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摘 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结合我国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实践探索,抓住高校不断扩招的时代性机遇,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加大选修课比例、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个基本策略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可持续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地影响着我国其它基础教育的发展。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教育行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了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入全面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亦是在这良好的时期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触摸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程,以大学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发展因素,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一、体育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阐释
可持续发展亦称“可续发展”和“持续发展”。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培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水平,能够有能力胜任学校或者班级所实施的教学、训练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德、智、体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以上两个概念都被体育专业个专家所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放弃发展,则无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可言,只是估计体育教育的发展而不考虑从可持续,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丧失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根基。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培养目标界线不分明、定位不准确
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确定方面,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机构是按照依据的进行确定的。但在最近几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常常出现这么一种怪异的现象:本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相对较多,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但是其他诸如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舞蹈等专业的学生也相继进入教育行列,这就不得不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面起到了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据笔者了解,出现以上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分专业比较多,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较少,没有接受大一统的教育专业知识,同时社会教育行业又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多专业的就业需求,因此,绝大数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也纷纷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争抢教育“这碗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体育各专业的,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接线方面划分不清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很好的认清就业的趋势,因此才导致以上出现的问题。
学生课程的设置就应该是以培养和教育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目标为事实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方向,只有在清晰的了解和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才能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其中,体育师资的培养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体系方面起到了枢纽的作用,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一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使他们成为社会上需求的、一名合格体育教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反映的是社会的需求和高等教育专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教学体系的直接体现,他直接反映了各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选修课名副其实,课程比例欠合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级的二类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刚刚升为本科,为此,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并非称得上完美,课程体系还不够成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的选修课名副其实,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配置欠合理两个方面。
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增添了不少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学生是否能真正的能够从中仍有许多疑问。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的课程结构分类中,主要有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种。一般说来,各高校的体育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列分配除了受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的限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相关的体育资源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甚至还得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气息,在实际的开课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多视角、多领域的学习,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离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谈不上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只有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才能建立起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的配置比较科学的师资队伍。在笔者走访的附近几所高校中,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体育教师编制不合理,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年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年龄结构方面,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对应相应的岗位,什么项目比较适合中青年老师讲授,什么课程有老教师来教才会更受学生的欢迎,这是与不同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撑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从教学科研角度来讲,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如果有着较为强势的科研水平,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细心探索的工作能力,这势必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对学生的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善于观察体育运动规律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和各教育机构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也为了提高各高校的社会竞争力,各高校还需对教师队伍的配置结构按照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要素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 三、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
转变体育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观念,就是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不是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育学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对教育人才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所学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边个问题就是使得体育教育要面向新世纪、新世界,已培养出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全面、体育教育技术过硬、适应和会体育需求以及能和体育产业相匹配的全能型人才。
(二)加大选修课比例,完善课程结构
选修课程是满足广大体育教育学生的广泛体育专业兴趣,从各个学生的个体特点以及差异的角度入手,积极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相关体育教育部门尤其是各个高校的体育学院或者系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相关体育资源,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性的要求开设良好的窗口,适当的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接触各种专业性的机会,切实把学校规定的目标落实的实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拓宽学生自由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讲都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能的体现:体育教育工作者既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核心,也是体育各个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加强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基础就是要加强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各高校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级领导,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定期的进行体育教育师资的相关培训,努力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而做出贡献;作为传授体育专业知识的主体,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还应该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的学术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国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2]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6.
[3] 邓英剑.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 王健.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8.
[5]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Z].国家教委.1997.
[6]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课程方案[Z].教育部.2003.
摘 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结合我国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实践探索,抓住高校不断扩招的时代性机遇,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加大选修课比例、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个基本策略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可持续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地影响着我国其它基础教育的发展。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教育行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了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入全面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亦是在这良好的时期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触摸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程,以大学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发展因素,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一、体育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阐释
可持续发展亦称“可续发展”和“持续发展”。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培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水平,能够有能力胜任学校或者班级所实施的教学、训练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德、智、体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以上两个概念都被体育专业个专家所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放弃发展,则无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可言,只是估计体育教育的发展而不考虑从可持续,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丧失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根基。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培养目标界线不分明、定位不准确
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确定方面,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机构是按照依据的进行确定的。但在最近几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常常出现这么一种怪异的现象:本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相对较多,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但是其他诸如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舞蹈等专业的学生也相继进入教育行列,这就不得不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面起到了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据笔者了解,出现以上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分专业比较多,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较少,没有接受大一统的教育专业知识,同时社会教育行业又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多专业的就业需求,因此,绝大数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也纷纷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争抢教育“这碗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体育各专业的,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接线方面划分不清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很好的认清就业的趋势,因此才导致以上出现的问题。
学生课程的设置就应该是以培养和教育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目标为事实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方向,只有在清晰的了解和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才能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其中,体育师资的培养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体系方面起到了枢纽的作用,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一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使他们成为社会上需求的、一名合格体育教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反映的是社会的需求和高等教育专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教学体系的直接体现,他直接反映了各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选修课名副其实,课程比例欠合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级的二类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刚刚升为本科,为此,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并非称得上完美,课程体系还不够成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的选修课名副其实,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配置欠合理两个方面。
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增添了不少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学生是否能真正的能够从中仍有许多疑问。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的课程结构分类中,主要有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种。一般说来,各高校的体育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列分配除了受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的限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相关的体育资源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甚至还得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气息,在实际的开课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多视角、多领域的学习,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离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谈不上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只有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才能建立起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的配置比较科学的师资队伍。在笔者走访的附近几所高校中,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体育教师编制不合理,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年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年龄结构方面,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对应相应的岗位,什么项目比较适合中青年老师讲授,什么课程有老教师来教才会更受学生的欢迎,这是与不同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撑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从教学科研角度来讲,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如果有着较为强势的科研水平,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细心探索的工作能力,这势必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对学生的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善于观察体育运动规律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和各教育机构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也为了提高各高校的社会竞争力,各高校还需对教师队伍的配置结构按照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要素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 三、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
转变体育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观念,就是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不是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育学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对教育人才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所学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边个问题就是使得体育教育要面向新世纪、新世界,已培养出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全面、体育教育技术过硬、适应和会体育需求以及能和体育产业相匹配的全能型人才。
(二)加大选修课比例,完善课程结构
选修课程是满足广大体育教育学生的广泛体育专业兴趣,从各个学生的个体特点以及差异的角度入手,积极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相关体育教育部门尤其是各个高校的体育学院或者系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相关体育资源,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性的要求开设良好的窗口,适当的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接触各种专业性的机会,切实把学校规定的目标落实的实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拓宽学生自由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讲都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能的体现:体育教育工作者既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核心,也是体育各个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加强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基础就是要加强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各高校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级领导,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定期的进行体育教育师资的相关培训,努力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而做出贡献;作为传授体育专业知识的主体,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还应该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的学术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国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2]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6.
[3] 邓英剑.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 王健.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8.
[5]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Z].国家教委.1997.
[6]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课程方案[Z].教育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