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朋友高深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人民日报》编文学副刊30多年,接触过许多作家和作者,有的时间长了就成了朋友,还有的甚至是好朋友,高深就是好朋友中的一位。
  从作者到朋友
  我是从来稿中发现高深的,他的杂文写得不错,有思想、有学问,还有味道,字也写得好。他的杂文深刻而不偏激,尖锐而不失分寸,所以上版率比较高。
  后来,高深出差到北京,约我相见。我们相谈甚欢,才知道他11岁就跟着父亲参加了东北抗联,经历颇为坎坷。可从他的文章中,你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家国情怀、知识分子的良知,很少有个人的怨气和私愤。
  高深并不“莫测”,他人高马大、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爽朗健谈。他当过宁夏文联秘书长、锦州日报总编辑、锦州市政协副主席。他从小热爱诗歌创作,后对杂文情有独钟。
  我和高深之間,由编辑和作者的关系逐渐成了朋友关系。后来他到北京,在鲁迅文学院担任班主任,又长住北京多年,我们的交往日益深厚。
  圈内有名气
  1999年9月,我忽然收到范敬宜的一封信,老范是《人民日报》老总编辑,当时已退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当副主任。范总在信中说,他从《文艺报》上见到高深写的一篇谈我的文章《蒋元明其人其文》,抬举我“人亦清白,文亦清新”,对他这样不认识的作者却编发了不少文章,后想表示感谢,特邀我去锦州参加一个活动,我却推荐了另一位退下来的老同事,等等。范总说,他认识高深,他在《辽宁日报》时发过高深的第一首诗,与他有40多年的交往,只是多年没联系了。他请我回信时,代他问高深好。范总还把那张《文艺报》副刊(1999年8月31日)夹在信里寄给我。当时我是文艺部副主任,分管副刊。
  看来,高深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范敬宜也是一位性情中人。
  我退休10年,一般的作者,随着我离开编辑岗位后联系就慢慢少了,这是很正常的。但高深是个例外,不但我们越走越近,他还和我儿子蒋萌成了忘年交。
  儿子的忘年交
  儿子蒋萌因生病在小学五年级后就离开了学校,经过几年的极其痛苦的求医治病,两次大手术才保住了一条命,但从此坐上了轮椅。他通过自学,通过网络成了一名网评人,成了东方网、人民网的特约评论员,同时也给报刊写杂文随笔,很快崭露头角,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高深也给东方网、人民网投稿,他发现蒋萌在写作方面有潜力,就经常和他交流,鼓励他,给他加油。
  2007年,《蒋萌网评》出版了,召开作品研讨会,高深积极参加 ,写了评论《挑战生命的极限》,在研讨会上作了热情中肯的发言。
  不久,高深向我建议,让蒋萌申请参加中国作协。我觉得儿子能写点东西,有点事做,不寂寞也就行了,不指望他成名成家。高深摇摇头说,作协对于我们无所谓,我们有单位,有职业,蒋萌需要社会承认,需要存在感,提高自信。高深的一再坚持下,并且愿意做蒋萌的入会介绍人。如果没有高深的积极推动,蒋萌不可能成为最早的一批“80后”中国作协会员。这对蒋萌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他感到人间的温暖,社会的承认,有助于他继续坚持写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蒋萌给人民网写网评3年,连续被评为年度“十大网评人”。高深觉得,这孩子与人民网有缘,又建议让蒋萌加入人民网。我说,他吃了几辈子的苦,有点事做,挣点零花钱已超出我的预想,他就是什么也不干我也能养活他;一旦成为人民网的员工,那就不自由了,压力也大,太辛苦,我也不忍心。高深却认为,蒋萌虽然残疾,但他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有能力自强自立,也有能力养活自己,他的路还长,你不可能管他一辈子。有了单位,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各种保险,才没有后顾之忧,才有利于他事业的发展。也是在高深的一再劝说下,我才决定让蒋萌去人民网试试。经过试用期,他被录用了,而且让他管一个为他量身定做的 “观点1+1” 专栏,又编又写,通过网络可以在家上班。这个栏目很快有了影响,而且还获了奖。
  加入中国作协、进入人民网这两件事,对一个青年,特别是一个重度残疾人来说,意义很大,使蒋萌增强了自信,明确了人生的选择和努力的方向。
  在北京期间,高深过一段时间就打电话要和我们一家聚一聚,有时吃饭,有时去大运河公园等地转转,目的主要是与蒋萌聊天。儿子平时和我没太多的话,和他高伯伯倒能聊到一块,高深说是缘分。
  离不开的关心与支持
  十几年过去了,蒋萌发表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三部作品集和一部自传《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迹》;2019年,他被团中央授予“爱岗敬业”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2020年,在世界读书日,中国残联网隆重推荐了张海迪、史铁生和蒋萌等9名中国优秀残疾人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蒋萌取得的这些成绩,与高深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高深重回锦州后,依然和我们保持联系。原本打算趁蒋萌休假时,我们全家驾车去锦州看望老高的,没想到他在参加辽宁省作协代表大会上,突然发病离世,这让我们很震惊,也非常难过:我们从此失去了一位真诚可敬的朋友!
  高深,1935年出生在辽宁省岫岩县,11岁扛枪,82岁像战士一样倒在了战场!
  高深,永远的战士,永远的朋友!
其他文献
柔柔的阳光洒落在山野草崮,漫山遍野的金银花叶子绿得发亮,花儿闪动着金光银光.湛蓝的天空上,悠悠的白云像是仙女的纱巾,东一缕西一朵的,乘着轻柔的风,萦绕在呈慈善之态的长
期刊
2020年9月7日上午,两辆挂着长沙牌照的小车停在了湖南汨罗市高家镇永安村一户农家院门口,从车上下来五六个年轻男女,他们拎着大包小包走进那户农家,其中一男子名为刘润初,他
期刊
不给名,反倒有名。  上世纪80年代初,导演谢晋欲拍摄电影《牧马人》,在一番认真考虑后,觉得剧中的“郭蹁子”这个角色非牛犇莫属,就力邀牛犇加盟,当时牛犇却正跟谢晋“闹情绪”。  这得说到在此前拍摄电影《天云山传奇》,在该片的拍摄中,导演谢晋既让牛犇扮演剧中角色,还要他做了副导演。然而,影片拍摄完后,字幕上并没有给他打上副导演名号。  牛犇觉得,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自己不仅做了副导演的工作,还承担了演
期刊
最近,久未联系的表姐看了我的几篇文章,在微信在大发感慨:“我到现在还记得,你爷爷在你那么小的时候就教你识字。你总算没有辜负他的培养啊!”  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出息,更不敢说没有辜负长辈的希望,但我确实是把长辈的希望作为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了。  2016年6月,在光明日报社与当地党委宣传部联合为我举办的新闻作品研讨会上,有位领导说我的起点不高,能有今天很不容易。听到这个说法,我深受触动,久久不忘
期刊
Objective To analyzed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D20 marker in children with 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and evaluated its
河北小伙邱义松10年前因车祸高位截肢,母亲连遭打击患上抑郁症。为了让母亲走出悲伤,邱义松携母踏上 “疗伤之旅”。 如今,邱义松在大理已拥有了三家客栈,在新疆吐鲁番也购置了房产,在儿子的照顾下,赵金芳晚年幸福快乐。  母子的 “疗伤之旅”  2010年7月17日,石太高速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副驾驶位置上的导游邱义松受伤最重,左腿被截肢了,不久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处理完老伴的后事,邱义松的母亲赵金芳
期刊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到了霜发满布的花甲之年.四十年前发生在河北老家的那些事,虽然平淡,都是自己亲历的,它虽成为历史,却在我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回想起来那一幕一幕
期刊
或许生命到了人生秋季的缘故,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秋天了.rn立秋之日,我静静地坐在一棵梧桐树树下,等待一枚叶子落下.双手接住第一片落叶,忽而发现它的枝叶间纹理如此清晰,一
期刊
母亲今年八十有五了.众所皆知,像她这么大岁数的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节俭.是的,母亲非常勤劳,也非常节俭.在生活富裕、粮食充裕的当下,母亲还保持着她几十年来珍惜粮食、
期刊
母亲的生日非常好记:九月初九,重阳节!过了今年的重阳节,母亲就88岁了——民间称之为“米寿”:八十八,恰好是个“米”字.rn母亲出身名门望族,随父亲半生戎马、四处漂泊,中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