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王永生、翁雅敏、马艳华、施林妹
时间:2008年元月
采访:陈振国、张健、董海婴、周敏
整理:陈振国、张健、董海婴
采访前记
1999年6月29日,卢湾区丽园路713弄内的3121号“公用给水站”(王永生记得编号是3033号)的牌子被取下,从而宣告上海市区彻底告别了给水站供水方式,市区居民全部实现引水入屋。
上海公用给水站从兴盛到衰亡,是一个世纪以来上海劳动人民生活变化的缩影。建国前,生活在棚户区的劳动人民用的是小河浜水和未处理过的土井水,人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建国后,政府在劳动人民居民区建起了大量公用给水站。至20世纪60年代,全市的给水站达4000多处,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上海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给水站。1999年盛夏来临前,居民露天接水、拎水的现象彻底从申城市区消失。丽园路713弄和与它关联的38号门口的那个给水站,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在寻常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永久记忆。
为此,我们采访了王永生(以下简称王)、翁雅敏(以下简称翁)、马艳华(以下简称马)、施林妹(以下简称施)等4位居住在丽园路713弄的居民。
政府建设,水价优待
翁:这里原来是平民区,居住条件很差,都是用竹头和草棚搭的两层楼的矮平房,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要住3家人家,在屋里说话隔壁都能听见,所以谁家有什么事,瞒也瞒不住,大家都知道的。713弄里面有4、5条横弄堂,我就住在第一条横弄堂里。这里多数居住着收旧货的、捡垃圾的,以及外来流浪者,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环境是一塌糊涂的。我们弄堂只有前弄堂几家是工人,因为制造局路有工厂,家就住在这里。旧城区,旧屋密集弄堂狭窄,无法开沟铺设自来水管道,于是政府就修建起了公用给水站。
马:这里是一片棚户区,居民用水靠居住区里的井水和旁边的河水。解放后不久,具体的时间已记不清了,人民政府在这里建起了给水站,为周围的居民供水,用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们的用水享受优惠价格,叫做“平民水”。当初,每立方米7分钱。
王:我是1952年住进713弄的,那时已经有给水站了,但不是拆除时的那个。那时还在小弄堂里,有个龙头,下面放着个木桶。小弄堂很小,很不方便,居民就到里委会反映。后来正好有个回乡户,空出一间私房。居委会把空房拆除后留出一块空地,就利用那块空地,建起了这个公用给水站,时间大约是1958年。
马:38号门口的那个给水站有两个龙头,约在1962、1963年期间,居委会在龙头下面砌起了大的水池。
施:我是1966年进这条弄堂的。那时已经没有专门看管的人了。有的人用水用得多,也会有人督促,尤其是年岁大的人要出来说话。池子里有两个桶,用来舀水。
集体义务管理
马:最初,给水站采用出售筹子的方式,定时开放。筹子是用竹片做的,分大筹和小筹,上面烫有字。记得好像是1元钱10个大筹子,1个大筹子可兑10个小筹子。1个小筹子可打3桶水。因为供水时间限制的关系,很多人家里都备有水缸。后来,也就在1958年前后,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定时开放使居民取水时间受到限制。尽管多次应居民要求调整时间,矛盾还是越来越突出,用筹子的方式坚持不下去了。定人定时开启和收筹管理的方式不用了,就改用不间断开放,水费按人头分摊的办法。
王:起先民主管理小组还是有的,有5个人,各自有分工,我主要负责记账。后来其他几个人陆续过世了,留下我一直做到给水站拆除。我们的工作没有一分报酬,是尽义务的。在我之前有个下肢残疾的老人负责收筹,每月拿很少的津贴。津贴开始是从水费中提取,后来由于用水浪费及拖欠水费等原因,连上缴的水费也无法满足,就不能再做下去了。我原来在厂里工作,业余参加给水站的管理工作,退休后,有退休金,我也沒有其他要求。当然,有几次我也想辞去这份工作,向里委会提出来,但始终没有找到接替的人,便被挽留了下来。713弄常住户有近60户,180人上下,最多时200多人。
最后成一个人管的水站
王:管理小组的成员一个个走了,最后要我一个人管这个事,当然,主要是负责收费。我想怎么办呢?一个人收,忙不过来,我当时还没有退休。我跟居委会商量,原先有居民小组,我根据方便程度,适当归并,划分6个小组,做了6本账本。每个月按照水表的数字进行分摊,按人头详细地列出,做在本子上,请小组负责收款。小组也有约定轮流收,这样收上来后由收款人签字,交给我汇总,然后交到自来水公司。每个月我将分摊的情况详细数额用毛笔抄写后张榜公布。就贴在给水站的边上,请大家监督。这样几十年下来,我整整积累了一尺来厚的账本资料。水站拆除的时候,有个记者同志,把一堆东西要过去了。我老伴经常唠叨,说我存这么多的本子,占地方,每次搞卫生搬来搬去,但我还是舍不得丢弃。这次记者要,我就给了。我想做人就是要做得正,不管数额多少,一定要清清楚楚的。退休前,每次张榜公布,都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近200人的账目抄在大纸上。起先,水池里有两个木桶,用来从池子里取水。木桶坏了要修,被人盗走了要买;水龙头经常坏经常请人来修理。这些费用也要摊到里面去。如果这个月收多了,下个月就少收摊平,保证账、钞相符。也有人说长道短的,总认为我有什么好处,其实真的一分钱也没有,我是问心无愧。1999年,给水站拆除后,自来水公司送来了一箱苹果,算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很开心。每次公布时,我总会在后面写上注意给水站公共卫生的提醒。凭良心讲一句,这里居民的自觉性还有问题,因此,给水站环境卫生一直不太好,尽管居委会定期组织大扫除。
翁:一大早上大家都要抢着用水,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等候,后来有人就用铅桶、脚桶之类东西放在池边替代排队,有时候排队要排到弄堂里,弄得不好还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遇到下雨或下雪天,就要披件雨衣,戴上帽子。天冷,自来水管子冻住了,就用开水去浇龙头,我也烧过开水去浇过的。冻得厉害时,开水浇也浇不开,只能等冰慢慢化开来再用。有时自来水管子被冻得爆裂了,水也没有了,大家饭也不能烧,就没饭吃了。大冷天,在外面洗东西,洗到后来,人都要冻住了。结冰时,地上很滑,年纪大的人弄得不好就要摔跤,甚至摔成骨折。
再到后来,大家生活富裕起来了,用上洗衣机了。有人把洗衣机搬到自来水龙头旁边,接上管子,就洗起来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矛盾越来越大了。没有洗衣机时,大家拎一点水还不要紧,要洗东西时把脚盆放在那里,你接好水就在边上洗,一个一个挨着用。等有了洗衣机以后,大家天不亮就争着把洗衣机往龙头边一放,插好龙头,洗了起来,这样后面排队的人都很有意见,你用洗衣机这样洗,我们为什么不行呀,矛盾就更大了。后来干脆有人用很长很长的一根管子,把水接到弄堂里来,接下来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路不好走了,大家就向上反映。那时候,这里已经变成以工人居住为主的小区,生活条件好了,自来水的用水量不断提高,居民的用水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了。后来有关部门也挺关心,派人过来看过,观察了一番,认为这么多户人家用两个龙头,加上龙头这里原来砌了个大水池,洗马桶之类的都要从里面舀水用,确实不方便,也不卫生,应该设法改善。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用水开始分户,有条件的装到屋门前,没有条件的,就集中分户。那时,给水站的边上、对着支弄的总弄一侧的靠墙的位置都按上了龙头,每家一个。水龙头接到门口,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从此用水矛盾解决了。这样又过了几年后,这里就拆迁建成丽蒙绿地了。
作者单位:中共卢湾区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王亚仑
时间:2008年元月
采访:陈振国、张健、董海婴、周敏
整理:陈振国、张健、董海婴
采访前记
1999年6月29日,卢湾区丽园路713弄内的3121号“公用给水站”(王永生记得编号是3033号)的牌子被取下,从而宣告上海市区彻底告别了给水站供水方式,市区居民全部实现引水入屋。
上海公用给水站从兴盛到衰亡,是一个世纪以来上海劳动人民生活变化的缩影。建国前,生活在棚户区的劳动人民用的是小河浜水和未处理过的土井水,人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建国后,政府在劳动人民居民区建起了大量公用给水站。至20世纪60年代,全市的给水站达4000多处,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上海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给水站。1999年盛夏来临前,居民露天接水、拎水的现象彻底从申城市区消失。丽园路713弄和与它关联的38号门口的那个给水站,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在寻常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永久记忆。
为此,我们采访了王永生(以下简称王)、翁雅敏(以下简称翁)、马艳华(以下简称马)、施林妹(以下简称施)等4位居住在丽园路713弄的居民。
政府建设,水价优待
翁:这里原来是平民区,居住条件很差,都是用竹头和草棚搭的两层楼的矮平房,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要住3家人家,在屋里说话隔壁都能听见,所以谁家有什么事,瞒也瞒不住,大家都知道的。713弄里面有4、5条横弄堂,我就住在第一条横弄堂里。这里多数居住着收旧货的、捡垃圾的,以及外来流浪者,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环境是一塌糊涂的。我们弄堂只有前弄堂几家是工人,因为制造局路有工厂,家就住在这里。旧城区,旧屋密集弄堂狭窄,无法开沟铺设自来水管道,于是政府就修建起了公用给水站。
马:这里是一片棚户区,居民用水靠居住区里的井水和旁边的河水。解放后不久,具体的时间已记不清了,人民政府在这里建起了给水站,为周围的居民供水,用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们的用水享受优惠价格,叫做“平民水”。当初,每立方米7分钱。
王:我是1952年住进713弄的,那时已经有给水站了,但不是拆除时的那个。那时还在小弄堂里,有个龙头,下面放着个木桶。小弄堂很小,很不方便,居民就到里委会反映。后来正好有个回乡户,空出一间私房。居委会把空房拆除后留出一块空地,就利用那块空地,建起了这个公用给水站,时间大约是1958年。
马:38号门口的那个给水站有两个龙头,约在1962、1963年期间,居委会在龙头下面砌起了大的水池。
施:我是1966年进这条弄堂的。那时已经没有专门看管的人了。有的人用水用得多,也会有人督促,尤其是年岁大的人要出来说话。池子里有两个桶,用来舀水。
集体义务管理
马:最初,给水站采用出售筹子的方式,定时开放。筹子是用竹片做的,分大筹和小筹,上面烫有字。记得好像是1元钱10个大筹子,1个大筹子可兑10个小筹子。1个小筹子可打3桶水。因为供水时间限制的关系,很多人家里都备有水缸。后来,也就在1958年前后,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定时开放使居民取水时间受到限制。尽管多次应居民要求调整时间,矛盾还是越来越突出,用筹子的方式坚持不下去了。定人定时开启和收筹管理的方式不用了,就改用不间断开放,水费按人头分摊的办法。
王:起先民主管理小组还是有的,有5个人,各自有分工,我主要负责记账。后来其他几个人陆续过世了,留下我一直做到给水站拆除。我们的工作没有一分报酬,是尽义务的。在我之前有个下肢残疾的老人负责收筹,每月拿很少的津贴。津贴开始是从水费中提取,后来由于用水浪费及拖欠水费等原因,连上缴的水费也无法满足,就不能再做下去了。我原来在厂里工作,业余参加给水站的管理工作,退休后,有退休金,我也沒有其他要求。当然,有几次我也想辞去这份工作,向里委会提出来,但始终没有找到接替的人,便被挽留了下来。713弄常住户有近60户,180人上下,最多时200多人。
最后成一个人管的水站
王:管理小组的成员一个个走了,最后要我一个人管这个事,当然,主要是负责收费。我想怎么办呢?一个人收,忙不过来,我当时还没有退休。我跟居委会商量,原先有居民小组,我根据方便程度,适当归并,划分6个小组,做了6本账本。每个月按照水表的数字进行分摊,按人头详细地列出,做在本子上,请小组负责收款。小组也有约定轮流收,这样收上来后由收款人签字,交给我汇总,然后交到自来水公司。每个月我将分摊的情况详细数额用毛笔抄写后张榜公布。就贴在给水站的边上,请大家监督。这样几十年下来,我整整积累了一尺来厚的账本资料。水站拆除的时候,有个记者同志,把一堆东西要过去了。我老伴经常唠叨,说我存这么多的本子,占地方,每次搞卫生搬来搬去,但我还是舍不得丢弃。这次记者要,我就给了。我想做人就是要做得正,不管数额多少,一定要清清楚楚的。退休前,每次张榜公布,都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近200人的账目抄在大纸上。起先,水池里有两个木桶,用来从池子里取水。木桶坏了要修,被人盗走了要买;水龙头经常坏经常请人来修理。这些费用也要摊到里面去。如果这个月收多了,下个月就少收摊平,保证账、钞相符。也有人说长道短的,总认为我有什么好处,其实真的一分钱也没有,我是问心无愧。1999年,给水站拆除后,自来水公司送来了一箱苹果,算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很开心。每次公布时,我总会在后面写上注意给水站公共卫生的提醒。凭良心讲一句,这里居民的自觉性还有问题,因此,给水站环境卫生一直不太好,尽管居委会定期组织大扫除。
翁:一大早上大家都要抢着用水,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等候,后来有人就用铅桶、脚桶之类东西放在池边替代排队,有时候排队要排到弄堂里,弄得不好还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遇到下雨或下雪天,就要披件雨衣,戴上帽子。天冷,自来水管子冻住了,就用开水去浇龙头,我也烧过开水去浇过的。冻得厉害时,开水浇也浇不开,只能等冰慢慢化开来再用。有时自来水管子被冻得爆裂了,水也没有了,大家饭也不能烧,就没饭吃了。大冷天,在外面洗东西,洗到后来,人都要冻住了。结冰时,地上很滑,年纪大的人弄得不好就要摔跤,甚至摔成骨折。
再到后来,大家生活富裕起来了,用上洗衣机了。有人把洗衣机搬到自来水龙头旁边,接上管子,就洗起来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矛盾越来越大了。没有洗衣机时,大家拎一点水还不要紧,要洗东西时把脚盆放在那里,你接好水就在边上洗,一个一个挨着用。等有了洗衣机以后,大家天不亮就争着把洗衣机往龙头边一放,插好龙头,洗了起来,这样后面排队的人都很有意见,你用洗衣机这样洗,我们为什么不行呀,矛盾就更大了。后来干脆有人用很长很长的一根管子,把水接到弄堂里来,接下来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路不好走了,大家就向上反映。那时候,这里已经变成以工人居住为主的小区,生活条件好了,自来水的用水量不断提高,居民的用水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了。后来有关部门也挺关心,派人过来看过,观察了一番,认为这么多户人家用两个龙头,加上龙头这里原来砌了个大水池,洗马桶之类的都要从里面舀水用,确实不方便,也不卫生,应该设法改善。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用水开始分户,有条件的装到屋门前,没有条件的,就集中分户。那时,给水站的边上、对着支弄的总弄一侧的靠墙的位置都按上了龙头,每家一个。水龙头接到门口,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从此用水矛盾解决了。这样又过了几年后,这里就拆迁建成丽蒙绿地了。
作者单位:中共卢湾区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王亚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