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的张家港市永联村,是“全国文明村”,也是享誉全国的经济强村。2006年,该村销售收入达162.47亿元,实现利税13.66亿元。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让村民素质迅速提升,进入现代市民的文明境界,这是许多经济富裕村面临的课题。这也正是永联村构建和谐村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加强教育培训,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永联村已逐步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但一些村民的老思想、老观念并没因之而改变,使发展中的矛盾更为突出和多样化。为切实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永联村十分重视开展村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利用自办的宣传刊物、永钢网站、永钢短信平台、电子大屏幕、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村民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等。为把这些“大道理”讲深、讲透、讲细、讲实,他们编印的宣传刊物采取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先后编排出版5期“先进性教育特刊”、多期“农村专刊”和“农村专版”,刊登了言论、消息、通讯、特写等各类体裁文章280余篇,发布宣传短信息650余条、张贴各类宣传标语16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在村民中塑造了“热爱永联,建设永联”的良好风气,纠正了“新农村建设与我关系不大”的错误思想,形成了“村企发展,人人有责”的观念,有效转化了村民的思想认识。
(二)积极开展系列培训,促进村民思想认识的自觉转变。为拓宽村民视野、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永联村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村民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先后分13个批次、组织4527名村民赴韩山社区、元丰社区、张家港保税区等先进社区和高新科技单位参观学习;按照1至76组的顺序,组织6970余人(次)观看了“华夏第一钢村”电视专题片,参观“村史厂情展厅”。通过系统的参观、学习,村民强烈感受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永联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村民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圈子里形成的思维观念发生转变,增强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召开专题会议,强化思想引导。为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永联村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组长会议、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等各项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关精神,做到“吃准上情、掌握下情”,准确把准村民的思想脉搏,对思想问题及早做好疏导、释惑。在2006年举行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对照先进性标准和村企建设发展要求,主动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一致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为“华夏第一钢村”和“全国文明村”的一名党员,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理应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事事当先锋,时时作表率,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村民群众,从而起到“引导理念、转变观念、增强信念”的作用。
二、以“文明家庭奖”为抓手,促进村民整体素质提高
永联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创新方法、方式。从2004年开始,他们每年从工业利润中拿出530万元(人均1000元),开展“文明家庭奖”考核评比,将促进村民增收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联动”起来。他们出台了“文明家庭奖实施办法”,对赡养老人、邻里关系、计划生育、环境治理等8大类58个方面的行为,进行考核评比,有效地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融洽了邻里关系。以前,村民之间不时发生纠纷,垃圾乱堆乱放等一些不文明行为也较常见,自从实施文明家庭奖考核后,邻里之间吵架的事情明显减少。按照“文明家庭奖”考核实施办法要求,如有村民吵架,或者违反环境卫生管理等规定,当事人每人扣1分,整个村民小组人均都要扣0.1分。因此,村民为了自己不扣分,同时不影响其他村民的得分,大家都主动当起了“义务监督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凡发现不良苗头或纠纷及时制止,达到了相互监督、互相管理、互相制约的目的,有效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样一来,邻里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和睦了。
(二)和谐了家庭关系。家庭内部关系是反映村民素质高低的一块“明镜”。以前,村里有一户老人家年过半百,四个儿子在赡养老人方面发生了争议,甚至对簿“公堂”。“文明家庭奖”考核实施办法规定:凡有歧视、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扣2分。同时,村里还明确要求,如在年度“文明家庭奖”考核中,被扣分的,都不能被评为“金质文明家庭”。办法实施后,不愿赡养老人的四个儿子,主动化解了矛盾,落实了老人的赡养问题,其他一些村民在赡养老人、婆媳关系、家庭纠纷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做法,也有了改变,家家户户形成了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三)抑制了赌博等不文明现象。村民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后,一些闲在家里的村民出现打牌赌钱的现象。“文明家庭奖”考核评比实施后,给这些村民上了“紧箍咒”,使他们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有一位村民曾因此扣了分后,几位村民一齐找他做工作,帮助他克服了这种不良习惯。正是这种整体式的考核,使赌博、打架、迷信等不文明行为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三、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村企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永联村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强化文体队伍建设,引导村民参加文体活动。永联村为陶冶村民文化情操、增强村民体质、培育村民良好的文化娱乐爱好,先后成立了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折子伞队、保健球队等5支具有农村独特风情的文体队伍。这些队伍中有老年人,也有青年人,有村民,也有工厂工人,常年参加活动的达350多人,平均每人开展活动在50次以上,有效地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带动了村民生活方式向文化、体育休闲方向发展。永联村还与市文化馆联系,邀请老师前来对队伍建设进行辅导,组织文体队伍参与市、镇、公司的各项重大活动表演和比赛。如今,只要不是下雨天,村民就早早地自觉来到联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剑术、腰鼓、折子伞表演等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学习、娱乐、休闲环境。为了给村民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一个高档次、环境好的活动场所,永联村投资500万元,将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商场,改建装修成为集休闲、学习、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心设有乒乓球室、台球室、牌棋室、健身中心、形体室、KTV舞厅、图书室、书香咖啡屋、影视厅等场所,并均免费对村民开放。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两万多册图书,村民只要凭身份证或借阅证,均可以在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随意浏览,还可以到书香咖啡屋边喝咖啡边看书,享受书香和咖啡的浓厚味道。为了激发村民读书热情,图书馆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读书比赛”、“好书大家评”等活动。随着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村庄社区化的不断推进,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如今,村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主动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其它文化、健身活动场所学习、健身、娱乐,努力让自己的文明素质与全村经济发展实现同步提升。
责任编辑:袁文
一、加强教育培训,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永联村已逐步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但一些村民的老思想、老观念并没因之而改变,使发展中的矛盾更为突出和多样化。为切实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永联村十分重视开展村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利用自办的宣传刊物、永钢网站、永钢短信平台、电子大屏幕、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村民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等。为把这些“大道理”讲深、讲透、讲细、讲实,他们编印的宣传刊物采取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先后编排出版5期“先进性教育特刊”、多期“农村专刊”和“农村专版”,刊登了言论、消息、通讯、特写等各类体裁文章280余篇,发布宣传短信息650余条、张贴各类宣传标语16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在村民中塑造了“热爱永联,建设永联”的良好风气,纠正了“新农村建设与我关系不大”的错误思想,形成了“村企发展,人人有责”的观念,有效转化了村民的思想认识。
(二)积极开展系列培训,促进村民思想认识的自觉转变。为拓宽村民视野、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永联村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村民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先后分13个批次、组织4527名村民赴韩山社区、元丰社区、张家港保税区等先进社区和高新科技单位参观学习;按照1至76组的顺序,组织6970余人(次)观看了“华夏第一钢村”电视专题片,参观“村史厂情展厅”。通过系统的参观、学习,村民强烈感受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永联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村民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圈子里形成的思维观念发生转变,增强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召开专题会议,强化思想引导。为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永联村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组长会议、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等各项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关精神,做到“吃准上情、掌握下情”,准确把准村民的思想脉搏,对思想问题及早做好疏导、释惑。在2006年举行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对照先进性标准和村企建设发展要求,主动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一致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为“华夏第一钢村”和“全国文明村”的一名党员,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理应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事事当先锋,时时作表率,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村民群众,从而起到“引导理念、转变观念、增强信念”的作用。
二、以“文明家庭奖”为抓手,促进村民整体素质提高
永联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创新方法、方式。从2004年开始,他们每年从工业利润中拿出530万元(人均1000元),开展“文明家庭奖”考核评比,将促进村民增收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联动”起来。他们出台了“文明家庭奖实施办法”,对赡养老人、邻里关系、计划生育、环境治理等8大类58个方面的行为,进行考核评比,有效地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融洽了邻里关系。以前,村民之间不时发生纠纷,垃圾乱堆乱放等一些不文明行为也较常见,自从实施文明家庭奖考核后,邻里之间吵架的事情明显减少。按照“文明家庭奖”考核实施办法要求,如有村民吵架,或者违反环境卫生管理等规定,当事人每人扣1分,整个村民小组人均都要扣0.1分。因此,村民为了自己不扣分,同时不影响其他村民的得分,大家都主动当起了“义务监督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凡发现不良苗头或纠纷及时制止,达到了相互监督、互相管理、互相制约的目的,有效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样一来,邻里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和睦了。
(二)和谐了家庭关系。家庭内部关系是反映村民素质高低的一块“明镜”。以前,村里有一户老人家年过半百,四个儿子在赡养老人方面发生了争议,甚至对簿“公堂”。“文明家庭奖”考核实施办法规定:凡有歧视、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扣2分。同时,村里还明确要求,如在年度“文明家庭奖”考核中,被扣分的,都不能被评为“金质文明家庭”。办法实施后,不愿赡养老人的四个儿子,主动化解了矛盾,落实了老人的赡养问题,其他一些村民在赡养老人、婆媳关系、家庭纠纷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做法,也有了改变,家家户户形成了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三)抑制了赌博等不文明现象。村民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后,一些闲在家里的村民出现打牌赌钱的现象。“文明家庭奖”考核评比实施后,给这些村民上了“紧箍咒”,使他们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有一位村民曾因此扣了分后,几位村民一齐找他做工作,帮助他克服了这种不良习惯。正是这种整体式的考核,使赌博、打架、迷信等不文明行为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三、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村企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永联村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强化文体队伍建设,引导村民参加文体活动。永联村为陶冶村民文化情操、增强村民体质、培育村民良好的文化娱乐爱好,先后成立了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折子伞队、保健球队等5支具有农村独特风情的文体队伍。这些队伍中有老年人,也有青年人,有村民,也有工厂工人,常年参加活动的达350多人,平均每人开展活动在50次以上,有效地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带动了村民生活方式向文化、体育休闲方向发展。永联村还与市文化馆联系,邀请老师前来对队伍建设进行辅导,组织文体队伍参与市、镇、公司的各项重大活动表演和比赛。如今,只要不是下雨天,村民就早早地自觉来到联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剑术、腰鼓、折子伞表演等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学习、娱乐、休闲环境。为了给村民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一个高档次、环境好的活动场所,永联村投资500万元,将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商场,改建装修成为集休闲、学习、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心设有乒乓球室、台球室、牌棋室、健身中心、形体室、KTV舞厅、图书室、书香咖啡屋、影视厅等场所,并均免费对村民开放。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两万多册图书,村民只要凭身份证或借阅证,均可以在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随意浏览,还可以到书香咖啡屋边喝咖啡边看书,享受书香和咖啡的浓厚味道。为了激发村民读书热情,图书馆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读书比赛”、“好书大家评”等活动。随着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村庄社区化的不断推进,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如今,村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主动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其它文化、健身活动场所学习、健身、娱乐,努力让自己的文明素质与全村经济发展实现同步提升。
责任编辑: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