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其特点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由此决定了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训基地是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高职教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本文旨在探讨实训基地的功能和建设。
一、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的历史比较短暂,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从整体来看,实训基地在规模、技术、功能、管理各方面都与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不相吻合。目前的实训基地有学校自建、校企合作、政府投入等多种机制,但总体上仍以校内基地为主,主要问题一是设备落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跨行业、门类多、面向比较广泛,在实训设备、技术方面缺少对生产技术与市场迅速应变的机制与能力,普遍存在质量不高,多数校内基地在硬件设施上不仅不能领先反而是滞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衔接,不能开展代表行业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二是综合性不够,缺乏系统性。训练项目孤立化,学生技能培养过程呈分割态势,学生无法在实训过程中获得综合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功能单一,不具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规模不够,训练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三是软硬件不相配套,具备实践经验的实训师资短缺,管理上不能与企业接轨。目前许多院校实训老师还存在着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实训指导能力不强、接触实践的机会偏少、来源结构单一、缺少对实际生产一线的了解等问题,不能有效进行生产实训指导,管理和实际生产相脱离。四是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无法很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基地建设存在资源低水平重置和投资浪费现象。
二、实训基地的几个面向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需要。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 课堂教学主阵地。高职实训基地要满足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高职实训基地应是验证基础理论、巩固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的实践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训练的场所。它能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不断拓宽与丰富专业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2 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代表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应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职lT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基地。根据职业岗位群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设置培训项目,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先期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实训基地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地方,同时也应该是“双师”训练的地方。教师在实训基地实践,提高了自身实践技能,为教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更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双师”素质。
职工素质是知识经济及高新技术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也是促进企业与生产发展的动力及基础。实训基地应成为企业职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基地,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以及技能鉴定,使他们及时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及技能,提高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产业优化、升级、调整、更新,以及生产现代化、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3 科研开发基地。在科技应用研究和成果孵化的过程中,高职实训基地应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师资素质和学生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职实训基地应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多专业的各级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成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要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良好条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承接与工艺技术及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通过应用课题研究、科技成果孵化、技术开发和产品中试等途径,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平台,为社会提供将技术创新教育转化为技术创新实践并检验其效果的广阔舞台,为学生提供课题和项目,提高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能力。高职实训基地应是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参加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将高职实训基地建成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企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强大后盾,高职院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企业可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则可为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职实训基地可以在运作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与应用相结合,企业和学校合作,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联合承接工程或生产中的应用课题以及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项目。
4 生产、顶岗实习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的设备先进,与生产一线同步,应具备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促进学生工学结合,掌握生产流程,熟悉生产工艺。实训基地办工厂,工厂成课堂,课堂即是车间,车间即是课堂,厂校合一,打破了学校和工厂的分割,消除了教室与车间的隔阂。同时,实训基地成为学生长期的生产劳动场所,又是劳动锻炼的素质教育基地和就业指导教育基地。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行为引导教育,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团队精神,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三、如何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充分考虑专业布局和各实验实训室分布情况,以骨干专业为龙头,拉长专业链,构建专业群,建立起“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实战训练”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真实性。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也就是以职业为导向。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体现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重要特征。为此,实训基地建设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有足够的数量和场地,以及尽可能与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一致的实训工位。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使其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专业性。学校实训强调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突出本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提高专业技能。以电子类专业为 例,通过实训使学生学会分析电路原理图,识读印刷线路图,熟练运用常用电子仪器,了解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和性能,会进行检测,会对各类电路进行不同的调试,掌握插装、焊接、导线加工、元器件引脚成型等各项基本技能,会操作通用的电子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实训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前提,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社会的融合,具有“实战性”。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运作,通过实践深刻了解并准确地把握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构建以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为目标的新型实训体系。同时,实训要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能给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要使先进的设备适合课堂教学,要使实训教学贴近高科技企业的实际,更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那些不可能搬进实训室的大型流水线和重型设备,必须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使之既具备实物的一切特征,又能放在实训室里作为训练对象;既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以往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的那种职业氛围。
3 先进性。实训基地的主要作用不是验证理论,而是模拟或仿真生产实际的技能训练,因而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将成为未来企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新产品越来越依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职业岗位对新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培养也必须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既要保持与社会、企业所需的技术水平同步,又要体现技术起点高、科技含量大和先进性的特色,要求采用的设备、训练内容等方面尽可能贴近专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工艺,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训过程,掌握专业领域某种实用的先进技术与工艺。
4 共享性。所谓开放共享性是指实训基地的建设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教师和社会全面开放:同时,各种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服务平台等均考虑专业群的共享利用。面向学生开放共享意味着实训项目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创新需求提供条件;面向教师开放共享意味着为教师的科研开发工作提供条件和空间,鼓励教师从事实训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面向社会开放共享意味着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为同类院校提供教师综合职业技能培训。开放共享要求在时间上实行全天候开放,尽可能提供网络平台。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使实训基地的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培训等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5 持续性。实训基地建设应强调实用性,使先进的设备适合工学结合教学的需要,使实训教学贴近企业的科技发展实际,使人才培养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科技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结合课程的项目教学,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使之既具备实物特征,又能作为实训对象;既有助于教师传授,又能使学生感受职业氛围。同时,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创业,应成立创新实训场所、创业指导实践中心,引入专业学习导师制度和毕业生双证书制度;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功能应包括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终身教育与创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等,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持续拓展性。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专业发展相衔接,注意形成自身的拓展功能,注意实训设备的升级改造,同时更应注重降低实训成本,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前提下,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进行生产性实训,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加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金投入的有效回报,以保证实训基地的设施能够长期正常的维护、使用和滚动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的历史比较短暂,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从整体来看,实训基地在规模、技术、功能、管理各方面都与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不相吻合。目前的实训基地有学校自建、校企合作、政府投入等多种机制,但总体上仍以校内基地为主,主要问题一是设备落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跨行业、门类多、面向比较广泛,在实训设备、技术方面缺少对生产技术与市场迅速应变的机制与能力,普遍存在质量不高,多数校内基地在硬件设施上不仅不能领先反而是滞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衔接,不能开展代表行业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二是综合性不够,缺乏系统性。训练项目孤立化,学生技能培养过程呈分割态势,学生无法在实训过程中获得综合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功能单一,不具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规模不够,训练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三是软硬件不相配套,具备实践经验的实训师资短缺,管理上不能与企业接轨。目前许多院校实训老师还存在着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实训指导能力不强、接触实践的机会偏少、来源结构单一、缺少对实际生产一线的了解等问题,不能有效进行生产实训指导,管理和实际生产相脱离。四是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无法很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基地建设存在资源低水平重置和投资浪费现象。
二、实训基地的几个面向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需要。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 课堂教学主阵地。高职实训基地要满足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高职实训基地应是验证基础理论、巩固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的实践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训练的场所。它能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不断拓宽与丰富专业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2 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代表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应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职lT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基地。根据职业岗位群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设置培训项目,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先期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实训基地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地方,同时也应该是“双师”训练的地方。教师在实训基地实践,提高了自身实践技能,为教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更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双师”素质。
职工素质是知识经济及高新技术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也是促进企业与生产发展的动力及基础。实训基地应成为企业职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基地,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以及技能鉴定,使他们及时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及技能,提高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产业优化、升级、调整、更新,以及生产现代化、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3 科研开发基地。在科技应用研究和成果孵化的过程中,高职实训基地应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师资素质和学生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职实训基地应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多专业的各级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成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要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良好条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承接与工艺技术及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通过应用课题研究、科技成果孵化、技术开发和产品中试等途径,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平台,为社会提供将技术创新教育转化为技术创新实践并检验其效果的广阔舞台,为学生提供课题和项目,提高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能力。高职实训基地应是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参加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将高职实训基地建成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企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强大后盾,高职院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企业可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则可为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职实训基地可以在运作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与应用相结合,企业和学校合作,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联合承接工程或生产中的应用课题以及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项目。
4 生产、顶岗实习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的设备先进,与生产一线同步,应具备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促进学生工学结合,掌握生产流程,熟悉生产工艺。实训基地办工厂,工厂成课堂,课堂即是车间,车间即是课堂,厂校合一,打破了学校和工厂的分割,消除了教室与车间的隔阂。同时,实训基地成为学生长期的生产劳动场所,又是劳动锻炼的素质教育基地和就业指导教育基地。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行为引导教育,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团队精神,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三、如何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充分考虑专业布局和各实验实训室分布情况,以骨干专业为龙头,拉长专业链,构建专业群,建立起“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实战训练”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真实性。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也就是以职业为导向。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体现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重要特征。为此,实训基地建设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有足够的数量和场地,以及尽可能与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一致的实训工位。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使其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专业性。学校实训强调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突出本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提高专业技能。以电子类专业为 例,通过实训使学生学会分析电路原理图,识读印刷线路图,熟练运用常用电子仪器,了解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和性能,会进行检测,会对各类电路进行不同的调试,掌握插装、焊接、导线加工、元器件引脚成型等各项基本技能,会操作通用的电子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实训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前提,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社会的融合,具有“实战性”。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运作,通过实践深刻了解并准确地把握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构建以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为目标的新型实训体系。同时,实训要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能给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要使先进的设备适合课堂教学,要使实训教学贴近高科技企业的实际,更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那些不可能搬进实训室的大型流水线和重型设备,必须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使之既具备实物的一切特征,又能放在实训室里作为训练对象;既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以往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的那种职业氛围。
3 先进性。实训基地的主要作用不是验证理论,而是模拟或仿真生产实际的技能训练,因而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将成为未来企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新产品越来越依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职业岗位对新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培养也必须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既要保持与社会、企业所需的技术水平同步,又要体现技术起点高、科技含量大和先进性的特色,要求采用的设备、训练内容等方面尽可能贴近专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工艺,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训过程,掌握专业领域某种实用的先进技术与工艺。
4 共享性。所谓开放共享性是指实训基地的建设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教师和社会全面开放:同时,各种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服务平台等均考虑专业群的共享利用。面向学生开放共享意味着实训项目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创新需求提供条件;面向教师开放共享意味着为教师的科研开发工作提供条件和空间,鼓励教师从事实训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面向社会开放共享意味着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为同类院校提供教师综合职业技能培训。开放共享要求在时间上实行全天候开放,尽可能提供网络平台。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使实训基地的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培训等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5 持续性。实训基地建设应强调实用性,使先进的设备适合工学结合教学的需要,使实训教学贴近企业的科技发展实际,使人才培养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科技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结合课程的项目教学,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使之既具备实物特征,又能作为实训对象;既有助于教师传授,又能使学生感受职业氛围。同时,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创业,应成立创新实训场所、创业指导实践中心,引入专业学习导师制度和毕业生双证书制度;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功能应包括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终身教育与创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等,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持续拓展性。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专业发展相衔接,注意形成自身的拓展功能,注意实训设备的升级改造,同时更应注重降低实训成本,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前提下,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进行生产性实训,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加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金投入的有效回报,以保证实训基地的设施能够长期正常的维护、使用和滚动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