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式。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体系、课程体系,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预防为主,以发展性目标为核心,要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知识化和讲授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作者简介:张彦军(1977-),男,甘肃酒泉人,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甘肃 张掖 734000)郑荣(1974-),女,宁夏青铜峡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青海 西宁 81000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154-02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普通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已经做得比较规范,工作思路也已经比较成熟。由于近些年来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需要能适应高职教育的总体发展形势。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46万增加到2009年的285.6万,增长了6.2倍。[1]据悉,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计划招生675万人,其中高职计划招生326万人,[2]占48.3%。在可预见的未来,高职招生的比例将继续加大,因此,高职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以往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给学生上课,就是设置心理咨询室,就是区分出“有问题”的学生……面对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有必要借鉴综合性高校的一些经验,制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竞争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冲击。因此,需要未雨绸缪,制订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应对潜在的学生心理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成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在思想上要真正重视心理辅导工作,采取切实的措施,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并从制度上保证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常态化。要避免心理辅导机制成为应付各类检查与评估的“装饰品”。
(1)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可以考虑将心理辅导机构作为学生处或学工部的下属机构,成立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统领、协调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机构工作人员由有心理学或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负责制订、统领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建立校—系—班三级心理干预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在整个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以后,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要逐渐向下延伸,在各系、各班分别建立起相应的分支机构。比如可以在各系依托团总支、学生会等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和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及时反馈本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扰。通过培训、考咨询师证书等形式加强各系辅导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素养,通过观摩等活动加强各系辅导员的实践技能。班级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基本群体,由于全班同学在一起上课、活动,因此对本班同学的心理状况相对更为了解。因此,可以在各班设置“心理委员”一职,由原有的班干部兼任。由“心理委员”负责了解全班同学心理活动的变化,及时向系、学校反馈,以便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系—班三级干预机制,做到心理危机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应对,避免或减少心理危机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冲击。
(3)建立和校外的联络机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都是重要原因。同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是多样、复杂的。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辅导机构的职责范围时,机构要将学生向医疗机构进行转介,通过药物来进行干预。学校同时要和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指导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跟踪、反馈机制。在学生入校初期,可以对全校新生通过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建立全校新生的心理档案;设立新生心理预警系统,甄别心理素质较差或面临重大生活事件较多的学生,建立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追踪机制;建立日常事件预警系统,关注在校期间面临重大事件的学生,如对休学学生、家庭有变故的学生、挂科较多的学生、受处分的学生、在学习、恋爱及生活中有强烈的挫败感的学生。当学生面临这些重大生活事件时,心理健康教育的跟踪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反馈,及时进行相应的辅导。
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相关的机制后,需要建立相应的跟踪、反馈机制,以确保工作的落实及工作的实效。要建立起学生向辅导机构主管部门的反馈机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1)健全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建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网络课程—专题讲座四级课程体系。必修课程面对全校学生,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操作、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心理卫生学、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等学生密切关心的心理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选修课可以开设“人际关系辅导”、“情绪及情感辅导”、“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等课程,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网络课程是许多综合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网络课程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帮助,同时,在网络课程中可以设置信箱、留言板等互动平台,使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能够在网络中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此外,针对每学期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的共同特点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以化解学生的困惑。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设立团体训练室、测量室、督导室、宣泄室、咨询室、资料室等,配备沙盘、测量电脑、音乐治疗器材、多媒体、图书资料等,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条件。
除了在班级中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以“活动周”、“活动月”等专题进行。还可以以团体辅导、讲座、刊物宣传、心理电影展播等形式进行。还可以以网络及咨询电话为平台进行。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均为应用型专业,设置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非常少,因此,高职院校在建立心理辅导体系时缺乏相应的专业支撑,导致每个学校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相比综合性高校要少很多。但是仅靠有限的心理辅导老师是远不能胜任的,因此,需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从激励机制、观念上强化全体教师在管理及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科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有重点、有规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在大一可以进行以入学适应及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大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以情绪及人际交往为核心,大三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求职技能与求职技能的培养为核心。此外,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进行一些专题辅导,如考试前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方面的专题辅导。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须注意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全员参与”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每5000名学生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3]可是实际工作中,即使按要求配备也远不能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面对心理学师资的缺乏,为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的时效性,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老师共同的责任,各科任课老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程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所有老师都需要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观察、发现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必要时将学生转介给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管理岗位的老师也要以“为学生服务”的心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预防为主”
学校心理健康与医疗机构关注心理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更加关注预防系统,而不是当发生了问题再进行治疗。虽然预防机制占用了一部分资源,但还是逐渐被一些学校心理学家所认同并执行。高职院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着眼于学生最为常见的人际关系、情绪与情感、就业等方面的辅导,着眼于预防学生上述问题的出现。
3.以“学生发展”为工作核心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健康教育中心以2005年9月到2009年1月888人次的咨询记录为研究材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障碍性咨询只占咨询人次的13.74%,发展性咨询占主体,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生涯规划三个方面。[4]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和综合类高校大学生年龄相近,因此高职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应该以发展性目标为主。以“学生发展”为工作核心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入学适应、提高交往与就业技能、职业指导等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上,而不是要盯紧“有问题”的学生。
4.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讲授化、知识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上,要吸取部分综合类高校的教训。以往部分综合类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在上课形式上过于知识化,像讲授数学、物理课那样热衷于讲解心理学概念,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体验性目标”为课程目标,通过小品、哑剧、学生参与度极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淄博职业学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第一篇)[EB/OL].http://shifan.zbvc.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0.
[2]2011年6月份高考全国计划招生675万人[EB/OL].http://edu.163.com/11/0412/17/71F5H8VL00294IJ5.html.
[3]张丽琼.高校心理委员之有效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
[4]给心灵以阳光 安师大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EB/O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8/content_16762762.htm.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作者简介:张彦军(1977-),男,甘肃酒泉人,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甘肃 张掖 734000)郑荣(1974-),女,宁夏青铜峡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青海 西宁 81000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154-02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普通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已经做得比较规范,工作思路也已经比较成熟。由于近些年来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需要能适应高职教育的总体发展形势。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46万增加到2009年的285.6万,增长了6.2倍。[1]据悉,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计划招生675万人,其中高职计划招生326万人,[2]占48.3%。在可预见的未来,高职招生的比例将继续加大,因此,高职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以往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给学生上课,就是设置心理咨询室,就是区分出“有问题”的学生……面对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有必要借鉴综合性高校的一些经验,制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竞争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冲击。因此,需要未雨绸缪,制订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应对潜在的学生心理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成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在思想上要真正重视心理辅导工作,采取切实的措施,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并从制度上保证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常态化。要避免心理辅导机制成为应付各类检查与评估的“装饰品”。
(1)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可以考虑将心理辅导机构作为学生处或学工部的下属机构,成立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统领、协调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机构工作人员由有心理学或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负责制订、统领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建立校—系—班三级心理干预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在整个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以后,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要逐渐向下延伸,在各系、各班分别建立起相应的分支机构。比如可以在各系依托团总支、学生会等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和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及时反馈本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扰。通过培训、考咨询师证书等形式加强各系辅导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素养,通过观摩等活动加强各系辅导员的实践技能。班级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基本群体,由于全班同学在一起上课、活动,因此对本班同学的心理状况相对更为了解。因此,可以在各班设置“心理委员”一职,由原有的班干部兼任。由“心理委员”负责了解全班同学心理活动的变化,及时向系、学校反馈,以便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系—班三级干预机制,做到心理危机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应对,避免或减少心理危机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冲击。
(3)建立和校外的联络机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都是重要原因。同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是多样、复杂的。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辅导机构的职责范围时,机构要将学生向医疗机构进行转介,通过药物来进行干预。学校同时要和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指导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跟踪、反馈机制。在学生入校初期,可以对全校新生通过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建立全校新生的心理档案;设立新生心理预警系统,甄别心理素质较差或面临重大生活事件较多的学生,建立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追踪机制;建立日常事件预警系统,关注在校期间面临重大事件的学生,如对休学学生、家庭有变故的学生、挂科较多的学生、受处分的学生、在学习、恋爱及生活中有强烈的挫败感的学生。当学生面临这些重大生活事件时,心理健康教育的跟踪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反馈,及时进行相应的辅导。
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相关的机制后,需要建立相应的跟踪、反馈机制,以确保工作的落实及工作的实效。要建立起学生向辅导机构主管部门的反馈机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1)健全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建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网络课程—专题讲座四级课程体系。必修课程面对全校学生,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操作、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心理卫生学、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等学生密切关心的心理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选修课可以开设“人际关系辅导”、“情绪及情感辅导”、“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等课程,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网络课程是许多综合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网络课程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帮助,同时,在网络课程中可以设置信箱、留言板等互动平台,使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能够在网络中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此外,针对每学期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的共同特点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以化解学生的困惑。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设立团体训练室、测量室、督导室、宣泄室、咨询室、资料室等,配备沙盘、测量电脑、音乐治疗器材、多媒体、图书资料等,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条件。
除了在班级中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以“活动周”、“活动月”等专题进行。还可以以团体辅导、讲座、刊物宣传、心理电影展播等形式进行。还可以以网络及咨询电话为平台进行。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均为应用型专业,设置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非常少,因此,高职院校在建立心理辅导体系时缺乏相应的专业支撑,导致每个学校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相比综合性高校要少很多。但是仅靠有限的心理辅导老师是远不能胜任的,因此,需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从激励机制、观念上强化全体教师在管理及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科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有重点、有规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在大一可以进行以入学适应及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大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以情绪及人际交往为核心,大三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求职技能与求职技能的培养为核心。此外,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进行一些专题辅导,如考试前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方面的专题辅导。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须注意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全员参与”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每5000名学生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3]可是实际工作中,即使按要求配备也远不能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面对心理学师资的缺乏,为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的时效性,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老师共同的责任,各科任课老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程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所有老师都需要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观察、发现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必要时将学生转介给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管理岗位的老师也要以“为学生服务”的心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预防为主”
学校心理健康与医疗机构关注心理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更加关注预防系统,而不是当发生了问题再进行治疗。虽然预防机制占用了一部分资源,但还是逐渐被一些学校心理学家所认同并执行。高职院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着眼于学生最为常见的人际关系、情绪与情感、就业等方面的辅导,着眼于预防学生上述问题的出现。
3.以“学生发展”为工作核心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健康教育中心以2005年9月到2009年1月888人次的咨询记录为研究材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障碍性咨询只占咨询人次的13.74%,发展性咨询占主体,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生涯规划三个方面。[4]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和综合类高校大学生年龄相近,因此高职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应该以发展性目标为主。以“学生发展”为工作核心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入学适应、提高交往与就业技能、职业指导等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上,而不是要盯紧“有问题”的学生。
4.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讲授化、知识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上,要吸取部分综合类高校的教训。以往部分综合类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在上课形式上过于知识化,像讲授数学、物理课那样热衷于讲解心理学概念,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体验性目标”为课程目标,通过小品、哑剧、学生参与度极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淄博职业学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第一篇)[EB/OL].http://shifan.zbvc.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0.
[2]2011年6月份高考全国计划招生675万人[EB/OL].http://edu.163.com/11/0412/17/71F5H8VL00294IJ5.html.
[3]张丽琼.高校心理委员之有效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
[4]给心灵以阳光 安师大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EB/O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8/content_16762762.htm.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