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戏曲历史悠远、种类繁多,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中国戏曲逐渐形成了以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文化瑰宝,即: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评剧以其浅显易懂、明白如诉、生活气息浓重的艺术特点广泛流传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河北民间音乐;现状;发展传承;唐山评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兴的音乐形式及媒体文化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而节奏缓慢、唱腔板式多变、演出形式繁琐的评剧已经失去当年的风采。如今,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蕴涵丰富的河北民间音乐应顺应发展,将本土的音乐文化与时代需求相适应,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一、唐山评剧概况
评剧有着多种称谓,“蹦蹦戏”、“落子戏”、“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而最终则以“评剧”闻名全国。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代出现了农闲时以演唱莲花落为生的穷困农民,而后逐渐形成了专业的莲花落演唱艺人。清末时期先是在河北农村地区流行,后进入河北唐山演绎,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传到东北地区,受到东北地区二人转曲艺文化的影响,进入了“拆出阶段”,推动了莲花落向戏曲发展的转变历程。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不断与京剧、河北梆子等戏曲种类相融合,在保留自身艺术特点外对评剧进行革新与创作,评剧文化日渐成熟。建国后,专业表演人才的出现和相继成立的评剧团使评剧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传播。评剧善于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唱腔自然流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唱词通俗易懂、表演形式自由活泼,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评剧行当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京剧、梆子的影响,在对口戏、拆出戏的基础上渐渐成为行当齐全的五大剧种之一的大剧种。
二、唐山评剧的发展现状
2 0 1 3年1 1月3日,唐山市评剧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为促进唐山市评剧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山评剧之所以能够在历史时间的淘洗下站稳脚跟,与其自身的革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表演人才的培养
作为评剧发源地的唐山市,在评剧日渐成熟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代代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如:罗慧琴、洪影、孙路阳等。她们在舞台上驰骋青春,绽放光芒,为评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的学习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评剧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老辈表演艺术家们积极认真的发现和培养传承人,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教授。而新一辈的表演艺术家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努力发扬评剧文化,将评剧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促进评剧文化的长远发展。
(二)熏陶与鉴赏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在选修课程中都开设了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类的课程,这一教学课程的加入使高校大学生对戏曲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文化熏陶。高校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大使命,评剧选修课的开设是将文化知识与大学生的兴趣度相结合,通过课堂上听戏、看戏、品戏等教学方法,使高校大学生对评剧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加强对艺术的审美认知能力。
(三)评剧表演团队的发展
唐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存在着许多评剧演出团队,这些团队每年都会进行多场次的演出。近年来,每年九月份在唐山市燕山影剧院或者西山口电影院都会进行为期一周的唐山评剧艺术节,主要由唐山市评剧团出演一些经典的传统剧目,也出演一些新排练的剧目。如唐山市青年编剧侯建江创作的古装评剧《血绫传奇》在唐山西山口电影院无场次演出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宝坻杯”戏剧曲艺原创作品大赛中获奖。评剧团以扩大演出规模、创作新剧的的方式完成了剧团体制上的革新,为评剧团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发展的道路。
三、唐山评剧发展的思考
2015年,习总书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更应加倍保护并努力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剧艺术传承下去,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评剧艺术仍需要继续向前推进发展。
(一)培养创新型、多元型编剧及导演人才
目前,传统剧目仍旧为评剧演出的主打剧目并且多场次的重复出演,使受众缺乏新鲜感、热枕度。新剧目的创作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多不能与传统经典剧目相媲美,满足不了人民对于评剧艺术文化的需求。因此创新型、多元型的编剧及导演人才是新时期评剧艺术发展的关键,符合人民文化需求的作品则是新时期评剧艺术发展的巨大助力。
(二)评剧艺术文化的全民普及
近些年,在高校开设鉴赏类的选修课程,以使评剧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应加大评剧艺术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学习力度,在中小学普及评剧艺术的教育。如:在小学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开设评剧艺术的基础学习。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建立评剧艺术社团,既可以相互探讨,进一步学习评剧艺术,又能缓解学习压力。这样从小培养对评剧艺术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加深理解,循序渐进,感受评剧文化的魅力。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唐山各地区的评剧社团大多为财政补贴制度,各个评剧社团通过社团演出的收入和政府一定的补贴维持评剧社团的开支。这体现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的财政补贴间接的削弱了演出人员的表演热情,不利于评剧艺术的发展。政府可以将此专项款用于评剧社团演出场所的修建和完善,也可以对评剧社团的基础建设进行适当的补贴,还可以对评剧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刘媛 《新时期评剧发展现状探究——以唐山地区评剧团为例》《艺术教育》2015年08期
【作者简介】
刘颖(1990~),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关键词】河北民间音乐;现状;发展传承;唐山评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兴的音乐形式及媒体文化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而节奏缓慢、唱腔板式多变、演出形式繁琐的评剧已经失去当年的风采。如今,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蕴涵丰富的河北民间音乐应顺应发展,将本土的音乐文化与时代需求相适应,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一、唐山评剧概况
评剧有着多种称谓,“蹦蹦戏”、“落子戏”、“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而最终则以“评剧”闻名全国。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代出现了农闲时以演唱莲花落为生的穷困农民,而后逐渐形成了专业的莲花落演唱艺人。清末时期先是在河北农村地区流行,后进入河北唐山演绎,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传到东北地区,受到东北地区二人转曲艺文化的影响,进入了“拆出阶段”,推动了莲花落向戏曲发展的转变历程。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不断与京剧、河北梆子等戏曲种类相融合,在保留自身艺术特点外对评剧进行革新与创作,评剧文化日渐成熟。建国后,专业表演人才的出现和相继成立的评剧团使评剧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传播。评剧善于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唱腔自然流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唱词通俗易懂、表演形式自由活泼,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评剧行当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京剧、梆子的影响,在对口戏、拆出戏的基础上渐渐成为行当齐全的五大剧种之一的大剧种。
二、唐山评剧的发展现状
2 0 1 3年1 1月3日,唐山市评剧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为促进唐山市评剧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山评剧之所以能够在历史时间的淘洗下站稳脚跟,与其自身的革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表演人才的培养
作为评剧发源地的唐山市,在评剧日渐成熟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代代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如:罗慧琴、洪影、孙路阳等。她们在舞台上驰骋青春,绽放光芒,为评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的学习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评剧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老辈表演艺术家们积极认真的发现和培养传承人,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教授。而新一辈的表演艺术家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努力发扬评剧文化,将评剧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促进评剧文化的长远发展。
(二)熏陶与鉴赏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在选修课程中都开设了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类的课程,这一教学课程的加入使高校大学生对戏曲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文化熏陶。高校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大使命,评剧选修课的开设是将文化知识与大学生的兴趣度相结合,通过课堂上听戏、看戏、品戏等教学方法,使高校大学生对评剧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加强对艺术的审美认知能力。
(三)评剧表演团队的发展
唐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存在着许多评剧演出团队,这些团队每年都会进行多场次的演出。近年来,每年九月份在唐山市燕山影剧院或者西山口电影院都会进行为期一周的唐山评剧艺术节,主要由唐山市评剧团出演一些经典的传统剧目,也出演一些新排练的剧目。如唐山市青年编剧侯建江创作的古装评剧《血绫传奇》在唐山西山口电影院无场次演出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宝坻杯”戏剧曲艺原创作品大赛中获奖。评剧团以扩大演出规模、创作新剧的的方式完成了剧团体制上的革新,为评剧团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发展的道路。
三、唐山评剧发展的思考
2015年,习总书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更应加倍保护并努力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剧艺术传承下去,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评剧艺术仍需要继续向前推进发展。
(一)培养创新型、多元型编剧及导演人才
目前,传统剧目仍旧为评剧演出的主打剧目并且多场次的重复出演,使受众缺乏新鲜感、热枕度。新剧目的创作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多不能与传统经典剧目相媲美,满足不了人民对于评剧艺术文化的需求。因此创新型、多元型的编剧及导演人才是新时期评剧艺术发展的关键,符合人民文化需求的作品则是新时期评剧艺术发展的巨大助力。
(二)评剧艺术文化的全民普及
近些年,在高校开设鉴赏类的选修课程,以使评剧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应加大评剧艺术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学习力度,在中小学普及评剧艺术的教育。如:在小学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开设评剧艺术的基础学习。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建立评剧艺术社团,既可以相互探讨,进一步学习评剧艺术,又能缓解学习压力。这样从小培养对评剧艺术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加深理解,循序渐进,感受评剧文化的魅力。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唐山各地区的评剧社团大多为财政补贴制度,各个评剧社团通过社团演出的收入和政府一定的补贴维持评剧社团的开支。这体现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的财政补贴间接的削弱了演出人员的表演热情,不利于评剧艺术的发展。政府可以将此专项款用于评剧社团演出场所的修建和完善,也可以对评剧社团的基础建设进行适当的补贴,还可以对评剧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刘媛 《新时期评剧发展现状探究——以唐山地区评剧团为例》《艺术教育》2015年08期
【作者简介】
刘颖(1990~),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