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清官谣》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唱出了王朝兴衰更迭的规律与真谛,那就是——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
早在春秋时期,亚圣孟子就已明确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才能“得民心”?是训练所向披靡的军队,还是创造富甲天下的财富?是制定公正严明的法律,还是拥有宅心仁厚的君主?历代贤君名相、大儒先贤不懈努力,以实践回答着只有历史才能检验的答案。
重视民意者得民心
曾经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了得“民心”,自创了一种收集民情民意的方法。据《淮南子·氾论训》记载,大禹当上夏朝的国君以后,在庭院中放置了钟、鼓、磬、铎、鞀五种乐器,百姓求见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事由击打不同的乐器,大禹凭借乐器发出的声音提前做好准备。有时候,大禹吃一頓饭,竟然被求见的百姓打断十多次;洗一次头,竟然需要三次擦干头发。大禹说:“我不担心老百姓停留在路上,反倒担心他们都停在我的门前。”因为如果百姓都停留在门前,说明他们一定是有意见无法表达,他们的事务一定没能及时得到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大禹“五音听治”的良苦用心。大禹特别重视百姓的呼声与要求,因而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
要想得民心,先要知民意。试想,一个连百姓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需求都不闻不问的君王,又怎么可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呢?正如楚汉相争时的刘邦和项羽,他们对待民意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事业的成败。西楚霸王项羽本是贵族出身,依靠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贵族优势成为反秦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个。而刘邦从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是人们眼中的地痞无赖,各方面条件都与项羽相差甚远。但就是这样的一介布衣,却做了大汉的开国皇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重视民意。出身平民的刘邦对黎民百姓的想法和要求十分了解,他知道,经历了秦国多年的暴政,百姓们迫切需要安定的天下、仁慈的君主和平稳的生活。于是,刘邦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及盗抵罪。这三条规定深得民意,刘邦因此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也为他建立西汉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项羽的做法却与刘邦大相径庭。项羽在初期取得成功以后,并没有深入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反而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苛民众。就算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但天下百姓希望的是一个宅心仁厚的明主,而并非一个以暴制暴的昏君,不了解民意的项羽因此失了民心,最终只能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取信于民者得民心
重视民意,了解民众的呼声和要求,是获得“民心”的前提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想方设法去满足民众的合理需求并兑现承诺,得到的“民心”才会更加稳固。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乱频仍。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秦孝公决定改革图强,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众所周知,商鞅为了取信于民,采用“城门立木”的做法,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的推行,得到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末期的唯一强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因取信于民而巩固社稷的,也有因失信于民而丢掉江山的,其中最“著名”的国君莫过于“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了。他为了博取宠妃褒姒一笑,把诸侯的信任当作玩笑,最终失去了民心、失掉了江山,因失信而亡国亡身。
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200多年以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参悟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意义。一日,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粮食丰富、军备充足、人民信任,这三项对于治理国家最为重要。”子贡又问孔子:“如果要在这三项中舍弃一样,该放弃什么呢?”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再去掉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而如果失掉人民的信任,那么即使有丰富的粮食和充足的军备,这个国家也很难存在。”可见,与其他治国理政的方法相比,取信于民是基础,占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与民同利者得民心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向着对自己有利的目标不断地奔波劳作。百姓追求的是更加舒适和安逸的生活,统治者追求的是更加长久和稳固的江山。如何才能使二者和谐统一,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管仲认为,统治者如果心里装着百姓的利益,愿意与百姓同利共生,那么百姓的心中也一定是拥护统治者的;如果统治者心里只装着自己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百姓的利益,那么他想守护的江山社稷一定是岌岌可危的。
在与民同利得民心这个问题上,孟子与管仲给出了同样的回答。一日,齐宣王去猎场狩猎,邀请孟子随行。到达猎场后,仅半个时辰,齐宣王就打下了几只飞鸟和一只梅花鹿,射术得到孟子的称赞。齐宣王听了,心里很得意,于是问孟子:“听说周文王也有一处猎场,方圆七十里,真有这事吗?”孟子回答说:“史书上确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又问:“猎场真有这么大吗?”孟子点头说:“老百姓还觉得小呢!”齐宣王不解地问:“夫子,我的猎场还不到四十里,比周文王的猎场小得多,可老百姓为什么还认为我的猎场太大呢?”孟子说:“周文王的猎场虽大,但割草打柴的人可以进去,打猎的人也可以进去,文王同百姓一起享用猎场,老百姓当然认为太小了!可是君王您呢,恰恰同周文王相反。我早就听说,谁要是杀了您猎场里的鸟兽,等于犯了杀人之罪。对齐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四十里的地盘,就好像是一处大陷阱,百姓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去,这就是老百姓认为您的猎场太大的原因。”听了孟子的话,齐宣王幡然醒悟,于是下令拆掉木栏,解除禁令,和百姓一起享用这个猎场。
与民同利不仅仅是物质丰厚时的共同享受,还包括国家有难时的风雨同舟。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六年,齐国遭受严重旱灾,导致第二年春季爆发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为了应对灾情,齐景公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应对之策,有人建议举行祭神仪式,有人建议占卜算卦。齐景公又请来孔子,向他询问应对之策。孔子答道:“大荒之年,贵族要带头节省财用,出门用驽马驾车,尽量不征用劳力,停止宫室道路建设,举行祭祀活动时可以用币或玉来代替活牲,也不用讲究鼓乐齐鸣的排场。总之,能不支出就不支出,能减少支出就减少支出,这是贤明君主通过节减个人财用来赈灾救民的最正确方式。”齐景公听了连连点头,下令遵照执行。国家有难时,为君者只有从自身做起,降低生活标准,才能带动朝中官员和百姓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对于“民心”这杆秤,自负孔武有力者不屑用之,怀疑轻视者不信可用之,眼高手低者不知如何用之。当然,也确有一些贤君德主能够较好地掌握“民心”这杆秤,让它成为挑起江山社稷、实现长治久安的决定力量。
早在春秋时期,亚圣孟子就已明确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才能“得民心”?是训练所向披靡的军队,还是创造富甲天下的财富?是制定公正严明的法律,还是拥有宅心仁厚的君主?历代贤君名相、大儒先贤不懈努力,以实践回答着只有历史才能检验的答案。
重视民意者得民心
曾经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了得“民心”,自创了一种收集民情民意的方法。据《淮南子·氾论训》记载,大禹当上夏朝的国君以后,在庭院中放置了钟、鼓、磬、铎、鞀五种乐器,百姓求见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事由击打不同的乐器,大禹凭借乐器发出的声音提前做好准备。有时候,大禹吃一頓饭,竟然被求见的百姓打断十多次;洗一次头,竟然需要三次擦干头发。大禹说:“我不担心老百姓停留在路上,反倒担心他们都停在我的门前。”因为如果百姓都停留在门前,说明他们一定是有意见无法表达,他们的事务一定没能及时得到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大禹“五音听治”的良苦用心。大禹特别重视百姓的呼声与要求,因而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
要想得民心,先要知民意。试想,一个连百姓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需求都不闻不问的君王,又怎么可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呢?正如楚汉相争时的刘邦和项羽,他们对待民意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事业的成败。西楚霸王项羽本是贵族出身,依靠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贵族优势成为反秦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个。而刘邦从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是人们眼中的地痞无赖,各方面条件都与项羽相差甚远。但就是这样的一介布衣,却做了大汉的开国皇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重视民意。出身平民的刘邦对黎民百姓的想法和要求十分了解,他知道,经历了秦国多年的暴政,百姓们迫切需要安定的天下、仁慈的君主和平稳的生活。于是,刘邦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及盗抵罪。这三条规定深得民意,刘邦因此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也为他建立西汉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项羽的做法却与刘邦大相径庭。项羽在初期取得成功以后,并没有深入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反而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苛民众。就算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但天下百姓希望的是一个宅心仁厚的明主,而并非一个以暴制暴的昏君,不了解民意的项羽因此失了民心,最终只能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取信于民者得民心
重视民意,了解民众的呼声和要求,是获得“民心”的前提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想方设法去满足民众的合理需求并兑现承诺,得到的“民心”才会更加稳固。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乱频仍。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秦孝公决定改革图强,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众所周知,商鞅为了取信于民,采用“城门立木”的做法,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的推行,得到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末期的唯一强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因取信于民而巩固社稷的,也有因失信于民而丢掉江山的,其中最“著名”的国君莫过于“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了。他为了博取宠妃褒姒一笑,把诸侯的信任当作玩笑,最终失去了民心、失掉了江山,因失信而亡国亡身。
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200多年以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参悟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意义。一日,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粮食丰富、军备充足、人民信任,这三项对于治理国家最为重要。”子贡又问孔子:“如果要在这三项中舍弃一样,该放弃什么呢?”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再去掉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而如果失掉人民的信任,那么即使有丰富的粮食和充足的军备,这个国家也很难存在。”可见,与其他治国理政的方法相比,取信于民是基础,占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与民同利者得民心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向着对自己有利的目标不断地奔波劳作。百姓追求的是更加舒适和安逸的生活,统治者追求的是更加长久和稳固的江山。如何才能使二者和谐统一,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管仲认为,统治者如果心里装着百姓的利益,愿意与百姓同利共生,那么百姓的心中也一定是拥护统治者的;如果统治者心里只装着自己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百姓的利益,那么他想守护的江山社稷一定是岌岌可危的。
在与民同利得民心这个问题上,孟子与管仲给出了同样的回答。一日,齐宣王去猎场狩猎,邀请孟子随行。到达猎场后,仅半个时辰,齐宣王就打下了几只飞鸟和一只梅花鹿,射术得到孟子的称赞。齐宣王听了,心里很得意,于是问孟子:“听说周文王也有一处猎场,方圆七十里,真有这事吗?”孟子回答说:“史书上确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又问:“猎场真有这么大吗?”孟子点头说:“老百姓还觉得小呢!”齐宣王不解地问:“夫子,我的猎场还不到四十里,比周文王的猎场小得多,可老百姓为什么还认为我的猎场太大呢?”孟子说:“周文王的猎场虽大,但割草打柴的人可以进去,打猎的人也可以进去,文王同百姓一起享用猎场,老百姓当然认为太小了!可是君王您呢,恰恰同周文王相反。我早就听说,谁要是杀了您猎场里的鸟兽,等于犯了杀人之罪。对齐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四十里的地盘,就好像是一处大陷阱,百姓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去,这就是老百姓认为您的猎场太大的原因。”听了孟子的话,齐宣王幡然醒悟,于是下令拆掉木栏,解除禁令,和百姓一起享用这个猎场。
与民同利不仅仅是物质丰厚时的共同享受,还包括国家有难时的风雨同舟。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六年,齐国遭受严重旱灾,导致第二年春季爆发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为了应对灾情,齐景公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应对之策,有人建议举行祭神仪式,有人建议占卜算卦。齐景公又请来孔子,向他询问应对之策。孔子答道:“大荒之年,贵族要带头节省财用,出门用驽马驾车,尽量不征用劳力,停止宫室道路建设,举行祭祀活动时可以用币或玉来代替活牲,也不用讲究鼓乐齐鸣的排场。总之,能不支出就不支出,能减少支出就减少支出,这是贤明君主通过节减个人财用来赈灾救民的最正确方式。”齐景公听了连连点头,下令遵照执行。国家有难时,为君者只有从自身做起,降低生活标准,才能带动朝中官员和百姓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对于“民心”这杆秤,自负孔武有力者不屑用之,怀疑轻视者不信可用之,眼高手低者不知如何用之。当然,也确有一些贤君德主能够较好地掌握“民心”这杆秤,让它成为挑起江山社稷、实现长治久安的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