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学期开学伊始,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准备奖给进步学生的一本新书不知被谁撕破了几页,有人看见是学习委员撕的,但是当我向她询问时,她却怎么都不肯承认,竟然还编了谎话想蒙混过关。直到大家拿出证据,她才一下子痛哭流涕。我感到很不理解:为什么好学生也撒谎?这样下去,教师该怎样进行教育?
在上学期的一次德育培训中,我就此问题和教师们进行了交流,收获颇多。一般来说,孩子说谎有以下几种原因:
逃避困境。孩子们常有这样一种逻辑:要是没人能证明我做了错事,我不就可以逃避惩罚了吗?学龄期的孩子已非常清楚做哪些事会受到表扬,做哪些事会受到批评和惩罚。然而,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尚不能将外在约束与内在愿望很好地整合,所以会“明知故犯”。
如冰冰上三年级,因与同学玩游戏机而忘了做作业。冰冰的爸爸很严厉,常用打屁股的方式来惩罚冰冰。所以冰冰回到家,爸爸问他有没有作业时,他马上说:“没有。”又如,峰峰因为贪玩没做周日的家庭作业,周一老师检查,峰峰害怕老师惩罚,就谎称作业做完了,但早上来得匆忙,落在家里了。当老师要给家里打电话核实时,他又谎称家里的电话坏了,打不通。这种脱口而出的谎言完全是为了使自己逃避惩罚,安全过关,心存侥幸,反映了许多儿童说谎的心态。
取悦父母。有时,孩子做某件事或说某些话常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赏。如亮亮的爸爸知道他又参加了作文辅导班,就问他学得怎样。他吹嘘道:“我的作文进步很快,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同学们都羡慕我呢。”实际上,妈妈明白这还是上学期的“老黄历”。不过看他为了让爸爸开心,就没当场揭穿他。
满足虚荣心。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学习委员。
说谎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一旦孩子撒谎,教师和家长的反应很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应对:
宽容以待,榜样示范。发现孩子撒谎,师长难免会惊讶和失望,这时,如能控制自己,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谈话跟孩子沟通,有助于搞清撒谎的原因,对症下药。如上文所说的冰冰,如果爸爸知道真相后直接体罚,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冰冰还会故技重施。峰峰也是如此,孩子撒谎后,只要他坦诚相告,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原谅他。爸爸可以这样说:“犯了错误没关系,只要能说真话,爸爸一样喜欢。来,我们一起想想补救的办法。”同样,面对学生的谎话,教师也不必大动肝火,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宽容但不纵容,明了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共同寻找补救策略,必能化“狂风暴雨”为“柳暗花明”。
榜样示范法是指教师或家长在适当的时机、场所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榜样示范,并对这些榜样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就会把榜样的行为当作自己的目标,向榜样学习,从而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对事不对谎言本身,采用“正强化”方式。处理时学会针对具体事情,而不是在“有没有说谎”这个问题上纠缠。如“你真让我失望!说了你那么多次,你为什么还要说谎?”这样的言辞对于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没有丝毫益处。
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当人做出某种行为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就是正强化。在矫正学生说谎行为方面,我们也可以使用此法。当学生的行为符合教师的要求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它刺激着好的行为重复发生或再次发生,直到形成条件反射。如此,学生说真话的行为就得到了正强化,说假话的行为就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没有。
学会倾听。如果孩子说谎是为了取悦家人、师长或迫于某种压力,例如上文中的亮亮,妈妈的处理方式就比较恰当。而峰峰的老师在面对孩子说谎时,硬碰硬,立刻就要往家里打电话当面核实也不可取,这会令孩子难堪,内心受伤。良好的倾听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信息——我理解你,这样,师长就与孩子拥有了一个共同的体验域,从而获取相同的感受,更有利于之后的交流。
因此,当教师遇到学生撒谎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批评或者揭穿,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让孩子逐渐改掉说谎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编辑 汪倩
在上学期的一次德育培训中,我就此问题和教师们进行了交流,收获颇多。一般来说,孩子说谎有以下几种原因:
逃避困境。孩子们常有这样一种逻辑:要是没人能证明我做了错事,我不就可以逃避惩罚了吗?学龄期的孩子已非常清楚做哪些事会受到表扬,做哪些事会受到批评和惩罚。然而,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尚不能将外在约束与内在愿望很好地整合,所以会“明知故犯”。
如冰冰上三年级,因与同学玩游戏机而忘了做作业。冰冰的爸爸很严厉,常用打屁股的方式来惩罚冰冰。所以冰冰回到家,爸爸问他有没有作业时,他马上说:“没有。”又如,峰峰因为贪玩没做周日的家庭作业,周一老师检查,峰峰害怕老师惩罚,就谎称作业做完了,但早上来得匆忙,落在家里了。当老师要给家里打电话核实时,他又谎称家里的电话坏了,打不通。这种脱口而出的谎言完全是为了使自己逃避惩罚,安全过关,心存侥幸,反映了许多儿童说谎的心态。
取悦父母。有时,孩子做某件事或说某些话常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赏。如亮亮的爸爸知道他又参加了作文辅导班,就问他学得怎样。他吹嘘道:“我的作文进步很快,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同学们都羡慕我呢。”实际上,妈妈明白这还是上学期的“老黄历”。不过看他为了让爸爸开心,就没当场揭穿他。
满足虚荣心。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学习委员。
说谎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一旦孩子撒谎,教师和家长的反应很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应对:
宽容以待,榜样示范。发现孩子撒谎,师长难免会惊讶和失望,这时,如能控制自己,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谈话跟孩子沟通,有助于搞清撒谎的原因,对症下药。如上文所说的冰冰,如果爸爸知道真相后直接体罚,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冰冰还会故技重施。峰峰也是如此,孩子撒谎后,只要他坦诚相告,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原谅他。爸爸可以这样说:“犯了错误没关系,只要能说真话,爸爸一样喜欢。来,我们一起想想补救的办法。”同样,面对学生的谎话,教师也不必大动肝火,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宽容但不纵容,明了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共同寻找补救策略,必能化“狂风暴雨”为“柳暗花明”。
榜样示范法是指教师或家长在适当的时机、场所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榜样示范,并对这些榜样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就会把榜样的行为当作自己的目标,向榜样学习,从而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对事不对谎言本身,采用“正强化”方式。处理时学会针对具体事情,而不是在“有没有说谎”这个问题上纠缠。如“你真让我失望!说了你那么多次,你为什么还要说谎?”这样的言辞对于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没有丝毫益处。
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当人做出某种行为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就是正强化。在矫正学生说谎行为方面,我们也可以使用此法。当学生的行为符合教师的要求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做法是正确的,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它刺激着好的行为重复发生或再次发生,直到形成条件反射。如此,学生说真话的行为就得到了正强化,说假话的行为就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没有。
学会倾听。如果孩子说谎是为了取悦家人、师长或迫于某种压力,例如上文中的亮亮,妈妈的处理方式就比较恰当。而峰峰的老师在面对孩子说谎时,硬碰硬,立刻就要往家里打电话当面核实也不可取,这会令孩子难堪,内心受伤。良好的倾听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信息——我理解你,这样,师长就与孩子拥有了一个共同的体验域,从而获取相同的感受,更有利于之后的交流。
因此,当教师遇到学生撒谎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批评或者揭穿,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让孩子逐渐改掉说谎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编辑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