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在肺功能检查结果中所占的比例,探讨患者肺功能、临床、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统计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同一台肺功能机中全套肺功能检查的数据,明确肺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指FEV1/FVC和TLC正常,但FEV1和(或)FVC降低的肺功能]比例。选取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资料,分别以正常组、阻塞组、限制组、混合组作为对照,分析肺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患者的肺功能、临床和影像特点。
结果10年间同一台肺功能机共完成全套肺功能检查14 771例,其中肺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2 759例(18.68%),FEV1、FVC均降低组比例最高。2012年前半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共341例,男女比例为1.37∶1,平均年龄(66±12)岁。非特异组小气道指标异常、RV/TLC异常升高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多因素分析提示TLC占预计值%(OR=0.668,P<0.01,95%CI为0.563~0.791)、FEF25-75占预计值%(OR=0.963,P<0.01,95%CI为0.939~0.988)、RV占预计值%(OR=1.144,P<0.01,95%CI为1.075~1.217)、RV/TLC(OR=1.31,P<0.01,95%CI为1.150~1.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特异组小气道指标异常比例低于阻塞组,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OR=15.283,P<0.01,95%CI为3.526~66.248)、TLC占预计值%(OR=0.961,P=0.02,95%CI为0.928~0.994)、FEF50占预计值%(OR=1.189,P<0.01,95%CI为1.103~1.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特异组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组,确诊气道疾病比例介于正常组与阻塞组之间,疾病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
结论肺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检出率高,肺功能以小气道功能障碍为主,同时存在限制因素。临床、影像学特异性不高,对临床诊断没有明确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