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场航班全部取消、船舶停靠港口、街上垃圾堆积成山、旅游景点关门谢客。陆陆续续发生的希腊罢工风波10月19日进入高潮,该国两大工会号召全国各行业当地时间19日8点起展开两年来最大规模的48小时总罢工。
罢工波及了希腊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比雷埃夫斯港的2、3号码头由中远集团旗下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远洋”)旗下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的全资子公司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PCT)所有。中国远洋投资者关系部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公司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未参与此次罢工,生产经营一直正常进行。
不过,自2008年中国远洋成功竞标比雷埃夫斯2、3号码头35年经营权短短三年,还是经历了多次罢工。中国远洋的尴尬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及并购后要面临的——国外工会太强大,罢工时有发生,中国企业如何规避罢工风险?
中远频繁遭遇
希腊罢工
10月19日早上,大约400名码头工作人员聚集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入口,为原定格林威治时间早晨8点开始的大规模游行做准备。希腊此次罢工使政府部门、商业及公共服务停止运转,甚至连商店和面包店等日用品供应商也都停业。
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政府若想得到来自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就须答应后者提出的要求——大幅削减开支。但削减开支意味着福利降低、税率升高和更多裁员,这直接点燃了民众的不满怒火,于是展开全国性大规模罢工。
这两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罢工成为了希腊等西方国家社会常态,每个月几乎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罢工活动。对于中国远洋来说,最难忘的还是2009年刚接手港口时的那几次罢工。
2008年10月,中远太平洋获比雷埃夫斯港口2号、3号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涉资8.31亿欧元。由于比雷埃夫斯码头工会对码头私有化政策有不同意见,加上认为中国远洋在接手后会裁员,启用中国工人,在中国远洋接手的2009年10月1日起就开始了罢工,至少1.2万重柜和22万吨货物滞留港内,政府每日损失约300万欧元,希腊政府不得不出面协调罢工事件。在罢工潮持续了18天之后,终于在2009年10月19日恢复正常运营。
2009年11月2日,在上次罢工不到半个月,比雷埃夫斯港口工会又开始组织罢工。随后比雷埃夫斯法院做出裁决,宣布码头工人罢工违法,要求工人返回工作岗位;如工人拒绝执行法院命令,将面临两个月的监禁,工会组织也将面临每天4000欧元的罚款。
在上述两次罢工潮好不容易平息之后,罢工并未跟比雷埃夫斯码头说再见,希腊罢工事件自2009年末此起彼伏。比雷埃夫斯码头也曾受到影响。如2010年5月,希腊全国总罢工再次导致比雷埃夫斯码头不能正常运营,不过中远称比雷埃夫斯码头仅受罢工短暂影响。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表示,自2009年10月1日开始运作以来,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的运营和管理,包括劳动关系和工作安全,皆遵照了希腊政府的法规和规章,符合希腊的法律。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的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是致力于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
尽管此次全国性罢工未涉及中远码头,但希腊罢工还在继续,且不知何时会波及中远码头。据悉,每次发生罢工后,中远只是与希腊政府接洽,再由政府出面与工会谈判,并最终给工会一些承诺,但未来中远将不得不要面对西方强硬的工会组织。
目前整个PCT包括行政和码头操作在内共212名员工,其中希腊员工196名。由于希腊的劳动力成本太高,码头启用了六架全自动桥吊。希腊当地媒体报道,比雷埃夫斯码头工人的月薪最高可达8000欧元,而希腊私营部门最低月薪仅为700欧元。有部分当地民众认为工会“被政府宠坏了”。
中企海外屡遭罢工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28.5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90亿美元,增长了20倍。但海外遭遇罢工潮,不仅是中远的烦恼,也是许多在海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投资中国企业共同的烦恼。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全球、特别是欧洲频发的罢工属于政治社会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而由于跟企业管理层等劳资纠纷等属于公司内部因素,这是可控的。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最棘手的就是劳资问题。李肃认为,一般的并购都会涉及到裁员,但西方的工会很强势,在并购谈判时,就会把不裁员写入谈判条件中。西方国家的人力成本非常高,社会福利成本也很高,劳资是海外并购案最难谈拢的地方,即使谈拢了,并购后的日子也经常会遭遇加薪加福利的要求,若不答应,工会就会以罢工要挟。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了。2004年10月,上汽集团耗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股权。2006年7月,双龙工人开始了第一轮罢工,直到上汽答应工会要求。49天的罢工让双龙的生产线一度陷入瘫痪,除了给双龙带来减产1.6万辆汽车,损失3亿美元以外,还让上汽双龙本来有可能实现盈利的2006年陷入亏损境地。
2009年4月,因为员工不满双龙所制定大裁员部分工人进行了“武装”大罢工。2009年年底双龙通过破产程序后,上汽一直在减持双龙股份,上汽这几年至少向双龙投资了42亿元人民币,如今“血本无归”。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首钢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北京首都钢铁公司于1992年斥资1.18亿美元收购秘鲁铁矿98.4%的股权后成立的,也是中国在南美洲最大的生产型企业。
首钢购买秘铁后第一年,在不了解当地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同企业工会组织签订了多达35项的福利条款协议,包括首钢秘铁职工及其家属全部享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居住和免费水电等。此后秘铁矿工工会多次以加薪、补贴等为由举行罢工。成为首钢20年来的不定时“闹心事儿”,首钢甚至因此想甩掉这块“烫手山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蜜月期通常都很短。也很少有中国企业对海外工会有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李肃表示,“罢工事件只能通过历史总结,尚有与当地工会打交道经验后才能应付。这是并购当中最让人无奈的事情。”
工会的力量有多大
来自麦肯锡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不成功的收购往往伴随着劳资纠纷。
李肃分析,西方的工会组织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是非常有组织性的,且已经上升到政府强制性的法律保护层面,西方社会的工会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在德国,《雇员代表参加企业管理法》就规定,在至少拥有5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雇员企业里,如果有3个人符合推选条件,就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企业职工委员会。在雇员人数超过500名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合作社里,监事会的1/3成员必须由雇员任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要学会跟工会打交道,适应本土的谈判程序和习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目前世界在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下出现了许多乱象,但目前总体来说是出于停滞和下行阶段,速度增长慢,各地罢工潮是经济不景气的直接反应。
“中国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并购速度加快,虽然有的并购并不是很成功,但有风险必定会有机会。这就要看中国企业如何防范风险了。”陈凤英分析。她仍然鼓励中国企业寻找合适的海外收购对象。
李肃则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排序:“海外优先并购的对象应该是资源性的,因为即使发生类似于罢工之类的突发事件,资源还在,对企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其次是高技术、品牌好,对中国企业有战略提升作用的企业。”
在处理劳资问题上,李肃建议,有海外收购计划的中国企业应该要对收购目的国家的法律、特别是劳动相关法律有深刻的理解,必要时咨询当地的律师。另外就是要赢得收购企业所在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工会压力。
罢工波及了希腊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比雷埃夫斯港的2、3号码头由中远集团旗下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远洋”)旗下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的全资子公司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PCT)所有。中国远洋投资者关系部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公司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未参与此次罢工,生产经营一直正常进行。
不过,自2008年中国远洋成功竞标比雷埃夫斯2、3号码头35年经营权短短三年,还是经历了多次罢工。中国远洋的尴尬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及并购后要面临的——国外工会太强大,罢工时有发生,中国企业如何规避罢工风险?
中远频繁遭遇
希腊罢工
10月19日早上,大约400名码头工作人员聚集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入口,为原定格林威治时间早晨8点开始的大规模游行做准备。希腊此次罢工使政府部门、商业及公共服务停止运转,甚至连商店和面包店等日用品供应商也都停业。
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政府若想得到来自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就须答应后者提出的要求——大幅削减开支。但削减开支意味着福利降低、税率升高和更多裁员,这直接点燃了民众的不满怒火,于是展开全国性大规模罢工。
这两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罢工成为了希腊等西方国家社会常态,每个月几乎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罢工活动。对于中国远洋来说,最难忘的还是2009年刚接手港口时的那几次罢工。
2008年10月,中远太平洋获比雷埃夫斯港口2号、3号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涉资8.31亿欧元。由于比雷埃夫斯码头工会对码头私有化政策有不同意见,加上认为中国远洋在接手后会裁员,启用中国工人,在中国远洋接手的2009年10月1日起就开始了罢工,至少1.2万重柜和22万吨货物滞留港内,政府每日损失约300万欧元,希腊政府不得不出面协调罢工事件。在罢工潮持续了18天之后,终于在2009年10月19日恢复正常运营。
2009年11月2日,在上次罢工不到半个月,比雷埃夫斯港口工会又开始组织罢工。随后比雷埃夫斯法院做出裁决,宣布码头工人罢工违法,要求工人返回工作岗位;如工人拒绝执行法院命令,将面临两个月的监禁,工会组织也将面临每天4000欧元的罚款。
在上述两次罢工潮好不容易平息之后,罢工并未跟比雷埃夫斯码头说再见,希腊罢工事件自2009年末此起彼伏。比雷埃夫斯码头也曾受到影响。如2010年5月,希腊全国总罢工再次导致比雷埃夫斯码头不能正常运营,不过中远称比雷埃夫斯码头仅受罢工短暂影响。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表示,自2009年10月1日开始运作以来,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的运营和管理,包括劳动关系和工作安全,皆遵照了希腊政府的法规和规章,符合希腊的法律。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的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是致力于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
尽管此次全国性罢工未涉及中远码头,但希腊罢工还在继续,且不知何时会波及中远码头。据悉,每次发生罢工后,中远只是与希腊政府接洽,再由政府出面与工会谈判,并最终给工会一些承诺,但未来中远将不得不要面对西方强硬的工会组织。
目前整个PCT包括行政和码头操作在内共212名员工,其中希腊员工196名。由于希腊的劳动力成本太高,码头启用了六架全自动桥吊。希腊当地媒体报道,比雷埃夫斯码头工人的月薪最高可达8000欧元,而希腊私营部门最低月薪仅为700欧元。有部分当地民众认为工会“被政府宠坏了”。
中企海外屡遭罢工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28.5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90亿美元,增长了20倍。但海外遭遇罢工潮,不仅是中远的烦恼,也是许多在海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投资中国企业共同的烦恼。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全球、特别是欧洲频发的罢工属于政治社会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而由于跟企业管理层等劳资纠纷等属于公司内部因素,这是可控的。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最棘手的就是劳资问题。李肃认为,一般的并购都会涉及到裁员,但西方的工会很强势,在并购谈判时,就会把不裁员写入谈判条件中。西方国家的人力成本非常高,社会福利成本也很高,劳资是海外并购案最难谈拢的地方,即使谈拢了,并购后的日子也经常会遭遇加薪加福利的要求,若不答应,工会就会以罢工要挟。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了。2004年10月,上汽集团耗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股权。2006年7月,双龙工人开始了第一轮罢工,直到上汽答应工会要求。49天的罢工让双龙的生产线一度陷入瘫痪,除了给双龙带来减产1.6万辆汽车,损失3亿美元以外,还让上汽双龙本来有可能实现盈利的2006年陷入亏损境地。
2009年4月,因为员工不满双龙所制定大裁员部分工人进行了“武装”大罢工。2009年年底双龙通过破产程序后,上汽一直在减持双龙股份,上汽这几年至少向双龙投资了42亿元人民币,如今“血本无归”。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首钢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北京首都钢铁公司于1992年斥资1.18亿美元收购秘鲁铁矿98.4%的股权后成立的,也是中国在南美洲最大的生产型企业。
首钢购买秘铁后第一年,在不了解当地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同企业工会组织签订了多达35项的福利条款协议,包括首钢秘铁职工及其家属全部享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居住和免费水电等。此后秘铁矿工工会多次以加薪、补贴等为由举行罢工。成为首钢20年来的不定时“闹心事儿”,首钢甚至因此想甩掉这块“烫手山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蜜月期通常都很短。也很少有中国企业对海外工会有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李肃表示,“罢工事件只能通过历史总结,尚有与当地工会打交道经验后才能应付。这是并购当中最让人无奈的事情。”
工会的力量有多大
来自麦肯锡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不成功的收购往往伴随着劳资纠纷。
李肃分析,西方的工会组织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是非常有组织性的,且已经上升到政府强制性的法律保护层面,西方社会的工会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在德国,《雇员代表参加企业管理法》就规定,在至少拥有5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雇员企业里,如果有3个人符合推选条件,就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企业职工委员会。在雇员人数超过500名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合作社里,监事会的1/3成员必须由雇员任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要学会跟工会打交道,适应本土的谈判程序和习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目前世界在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下出现了许多乱象,但目前总体来说是出于停滞和下行阶段,速度增长慢,各地罢工潮是经济不景气的直接反应。
“中国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并购速度加快,虽然有的并购并不是很成功,但有风险必定会有机会。这就要看中国企业如何防范风险了。”陈凤英分析。她仍然鼓励中国企业寻找合适的海外收购对象。
李肃则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排序:“海外优先并购的对象应该是资源性的,因为即使发生类似于罢工之类的突发事件,资源还在,对企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其次是高技术、品牌好,对中国企业有战略提升作用的企业。”
在处理劳资问题上,李肃建议,有海外收购计划的中国企业应该要对收购目的国家的法律、特别是劳动相关法律有深刻的理解,必要时咨询当地的律师。另外就是要赢得收购企业所在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工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