乃至广东省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同时,乡村民宿经营者自身的标准化意识也很薄弱。综上,乡村民宿产业从业余走向专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3 监管力量薄弱
乡村民宿产业起步晚,发展迅猛,对其监管则相较之下是落后的。政府监管的力量有限,尤其在农村地区更加难以全面覆盖。且乡村民宿从业者规范意识较弱,加之目前肇庆市乡村民宿普遍分散存在,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乡村民宿行业协会、产业联盟进行自查自治的条件还不成熟。
4.4 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欠缺
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多为本地村民,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方面是欠缺的,一方面造成了在设施设备等方面配备不统一,提供服务方面不规范;另一方面错误理解和运用标准化的方法,使得部分乡村民宿盲目趋同,丧失了特色。这也是造成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5 对策建议
肇庆市乡村民宿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通过标准化支撑乡村民宿业发展,能够有力促进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精细化,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设实效、传承建设经验,2促进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在乡村民宿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平衡标准化与特色化发展的关系,仅靠政府或经营者一方主体是难以实现的。《标准化法》的修订确立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二元体系,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制定市场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进步。以此为视角,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 开展乡村标准化治理
一方面,为了给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乡村民宿的可进入性,肇庆市政府应当对农村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治理,结合肇庆市地方特色加快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在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保障、清洁化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古树古村落保护、岭南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方面改善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优势资源,激发发展潜力。同时,在多主体治理时应当明确责任分工,并进行定期考核,促使乡村建设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应加快服务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为包括民宿经营者在内的乡村产业从业人员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生产指导、市场信息提供、拓宽产品需求、建设交易平台、权利维护等更方面,为乡村民宿发展壮大营造更优质的环境。 5.2 强化政府标准的基础作用
发挥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以及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精品旅游饭店》在政府监管和引导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也可以此为依据制定地方标准,明确肇庆市乡村的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和等级划分条件、评价原则等方面的规定。在涉及卫生、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应当严格按照现行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管,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开展乡村民宿产业建设,避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规可循、盲目无序,从而加快推进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进程。
5.3 鼓勵制定特色鲜明的市场标准
在执行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政府应鼓励优质民宿经营者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合作,制定特色鲜明的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或培育具备条件的乡村形成民宿产业联盟,鼓励引导民宿经营者与行业协会等组织合作制定团体标准。以村落为单位,通过市场标准带动各村落打造具有岭南文化内涵和肇庆市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品牌。
5.4 开展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
乡村民宿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产业的长远发展。肇庆市政府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为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开设包括标准化概论、服务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并对民宿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针对性学习。授课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下定期集中培训和线上课堂长期开放的方式。从业人员完成相关教育培训,取得学时证明,通过相关考核并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以此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能力,可以使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增强规范意识,并能够正确运用简单的标准化方法提质增效。
6 结语
乡村民宿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肇庆市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法》的修订为肇庆市以标准为工具开展乡村民宿协同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共同作用下,民宿经营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与高等院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相信可以使肇庆市乡村民宿产业在标准化与特色化发展之间求得平衡,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项目基金:本文受2021年度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法治政府背景下肇庆市基层综合执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GJ--64)资助。
《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第九条:旅馆经营者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门卫、住宿登记、来访管理、财物保管、值班巡查、情况报告等旅馆内部治安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吴丽丽.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民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肇庆市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1):207-208.
2周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结合贵州实践[J].标准科学,2019(03): 106-115.
[项目基金:本文受2021年度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法治政府背景下肇庆市基层综合执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GJ--64)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