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浅谈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提问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提问这一环节的重要意义。问题不至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目的明确、富有层次、讲究艺术、注意角度,才能真正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06-0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可以说是高高在上,师生关系并不对等。教师主要是一味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当然,课堂教学有时也有提问这一环节。但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多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或者,设计的问题过多,但质量却不高。提问这一环节并未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小学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活动因素之一是课堂提问,因而研究课堂提问技巧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
  一、提高优化课堂提问意义的认识
  优化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提出新的问题,这对落实培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人们的认识是关键。从中学语文学科特点着眼,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是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紧贴学生实际,蕴涵品德素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有人曾戏称教师是“职业提问家”,而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对课堂提问有正确的认识。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就教师而言,应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学生而言,应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课堂提问对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其动力之一是学有所疑,从有疑到解疑,学生的认识就能前进,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培养。正如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优化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问人之所未问,发一问带动全文,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学生如果不会提问,也就不会积极思考,就谈不上智力与能力的提高,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了。根据中学语文教研与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初步提出优化课堂提问的几点技巧。
  1.明确目的
  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
  2.富有层次
  青少年认识事物总是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因此,围绕一篇课文设计提问要讲究层次性。要精心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并使这些问题呈现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承前启后、前后勾连的关系。其作用是在这些题目的步步引导下,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地向纵深发展。因此,提问不宜“单兵作战”,不能过于琐屑、零碎,东一锒头,西一棒槌,而应是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应与作者的思路相吻合,应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能放得开,收得拢,纵看如行云流水,横看则灵活多姿。我在教学《绿色蝈蝈》时,就遵循了上述原则。本文虽然语言生动、形象,但篇幅长,学生不容易真正读懂课文。于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①找出文中的精彩语句,整体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②找出作者对绿色蝈蝈的不同称呼,体会作者的情感。③作者是用什么办法引出蝈蝈的?④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⑤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上述五个问题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前两个问题比较浅显、具体,从课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在前面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稍加思索,就能发现问题的答案。第五个问题是针对文章的核心而发问,由于前几个问题己作好铺垫,或者说“势”己蓄足,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很快“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3.讲究艺术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地进行课堂提问,更能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善于把握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和方式:①导入新课时可用引言式提问。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利用古诗词提问:古人描绘春天的诗词很多,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象?②讨论时可用质疑式提问。③赏析文章前可用悬念式提问。④朗读课文前可用联想式提问。⑤小结时可用评析式提问。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富有鼓动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能使学生跃跃欲试,激起学习积极性,切忌开庭审案式的课堂提问。正如《学记》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即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不越俎代庖。总之,灵活多样的课堂提问方式和民主艺术的课堂提问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4.注意角度
  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优化课堂提问时,应该把握好角度,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要力求新颖,教师要别具慧眼,善于设疑,引疑,解疑,可以直问,更可以曲问;可以一题多问,也可以多题一问。只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提问。举一反三,转换点拨,引导学生动脑分析、联想、迁移,以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否新颖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程度来检验。课堂提问要适量适度。问题过多过碎,容易导致烦琐;过大过小,形不成梯度;过难过深奥,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过易过简单,引不起认识冲突,激发不起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所学知识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在原本教学模式的技术上进行合理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历史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分析当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以期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烦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减轻学业负担,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说明口语交际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实效策略。  【关键词】 提升 低年级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策略 
期刊
【摘要】 我国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是: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学困生。本文针对学困生专门设计了情感教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三种学习方法,希望能对数学老师们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1-01  “学困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更低
期刊
【摘要】课堂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多年探究信息技术的经验,就简单云技术条件下的 Google Docs在信息技术课堂转型中运用实例进行简单阐述,为信息技术教育者探索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抛砖引玉,以期共同发展。  【关键词】 云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转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课堂效果可大有改观。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5-01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工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潮流,而光盘教学则给我们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它形象直观、引人入胜,不仅赢得了教师们的青睐,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尤其在教育资源紧缺的农村小学,它更是成了一块香饽饽。自从我走上教师岗位以来,一直在课堂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2-01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教学模式较陈旧。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6-01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在教学时都在强调向45分钟要质量。殊不知,真正的课堂不能由老师全讲,毕竟不是大学生,而老师讲的时间最多30分钟。这点时间能做什么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