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浅谈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必须加强学生对知识实施探究性学习。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现就七年级数学教学中《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一节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演示,以便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和学习:本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后,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这一节学习的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明确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教材通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利用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建构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及其解的概念,利用新知识的实际背景,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由学生感兴趣又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景,运用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共同探索与一元一次有异同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通过学习逐一验证,领会二元一次方程和解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获得数学体验,同时学生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得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拓展延伸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又贴近学生,能提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
  老师:同学们喜欢足球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个足球问题,好吗?
  [问题1]足球的积分如下:
  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辽宁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9场,得17分,它在这一轮只负了2场,那么辽宁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
  老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能用几种方法来解?
  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按自己思考的方法来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调整课堂教学程序。
  如果学生先用算术方法来解:辽宁队胜的场数为(17-7)÷(3-1)
  或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出问题如:辽宁队胜的场数为x,则平的场数为(7-x),所列方程为3x+(7-x)=17,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说明:如果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经发现用字母“x”和“y”来表示辽宁队胜、平的场数,并且列出了两个方程,那么教师就按学生的思路,对照问题与所列方程和学生一起演示由实际问题到列方程这一数学知识的建立过程,目的是既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又要照顾个体的差异。
  二、引导学生探索欲望
  1.学生从胜和平的场数之和的关系中得到等式x+y=7,与得分关系式得到等式3x+y=17,后设问:⑴其中x可以取哪些值?y又可以取哪些值?能否任意取值? ⑵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异同点?设问的目的是:①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x,y的取值是成对的;②用x的代数式表示y,使学生的思维有消元意识,为下一节打下伏笔。③两者共同点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不同点是“有两个未知数”,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建构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④在检验符合方程两边的值时,学生归纳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方程的解去检验其中的数量关系,由此探索得出两个方程要同时满足,就应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把它们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从中推断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同时也提示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两者对比起来讨论,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然后由学生根据已得出的方程组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征。
  ⑴整式;⑵二元;⑶一次。
  方程组的解的特征:
  “要同时满足两个方程”“未知数的值是一对”
  三、解题后的反思
  1.本节课按“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兼顾个体差异,利用学生对喜闻乐见的“足球比赛”创设问题情景,采用不同的自己愿意应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问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学会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2.教师既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又要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不能把教案的思路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思维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探索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变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作者单位:415300湖南省石门县新关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数学的《新课标》对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学什么?有价值的数学;学到什么?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我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备好每节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备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备教材。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
期刊
表扬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常用的正面教育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但也要把握好尺度。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表扬呢?我认为  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表扬要准确,要实事求是  我们每一个班都有各种各样性格的学生,有的爱表现,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都的学生也许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困难。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在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该有更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  的爱。实践证明,贯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便是“爱的教育”。  一、师爱,严父慈母般的爱,给予学生家的温暖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会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家庭中,父母要对孩子负责,班集体中,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负责。班主任对待
期刊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班主任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进师生感情,还能更好地接受教育。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掌握对学生的批评艺术呢。如何让学生在受了批评后如浴春风。  一、用赞扬代替批评  “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我们在批评学生的不足之前,应真诚
期刊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我们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积极地掌握知识,培养合作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课堂教学是关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
期刊
【提要】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本人认为一是引导阅读,二是侧重鼓励,三是借助音乐,四是日常积累,五是树立榜样,六是愉快教学,七是讲究批改。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动力,教师要注意方法,注意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引导 鼓励 观察 积累 创新 兴趣  作文
期刊
一、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1.明确特点  ①长句。长句之所以“长”,是由于句子附加成分多,但是再长,长句仍然是一个单句。  ②短句。相对于长句,短句的结构要简单得多,一个个短句要么独立存在,要么以复句中的分句形式存在。  2.长句变短句的方法:  长句变短句的基本步骤是: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使之成为一个短句,然后将枝叶变成若干短句。  ⑴附加成分抽取法(思路重组法)  要将长句变成短句,我们可以先将句
期刊
在数学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列出正确的方程,拓展了解决问题的视野。学生接受列方程的解题思路容易把难题转化成容易的题,且知道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是密切联系着的。不是各自孤立的。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会遇到需要用方程来解答的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正确分析题中的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
期刊
高效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怎样才能指导学生“会学”呢?要使学生“会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下足功夫,教会学生会预习,会上课,会温习,会总结。  一、会预习——在预习中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会预习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听讲,下课就是做作业,作业做完,万事大吉,由于没有预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