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高中地理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课是学生感到难学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课堂的关键。本文从学科知识的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地图教学的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激活地理课堂的方法,从而让高中地理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充满活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兴趣培养 指导方法 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95-02
  一、加强知识之间联系,拓宽学习的领域
  知识都是有联系的,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与其它各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地理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地理课中遇到的问题,既可使复杂的地理问题简单化,也展示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知识面宽的优势。当然这需要我们广大的地理教师不断学习,学习好与地理课紧密联系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并把握和熟知初高中语文、英语课文中有关地理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在学习地理课的同时能解决其它学科学习中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例如,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中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时,结合高中英语课设计的阿斯旺水坝的建设造成的土地盐碱化、生态破坏、疾病流行、尼罗河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能够解决好英语课中难懂的很多问题。又如,讲《大气的水平运动》,结合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力的合成和分解;讲《海洋地理》天文大潮时结合力的分解和反作用力的知识,既轻松解决了地理课的难点,又使同学们感到地理老师知识丰富,又感到老师知识的渊博。
  二、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自然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如能将一些社会热点恰当地与教材想联系,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对本来感到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产生强烈地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比如在讲到《宇宙中的地球》一节天体类型时,可以介绍中国载人的神舟系列飞船的相关情况。在《板块构造学说》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本世纪初损失最惨重的印尼地震诱发的印度洋海啸相关报道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中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重要地理时事,因为这些重大事件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这些事件都和高中地理课有紧密联系,也是地理高考及其他学科高考命题的素材,近些年高中进行素质教育,高考更注意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结合起来命题。如当年度的热点时事;如华北雾霾和嫦娥探月等热点问题。对此,学生关注地理热点、学习与生产和生活实际就密切结合起来了,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发现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高考成绩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它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事物空间性状、分布及空间关系的信息,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插图、一幅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借助地图,强化记忆。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时候,要结合地图来分析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学生不会觉得死记硬背而枯燥无趣。
  教材中的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与想象、分析与综合的能力的第一手素材,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我在应用插图教学中,首先分清图的类型,区别要求。如让学生在结构模式图上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运动规律、原理和成因;在分布示意图上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在分布图上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在演变过程图上掌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结构统计图上,把握构成有机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的数量、比例关系;在照片和素描图上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四、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掌握,会产生一些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将枯燥的地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活化了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
  在高中地理教学教材中,很多内容抽象,难以掌握,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地震的产生、地震波的传播等方面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光靠口头讲解,学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全面的表象,重难点难以突破,学生学习兴趣会下降,即使运用模型开展演示,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如果运用电脑模拟演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整个地理现象与运动过程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而实现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使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提高 ,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05-
【摘 要】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最终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效课堂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94-02  打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并不容易。首先,教师培养的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有个性的,教师在课堂上
【摘要】短道速滑运动员选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要求教练要基于整体性的角度,针对项目实践状况,全方面的把握各种要素,将这些因素同运动员选材有机整合起来,基于实践层面科学界定选材问题。本研究结合短道速滑运动的基本特征,针对体能、心理及智力三个要素开展短道速滑运动员选材分析,以期优化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为教练科学选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短道速滑 运动员 选材要素 体能 心理  【中图分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生产情境模式下模具实训场地的建设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模具实训中心的功能、建设模式、运行管理及考核方法四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模具 实训 建设  【中图分类号】TH16-4;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51-01  实训场地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推动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主要是对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能量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其教育对公民化学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背景下,化学教育需要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对经典化学知识加以传承,合理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以此促进化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本文就对信息化
简要介绍了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的技术背景,通过总结回顾该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该技术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困境,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负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工程中微地形景观不仅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可以园林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艺术建筑,满
"5.12"汶川地震后,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并组建了6个工作小组。据水库灾情报告,第6小组对成都市、绵阳等5地市范围内74座水库现场灾情迅速进行了核查,详细调查了各水库的运行状况,分析水库震害特点、类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应急处理方案,并对水库震损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力求为日后水利工程抗震防震,防止和减少次生灾害发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