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这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识字教学的开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左右结构的汉字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可以将一组汉字的左右两个部分拆开,通过“找朋友”、“手拉手”等形式让学生将两部分匹配,这样不但学生兴趣高,而且对字形记得更准确。
  二、创新形式,让学生爱学
  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保持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教学形近字时,为了便于学生区分,可将汉字分成几个部分,利用“交朋友”的形式,一个人(相同部分)交几个朋友(不同部分),就形成了不同的汉字,学生在组合、协作的过程中辨清了形近字。
  三、指导学法,让学生会学
  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大多数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蹦”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对于孩子们理解字义、词义有很大帮助。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本身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更是记住字形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教师对写字教学的忽视,满足于学生把字写对就行,至于怎么写的,并不去关心。于是,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执笔运笔方法不正确、字的结体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等问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身心健康。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坚持不懈地给学生以长期耐心细致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避免因写字姿势不正确导致的书写问题;运笔方面,要注意提醒学生要象毛笔的运笔方法那样,显示出笔画的提按转折,不要用拙力一划到底。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帮助家长给孩子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低年级尽量用软一点的铅笔,中高年级再使用钢笔书写;分析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利用“米”字格、“田”字格等做好示范,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明确要求,在格子内规范书写,从一开始就养成规范、整洁的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写规范了,对字形也就记得更牢固了。开展书法比赛,对于写得比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奖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学习动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作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这方面工作,从基础抓好,点滴培养,让每一位学生能积极学习语文,学习汉字,使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真正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很多老师借“课改”之东风,对文言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虽然课堂显得活跃了很多,但也有一些偏颇之处,矫枉过正之处值得反思。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误区 反思  由于过去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显得特别沉闷、单调,有很多弊端,所以现在很多老师借“课改”之东风,对文言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虽然课堂显得活跃了很多,但也有一些偏颇之处,矫枉过正之处值得反思。  一、重内容赏析,轻知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 德育教育 以道育人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
摘要:本文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进行了探究,强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有效性。文章拟通过多措并举的开展初中语文课堂质量,构建适合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体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探究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写作训练必须与写作兴趣同步发展,必须降低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难度,使写作训练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尤为重要。几年来,我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敢写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低年级开始
期刊
主动学习是有动机的学习,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极好。被动学习则相反。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小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之下处在“被学习”的状态,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别人而学习。小学生大多数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能力越来越低。主动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如何让小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发现有效预习可以开启小学生语文主动学习之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许多语文老师都会制定出了周密的总复习计划。诸如“拉网式”(又称地毯式)、“链条式”(又称“串珠式”)、“训练式”(又称题海式)等等复习方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进入总复习阶段,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