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虽然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正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地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我们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课程改革
一、吃透课程标准要求,优化教学设计
1.教师要正确深入解读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把握教学内容与要求以及教育价值,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2.要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析并处理好教材。教材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条线索,并非教学活动的圣经。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教材只是参考,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我们可以参考,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完善或者改变教材,甚至自己设计。从目前的情况看,以教材为本是非常普遍的。大家经常说,“课本、课本,教学之本”,实际上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之本”。
3.要采用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注意合理选择讲述、讨论与独立学习等不同形式,还要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等不同方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目前教师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多媒体运用”的实效不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人机互动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报幕员、播放员,只起到了教辅人员的作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意识,形成材料的堆积,找不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激发点,忽视了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使过程分析动态化,有效地让学生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虚拟一些没条件做到的实验,有助于探究情境的创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会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三、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促进师生友好互动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性。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3.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设计预设中的不足。
四、实施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着同一个教师授课,本来有着相同的认知基础,但学生个体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掌握新授知识程度的参差不齐。而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个别尖子生的出类拔萃。因此,我们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样给予适当的关注;既要考虑针对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注意完善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
五、紧扣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练习作业
1.要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要控制训练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训练与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很好地落实教学核心内容;在保证基础的条件上,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训练,社会实践等。千万不要盲目崇拜“熟能生巧”。研究表明,如果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比如说让某个学生抄写100遍甚至更多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甚至厌倦学这门课程,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练习会“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又有一句话叫“熟能生笨”。当然,理科学习中的练习还是必要和重要的,并不是说不需要练习,而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这就是有效学习的意思。
2.要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要善于利用批改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既给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又从中捕捉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诊断,补充矫正性练习,改善教学行为。
六、贯彻综合素质评价精神,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1.学生学习的评价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不得随意拔高要求,同时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差异,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2.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要注意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指导学生调整、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3.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要评价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
总之,“三尺讲台可大作文章,哪里都可以挖出清泉”,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课程改革
一、吃透课程标准要求,优化教学设计
1.教师要正确深入解读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把握教学内容与要求以及教育价值,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2.要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析并处理好教材。教材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条线索,并非教学活动的圣经。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教材只是参考,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我们可以参考,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完善或者改变教材,甚至自己设计。从目前的情况看,以教材为本是非常普遍的。大家经常说,“课本、课本,教学之本”,实际上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之本”。
3.要采用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注意合理选择讲述、讨论与独立学习等不同形式,还要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等不同方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目前教师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多媒体运用”的实效不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人机互动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报幕员、播放员,只起到了教辅人员的作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意识,形成材料的堆积,找不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激发点,忽视了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使过程分析动态化,有效地让学生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虚拟一些没条件做到的实验,有助于探究情境的创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会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三、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促进师生友好互动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性。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3.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设计预设中的不足。
四、实施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着同一个教师授课,本来有着相同的认知基础,但学生个体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掌握新授知识程度的参差不齐。而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个别尖子生的出类拔萃。因此,我们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样给予适当的关注;既要考虑针对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注意完善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
五、紧扣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练习作业
1.要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要控制训练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训练与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很好地落实教学核心内容;在保证基础的条件上,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训练,社会实践等。千万不要盲目崇拜“熟能生巧”。研究表明,如果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比如说让某个学生抄写100遍甚至更多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甚至厌倦学这门课程,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练习会“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又有一句话叫“熟能生笨”。当然,理科学习中的练习还是必要和重要的,并不是说不需要练习,而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这就是有效学习的意思。
2.要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要善于利用批改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既给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又从中捕捉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诊断,补充矫正性练习,改善教学行为。
六、贯彻综合素质评价精神,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1.学生学习的评价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不得随意拔高要求,同时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差异,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2.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要注意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指导学生调整、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3.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要评价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
总之,“三尺讲台可大作文章,哪里都可以挖出清泉”,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