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那道自由的光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雷雨》就是这样的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爱情向来是纯洁美好的,古有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忠贞不渝,今有舒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甘苦与共。但是在《雷雨》中,看到的却是压抑、扭曲、挣扎的破碎爱情。
  这场雷雨下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爱恨情愁,不仅将一代人置于滂沱暴雨,更将一代人淹没于泥沼中。
  周朴园,旧社会的资本家。如果说年轻时爱上鲁侍萍的他还残留那么一丝纯净,那么在那个年三十赶走刚生下孩子三天的侍萍时,无疑是一个面目全非的唯利益至上者。
  每年四月十八为侍萍做的生日、保留着的关窗习惯、不变的家具摆放,似乎都在说明他对鲁侍萍还留有感情——至少这三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她。但是当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女人就是鲁侍萍时,他又大声严厉地喝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足以体现周朴园那伪善、丑恶的灵魂。“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周朴园那为了保证让自己的名誉、地位、形象不受威胁时的老奸巨猾和阴险狡诈,淋漓尽致地被表现出来。
  鲁侍萍,封建礼教的牺牲者。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的,同时也是可悲的。曾经的自己被周家无情抛弃,如今的四凤却又在周家延续着这场悲剧。命运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辛,也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她充满了仇恨,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繁漪,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曹禺先生在序中这样评价繁漪:“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
  繁漪是美丽的。她是接受过文明教育的知识女性,她知书达理,又美丽热情,有着自己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她是周公馆这口“残酷的井”里盛开的一朵玫瑰,但是十八年来孤寂、空虚、痛苦的生活夺走了她生命里原有的颜色,她逐渐黯淡,甚至枯萎。
  繁漪是真实的。她不得过且过,不虚伪敷衍,敢于质疑,敢于反抗,敢爱敢恨。为了握紧她的爱情,为了留住周萍,她不惜乞求、妥协,甚至愿意委曲求全与情敌共存。她为爱活得酣畅而热烈,沉迷于自己的理想,犹如一朵罂粟之花。
  繁漪令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子君。子君同样是一位敢爱敢恨,极具反抗精神的女性。“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蔑视、否定封建思想和封建婚姻制度,她用尽全力追求幸福。但是,子君和涓生的爱情终究抵不住现实的一地鸡毛。子君终于有了一点觉醒意识,她知道涓生是靠不住了,生活也已经无法继续,面对一个软弱的逃避生活的男人,她选择了离开。
  繁漪却是不理性的。在这乱伦的爱里,她好似一棵快要枯死的大树突然间接受到甘泉一般,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周萍。但事实证明,周萍是一个不值得爱的人,就算没有四凤存在,也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在这段畸形的感情里,繁漪终究没能逃脱现实的枷锁,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极端的爱扭曲演变成极端的恨,最终落得“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的下场。
  繁漪和子君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和反抗者,她们具有超时代的思想境界和叛逆反抗的斗争精神,但在如此“吃人”的社会下也只能于茫茫黑夜中沉没。
  一阵雷鸣,惊醒了多少懵懂的旧社会人们;一夜雷雨,淹没了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痕迹。雷雨冲刷下的,是剧中人痛苦與矛盾交织的情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嘴角,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
  这场雷雨,注定要洗刷一切旧的事物,光明必定在崎岖不平的山头升起。
  (指导老师:翁小兵)
  乍一看,文章题目似乎与内容不符:追逐自由之光与《雷雨》中的几个人物的畸形情感有何关联?其实,作者用的是延伸法——三个人物都被困在所谓的情感泥淖中,如何挣脱?要心向光明,让一夜雷雨冲刷过去,将被束缚的灵魂解放,去追逐电闪雷鸣之下的那一道光——那一刻,灵魂何尝不是自由的呢?
  难忘那一道光
  @心 芸
  谁都未曾想到,2020年竟会以这种方式开启。武汉,包裹着无数的泪水与呜咽。所幸,一切都已过去。梳理过往,那些温暖,如冬日暖阳般照进我们脆弱无常的生命。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抖音停在了方舱医院内护士带领患者跳舞的画面上,那欢快的音乐配上“东倒西歪”的舞蹈,沉闷突然被一扫而光。护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翩翩起舞”,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跳起来有点像维尼熊,笨笨地舞动着胳膊,尽管如此,都引得后面的患者模仿学习。
  音乐响起在方舱医院内,人们戴着口罩欢快地舞蹈着,像广场舞一样让你喜笑颜开,很难想象他们是被确诊的感染者。
  带头领舞的是新疆女生巴哈古丽·托勒恒,她是新疆援助武汉的第二批护理医疗队的队员。之所以带领大家跳舞,她说是因为热闹的音乐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教会他们以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治疗。这一刻,我的心颤动了。
  他们——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奋斗在疫情第一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义无反顾。当一批又一批的全国近2万名医护工作者紧急驰援武汉时,我肃然起敬。我看见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不吃不喝,脸上有深深的压痕,嘴上苍白干裂,手上脱皮裂口。我看见还有大量爱美的女护士,为了工作方便,剃发出征,更看见一批医生不幸感染牺牲……
  爱是一道光,它明媚而温暖,洒在武大绽开的樱花上,游人如织,笑声落满一地。
其他文献
亲爱的叔叔:  您好!  此时此刻,您或许在工厂巡视,或许在办公室内制定方案,或许在医院里慰问考察,愿您在休息片刻读到的这封信,传去家人的祝福,捎去家乡的呼唤。  距您回国已近一月,那日阴雨绵绵,常驻异国的您从大洋彼岸赶回湖南。家乡的人们,正积极备办年货,红灯笼的喜庆,霓虹灯的装点,未能阻止你急驰的脚步。夜黑了你的双目,雨润了你的柔肠,你的心情“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作为驻美国制药公司的总经理
期刊
只有写小枣的时候才敢痛痛快快地写,不用顾虑什么杂七杂八的人情事故。  忆起我的初三岁月,也许是没有一个能交心的朋友之故,无论上下课,除非必要,我都坐在座位上看书。实在无聊得很,象棋都抛弃了我,浅薄的娱乐卡牌游戏倒取代了象棋的位置。纵使隔壁打牌的喧闹声再大,我也不屑于去围观,卡牌是可憎的。两个人的对弈比不上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看书,看自己的书,只有我抛弃书本的份,没书本抛弃我的份。  小枣戏谑地说,
期刊
我踏上这条熟悉的小路,感受着每一步的可靠与踏实。路边新鲜的蔬菜惊喜地问候着我,那一粒粒不起眼的石子还是像往日一样俏皮地躺卧着,马上就要到奶奶家了。  我的老家在一个奇怪的村子里,一条窄窄的小路贯村而入,名曰“朱家园路”,因为整个村子所住的农户都为“朱”姓。或许正因如此,不论血缘亲疏,村里人与人之间都异常亲热密切。  这里是他们数代先人共同守候的家园。脚步声逐渐隐去,一阵阵欢欣的笑声盘旋在破败的老屋
期刊
三毛说:“只有在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时一群群飞奔的羚羊的美景时,我的心才能忘记现实的枯燥和艰苦。”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愿意过著与世隔绝又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就是世俗。那地方太喧闹,太嘈杂,各种人情世故牵连着成了精神上的累赘。而使我们内心宁静的地方叫作远方。梵·高作画时会到远方的阿尔。在那里,他将封锁的自己释放,让灵感如喷泉一般喷涌而出,他的创造力会如潮水一样激荡着灵魂。虽然当时的
期刊
有人说:“再多的马车加起来,也得不到一列火车。”在绘画界,马车可以象征古典主义,而火车则可以象征新流派。新流派是对古典主义的突破,是绘画發展到一定程度对自我的一种革命,或者说是一种革新,就像火车之于马车一样,尽管两者都是车。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画界被学院派统治着,人们惊叹于那放大镜下仍精细无比的真实,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近乎完美。因此,工于细节成了那个时代最高的标准,成为了艺术家的追求。诚然,学院派
期刊
公元751年,当同时代的才子戴叔伦、顾况还在苦读的时候,15岁的他在父亲的运作之下,成了三卫郎。唐时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虽只是个正八品的小小侍卫,但他扈从的可是唐玄宗。  在朝会时,两名宫女各自手持一把大羽扇,那是用五彩的野鸡羽毛制成的,交叉挡住玄宗,等玄宗坐好后,再将羽扇移开。真丝织就的龙袍,闪着金光,那一刻,仿佛一片日光照着玄宗,杜甫曾在诗里激动地回味自己“日绕龙鳞识圣颜
期刊
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外国文化元素在我国遍地开花,青少年的世界似乎深受其他国家文化的滋养,对异国风情亦心生渴慕。若中国人自己都缺乏对自身文化的认知,更别奢望外国民众来关注我们国家的文化。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我国的多彩文化也日益受到世界的瞩目。  作为誉遍神州的视频播主,李子柒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快捷有效。在视频里,她常着一身汉服,举止娴静,不同于许多以浮夸的表演博人眼球的主播。她
期刊
我心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款款颂诗。  这并不是史书列豪杰功过有几许,却有伊人皓腕素手蹁跹踏水来。这并不是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将人心弦扣,却有征夫与子同袍万丈豪情高。  那年初遇翩若惊鸿,《诗经》便常在我心。人云“《诗经》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绕梁不绝的先人歌咏,这是袅袅萦绕的古朴颂唱,这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炎黄之歌。  读《诗经》方知情之浓。你眉眼如画,素手轻挑指间茶菁掉,却恰与我相遇,翩
期刊
村店鸡鸣早,披衣戴晨星,一人,一影,板桥且徐行。  陌上花开晚,抚琴何人听,一路,一生,何妨有泥泞。  坚定地迈开双腿,始终不忘远方迷人的渴望。  清晨携着第一缕阳光出发,带着朝气与激情。  夜晚紧跟北极星的步伐,穿过一丛丛漆黑的树影。  或许,迷失了方向,那就换一个角度去奔跑。  实在不行,凭着感觉走,三闾大夫的墨依旧飘香。  独自一人,独立但不孤傲,像窗边最亮的火。  走过荷塘,品味了荷香,有
期刊
读《诗经》,很容易流于细节。比如,我们很多人的印象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或者说,多是对某一篇有比较细微的认识和了解。本文不同,对《诗经》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此来溯源中华文明精神,并且颇有心得,难能可贵。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没有什么比这般的邀请更亲切,更自然,更打动人心。  于是,走过去,走进去……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