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每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学困生。他们或迷茫,或自卑,或封闭,或逆反,给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困难。要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重视这些学生的转化,并把这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困生的情绪极不稳定,自卑感较强,严重缺乏自信。据统计,学困生中只有20%是因为智力障碍,而80%是由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对学困生进行正确、耐心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从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入手,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张开爱的翅膀,营造和谐氛围。
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的学业和思维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的责骂、同学的嘲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学困生对爱、对受尊重的需求就会更加强烈。
我让班里的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交朋友,努力营造一种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我还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劝慰他们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作业完成得怎样,老师讲的知识是否能听懂。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订学习计划。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要给孩子解释、悔改的机会,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有的学困生由害怕出错,上课不敢发言,而变得敢于积极大胆地发言;有的学困生由不写作业而转变为主动地完成作业。他们的变化,是因为得到了爱,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内心生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俗话说:勤能补拙。而我说“情”亦能补拙——教师给学困生更多的關爱,往往能引起学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给予充分的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
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和自尊,看不到希望。如果学困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赞赏与鼓励,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自信地去努力学习,并增强自我反省意识,从而不断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这种动力就像一双有力的手推动他们不断前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就是对他们的赏识。我不忘时时鼓励他们,相信他们还会有新的“闪光点”,学生也就真的能有更大的进步。这些工作是最需要爱心和耐心的。在平日批改作业中,我从不吝啬赞美,经常留下一些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例如:“最近有进步,继续努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不退缩。加油!”在课堂上多给予学困生机会,用各种方式暗示他们“我相信你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并对他们能够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给予热情鼓励。
可以说,任何学生在不同方面都各有所长,评价一个学生要从德、智、体几个方面综合测评,不能只看学习成绩。尤其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细心观察,要用“放大镜”去看学困生的优点。只有不断发现并褒奖他们的优点,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发展的希望,树立自信,努力向上。
(本栏责编 晓 月)
学困生的情绪极不稳定,自卑感较强,严重缺乏自信。据统计,学困生中只有20%是因为智力障碍,而80%是由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对学困生进行正确、耐心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从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入手,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张开爱的翅膀,营造和谐氛围。
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的学业和思维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的责骂、同学的嘲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学困生对爱、对受尊重的需求就会更加强烈。
我让班里的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交朋友,努力营造一种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我还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劝慰他们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作业完成得怎样,老师讲的知识是否能听懂。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订学习计划。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要给孩子解释、悔改的机会,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有的学困生由害怕出错,上课不敢发言,而变得敢于积极大胆地发言;有的学困生由不写作业而转变为主动地完成作业。他们的变化,是因为得到了爱,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内心生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俗话说:勤能补拙。而我说“情”亦能补拙——教师给学困生更多的關爱,往往能引起学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给予充分的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
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和自尊,看不到希望。如果学困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赞赏与鼓励,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自信地去努力学习,并增强自我反省意识,从而不断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这种动力就像一双有力的手推动他们不断前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就是对他们的赏识。我不忘时时鼓励他们,相信他们还会有新的“闪光点”,学生也就真的能有更大的进步。这些工作是最需要爱心和耐心的。在平日批改作业中,我从不吝啬赞美,经常留下一些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例如:“最近有进步,继续努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不退缩。加油!”在课堂上多给予学困生机会,用各种方式暗示他们“我相信你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并对他们能够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给予热情鼓励。
可以说,任何学生在不同方面都各有所长,评价一个学生要从德、智、体几个方面综合测评,不能只看学习成绩。尤其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细心观察,要用“放大镜”去看学困生的优点。只有不断发现并褒奖他们的优点,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发展的希望,树立自信,努力向上。
(本栏责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