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势在必行。
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们都能以情感人,以美动人,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
1、领略美的景物。文学作品中的美景,大多是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对自然景物进行剪裁、加工,通过优美的语言创造的,表达了作者优美的情感,当然能够引起读者对美的体验。比如:季羡林《富春江上》、徐迟《黄山记》等等,都将自然之美展现到极致。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富春江,那独步天下的黄山,无不充满了无限迷人的魅力……它们的形状、色彩、声音、情致等,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心驰神荡、迷恋陶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品味,力图“见”其形、悟其神。教学中可多朗读一学生读、老师读(放录音)。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画面、景物,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2、感受美的形象。在语文课本中,活跃着许多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如沈从文的《边城》中人物的刻画就非常成功。尤其是对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的塑造,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的回味和审美感受。翠翠外貌的美丽不同于社会习惯对美丽的评价。而是一种散发出自然特性、来自乡村的健康美丽。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因而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人又乖巧善良,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还有山村女子特有的羞涩,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更增添几分妩媚与动人。
再例如,《荷花淀》一文,四个女人商议要看丈夫,那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尽管文中没有一笔一划的外貌描写,但人物形象真情毕现,呼之欲出。听其言观其人,可以感觉到四个女人分别是聪明秀气、直率坦诚、谨慎稳重、内心羞涩的女性形象,她们关心丈夫,热爱生活,为了抗击日寇,为国家舍小家,深明大义,具有形象生动美、材料鲜明美、人物心灵美。
3、感受美的意境。意象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而意境则是作者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则是整体的、空灵的。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共同特征,这是作者在创造意象和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情景交融,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也能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所以意境优美的作品的感染力特别强。它会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作者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因而这种想象和联想产生的美感并不比作者笔下出现的形象美逊色。意境美在古代作品中尤为突出。《天净沙·秋思》中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的十个意象,突出与强化了凄惨悲苦的情感,从而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的情怀。当然,在现代作品中也有意境美的佳作。《故都的秋》中,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一层主观感情色彩。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4、感受美的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当然也是十分优美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欣赏。读文章要找“文眼”,鉴赏诗要寻“诗眼”。教师要抓住精彩传神之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学生去领略语言美的奥妙。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语言就很美。比如,全文的比喻很多,又有鲜明的个性。喻荷叶为“舞女的裙”,婀娜多姿,美艳迷人;喻荷花如“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的银白和光华耀眼。又写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丽高雅之美;喻月光如“流水”,既写出了月光在荷塘上晃动,又状出了月光明亮洁净的特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5、感受美的韵律。韵律美往往体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美读对于感受韵律美尤为重要,它犹如神棒,指向哪,哪里就会开出赏心悦目的绚烂之花。朗读就是要把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例如郭沫若《炉中煤》,用詩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写“我”的重生: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心中有委屈、苦闷、彷徨,不过,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所以,仅有思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真诚的奉献和牺牲,效力之机已来,“我”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结尾与开头形成复唱。是诗人爱国主义感情的凝聚点。我先让学生试着读。读准字音,大致了解诗歌中的意思,初步把握住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感受诗歌氛围,接着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跟着录音读、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最后比赛诵读,让他们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诵读中体会诗歌、品味诗歌。就这样,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学生渐渐把握住了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绵绵的怀国之意这一主题。
当然,美感教育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罗慧,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们都能以情感人,以美动人,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
1、领略美的景物。文学作品中的美景,大多是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对自然景物进行剪裁、加工,通过优美的语言创造的,表达了作者优美的情感,当然能够引起读者对美的体验。比如:季羡林《富春江上》、徐迟《黄山记》等等,都将自然之美展现到极致。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富春江,那独步天下的黄山,无不充满了无限迷人的魅力……它们的形状、色彩、声音、情致等,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心驰神荡、迷恋陶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品味,力图“见”其形、悟其神。教学中可多朗读一学生读、老师读(放录音)。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画面、景物,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2、感受美的形象。在语文课本中,活跃着许多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如沈从文的《边城》中人物的刻画就非常成功。尤其是对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的塑造,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的回味和审美感受。翠翠外貌的美丽不同于社会习惯对美丽的评价。而是一种散发出自然特性、来自乡村的健康美丽。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因而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人又乖巧善良,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还有山村女子特有的羞涩,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更增添几分妩媚与动人。
再例如,《荷花淀》一文,四个女人商议要看丈夫,那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尽管文中没有一笔一划的外貌描写,但人物形象真情毕现,呼之欲出。听其言观其人,可以感觉到四个女人分别是聪明秀气、直率坦诚、谨慎稳重、内心羞涩的女性形象,她们关心丈夫,热爱生活,为了抗击日寇,为国家舍小家,深明大义,具有形象生动美、材料鲜明美、人物心灵美。
3、感受美的意境。意象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而意境则是作者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则是整体的、空灵的。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共同特征,这是作者在创造意象和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情景交融,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也能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所以意境优美的作品的感染力特别强。它会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作者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因而这种想象和联想产生的美感并不比作者笔下出现的形象美逊色。意境美在古代作品中尤为突出。《天净沙·秋思》中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的十个意象,突出与强化了凄惨悲苦的情感,从而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的情怀。当然,在现代作品中也有意境美的佳作。《故都的秋》中,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一层主观感情色彩。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4、感受美的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当然也是十分优美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欣赏。读文章要找“文眼”,鉴赏诗要寻“诗眼”。教师要抓住精彩传神之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学生去领略语言美的奥妙。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语言就很美。比如,全文的比喻很多,又有鲜明的个性。喻荷叶为“舞女的裙”,婀娜多姿,美艳迷人;喻荷花如“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的银白和光华耀眼。又写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丽高雅之美;喻月光如“流水”,既写出了月光在荷塘上晃动,又状出了月光明亮洁净的特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5、感受美的韵律。韵律美往往体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美读对于感受韵律美尤为重要,它犹如神棒,指向哪,哪里就会开出赏心悦目的绚烂之花。朗读就是要把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例如郭沫若《炉中煤》,用詩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写“我”的重生: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心中有委屈、苦闷、彷徨,不过,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所以,仅有思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真诚的奉献和牺牲,效力之机已来,“我”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结尾与开头形成复唱。是诗人爱国主义感情的凝聚点。我先让学生试着读。读准字音,大致了解诗歌中的意思,初步把握住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感受诗歌氛围,接着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跟着录音读、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最后比赛诵读,让他们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诵读中体会诗歌、品味诗歌。就这样,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学生渐渐把握住了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绵绵的怀国之意这一主题。
当然,美感教育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罗慧,教师,现居江苏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