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双师型教师对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具有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积极建议。
关键词:高职 会计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从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许多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实践动手能力。而高职毕业生往往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知从何入手,感到非常生疏,不能马上胜任工作。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校时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较少,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外实习,二是校内模拟实习。
1.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多,岗位少,学校很难找到足够的企业安排所有学生的实习;二是会计资料是企业的商业秘密,让流动性很强的实习生做会计工作是企业不能接受的;三是由于企业每一个会计人员只负责一项或几项工作,这样的岗位分工限制了实习的业务范围;四是由于各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与学生学习的软件可能不同,造成工作手段制约了实习效果;五是多数企业会计人员理论学习不足,难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
2.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校外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具有为学校解决找实习单位难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充足和真实的操作机会,有利于缩短时间,把握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成本低且风险小等较多优势。因此,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已成为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但目前校内模拟实习并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
(1)过分强调基础技能,忽视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新会计制度中,较多业务需会计人员自行确定核算方法,强调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运用。而目前进行的会计模拟实习,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建账、登账、结账等固定模式的运用,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训练。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在选择模拟实习资料时,过于强调“真实”,将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实际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加工整理。另外,由于企业个体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业务夹杂其中,使学生无从下手。而有些学校准备的实习资料则与实际相差较远,完全由几个教师凭空编造出一个虚假的企业和一些缺乏客观依据的业务,必然会出现“模拟实习就是会计作业的翻版”的现象,缺乏真实感,使学生失去了兴趣。以上两种情况都影响了会计模拟实习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2)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目前的会计模拟实习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直接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省略了“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非在学生,而是由于教师在准备资料时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选择,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审核工作。显然,这与会计的职业能力要求不符。
(3)教材内客涉及面较窄。现有的实习教材大多以工业企业的一般纳税人为主,但在现实生活中,小企业更多,其经营范围、类型等涉及面比较广。同时,现有教材的业务内容偏少,提供的模拟操作资料是12月份的,不能让学生体验月度、年度的结账工作,没有实现账簿的连续操作。
(4)缺少会计工作情景。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院校根本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模拟实验室,而是在学生上课的普通教室进行教学,上课也与理论教学相差无异,学生没有专业的会计器具,也无法形成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部分设有独立会计模拟实验室的院校,也未能配齐各种会计实物资料,设置不够规范,与企业会计部门的实际工作相差甚远。
二、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双师型教师对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如上所述,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已成为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呢?对此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相应措施,如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营造真实的工作情景,改变实践教学方法等。但我们认为,上述众多措施最终都可归结为一点,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双师型教师,只要拥有了双师素质的教师,就可购进或自行编写内容完善的实训教材,就可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场景配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就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加强学生的监督能力,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
当前,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任教师都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他们对会计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把握程度和较好的前瞻性。但他们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职业,并未从事过实际会计工作,而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这些老师在模拟实习过程中,有时会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来指导实习,其指导与解释问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核心要素,职业教育师资更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可以说,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从素质上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更要能胜任“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名师出高徒”“言传身教”“做中教”,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除了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胜任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
2.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及措施
(1)对专任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第一,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实践,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学校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考核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并将考核与薪酬评级、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第二,组织专任教师参加每年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掌握会计领域最新动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审计师、理财师、经济师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第四,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担任企业会计顾问、财务顾问、审计顾问。
(2)制定激励措施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产学研相结合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论文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请教、共同探讨,提高科研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
本文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研究》(项目编号为:2011ZCJG2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 会计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从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许多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实践动手能力。而高职毕业生往往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知从何入手,感到非常生疏,不能马上胜任工作。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校时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实际案例较少,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外实习,二是校内模拟实习。
1.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多,岗位少,学校很难找到足够的企业安排所有学生的实习;二是会计资料是企业的商业秘密,让流动性很强的实习生做会计工作是企业不能接受的;三是由于企业每一个会计人员只负责一项或几项工作,这样的岗位分工限制了实习的业务范围;四是由于各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与学生学习的软件可能不同,造成工作手段制约了实习效果;五是多数企业会计人员理论学习不足,难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
2.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校外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具有为学校解决找实习单位难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充足和真实的操作机会,有利于缩短时间,把握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成本低且风险小等较多优势。因此,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已成为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但目前校内模拟实习并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
(1)过分强调基础技能,忽视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新会计制度中,较多业务需会计人员自行确定核算方法,强调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运用。而目前进行的会计模拟实习,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建账、登账、结账等固定模式的运用,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训练。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在选择模拟实习资料时,过于强调“真实”,将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实际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加工整理。另外,由于企业个体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业务夹杂其中,使学生无从下手。而有些学校准备的实习资料则与实际相差较远,完全由几个教师凭空编造出一个虚假的企业和一些缺乏客观依据的业务,必然会出现“模拟实习就是会计作业的翻版”的现象,缺乏真实感,使学生失去了兴趣。以上两种情况都影响了会计模拟实习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2)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目前的会计模拟实习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直接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省略了“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非在学生,而是由于教师在准备资料时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选择,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审核工作。显然,这与会计的职业能力要求不符。
(3)教材内客涉及面较窄。现有的实习教材大多以工业企业的一般纳税人为主,但在现实生活中,小企业更多,其经营范围、类型等涉及面比较广。同时,现有教材的业务内容偏少,提供的模拟操作资料是12月份的,不能让学生体验月度、年度的结账工作,没有实现账簿的连续操作。
(4)缺少会计工作情景。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院校根本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模拟实验室,而是在学生上课的普通教室进行教学,上课也与理论教学相差无异,学生没有专业的会计器具,也无法形成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部分设有独立会计模拟实验室的院校,也未能配齐各种会计实物资料,设置不够规范,与企业会计部门的实际工作相差甚远。
二、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双师型教师对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如上所述,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已成为绝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呢?对此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相应措施,如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营造真实的工作情景,改变实践教学方法等。但我们认为,上述众多措施最终都可归结为一点,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双师型教师,只要拥有了双师素质的教师,就可购进或自行编写内容完善的实训教材,就可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场景配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就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加强学生的监督能力,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
当前,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任教师都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他们对会计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把握程度和较好的前瞻性。但他们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职业,并未从事过实际会计工作,而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这些老师在模拟实习过程中,有时会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来指导实习,其指导与解释问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核心要素,职业教育师资更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可以说,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从素质上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更要能胜任“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名师出高徒”“言传身教”“做中教”,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除了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胜任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
2.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及措施
(1)对专任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第一,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实践,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学校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考核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并将考核与薪酬评级、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第二,组织专任教师参加每年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掌握会计领域最新动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审计师、理财师、经济师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第四,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担任企业会计顾问、财务顾问、审计顾问。
(2)制定激励措施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产学研相结合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论文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请教、共同探讨,提高科研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
本文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研究》(项目编号为:2011ZCJG2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