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特点,积极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三年期间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院内感染特点,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结果:2430例出院新生儿中,院内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65%,2012年感染率为2.39%,2013年感染率为1.75%,2014年感染率为1.04%,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感染率为50.00%,其余为口腔、胃肠道、眼部、皮肤;23例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占39.13%,其余包括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糖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胎龄、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等是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我院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医院加强医务人员规范性操作和管理,注意易发感染部位的护理,从而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关键词: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是医院儿科诊疗重要组成部分[1],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儀器,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给予新生儿最佳的保障,以此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NICU是危重新生儿、早产儿重要救治场所,由于患儿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较多,大大增加了感染发生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直接影响患儿预后。因此加强NICU管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有利于降低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2013、2014年期间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3年共出院2430例新生儿,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纳入标准[2]:新生儿自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d,排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符合CDC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住院时间≥3d,高热时血常规呈阳性;胸部X线提示肺炎或其他部位感染;非特异性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呼吸暂停、黄疸、反应差、喂养不耐受等;产妇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毒感染等疾病。排除院外感染者,入院时间未超过平均医院感染潜伏期者。
1.2 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2014年连续3年期间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对入选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基础信息(姓名、性别、胎龄、出生天数、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分析院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等,制定相关预防措施,以此降低院内感染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的实验数据录入表格,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n%)由x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调查结果
在2012年~2014年连续3年间出院新生儿2430例,发生医院感染40例,其中2012年感染16例(2.39%),2013年感染14例(1.75%),2014年感染10例(1.04%),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较低,外界适应能力较弱,一旦病原菌侵入,将发生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加上NICU患儿病情危重,侵入性相关操作频率较高,抗生素治疗时间较长,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直接影响患儿预后和康复。本组研究表明,2012年NICU医院感染率为2.39%,2014年感染率为1.04%,呈下降趋势,提示与医院实施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关。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为主,可能是因为NICU多为早产儿、低体重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等,病情危重且变化快,需给予气管插管吸痰、人工呼吸等,对呼吸道粘膜造成破坏,进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时患儿住院时间越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导致菌群失调,为真菌的繁殖创造条件,增加胃肠感染[3]。本文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住院时间等均为医院感染发生因素。
为有效减低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我院基于NICU医院感染特点,制定以下措施:(1)加强基础护理。每日采用无菌纱布+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特殊致病菌需选用漱口液;沐浴时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合理处理新生儿大小便,避免细菌滋生。(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并加强监督,定期抽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新生儿衣物、生活用品等需打包进行高压灭菌,避免相互借用造成交叉感染[4]。(3)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其正确掌握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的措施。设立专门的院内感染管理部位,加强对院内感染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探视制度、废物处理、病房护理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减少感染风险。(4)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综合征监测。感染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定期深入NICU了解情况,对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卫生、病房物品、高危因素、多发部位、常见病原菌等进行监测[5],科学评估医院感染风险,掌握感染发生规律,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郭文平,杨燕.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5):534-536.
[2] 杨惠英.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124-126.
[3] 陈传英,李嫣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探讨及防控对策[J].临床医学,2010,30(9):24-25.
[4] 程琼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探讨及防控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06(1):75-75,76.
[5] 邹丽君.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防控措施[J].全科护理,2015,19(4):361-363.
关键词: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是医院儿科诊疗重要组成部分[1],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儀器,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给予新生儿最佳的保障,以此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NICU是危重新生儿、早产儿重要救治场所,由于患儿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较多,大大增加了感染发生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直接影响患儿预后。因此加强NICU管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有利于降低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2013、2014年期间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3年共出院2430例新生儿,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纳入标准[2]:新生儿自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d,排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符合CDC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住院时间≥3d,高热时血常规呈阳性;胸部X线提示肺炎或其他部位感染;非特异性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呼吸暂停、黄疸、反应差、喂养不耐受等;产妇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毒感染等疾病。排除院外感染者,入院时间未超过平均医院感染潜伏期者。
1.2 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2014年连续3年期间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对入选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基础信息(姓名、性别、胎龄、出生天数、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分析院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等,制定相关预防措施,以此降低院内感染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的实验数据录入表格,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n%)由x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调查结果
在2012年~2014年连续3年间出院新生儿2430例,发生医院感染40例,其中2012年感染16例(2.39%),2013年感染14例(1.75%),2014年感染10例(1.04%),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较低,外界适应能力较弱,一旦病原菌侵入,将发生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加上NICU患儿病情危重,侵入性相关操作频率较高,抗生素治疗时间较长,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直接影响患儿预后和康复。本组研究表明,2012年NICU医院感染率为2.39%,2014年感染率为1.04%,呈下降趋势,提示与医院实施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关。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为主,可能是因为NICU多为早产儿、低体重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等,病情危重且变化快,需给予气管插管吸痰、人工呼吸等,对呼吸道粘膜造成破坏,进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时患儿住院时间越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导致菌群失调,为真菌的繁殖创造条件,增加胃肠感染[3]。本文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住院时间等均为医院感染发生因素。
为有效减低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我院基于NICU医院感染特点,制定以下措施:(1)加强基础护理。每日采用无菌纱布+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特殊致病菌需选用漱口液;沐浴时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合理处理新生儿大小便,避免细菌滋生。(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并加强监督,定期抽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新生儿衣物、生活用品等需打包进行高压灭菌,避免相互借用造成交叉感染[4]。(3)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其正确掌握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的措施。设立专门的院内感染管理部位,加强对院内感染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探视制度、废物处理、病房护理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减少感染风险。(4)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综合征监测。感染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定期深入NICU了解情况,对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卫生、病房物品、高危因素、多发部位、常见病原菌等进行监测[5],科学评估医院感染风险,掌握感染发生规律,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郭文平,杨燕.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5):534-536.
[2] 杨惠英.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124-126.
[3] 陈传英,李嫣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探讨及防控对策[J].临床医学,2010,30(9):24-25.
[4] 程琼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探讨及防控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06(1):75-75,76.
[5] 邹丽君.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防控措施[J].全科护理,2015,19(4):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