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中学生物课之我见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f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科学史素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疑问难,进行联想、想象、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 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 活跃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培养 创造性 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对于人的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思维活动赋予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学生的智慧力量就越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那么如何上好中学生物课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设学习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学习情境,就是教师利用模型、生物标本、录像、实物等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生物学现象,为学生创造的学习境界。例如在讲“蛋白质”时设计这样的引言:“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食品的制作材料或产品说明书,思考它们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这样由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产生思考,能够强有利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科学史素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录了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教材中介绍了部分经典的生物科学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遗传的基本定律的得出等。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发现过程的方法,总结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学习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不仅获取了科学知识,还受到了科学思维的熏陶,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想象力。”纵观生物科学发展史,任何科学发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学习“人的性状和遗传”时,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自己为什么像父母?父母都是有耳垂的,我怎么没有耳垂?父母都是双眼皮大眼睛,我为什么会是单眼皮小眼睛?学生处在自己发现的问题情景中,思维空前活跃,对遗传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习惯。
  四、设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对问题的讲解不应该总是给予思维结果,而应经常有意识地创设有一定模糊度的问题,给学生以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探索。例如讲完“顶端优势”后,向学生提出“果树修剪为什么能提高产量?”学生议论后得出:果树修剪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使侧枝生长良好。接着追问:“所有的植物都要打破顶端优势吗?松树、杉树长到一定高度打顶,会获得高大的木材吗?”这样有意制造冲突,学生思疑,进而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成。
  五、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进行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例如把DNA的结构比作“螺旋状的楼梯”,把生物膜上的载体比作“渡船”等。再如将DNA的结构模型拆卸成零件,再让学生动手组装成结构模型,启发学生也重新来一次创造。
  (二)进行联想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者所想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由想象,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当看到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 储存能量) + 氧气) 时,立即会想到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
  (三)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可以采用“扩散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例如“对某一问题的解法或思路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它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的正确解法,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产生和提出尽可能多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来作出回答,并显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四)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为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良策的一种思维方法。如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原因是什么?若按常规,从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方面分析,将一无所获。若反过来思考:西瓜(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育着的种子)。学生猛然醒悟到原因是种子发育不良。
  (五)进行连续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有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例如在讲“生物与环境”时,当说到雌蛾周围总有一群雄蛾追逐时,这时同学们就想到一定是雌蛾体内释放了性激素所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需要,教学中要全面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小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生物学教学,2007(8).
  [2]李红舟.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9 (6 ).
  [3]高志恒.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城乡教育
  [4]白秀云.论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 赤峰学院学报,2007(10).
  [5]管宇红.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科学教育,2005(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教学、探索趣味教学、进行体育技能简单化教学和游戏教学来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情境教学 趣味教学 技能简单化 游戏体验 课堂效率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习学习的
期刊
项目简介rn雅士·合金项目关注生活环境,营造优雅宜居的居住环境,力图形成空间品质优化的“社区”,达到居住的可持续性发展.力求展现塑造活力的居住生活空间,促进项目在树立
“订单农业”在我国已有10年的历史了,它对保障企业和农民利益都是有好处的。甚至可以说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在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目前正处于不断大面积地推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炼油企业装置有着越来越长的运行周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相较于国外同类炼油企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装
摘 要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及审美差异的障碍,企业宣传资料的英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西方文化对中华企业的接受。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根据企业宣传的独特性,着重探讨了外宣文本的“感染”功能,并从冗余信息处理和文化劝诱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外宣传文本感染功能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外宣 功能翻译理论 文化劝诱 翻译原则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东西方审美的差异,我国大部分外宣资料的英译中充满了各种
最原始的“石烹法”可追溯到太古时代,据《古史考》说,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鬲、釜等是我们祖先制造出的最古老的炊具之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The
新课程面对的一个新的新的课题就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从而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老师要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
少年儿童阶段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去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  一、课题提出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