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容乐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是对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培养,也是提升创新精神的基础。因此,应当在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建议
作者简介:王楠(1982- ),女,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行政法学;关蕾(1981- ),女,江苏泰州人,河海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行政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1-0091-02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人的基本需求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不可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作为独一无二的主体,他必须最终在自我实现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否则将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而这个找寻的过程只能由当事者自身来完成。
在理工科大学中,过分偏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充其量只能为人的智力的发展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提供乐土,纯粹的功利理性和实用主义思想也只能培养出现实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却远远无法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而对于人的自身问题的思考恰恰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正是基于“神于天、圣于地”的信念,基于“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气度,基于“我善养我浩然之气”的胸怀,才造就了《满江红》的壮怀激烈,造就了《登岳阳楼记》的“大我”境界,也造就了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文明与辉煌。当一个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家、民族的使命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内心的丰盈中寻得了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他的需要才是真正被满足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这种价值在历史中如此,现时期亦然。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必要途径
理工科大学生主要运用的是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是以理性、求真、价值中立为特点的。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让人类找到了征服自然的金钥匙,使物质文明在近现代短短百年中取得了高速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一旦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到了极致并占据绝对话语权时,人文关怀的式微便很容易带来自我的迷失,变成马尔库塞所称的“单向度的人”。近年来,德国、美国等国家校园枪击事件的频发、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以试验之名用硫酸泼熊的事件、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等等都是大学生价值追求极端化的表现。当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法为自己找到生存的意义和正确的价值观时,上述悲剧就会变换着形式不断上演。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创新。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并不是科学知识本身所能够解决的,只有对周围的人和社会给予充分地关注,才能为科学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大发展中,瓦特的蒸汽机、福特式的生产方式(即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方式)等等都是基于对周遭的关注而推动了科学史的进程。爱因斯坦曾多次提到,“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如果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一事无成。”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亦指出:“人的创造性与健康自我实现、丰满的人性也许是同一概念。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特性是能随遇而安,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地对付他毫无思想准备时面临的情境。”上述想像力的培养、音乐的熏陶以及健康的自我实现、丰满的人性等等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建议
1.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应当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时数。据一项调查显示,全国30多所理工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数平均仅占总学时数的9%,这个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显然是较低的。美国人文科学促进会提出的四年级50小时的核心课程中,文化素质课占60%;哈佛大学在两个本科生院开设了150门核心课程,其中人文素质课占82门;麻省理工学院规定:获理科学位的本科生,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需占总学分的27%。学时数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各个课程学习的深度和质量。只有真正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时数,才能使学生有机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增强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逐渐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性。目前,我国不少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偶然性和运动性等情况,课程的设置常常并非经过科学的设计,而是通过任课教师的申请拼凑而成;而学生对于人文素质课程的选择也缺乏系统性和导向性,轻松、趣味性成为了不少学生选择人文课程的主要标准。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缺乏统筹规划的课程设置方式显然不利于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对此,日本高校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日本关西大学工学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哲学、伦理学、逻辑、历史、人文地理、文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商学、社会学、自然学科史、部落解放论等。东京工业大学理工部开设了25门深度要求不同的人文素质课程。
在国内,第一批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高校已经开启了相应的探索与改革,课程体系已初具規模。例如,北京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6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清华大学对此的规定为13个学分。在课程设置上,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5个领域开设系列精品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扩展,以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北京师范大学规定学生要完成不低于66个学分的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做法与成功经验都是可资借鉴的。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是提升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
其一,举办人文讲座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推出“百期系列讲座”,聘请海内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诸领域的专家学者进校开讲;北京大学推出了“名师名课”,邀请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80高龄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张世英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哲学通论》,许多大师级专家学者走上公共课讲台。其二,高度重视美育,让高雅文学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清华大学构建了理论赏析、实践技巧、艺术表演和创作相结合的艺术教育体系。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组建了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中华诗词的吟诵和创作活动等都非常富有特色。其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阅读经典名著的活动。清华大学推出了学生阅读书目,并通过导读课程和名著上网,解决了指导力量和书籍的不足等问题。山西大学等校为学生编写了名著导读手册等,为学生自我学习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提供了平台。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意义一直以来都为东西方学者所高度提倡。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内化为精神,需要体现为具体的行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生只有通过切实的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对于人文的理解才能更上一个台阶,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而所谓人文与科学的有机融合也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方世荣等.关于法政策与法律关系的再思考——从集中和反映人民的意志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6(5):35.
[2]韩松.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8(3):65.
[3]徐凤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状况与法律规制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3.
[4]李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5):55.
[5]喻文莉等.困境与出路:城市化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J].当代法学,2008(2):69.
[6]参见张鹏等.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思考[J].法学,2006(5):37.
责任编辑:黄 杰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建议
作者简介:王楠(1982- ),女,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行政法学;关蕾(1981- ),女,江苏泰州人,河海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行政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1-0091-02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人的基本需求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不可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作为独一无二的主体,他必须最终在自我实现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否则将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而这个找寻的过程只能由当事者自身来完成。
在理工科大学中,过分偏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充其量只能为人的智力的发展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提供乐土,纯粹的功利理性和实用主义思想也只能培养出现实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却远远无法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而对于人的自身问题的思考恰恰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正是基于“神于天、圣于地”的信念,基于“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气度,基于“我善养我浩然之气”的胸怀,才造就了《满江红》的壮怀激烈,造就了《登岳阳楼记》的“大我”境界,也造就了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文明与辉煌。当一个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家、民族的使命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内心的丰盈中寻得了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他的需要才是真正被满足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这种价值在历史中如此,现时期亦然。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必要途径
理工科大学生主要运用的是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是以理性、求真、价值中立为特点的。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让人类找到了征服自然的金钥匙,使物质文明在近现代短短百年中取得了高速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一旦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到了极致并占据绝对话语权时,人文关怀的式微便很容易带来自我的迷失,变成马尔库塞所称的“单向度的人”。近年来,德国、美国等国家校园枪击事件的频发、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以试验之名用硫酸泼熊的事件、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等等都是大学生价值追求极端化的表现。当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法为自己找到生存的意义和正确的价值观时,上述悲剧就会变换着形式不断上演。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创新。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并不是科学知识本身所能够解决的,只有对周围的人和社会给予充分地关注,才能为科学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大发展中,瓦特的蒸汽机、福特式的生产方式(即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方式)等等都是基于对周遭的关注而推动了科学史的进程。爱因斯坦曾多次提到,“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如果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一事无成。”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亦指出:“人的创造性与健康自我实现、丰满的人性也许是同一概念。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特性是能随遇而安,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地对付他毫无思想准备时面临的情境。”上述想像力的培养、音乐的熏陶以及健康的自我实现、丰满的人性等等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建议
1.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应当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时数。据一项调查显示,全国30多所理工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数平均仅占总学时数的9%,这个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显然是较低的。美国人文科学促进会提出的四年级50小时的核心课程中,文化素质课占60%;哈佛大学在两个本科生院开设了150门核心课程,其中人文素质课占82门;麻省理工学院规定:获理科学位的本科生,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需占总学分的27%。学时数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各个课程学习的深度和质量。只有真正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时数,才能使学生有机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增强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逐渐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性。目前,我国不少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偶然性和运动性等情况,课程的设置常常并非经过科学的设计,而是通过任课教师的申请拼凑而成;而学生对于人文素质课程的选择也缺乏系统性和导向性,轻松、趣味性成为了不少学生选择人文课程的主要标准。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缺乏统筹规划的课程设置方式显然不利于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对此,日本高校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日本关西大学工学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哲学、伦理学、逻辑、历史、人文地理、文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商学、社会学、自然学科史、部落解放论等。东京工业大学理工部开设了25门深度要求不同的人文素质课程。
在国内,第一批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高校已经开启了相应的探索与改革,课程体系已初具規模。例如,北京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6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清华大学对此的规定为13个学分。在课程设置上,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5个领域开设系列精品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扩展,以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北京师范大学规定学生要完成不低于66个学分的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做法与成功经验都是可资借鉴的。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是提升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
其一,举办人文讲座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推出“百期系列讲座”,聘请海内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诸领域的专家学者进校开讲;北京大学推出了“名师名课”,邀请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80高龄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张世英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哲学通论》,许多大师级专家学者走上公共课讲台。其二,高度重视美育,让高雅文学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清华大学构建了理论赏析、实践技巧、艺术表演和创作相结合的艺术教育体系。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组建了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中华诗词的吟诵和创作活动等都非常富有特色。其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阅读经典名著的活动。清华大学推出了学生阅读书目,并通过导读课程和名著上网,解决了指导力量和书籍的不足等问题。山西大学等校为学生编写了名著导读手册等,为学生自我学习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提供了平台。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意义一直以来都为东西方学者所高度提倡。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内化为精神,需要体现为具体的行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生只有通过切实的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对于人文的理解才能更上一个台阶,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而所谓人文与科学的有机融合也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方世荣等.关于法政策与法律关系的再思考——从集中和反映人民的意志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6(5):35.
[2]韩松.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8(3):65.
[3]徐凤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状况与法律规制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3.
[4]李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5):55.
[5]喻文莉等.困境与出路:城市化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J].当代法学,2008(2):69.
[6]参见张鹏等.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思考[J].法学,2006(5):37.
责任编辑: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