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手打恩人
电视剧《小兵张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中央电视台还特意搞了—个座谈会,把当年老电影中许多还健在的演员都请了去,包括“胖墩”吴克勤,但“嘎子”安吉斯没来。胖墩说,他绐嘎子打了电话。那天正好北京下大雨,车不好走。不知道真是车过不来,还是他不愿意来,反正最后他也没来。这个曾扮演过一代人小偶像的演员,曾一度消失得没有了踪影……
这么多年来,安吉斯似乎销声匿迹了,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到了2005年,安吉斯才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么安吉斯消失的真相是什么,这些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希望大家理解他,都是那个年代造成的
不久前,“罗金宝”扮演者张莹的爱人李慧颖揭开了这一谜团。据她介绍,“文革”爆发后,张莹受到很大地冲击,不仅被批斗,还被关进了北影厂的牛棚,在牛棚里不许吃好的,只许吃窝头咸菜。最令张莹伤心的是,当时扮演嘎子的安吉斯有十六七岁了,他对崔嵬、张莹、于绍康这些《小兵张嘎》中的主创来了个集体批斗,还动了手……据说他打崔嵬打得最厉害。1969年6月,受到迫害的张莹因病去世,年仅45岁……
曾经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李慧颖说,“嘎子的确是批斗过张莹,但其实我不太愿意提他名字,因为他现在各方面都不错,我以及剧组中其他人这么多年都没说过这件事,就是不希望对他有什么影响。张莹当年确实非常伤心,因为他对嘎子非常好,嘎子的游泳还是张莹教会的呢!不过那个年代,大人都有很多疯狂的行为,何况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呀。我理解他,没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也希望大家理解他,都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当时有名的演员,哪有没挨过批斗的,越有名的演员被斗得越狠,各地的红小兵都来斗,后来北影也害怕了,怕出人命。其实当年许多斗人的和挨斗的,后来有机会把当年的那段过结说开了,现在还处得不错。和嘎子,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坐下来谈谈。我想这件事对他而言,也是不愿意回首的一段过往,我也希望他能放下这个包袱,找时间跟大家聚聚。”
在电影中扮演玉英妈的黄素影,特别提到了大导演崔嵬对蒙古族男孩安吉斯的知遇之恩:1962年,《小兵张嘎》的拍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可是嘎子的扮演者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摄制组的同志到北京各小学、少年宫、活动站去物色小演员,好几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未找到理想的对象。后来,于蓝给北影送去几张照片,其中的安吉斯(扮嘎子)、吴克勤(扮胖墩)一眼就被崔嵬看中了。胖墩是北京人,而嘎子当时却在内蒙古,于蓝跟嘎子的妈妈乌兰在延安时认识,当年一起在延安待过,嘎子的父母都是老革命,但不是演员。
据在电影《小兵张嘎》中扮演的嘎子奶奶的李健回忆:“拍摄《小兵张嘎》时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我是到了剧组才见到嘎子的,他确实很嘎,因为在内蒙古生活,性格很直,骑马打枪什么都会。导演非常照顾他,他住在剧组所在的学校,我们都住在老乡家。因为我演他奶奶,不拍戏的时候,有时候他也跟我一起玩。拍戏是夏天,我们经常出好多汗,拍完戏后我就和嘎子在白洋淀游泳。拍摄到后来,正赶上发大水,白洋淀水涨得老高,整个村庄都淹没了……导演让孩子们坐大船先走。我们等到了送草袋子的船才赶回了天津。现在想起来仍然很难忘,那场面真是生离死别,本身就像戏剧一样感人!拍完戏,嘎子就回内蒙了。
“1964年,《小兵张嘎》在北京首映,嘎子来到北京,带着他爸爸的康太克斯相机,那在当时可是贵重的东西,我见到他,还是像剧中的奶奶一样批评他说:赶紧把相机送回家,丢了多可惜。听说后来他把相机挂在墙上,真的被人拿走了。从那次后,我们基本没见过面。他其实原本也想过做演员,听说他后来也去过几个剧组试过镜,但都没演上角色,可能对年轻的他有点打击,这也成了他疏远演艺圈的一个原因。”
“江姐”推荐我演“嘎子”
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安吉斯。当他得知是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做活动,革命情怀颇深的“嘎子”同意了采访。
安吉斯出生于1950年,蒙古族人。问到怎样演上“张嘎子”,他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我的妈妈和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是同学,1937年到1938年两人又一起参加革命,这使她们的友情非常深厚。解放后,于蓝经常到我家里来玩。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电影《小兵张嘎》准备开拍,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崔嵬导演很苦恼。于蓝阿姨见我的调皮劲儿,和‘嘎子’的性格很像,就把我推荐给了导演崔嵬。崔嵬导演见了我后也非常喜欢,我就这样成了‘小兵张嘎’。”
母亲的行为,在安吉斯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小安吉斯从小就有英雄情结,他能够出演“嘎子”也有母亲的功劳。《小兵张嘎》安吉斯已经数不清看了多少遍,刚出碟片,他就买回了家。“我喜欢看这部电影,倒不是因为是我演的,其实我看《小兵张嘎》跟其他的观众没有区别,我喜欢里面的英雄人物,比观众多的只不过是我了解每一个镜头后的故事。”
考上了北大,再后来就经商3-
安吉斯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是《小兵张嘎》的导演崔嵬,他说《小兵张嘎》之所以拍得如此成功,主要是导演崔嵬起了很大作用。崔嵬是个老八路,他不认为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拍电影,而是在把自己的生活拿出来拍,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都充分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影片开始时的那出戏,“嘎子”和“胖墩”在大堤上摔跤的镜头,那么松弛、自然,毫不顾及周围的拍摄人员。许多人看过《小兵张嘎》后,都说小演员的表演真挚、生动。
《小兵张嘎》拍摄的时候安吉斯13岁。影片播放后,安吉斯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由于信件太多,没法回信,著名导演黄建中老师代表他在媒体上给广大观众回了一份公开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安吉斯像其他知青一样下乡了,插过队,当过兵,后来考上了北大,毕业分配到了中直机关,再后来就经商了。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一时头脑发热,带头殴打了我的恩人以及老师,遭到了很多人的谴责,从此,便销声匿迹了…”他在他的博客里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被我骗过的人们,请接受我诚挚的忏悔——嘎子安吉斯》。
谈恋爱时对象也没认出来
《小兵张嘎》上映后,观众都记住并喜欢上了这个“小嘎子”,但是怎么找也没有再在其他的影片中看到“小嘎子”。“虽然演了《小兵张嘎》,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把演员当成终身的职业。”安吉斯说,能够塑造“嘎子”,是他的幸运,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财富,但是他也没有因为不再演戏而遗憾。“长大后,如果我不说,没有人能认出我是‘嘎子’。”安吉斯笑着说,与夫人谈恋爱时,“她也没有看出我是‘嘎子’,后来还是我告诉她的。”儿子知道爸爸是嘎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有一次,央视要去做一个采访‘嘎子’原型的节目,让我带着儿子一起去,打那儿起儿子就知道了我是电影中的‘嘎子’,以后每次看《小兵张嘎》,儿子都会看着我笑。”
安吉斯现在是中国青少年绿色行动委员会的副秘书长,正在启动“红领巾治沙行动”。“希望我的头发渐渐白了的同时,我国的沙漠能慢慢绿起来。”像电影中当年的“嘎子”一样,安吉斯做着对当今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他开心地说:“如果能够成功,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就会改善,北京的沙尘暴也会减少……”
彭立昭据《羊城晚报》、《华商报》、《辽沈晚报》整理
电视剧《小兵张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中央电视台还特意搞了—个座谈会,把当年老电影中许多还健在的演员都请了去,包括“胖墩”吴克勤,但“嘎子”安吉斯没来。胖墩说,他绐嘎子打了电话。那天正好北京下大雨,车不好走。不知道真是车过不来,还是他不愿意来,反正最后他也没来。这个曾扮演过一代人小偶像的演员,曾一度消失得没有了踪影……
这么多年来,安吉斯似乎销声匿迹了,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到了2005年,安吉斯才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么安吉斯消失的真相是什么,这些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希望大家理解他,都是那个年代造成的
不久前,“罗金宝”扮演者张莹的爱人李慧颖揭开了这一谜团。据她介绍,“文革”爆发后,张莹受到很大地冲击,不仅被批斗,还被关进了北影厂的牛棚,在牛棚里不许吃好的,只许吃窝头咸菜。最令张莹伤心的是,当时扮演嘎子的安吉斯有十六七岁了,他对崔嵬、张莹、于绍康这些《小兵张嘎》中的主创来了个集体批斗,还动了手……据说他打崔嵬打得最厉害。1969年6月,受到迫害的张莹因病去世,年仅45岁……
曾经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李慧颖说,“嘎子的确是批斗过张莹,但其实我不太愿意提他名字,因为他现在各方面都不错,我以及剧组中其他人这么多年都没说过这件事,就是不希望对他有什么影响。张莹当年确实非常伤心,因为他对嘎子非常好,嘎子的游泳还是张莹教会的呢!不过那个年代,大人都有很多疯狂的行为,何况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呀。我理解他,没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也希望大家理解他,都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当时有名的演员,哪有没挨过批斗的,越有名的演员被斗得越狠,各地的红小兵都来斗,后来北影也害怕了,怕出人命。其实当年许多斗人的和挨斗的,后来有机会把当年的那段过结说开了,现在还处得不错。和嘎子,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坐下来谈谈。我想这件事对他而言,也是不愿意回首的一段过往,我也希望他能放下这个包袱,找时间跟大家聚聚。”
在电影中扮演玉英妈的黄素影,特别提到了大导演崔嵬对蒙古族男孩安吉斯的知遇之恩:1962年,《小兵张嘎》的拍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可是嘎子的扮演者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摄制组的同志到北京各小学、少年宫、活动站去物色小演员,好几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未找到理想的对象。后来,于蓝给北影送去几张照片,其中的安吉斯(扮嘎子)、吴克勤(扮胖墩)一眼就被崔嵬看中了。胖墩是北京人,而嘎子当时却在内蒙古,于蓝跟嘎子的妈妈乌兰在延安时认识,当年一起在延安待过,嘎子的父母都是老革命,但不是演员。
据在电影《小兵张嘎》中扮演的嘎子奶奶的李健回忆:“拍摄《小兵张嘎》时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我是到了剧组才见到嘎子的,他确实很嘎,因为在内蒙古生活,性格很直,骑马打枪什么都会。导演非常照顾他,他住在剧组所在的学校,我们都住在老乡家。因为我演他奶奶,不拍戏的时候,有时候他也跟我一起玩。拍戏是夏天,我们经常出好多汗,拍完戏后我就和嘎子在白洋淀游泳。拍摄到后来,正赶上发大水,白洋淀水涨得老高,整个村庄都淹没了……导演让孩子们坐大船先走。我们等到了送草袋子的船才赶回了天津。现在想起来仍然很难忘,那场面真是生离死别,本身就像戏剧一样感人!拍完戏,嘎子就回内蒙了。
“1964年,《小兵张嘎》在北京首映,嘎子来到北京,带着他爸爸的康太克斯相机,那在当时可是贵重的东西,我见到他,还是像剧中的奶奶一样批评他说:赶紧把相机送回家,丢了多可惜。听说后来他把相机挂在墙上,真的被人拿走了。从那次后,我们基本没见过面。他其实原本也想过做演员,听说他后来也去过几个剧组试过镜,但都没演上角色,可能对年轻的他有点打击,这也成了他疏远演艺圈的一个原因。”
“江姐”推荐我演“嘎子”
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安吉斯。当他得知是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做活动,革命情怀颇深的“嘎子”同意了采访。
安吉斯出生于1950年,蒙古族人。问到怎样演上“张嘎子”,他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我的妈妈和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是同学,1937年到1938年两人又一起参加革命,这使她们的友情非常深厚。解放后,于蓝经常到我家里来玩。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电影《小兵张嘎》准备开拍,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崔嵬导演很苦恼。于蓝阿姨见我的调皮劲儿,和‘嘎子’的性格很像,就把我推荐给了导演崔嵬。崔嵬导演见了我后也非常喜欢,我就这样成了‘小兵张嘎’。”
母亲的行为,在安吉斯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小安吉斯从小就有英雄情结,他能够出演“嘎子”也有母亲的功劳。《小兵张嘎》安吉斯已经数不清看了多少遍,刚出碟片,他就买回了家。“我喜欢看这部电影,倒不是因为是我演的,其实我看《小兵张嘎》跟其他的观众没有区别,我喜欢里面的英雄人物,比观众多的只不过是我了解每一个镜头后的故事。”
考上了北大,再后来就经商3-
安吉斯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是《小兵张嘎》的导演崔嵬,他说《小兵张嘎》之所以拍得如此成功,主要是导演崔嵬起了很大作用。崔嵬是个老八路,他不认为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拍电影,而是在把自己的生活拿出来拍,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都充分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影片开始时的那出戏,“嘎子”和“胖墩”在大堤上摔跤的镜头,那么松弛、自然,毫不顾及周围的拍摄人员。许多人看过《小兵张嘎》后,都说小演员的表演真挚、生动。
《小兵张嘎》拍摄的时候安吉斯13岁。影片播放后,安吉斯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由于信件太多,没法回信,著名导演黄建中老师代表他在媒体上给广大观众回了一份公开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安吉斯像其他知青一样下乡了,插过队,当过兵,后来考上了北大,毕业分配到了中直机关,再后来就经商了。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一时头脑发热,带头殴打了我的恩人以及老师,遭到了很多人的谴责,从此,便销声匿迹了…”他在他的博客里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被我骗过的人们,请接受我诚挚的忏悔——嘎子安吉斯》。
谈恋爱时对象也没认出来
《小兵张嘎》上映后,观众都记住并喜欢上了这个“小嘎子”,但是怎么找也没有再在其他的影片中看到“小嘎子”。“虽然演了《小兵张嘎》,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把演员当成终身的职业。”安吉斯说,能够塑造“嘎子”,是他的幸运,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财富,但是他也没有因为不再演戏而遗憾。“长大后,如果我不说,没有人能认出我是‘嘎子’。”安吉斯笑着说,与夫人谈恋爱时,“她也没有看出我是‘嘎子’,后来还是我告诉她的。”儿子知道爸爸是嘎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有一次,央视要去做一个采访‘嘎子’原型的节目,让我带着儿子一起去,打那儿起儿子就知道了我是电影中的‘嘎子’,以后每次看《小兵张嘎》,儿子都会看着我笑。”
安吉斯现在是中国青少年绿色行动委员会的副秘书长,正在启动“红领巾治沙行动”。“希望我的头发渐渐白了的同时,我国的沙漠能慢慢绿起来。”像电影中当年的“嘎子”一样,安吉斯做着对当今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他开心地说:“如果能够成功,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就会改善,北京的沙尘暴也会减少……”
彭立昭据《羊城晚报》、《华商报》、《辽沈晚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