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设计的水平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包括经济、文化、材料、技术等各方面。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讨了住宅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一、前言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宅越来越关注。已由原先“住得下”逐渐发展为“住得好”,已从单纯追求房间数量、面积大小发展为数量与质量、功能与环境并重,追求居住的舒适性、私密性、实用性,呈现出多层次、多标准、多功能、高品质、个性化等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住宅设计理念,以适应未来住宅发展的要求。我觉得未来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应符合下几个方面。
二、住宅建筑使用现状
1、寿命。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虽然人们对住宅的消费观念已从全款买房到分期付款转变,但还完房款也差不多到了房屋的使用年限,相当于拿钱租了几十年的房子。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来说,确实不容易,然而他们的后代又要重复前辈们的艰辛,继续“租房”。所以需要提高住宅的耐久性。通过合理的设计,改善施工工艺,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等方式来提高住宅的耐久性。这样我们就可以长期拥有住宅,不必代代人相继购买,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2、结构。目前很多低层住宅还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结构本身有很多缺点,如空间受限,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承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可以克服砖混结构的若干缺点,具有空间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同时也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1、设计突出以人为本。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人性化的住宅设计才是最根本的。在建筑设计与开工建设的进程中,要时时处处体现作为“人”的各种需求。做到以人為核心,把住宅,人和大自然有机结合。塑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符合人的生活轨迹。做到以人为本,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有非常真切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感受力和强烈的理解力,以及对空间和人性尺度的准确把握,要对使用的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比如,在进行通风、采光设计时,居室里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是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根据其所处不同的气候区划和周围环境,精心设计好住宅的门、窗、阳台等开口的方向、高度和形状,建立一个立体采光系统,形成一个较完善的“阳光通道”。利用空气受热后比重减轻的原理,建立强制换气系统,让新鲜空气从居室下面导入,在室内流动过后,通过上面出气口排到室外,形成纵向换气系统,从而使住宅的“呼吸通道”畅通。
2、设计承重结构体系将以框架结构为主。以前大量已有的住宅均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机械化程度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丰富住宅的立面造型,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的一大发展。
3、住宅设计要关爱老龄人群。目前,人口老龄化已不期而至。鉴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立、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居住环境。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日本在住宅建设过程中,着眼于把住宅作为全寿命过程中适应老年人居住的模式,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当有老年人居住,或者房屋主人进入老年之时,可以把普通住宅变更为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住宅。此类住宅称为“长寿住宅”。这是一种适应人们居住行为变更的住宅类型,具体的做法很多。其中包括进行潜伏设计,需要时则可开墙,凿洞及安装扶手、警报、呼唤等设备。当老年人与年轻人合住时,此类住宅可分可合,形成两代居的形式。
4、住宅建筑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项目而要有—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5、住宅的生态型。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型,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人类生存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浓郁的绿丛。但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却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在建造住宅时往往忽略了原有地形,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形地貌,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同时也缺乏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染、辐射污染、垃圾污染的重视,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质量。
6、住宅设计要关注细节。在户型设计方面,应在前些年提出“三大一小”的设计思路,即大客厅、大厨房、大卫生间和小卧室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首先,客厅的面积不宜过大。现代住宅中,客厅的面积最大,空间也是开放性的,地位也最高,它既是家居生活的核心区域,又是接待客人的社交场所,是一个家庭的“脸面”。因此,客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客厅是家居生活的中心地带,使用频率非常高,各种功能用起来是否方便,直接影响到主人的生活。但随着人们外出交往的日益增多,客厅不宜设计的太大。第二,厨房和卫生间要综合考虑。厨房、卫生间已从原来的辅助空间上升为与起居室、卧室同样被居民所重视的空间。厨房是家居生活的心脏,不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实用、安全和整体性,设计重点是使用时省时、省力、方便。
四、结束语
新世纪是—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住宅建筑的主流是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将要建造的住宅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70年以上,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应有超前意识。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人人心,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建筑技术,科学技术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建设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的住宅将带动建筑业的新一轮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节能设计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58-58
[2]张昭明.探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一、前言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宅越来越关注。已由原先“住得下”逐渐发展为“住得好”,已从单纯追求房间数量、面积大小发展为数量与质量、功能与环境并重,追求居住的舒适性、私密性、实用性,呈现出多层次、多标准、多功能、高品质、个性化等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住宅设计理念,以适应未来住宅发展的要求。我觉得未来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应符合下几个方面。
二、住宅建筑使用现状
1、寿命。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虽然人们对住宅的消费观念已从全款买房到分期付款转变,但还完房款也差不多到了房屋的使用年限,相当于拿钱租了几十年的房子。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来说,确实不容易,然而他们的后代又要重复前辈们的艰辛,继续“租房”。所以需要提高住宅的耐久性。通过合理的设计,改善施工工艺,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等方式来提高住宅的耐久性。这样我们就可以长期拥有住宅,不必代代人相继购买,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2、结构。目前很多低层住宅还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结构本身有很多缺点,如空间受限,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承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可以克服砖混结构的若干缺点,具有空间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同时也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1、设计突出以人为本。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人性化的住宅设计才是最根本的。在建筑设计与开工建设的进程中,要时时处处体现作为“人”的各种需求。做到以人為核心,把住宅,人和大自然有机结合。塑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符合人的生活轨迹。做到以人为本,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有非常真切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感受力和强烈的理解力,以及对空间和人性尺度的准确把握,要对使用的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比如,在进行通风、采光设计时,居室里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是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根据其所处不同的气候区划和周围环境,精心设计好住宅的门、窗、阳台等开口的方向、高度和形状,建立一个立体采光系统,形成一个较完善的“阳光通道”。利用空气受热后比重减轻的原理,建立强制换气系统,让新鲜空气从居室下面导入,在室内流动过后,通过上面出气口排到室外,形成纵向换气系统,从而使住宅的“呼吸通道”畅通。
2、设计承重结构体系将以框架结构为主。以前大量已有的住宅均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机械化程度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丰富住宅的立面造型,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的一大发展。
3、住宅设计要关爱老龄人群。目前,人口老龄化已不期而至。鉴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立、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居住环境。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日本在住宅建设过程中,着眼于把住宅作为全寿命过程中适应老年人居住的模式,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当有老年人居住,或者房屋主人进入老年之时,可以把普通住宅变更为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住宅。此类住宅称为“长寿住宅”。这是一种适应人们居住行为变更的住宅类型,具体的做法很多。其中包括进行潜伏设计,需要时则可开墙,凿洞及安装扶手、警报、呼唤等设备。当老年人与年轻人合住时,此类住宅可分可合,形成两代居的形式。
4、住宅建筑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项目而要有—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5、住宅的生态型。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型,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人类生存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浓郁的绿丛。但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却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在建造住宅时往往忽略了原有地形,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形地貌,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同时也缺乏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染、辐射污染、垃圾污染的重视,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质量。
6、住宅设计要关注细节。在户型设计方面,应在前些年提出“三大一小”的设计思路,即大客厅、大厨房、大卫生间和小卧室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首先,客厅的面积不宜过大。现代住宅中,客厅的面积最大,空间也是开放性的,地位也最高,它既是家居生活的核心区域,又是接待客人的社交场所,是一个家庭的“脸面”。因此,客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客厅是家居生活的中心地带,使用频率非常高,各种功能用起来是否方便,直接影响到主人的生活。但随着人们外出交往的日益增多,客厅不宜设计的太大。第二,厨房和卫生间要综合考虑。厨房、卫生间已从原来的辅助空间上升为与起居室、卧室同样被居民所重视的空间。厨房是家居生活的心脏,不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实用、安全和整体性,设计重点是使用时省时、省力、方便。
四、结束语
新世纪是—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住宅建筑的主流是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将要建造的住宅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70年以上,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应有超前意识。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人人心,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建筑技术,科学技术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建设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的住宅将带动建筑业的新一轮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节能设计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58-58
[2]张昭明.探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