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本《搜神记》共有四个版本:二十卷本;八卷本(稗海本)、敦煌本(唐人句道兴辑)、一卷本,其中前三个卷本比较通行。因《搜神记》旧题晋代干宝作,不少语言研究者将其作为晋代语料使用,这一做法十分草率。
对各本《搜神记》的语料性质及成书时代,学界早有定论。前人早已认为二十卷本《搜神记》不是干宝原作,而是从其他类书中搜辑而成(周俊勋,2004;崔达送2004)。周俊勋从文献角度和语言角度论证二十卷本《搜神记》构成复杂,不宜进行语法研究。江蓝生、汪维辉、王锳都已从语言角度证明八卷本《搜神记》为唐代以后作品,而非晋人所作,其论证的基本逻辑为:属于后世特有的语言现象不可能出现在该时期之前的文献中。词汇有其时代性,以确定的新词为线索来检验文献的时代性有科学意义,而旧词不具有这样的作用。崔达送(2004)通过二十卷本、八卷本和敦煌本三者比较,认为敦煌本的内部语言风格较一致,语料价值较高,可作为唐代语料使用。
但奇怪的是,至今仍不断出现以各本《搜神记》(以下简称《搜》)为晋代语料进行语言研究的文章(达数十篇之多),得出诸如“《搜》反映了六朝语言特点,体现了先秦到近代汉语过渡时期语言面貌”之类的结论,毫不参考已有的《搜》各本语料价值研究成果(还有部分文章则避开这一问题,径直作词语考释或词汇、语法现象的静态描写)。
语言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在各本《搜》中发现六朝语言现象就认为它确是晋代干宝所作,毕竟后出材料会继承、甚至模仿前代语言现象;而前人却不可能模仿后人。因此,可以断定为某时期特有的新词不应该出现在与之相隔相当时间的前代文献中。下面以现代汉语常用的害怕义动词“怕”(下面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词“怕”,而非文字“怕”)为线索,补正《搜》为唐代以后作品的结论,重申其不宜作为晋代语料使用的观点。
徐时仪已指出“怕”字记录害怕义是来自“怖”的音变,唐代出现,后来逐渐普遍,替换了“惧”。徐文注意到《搜》中的数例“怕”,但徐文接受江蓝生(1987)关于《搜》语料性质的结论,未将《搜》中的“怕”作为这个出现的最早用例。徐文也注意到《论衡》中一例“怕”(“孝者怕入刑辟”),但认为此“怕”实为“迫”的借字(王力先生也指出“《论衡》和《搜神记》中都有害怕的‘怕’,但不常见。”——转引自徐时仪2004)。徐文的结论可靠,本文将进一步说明“怕”的使用情况。
“怕”字在先唐大量文献(中土文献和佛经)中占绝对优势的用法是“澹泊”之“泊”的本字,对此唐人早有定论(可参徐时仪2004),此不赘述。
笔者调查了大量先唐中土文献和整个大正藏中的“怕”。除了《搜》,中土文献中仅有如下2例:
(1)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隋书作“畏”)荣公第六郎。(隋诗《长白山歌》,《乐府诗集》,卷87)
(2)逆流故相邀,菱舟不怕摇。(晋诗《长干曲》,《乐府诗集》,卷72)
各本《搜》各举一例:
(3)见信首面浸烂,鬼使忙怕,恐王怒之。(八卷本《搜》,卷3)
(4)有不养者,其母辄死;故惧怕之,无敢不养。(二十卷本《搜》,卷12)
(5)枥上有一白马,忽然变作人面,其家大惊怕。(句道兴本《搜·行孝》)
暂不论《搜》中用例,前二例中第一例有异文,且和第二例都出自宋人编订的《乐府诗集》,其间极有可能渗入唐宋时期的语言现象或文字现象。
整个大正藏中,除《别译杂阿含经卷》《序听迷诗所经》《持斋念佛忏悔礼文》《道安法师念佛赞文》无从考证年代和译者或撰者外,隋唐前佛经中共有9例“怕”:
(6)尔时耶奢怕不敢答。(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7)
(7)阎婆腻使人害怕。(东晋·难提晋言法喜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
(8)以佛威神力,惊怕皆散走。(後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13)
(9)或现威怒怯怕时人,或现羸弱伏从於人。(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11)
(10)居道闻之,弥增惊怕。(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4)
(11)诸人惊怕,靡知所趣。(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2)
(12)若闻其声,极生恐怕。(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11)
(13)见有大火之所烧逼,而生怖怕。(元魏·佛陀扇多译《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14)令手执刀不能动,惊惧恐怕大怖畏。(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月灯三昧经》,卷9)
另有一例出现在写作年代不确定的《老子化胡经》(敦煌本,仅存序说第一和卷第十)中:
(15)胡王心怖怕,叉手向吾啼。(《老子化胡经》,卷10)
看来“怕”在先唐大量中土文献中都无可靠用例,仅出现在《搜》中,东晋到唐代之间也不再出现,这显然不符合常规。调查显示,唐时“怕”也多出现在译经和口语性较强的诗词中,史书和笔记体文献中非常少见。因此,我们认为:“怕”最早出现在佛经文献中,受其影响,唐代才开始出现在中土文献中,后来开始普遍使用;而《搜》中的“怕”恰好证明它不作于晋代,即使敦煌本可能保存了古本的某些成分,也已渗入大量唐代及以后的语言成分。对此江蓝生(1987)、汪维辉(2000/2001)及王锳(2006)已有更多例证。另外,薛少春(1998)、朱城(1998)都认为《搜》中“饮他酒脯”的“他”不能作为晋代已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例证,因为蒋绍愚先生根据汪绍楹的校注已指出此条为后人羼入的语句。要之,众多证据都从语言角度证明:今本《搜》不宜作为晋代资料不加选择地进行语言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俊勋.《搜神记》(二十卷本)语料构成及价值[J].北京科技
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2]江蓝生.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J].中国语文,1987,(4).
[3]汪维辉.从词汇史看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J].汉语史研
究集刊,2000/2001,(3、4辑).
[4]王锳.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补正[J].中国语文,2006,
(1).
[5]崔达送.从三种《搜神记》的语言比较看敦煌本的语料价值[J].
敦煌研究,2004,(4).
[6]徐时仪.“忙”和“怕”词义演变探微[J].中国语文,2004,(2).
[7]薛少春.关于《搜神记》“饮他酒脯”的“他”[J].中国语文,
1998,(5).
[8]朱城.几篇短文读后[J].中国语文,1998,(5).
(胡静书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
对各本《搜神记》的语料性质及成书时代,学界早有定论。前人早已认为二十卷本《搜神记》不是干宝原作,而是从其他类书中搜辑而成(周俊勋,2004;崔达送2004)。周俊勋从文献角度和语言角度论证二十卷本《搜神记》构成复杂,不宜进行语法研究。江蓝生、汪维辉、王锳都已从语言角度证明八卷本《搜神记》为唐代以后作品,而非晋人所作,其论证的基本逻辑为:属于后世特有的语言现象不可能出现在该时期之前的文献中。词汇有其时代性,以确定的新词为线索来检验文献的时代性有科学意义,而旧词不具有这样的作用。崔达送(2004)通过二十卷本、八卷本和敦煌本三者比较,认为敦煌本的内部语言风格较一致,语料价值较高,可作为唐代语料使用。
但奇怪的是,至今仍不断出现以各本《搜神记》(以下简称《搜》)为晋代语料进行语言研究的文章(达数十篇之多),得出诸如“《搜》反映了六朝语言特点,体现了先秦到近代汉语过渡时期语言面貌”之类的结论,毫不参考已有的《搜》各本语料价值研究成果(还有部分文章则避开这一问题,径直作词语考释或词汇、语法现象的静态描写)。
语言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在各本《搜》中发现六朝语言现象就认为它确是晋代干宝所作,毕竟后出材料会继承、甚至模仿前代语言现象;而前人却不可能模仿后人。因此,可以断定为某时期特有的新词不应该出现在与之相隔相当时间的前代文献中。下面以现代汉语常用的害怕义动词“怕”(下面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词“怕”,而非文字“怕”)为线索,补正《搜》为唐代以后作品的结论,重申其不宜作为晋代语料使用的观点。
徐时仪已指出“怕”字记录害怕义是来自“怖”的音变,唐代出现,后来逐渐普遍,替换了“惧”。徐文注意到《搜》中的数例“怕”,但徐文接受江蓝生(1987)关于《搜》语料性质的结论,未将《搜》中的“怕”作为这个出现的最早用例。徐文也注意到《论衡》中一例“怕”(“孝者怕入刑辟”),但认为此“怕”实为“迫”的借字(王力先生也指出“《论衡》和《搜神记》中都有害怕的‘怕’,但不常见。”——转引自徐时仪2004)。徐文的结论可靠,本文将进一步说明“怕”的使用情况。
“怕”字在先唐大量文献(中土文献和佛经)中占绝对优势的用法是“澹泊”之“泊”的本字,对此唐人早有定论(可参徐时仪2004),此不赘述。
笔者调查了大量先唐中土文献和整个大正藏中的“怕”。除了《搜》,中土文献中仅有如下2例:
(1)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隋书作“畏”)荣公第六郎。(隋诗《长白山歌》,《乐府诗集》,卷87)
(2)逆流故相邀,菱舟不怕摇。(晋诗《长干曲》,《乐府诗集》,卷72)
各本《搜》各举一例:
(3)见信首面浸烂,鬼使忙怕,恐王怒之。(八卷本《搜》,卷3)
(4)有不养者,其母辄死;故惧怕之,无敢不养。(二十卷本《搜》,卷12)
(5)枥上有一白马,忽然变作人面,其家大惊怕。(句道兴本《搜·行孝》)
暂不论《搜》中用例,前二例中第一例有异文,且和第二例都出自宋人编订的《乐府诗集》,其间极有可能渗入唐宋时期的语言现象或文字现象。
整个大正藏中,除《别译杂阿含经卷》《序听迷诗所经》《持斋念佛忏悔礼文》《道安法师念佛赞文》无从考证年代和译者或撰者外,隋唐前佛经中共有9例“怕”:
(6)尔时耶奢怕不敢答。(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7)
(7)阎婆腻使人害怕。(东晋·难提晋言法喜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
(8)以佛威神力,惊怕皆散走。(後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13)
(9)或现威怒怯怕时人,或现羸弱伏从於人。(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11)
(10)居道闻之,弥增惊怕。(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4)
(11)诸人惊怕,靡知所趣。(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2)
(12)若闻其声,极生恐怕。(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11)
(13)见有大火之所烧逼,而生怖怕。(元魏·佛陀扇多译《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14)令手执刀不能动,惊惧恐怕大怖畏。(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月灯三昧经》,卷9)
另有一例出现在写作年代不确定的《老子化胡经》(敦煌本,仅存序说第一和卷第十)中:
(15)胡王心怖怕,叉手向吾啼。(《老子化胡经》,卷10)
看来“怕”在先唐大量中土文献中都无可靠用例,仅出现在《搜》中,东晋到唐代之间也不再出现,这显然不符合常规。调查显示,唐时“怕”也多出现在译经和口语性较强的诗词中,史书和笔记体文献中非常少见。因此,我们认为:“怕”最早出现在佛经文献中,受其影响,唐代才开始出现在中土文献中,后来开始普遍使用;而《搜》中的“怕”恰好证明它不作于晋代,即使敦煌本可能保存了古本的某些成分,也已渗入大量唐代及以后的语言成分。对此江蓝生(1987)、汪维辉(2000/2001)及王锳(2006)已有更多例证。另外,薛少春(1998)、朱城(1998)都认为《搜》中“饮他酒脯”的“他”不能作为晋代已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例证,因为蒋绍愚先生根据汪绍楹的校注已指出此条为后人羼入的语句。要之,众多证据都从语言角度证明:今本《搜》不宜作为晋代资料不加选择地进行语言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俊勋.《搜神记》(二十卷本)语料构成及价值[J].北京科技
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2]江蓝生.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J].中国语文,1987,(4).
[3]汪维辉.从词汇史看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J].汉语史研
究集刊,2000/2001,(3、4辑).
[4]王锳.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补正[J].中国语文,2006,
(1).
[5]崔达送.从三种《搜神记》的语言比较看敦煌本的语料价值[J].
敦煌研究,2004,(4).
[6]徐时仪.“忙”和“怕”词义演变探微[J].中国语文,2004,(2).
[7]薛少春.关于《搜神记》“饮他酒脯”的“他”[J].中国语文,
1998,(5).
[8]朱城.几篇短文读后[J].中国语文,1998,(5).
(胡静书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