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课程建设初探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课程是馆校合作的一种模式,是系统化、可持续性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做好博物馆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博物馆展览和藏品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整合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馆校结合;寻找回家的路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博物馆领域广泛兴起馆校合作运动,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办展览、流动的博物馆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等,但多为单向型,不成体系。学生很难通过仅仅一两次的博物馆行为,建立系统的博物馆知识架构,达到培育新的态度、兴趣甚至价值观的目的。借鉴学校教育形式的博物馆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将博物馆展览、藏品资源系列化、可持续化,恰好弥补了传统馆校合作行为单向性的不足。
  作為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如何开发出让学校和学生感兴趣的博物馆课程,如何让课程与学生的主观性相联系,如何实现学生基于博物馆课程形成的乐趣-灵感-创造力这一博物馆学习最高价值成果,是博物馆教育工作实践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将以杭州博物馆《寻找回家的路》课程设计为例,就以上三点问题做一探讨。
  一、博物馆课程设计的立足点和原则
  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展览、藏品是博物馆的资源,教育是博物馆的目的。博物馆课程应以展览和藏品为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分众化设计,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力、审辨思维力、创新力、沟通力以及合作力。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
  立足本馆展览和藏品优势,分年段、有计划地开发建设系列化场馆课程。《寻找回家的路》是杭州博物馆以“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为基础,针对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根据馆藏文物定向设计开发的文物教育课程。
  在科学性、时代性的基础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场馆特色。《寻找回家的路》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性:一个五万年前的小男孩,无意中穿越到了21世纪,想要回到父亲身边,他必须从二十件馆藏文物中寻找线索,层层推导直至寻到父亲的牙齿(建德人牙齿),才能回到属于自己的时空。学生需要代入情境设置,沿着设定展览路线,跟着小男孩一起层层推进,学习杭州的历史文化及文物的初步知识。
  以学生发展为本,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认真玩耍”中提升适应力和接受力。《寻找回家的路》最初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为“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设计的青少年导览手册,之后结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迭代升级为课程项目,在内容方面分级呈现应用、体验快乐度与互动性的提升,使其更加丰富立体,耐人寻味,达成博物馆教学的“情感目标”与“与学习相关目标”。
  二、博物馆课程设计模型
  (一)前期准备阶段
  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的灌输式教育,它是一种非正式的、体验式的教育,它以其独特身份参与社会,展现馆藏资源的当代价值和不同的审视角度,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的、文化的和环境的遗存。以学生为核心的博物馆课程是博物馆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青少年学生为教育对象,以生动而灵活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两个方面建立与馆藏遗产资源的联系;它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进行博物馆课程设计前,博物馆教育人员首先要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了解不同年段学生所学教材知识、学校和老师的诉求与目标,以及受教对象(学生)的需求、兴趣、心理、知识结构等重要因素,建立博物馆课程目标和价值体系。博物馆课程要与学生学校在课程上联系起来,没有这种联系,很难证明博物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将《寻找回家的路——青少年导览手册》升级为课程项目前,杭州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结合《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开展教育活动近百场,有讲座进校园、参观寻宝活动等,形式不一,但都是以该展览为主题设计展开的。活动结合后,工作人员及时收集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了解课程是否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学生是否从中有所收获。在调研反馈中工作人员发现3~4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兴趣程度很突出。针对这一发现,我们改版升级了《寻找回家的路》,将其设计为课程与学校合作,走进3~4年级学生。
  (二)课程形成阶段
  首先是基于展览主题和馆藏文物的课程读本开发。《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以时间为轴线,通过300多件精品文物述说着杭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和人文精神。从五万年前的建德人,到民国人文渊薮的人间天堂,如此磅礴的史诗,要让三、四年级的学生愿意读、能读懂,首要任务是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因此,读本设计为一个故事绘本,每个读故事的学生都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代入性很强。故事情节按照展览顺序,将杭州的人文历史知识层层推进,然后通过“你的杭州记忆”,对文物故事讲述与再创,用文物叩开受众心灵,触发其想象力,激励他们创设属于自己的故事。读本设计以故事开始,又以故事结束,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始终贯穿其中,学生从寓学于乐中找到学习的动力和自信。
  复旦大学文博学系副教授郑奕调研发现,在许多博物馆的社教实践中,青少年普遍反映,他们不喜欢被过度催促和口头教育。相反,他们希望有一些在展品展项中选择的机会,来构建自我学习。博物馆课程设计标本展示环节,结合读本知识,让实物标本走进校园,制作VR等移动标本,便于学生随时欣赏、查看。在做《寻找回家的路》课程开发时,我们通过3D打印复制重要文物、制作文物知识卡片,带进学校给学生展示、触摸,让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到人类文明与历史发展。且同步引进VR增强现实技术和移动APP软件开发,让文物植入电脑、手机、平板等互联网媒介,便于受教学生随时线上进行文物欣赏和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
  之后是互动游戏环节。研究证实,学生通过在与他人互动能寻找社交学习的乐趣。根据《寻找回家的路》课程读本和相关文物,工作人员设计了文物写生、编写自己的杭州史和情景剧演出等数个互动游戏,分别在学生课程学习中开展。通过文物写生学生加深对文物的认识;编写自己的杭州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杭州;情景剧演出是孩子们的最爱,通过角色扮演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互动、协作和贡献。依据读本内容编排的情景剧《苏堤春晓》,讲述的是苏东坡疏浚西湖的故事,通过参与该剧的演出,学生们不仅熟悉了北宋杭州的历史知识,更培养了其表现力和合作力。课程最后是回到博物馆实地参观,通过馆外学习和馆内参观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爱上博物馆,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程评估阶段
  课程结束后,博物馆和学校须要对课程进行总结性评估,以确定课程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唯有专业化的课程项目评估,才能促进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博物馆课程项目评估,主要应该关注课程设计产生了哪些效应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活动效果,从而帮助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进行合适的修正。评估可以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三个方面,围绕“发生了什么?是否有预期的影响?导致这种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三个问题展开,引入一些学生家长、外部专家参与其中,以保证评估客观性的基本要求。
  《寻找回家的路》博物馆课程评估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1)课程设计对博物馆展览或者藏品资源的有效利用;(2)课程设计与受教者的需求、兴趣和知识经验的关联度;(3)课程环节的趣味性、合理性、整体性;(4)活动开展的层次性、条理性和有序性;(5)课程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延续性;(6)课程的亮点与创新点;(7)学生的参与性与回溯性;(8)学生、家长、老师的认可度。评估主要通过反馈和调查的形式进行,从课程对“受众者的吸引力、知性力和驻足力三个维度来进行量化评价。”
  《寻找回家的路》博物馆课程立足基本陈列,从馆藏文物出发,让青少年学生从可触碰的实物角度,以生动、有趣的绘本形式,对杭州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形成直观、感性印象,并利用互联网 教育的手段,增强馆游、馆教的互动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和文物知识,体验玩中学的魅力所在。
  博物馆课程是博物馆与学校的有机结合,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在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博物馆课程也将日趋完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邹芬女(1979-),汉族,江西丰城,研究生,中级,杭州博物馆,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梦是我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理论支持,中国体育电影能以较为生动的形式向人民群众传播我国中国梦的发展理念。文章以中国体育电影为例,首先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四个主要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分析出中国体育电影有题材广泛、思想教育与时代烙印浓厚、与大众情绪契合度较高等特点。其次根据《翻滚吧!阿信》《叶问》《夺冠》这三部影片对中国体育电影“中国梦”的承载与魅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国梦;影像印记;中
【摘要】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古称“富春”,公元前221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2014年撤市设区,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三国吴大帝孙权、晚唐诗人罗隐、清代父子宰相董皓、董邦达、现代大文豪郁达夫等一批名人雅士;境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孙权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黄公望结庐和创作名画的隐居地、周雄孝道文化发祥地等自然人文名胜,周雄孝子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阳区辖5个街道、
【摘要】本文认为,罗兰·巴特的《符号帝国》是一本具有游记随笔性质的作品,其中谈到日本的文化之物是一种回到物本身的纯粹指示性符号,即去除了意义的空无的观点,是作者立足旅游者心态和视角而对异域文化产生的一种审美性“误读”。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文化,两国文化传统中的上层社会文化之物(符号)都具有很强的秩序性和欲望性;百姓日常生活文化之物(符号)没有强大的欲望意指,是因为它被压抑在实用、简约的状态;空无文化不
【摘要】我国传统服饰发展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元素宛若繁星。尤其是作为传统服饰代表之一的汉服,承载着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在当代,汉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促使汉服日常化成了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传统服饰;现代社会;汉服  【中图分类号】TS941.3 【文献标识码】A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仅是用来美化的。古時候,中国服饰与礼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质料、色彩、花纹、
【摘要】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是历史的积淀,是岁月的累积,是文化的支撑。伴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景观设计逐渐得到更新。但在城市景观设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峻的今天,真正地突出城市景观设计特色和个性化显得十分关键,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绽放光彩的根本所在。基于此,要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和具体呈现,赋予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全新的内涵,从而以景观设计的方式来达到地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目标。  【關键词】地域文化
【摘要】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通过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表现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网络社会中,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包括网络课程在内的多媒体教育手段繁荣发展。徐州地区也一直都在持续的发展网络课程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徐州地区音乐类网络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打算借此次机会,对徐州地区音乐类网
【摘要】公共景观是区域人居环境和人文风貌的视知觉性内涵之一,在全国成功特色小镇案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推介作用。对特色小镇公共景观进行创新优化、合理论证、恰当创设,是新时代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切入面。本文围绕陕西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及后期优化策略进行调研分析,并确立研究议题,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调研梳理出针对性创新优化策略,使陕西省“特色小镇”项目的公共景观受众群策群力
【摘要】京砖是传统古建筑修建过程中常用的材料,其烧制周期长,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然而,随着传统落后、耗能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京砖烧制技艺作为一项非遗项目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本文意在通过对嘉善京砖烧制技艺的研究,探索在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工艺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并积极转型升级。  【关键词】嘉善京砖;非遗;干窑;传统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京砖,又名金砖,是传统古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設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资源,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珍贵的历史记忆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文化在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根本性作用,可以说失去文化的国家与民族是缺乏灵魂的。实现文化的繁荣需要文化自信,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十分重要。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
【摘要】地处云南西南部的德宏芒市傣族剪纸,民族特征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体现了芒市傣族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傣族民间剪纸艺人邵梅罕从小酷爱剪纸,常以身边的田园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展现傣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厚。2011年,邵梅罕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关键词】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邵梅罕;乡土气息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一、芒市傣族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