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老家在三门浦坝港镇一个一面靠海、三面环山的渔西村。上世纪中叶,三门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都还很落后,尤其是穷乡僻壤的渔西村,更甚。由于交通的落后,渔西人出行到三门县城海游,去台州府临海城关,除了翻山越岭到山下张村或者健跳乘车,就是坐木帆船从水路走。长期以来,渔西人都认为凡是出行,始终以三门湾水域为界。要是去三门县城、健跳、蛇盘等地,从水上走,往西北纵深行,都在三门湾水域内,算是没有“出洋”。若是驶出三门湾水域,就认为是“出洋”了。如到杜桥、临海方向,先出三门湾往南到上盘、到海门,向西沿椒江北上去临海,这都算“出洋”。由此,渔西人就把处于杜桥一带的乡村,都叫“外洋”。
有“外洋”就有“外洋人”。这“外洋人”就是杜桥人,那我家外婆,人家都叫“外洋婆”“外洋婶”的,是杜桥人了!
我的外婆,确切地说,是我的第二个外婆。那个与我母亲、娘舅有血缘关系的第一个外婆,早在我母亲7岁、娘舅2岁时就驾鹤西去。我外公含辛茹苦,在独自一人拉扯了我母亲和娘舅6年后,实在难以顾及地里的劳动和家里两个幼小的孩子了,才续娶了二外婆。
外婆老家在杜桥炮台村。听我父亲说过,她是大户人家出身,有兄弟姐妹多个。土地改革时,她家被划定为地主成分。是什么原因让她放弃了优裕的家庭条件,毅然离开父母兄妹,只身来到百里之外极端偏僻的海边山村,嫁给了中农成分的外公,做起我母亲和娘舅的“老寄娘”,我不得而知。
渔西村前的前门山溪蜿蜒人海,溪水清澈见底,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溪坝底部棱角分明的砌石和圆润的鹅卵石。外公是诚实守家的农民。他的朴实,不虚假,不做作,就像这溪里的水一样。外公的从农手艺堪称一流,无论是执犁打耙挑猪栏、穿蓑衣做草鞋打觉毡,还是拗罾赶小网,样样能干。或许是外婆来到渔西村后,看到外公的这些优点才愿意嫁给他的。外公在族群里的辈分最大,村里大多数人尊称他为“太公”。外婆是“外洋人”,人们也就叫她“外洋人太婆”“外洋人婆”。长此以往,外婆的真实姓名就不知不觉地被人遗忘了。
盛夏的夜晚,湛蓝的天空高挂着三三两两或明或暗的星星。闷热的空气,仿佛和村前屋后树枝上的绿叶一起沉睡了似的。外公和娘舅们提着湿漉漉的衣衫,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田里回来。他们在台门口水井边的拗斗里,舀起一蒲篓接一蒲篓的水,从头上、肩膀上淋下,把身上的污泥连同汗水洗去后,就赤膊去揭开锅盖,匆匆开始了当天的最后一顿正餐。当然,钢精罐里的半罐米饭是让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吃的。大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就着咸菜、蟹糊、菜头丝,喝着薄粥汤,嚼着番薯干,而外婆还在堂前的风车前扇着当天翻晒好的稻谷。夜深人静时,外婆独自坐在厨房间的小矮凳上,戴着老花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缝补着外公衬衣上那已经磨碎的肩膀部位。
翌日清晨,万籁俱寂,一股细微咸湿的气流缓缓地从海上向山村弥漫,村前屋后树枝上的绿叶仿佛突然之间从沉睡中苏醒。当大人们刚把一张张旧草席从道台里的泥地上卷起,将睡榻从户外转移到屋内床上时,外婆早已经在灶膛里点上火,开始了新一天的家务劳动。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外婆始终是家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全天照管着三个还没上学的孙辈;全家八九个人一天三餐的饮食,农忙时节还要烧好下午四点钟的半午餐点心,送到田头给在生产队劳动的大人们吃;八九个人换下的被褥、衣服的洗刷晾晒和缝补;家里还有一亩多点儿的自留地,地里豆、薯菜类作物的收种和管理;家养的二十多只鸡、三四头猪的喂养;从生产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收获的所有粮食的翻晒收藏……
外婆从不生气,也不打骂我们。外公却是一个急性子,有时很暴躁,甚至会骂外婆,但外婆从不还嘴,就像没听见一样。一次,外婆送午后点心给外公他们吃,在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雷阵雨,外婆被淋了个“落汤鸡”,晒在晒场上的稻谷也被暴雨冲走了小半擔。外公回来后大发脾气,指责外婆不提前把稻谷收回家,还大骂外婆是“傻瓜”“败家子”,连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都用上了。外婆只是一声不吭,默默地烧着晚饭。晚饭后,大家都到后门的矮墙上聊天了,外婆却在灶膛前黯然落泪。
邻舍三虎娘舅,是外公兄弟的儿子,他还没娶亲,独自在外帮人做船老大,农忙时才回家抢收番薯、小麦。每天外婆不但主动给他烧三餐饭,还包下了他家的麦子、番薯干的翻晒和收藏。外婆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从灶头、水井头、针孔篮头、纺车头到鸡窝头、猪栏头,从田头、地头到榀场头、风车头、谷仓头,一直不知疲倦地奔走着、忙碌着。
父亲在别处公社工作。母亲生下我,带到我断奶时,就去了邻近的三岩公社三沙洋棉花站打工了。而我,就成了爹娘不管、外婆外公管的宝贝。在外婆家,负责我饮食起居的任务理所当然落在了外婆的身上。据外公说,我初到外婆家,还不大会走路,外婆用拦腰布做成背篼,时刻把我背在她的背上,她常常背着我在家里烧饭、洗衣服,到晒场翻晒稻谷,到后门山去拔猪草,到坑后园自留地里摘蚕豆……每当她要挑担或者背重物时,就把我安置在事先用干净的稻草和旧衣服垫起来的竹箩里,让我看着她劳动。她会经常牵着我的手,不厌其烦地让我学走路,等到她能够放手了,就让我在家里沿着门槛、板壁走,顺着楼梯往上爬。累了,就让我在小凳子和小竹椅子上休息。到我会说话、会走路的时候,外婆就带我一起做家务。
因为刚断奶就到外婆家,外婆先是挨家挨户地给我讨要舅妈、婶婶们多余的奶吃,再是让我喝粥汤和“粥油”。每次煮粥的时候,外婆总是一再让粥镬沸腾,再用慢火熬,最后把浮游在镬面的那层黏稠如糨的“粥油”捞上来,用扇子扇,用嘴吹,等稍微冷却到可以进口时再喂给我吃。后来,外婆又变着花样,给我煮粟米粥、番薯丝糯米粥,磨豆浆、磨米粉糊,炖番薯粉羹、虾皮鸡蛋糊……不厌其烦地一羹匙、一羹匙地喂我吃。直到我四岁的时候,我还让外婆喂我吃饭。外公实在看不下去了,怪外婆过分宠爱我,外婆也只是笑笑而已。
外婆极少说话,也不参与邻里和家庭的是非纷争。家里人吃饭时,她从不上桌一起吃,只是坐在小桌子边,给年龄最小的表弟喂饭或是看着我们吃饭。她每餐都是在大家吃好后才拿把小矮凳坐在一边吃。吃饭时,外婆总是制止我们说话,说“小孩子吃饭时讲话要变成鸭的”。她不容许我们在吃饭时,跷起二郎腿或者把一只脚搁到小桌子的隔档上。就是坐着吃饭,也必须坐正,说“坐要有坐相,从小坐正,长大以后也会端正的”。有一次,我不想自己用筷子吃饭,要外婆喂我吃,不然我就不吃。外婆实在拗不过我,嗔怪我:“小祖宗,你要外婆喂饭到几岁?”我说:“到七岁上学时!”外婆笑了,嘴巴凑近我的耳朵,轻轻地说:“外婆愿意喂你到上学!” 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还没条件也没想法去围海造田,生产队里仅有的水稻田就是前门山脚的几丘冷水田。那里收获的稻谷基本交了国家征收的公粮和余粮任务。这样,米,自然就被当作珍贵的食物,基本储藏着应急用;即使吃,也大多是煮成粥。人们大多以番薯、洋芋和麦类来缓解自家粮食的严重不足。外婆家也一样,上半年大多吃洋芋,下半年大多吃番薯。将外观光滑和质量较高的番薯和洋芋放在锅的上部,留给自己吃;将外观和质量较差的,放在下部,作为猪饲料。每餐都在番薯和洋芋锅里,炖一罐粥。用餐时,舀一勺稀薄的粥汤就着番薯或洋芋吃,以解决难以下咽的问题。番薯、洋芋吃没了,就拿出家里储藏着的番薯干来煮着吃。在外婆家,番薯、洋芋和番薯干,都是大人们吃的,我和表弟表妹们基本不吃。外婆始终这样对家人说:“再穷,也不能从小孩子的嘴里抠吃。”外婆每次烧番薯洋芋时,都在大铁镬里炖一钢精罐粥,再用小碗装上洗好的大米和适量的水,然后在碗口合上另外一只口径稍微小点儿的碗,用纱线系紧,抛在粥罐里。这样,我们这些小孩子每天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和烧烂的米粥了。
“文革”期间,经常有公社里的人下村来“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样,农村社员几乎没有啥副业可搞,也就没啥经济收入了。外公外婆还住着茅草房,木头房子让给娘舅一家住。为了尽早将茅草房换瓦房,外婆每年要养几只羊、三四头猪和几十只鸡。猪羊养到过年时直接杀掉或者卖掉,除购置少量的年货和衣服被褥外,余下的都为将来造房子准备柱子、桁条、楼板和砖瓦等建材。家养的鸡大多是母鸡,靠鸡蛋来换购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儿和表弟表妹们的书簿纸笔。那时,一个鸡蛋值5分钱,谁都舍不得自己吃,只有来了贵客,才会慷慨地拿出三五个鸡蛋,给客人烧红糖鸡蛋茶。村里各家的孩子们一年到头能够吃到鸡蛋的时候,就是隔壁邻舍或亲戚朋友嫁娶的日子;或者家里来客了,烧给客人吃而客人没吃完的蛋茶。对我,外婆从不吝惜鸡蛋,每周会清煮一个鸡蛋或者泡个鸡蛋茶给我吃。她自己从来不吃,一旦烧好鸡蛋,她就会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吃完才走开。在我大一点儿的时候,外婆会使出在老家学来的烹饪手艺,经常用自留地里采回的食材当原料,给我们做米浆糕、食饼筒、麦饼、粽子、糯米青团、鸡蛋炒麻糍吃。
一次,我不小心翻倒了外公打草鞋用的高凳子,边上的小矮凳被弹起,凳子的一角撞到我的嘴巴上,顿时,鲜红的血从牙齿间、嘴唇上赶趟似的流出。外婆慌忙赶来,发现我的下嘴唇碰破了一块小指甲盖大的肉,她连忙把这块还没有全掉落的唇肉粘回到伤口上,急速将我送到公社卫生所敷药。连续几天,我的嘴唇肿得像打了气的皮囊,痛得天天哭闹,连饭也不想吃。外婆像犯了大错似的,反复念叨着自己的不是,说没有带好我,让我的嘴唇留下了伤疤,等女儿女婿回来怎么向他们交代。就在那天晚上,外婆哭得很伤心,到第二天上午,我发现她的眼眶还是红肿的。
我的父母在异乡工作,尽管相距不到20里,但他们有时两个月也不见得回家一次,处于幼儿阶段的我,难免想妈妈。一天晚上,我突然大哭,说妈妈回家了,要外婆带我去见妈妈。外公外婆不管怎么哄我,都没止住我的哭喊。他们只得起床,打着灯笼,送我到家。到家后,我发现妈妈没在,又是哭闹不停。最后,外婆突然念起了民谣:“燕啊燕,高山飞屋背。屋背白,背小麦。小麦麦头摇,飞过桥。桥上打花鼓,桥下娶新户(媳妇)。一娶娶个癞头新户,夜夜赖麦果。麦果碎,来妹妹,妹妹几时嫁,天娘(明天)后日嫁。嫁介人,嫁邻舍。邻舍桶,两头空,嫁相公。相公無田无地,嫁仔鸡。仔鸡非出坑,嫁小生。小生非做戏,嫁皇帝。皇帝非管天下,嫁给马。马无辫,嫁给黄浦鳝。黄浦鳝非打洞,嫁给蓝眼红。蓝眼红双眼烂糟糟,嫁给猫。猫非抓老鼠,一棒笃个死!”
我被外婆这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和哲理的民谣所打动,逐渐停止了哭闹,在外婆的一遍遍吟诵声中进入了梦乡。
外婆家的茅草房有两间,一间烧饭,一间卧室。这茅草房没有瓦房那么高,那由稻草缠绕在栎树枝上的条条草棱,拼接成厚重的房顶,直接架在不到一人高的泥坯墙上。尽管在四面泥墙上开了个小窗,但房里面还是黑咕隆咚的。夏天,房内闷热不堪,热辣辣的太阳晒在头顶的稻草棱上,房间里的柱子、衣柜和凳子,床上的草席都像从火炉里烤过似的。每当高温天气来临,外婆就会在晚饭后,往道台里的泥地上倒下一桶水,等水全渗进泥土里,再把旧草席摊开,让我们睡在露天的草席上。
夜深了,闷热过去了,凉快来了,外婆不愿叫醒熟睡的我,让外公轻轻将双手插进我的背脊与地上的草席之间,横托起我,挪步进茅草房,轻轻地放在床上。在一个个闷热的夏夜,我都是在外婆不停摇动着蒲扇的细微声响中,进入梦乡的。
冬夜,刺骨的寒风从泥坯墙头和不怎么紧密的门缝、窗缝里钻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我蜷缩在外婆的臂弯里,贴着外婆温暖的身体,在外婆细声细语哼唱的摇篮曲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外婆中等个子,方脸盘,双眼皮。花白的头发,打成辫子整齐地盘在脑后。外婆常穿的衣服没几件,也很少看到她穿新衣服,且都是黑色和蓝色的大襟衫,打着襻扣。平时在家,都穿一双土布鞋,劳动的时候穿一双解放鞋。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外婆总是先对着小镜子,认真梳理头发,把洗得已经发白的衣服和裤子整理得服服帖帖,给人以精明、干练的形象,经常被人们称赞。
外婆中风后,娘舅把她送到县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回到家后,又上宁波,下温州,四处寻医,求得中草药给外婆煎服。外婆始终乐观对待病痛,坚持康复锻炼,经过两年多时间,外婆重新站了起来,从能够行走,到能做些简单的杂事,直到再次挑起照顾全家七八个人生活的家务担子,足足又干了五六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重度中风后,还能彻底脱离病痛,正常生活,这真是一个奇迹!
外婆是在16年前走的,享年85岁。她走得很突然,我们都没赶上送她。
责任编辑:秀丽
美术插图:李奇茂
有“外洋”就有“外洋人”。这“外洋人”就是杜桥人,那我家外婆,人家都叫“外洋婆”“外洋婶”的,是杜桥人了!
我的外婆,确切地说,是我的第二个外婆。那个与我母亲、娘舅有血缘关系的第一个外婆,早在我母亲7岁、娘舅2岁时就驾鹤西去。我外公含辛茹苦,在独自一人拉扯了我母亲和娘舅6年后,实在难以顾及地里的劳动和家里两个幼小的孩子了,才续娶了二外婆。
外婆老家在杜桥炮台村。听我父亲说过,她是大户人家出身,有兄弟姐妹多个。土地改革时,她家被划定为地主成分。是什么原因让她放弃了优裕的家庭条件,毅然离开父母兄妹,只身来到百里之外极端偏僻的海边山村,嫁给了中农成分的外公,做起我母亲和娘舅的“老寄娘”,我不得而知。
渔西村前的前门山溪蜿蜒人海,溪水清澈见底,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溪坝底部棱角分明的砌石和圆润的鹅卵石。外公是诚实守家的农民。他的朴实,不虚假,不做作,就像这溪里的水一样。外公的从农手艺堪称一流,无论是执犁打耙挑猪栏、穿蓑衣做草鞋打觉毡,还是拗罾赶小网,样样能干。或许是外婆来到渔西村后,看到外公的这些优点才愿意嫁给他的。外公在族群里的辈分最大,村里大多数人尊称他为“太公”。外婆是“外洋人”,人们也就叫她“外洋人太婆”“外洋人婆”。长此以往,外婆的真实姓名就不知不觉地被人遗忘了。
盛夏的夜晚,湛蓝的天空高挂着三三两两或明或暗的星星。闷热的空气,仿佛和村前屋后树枝上的绿叶一起沉睡了似的。外公和娘舅们提着湿漉漉的衣衫,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田里回来。他们在台门口水井边的拗斗里,舀起一蒲篓接一蒲篓的水,从头上、肩膀上淋下,把身上的污泥连同汗水洗去后,就赤膊去揭开锅盖,匆匆开始了当天的最后一顿正餐。当然,钢精罐里的半罐米饭是让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吃的。大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就着咸菜、蟹糊、菜头丝,喝着薄粥汤,嚼着番薯干,而外婆还在堂前的风车前扇着当天翻晒好的稻谷。夜深人静时,外婆独自坐在厨房间的小矮凳上,戴着老花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缝补着外公衬衣上那已经磨碎的肩膀部位。
翌日清晨,万籁俱寂,一股细微咸湿的气流缓缓地从海上向山村弥漫,村前屋后树枝上的绿叶仿佛突然之间从沉睡中苏醒。当大人们刚把一张张旧草席从道台里的泥地上卷起,将睡榻从户外转移到屋内床上时,外婆早已经在灶膛里点上火,开始了新一天的家务劳动。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外婆始终是家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全天照管着三个还没上学的孙辈;全家八九个人一天三餐的饮食,农忙时节还要烧好下午四点钟的半午餐点心,送到田头给在生产队劳动的大人们吃;八九个人换下的被褥、衣服的洗刷晾晒和缝补;家里还有一亩多点儿的自留地,地里豆、薯菜类作物的收种和管理;家养的二十多只鸡、三四头猪的喂养;从生产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收获的所有粮食的翻晒收藏……
外婆从不生气,也不打骂我们。外公却是一个急性子,有时很暴躁,甚至会骂外婆,但外婆从不还嘴,就像没听见一样。一次,外婆送午后点心给外公他们吃,在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雷阵雨,外婆被淋了个“落汤鸡”,晒在晒场上的稻谷也被暴雨冲走了小半擔。外公回来后大发脾气,指责外婆不提前把稻谷收回家,还大骂外婆是“傻瓜”“败家子”,连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都用上了。外婆只是一声不吭,默默地烧着晚饭。晚饭后,大家都到后门的矮墙上聊天了,外婆却在灶膛前黯然落泪。
邻舍三虎娘舅,是外公兄弟的儿子,他还没娶亲,独自在外帮人做船老大,农忙时才回家抢收番薯、小麦。每天外婆不但主动给他烧三餐饭,还包下了他家的麦子、番薯干的翻晒和收藏。外婆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从灶头、水井头、针孔篮头、纺车头到鸡窝头、猪栏头,从田头、地头到榀场头、风车头、谷仓头,一直不知疲倦地奔走着、忙碌着。
父亲在别处公社工作。母亲生下我,带到我断奶时,就去了邻近的三岩公社三沙洋棉花站打工了。而我,就成了爹娘不管、外婆外公管的宝贝。在外婆家,负责我饮食起居的任务理所当然落在了外婆的身上。据外公说,我初到外婆家,还不大会走路,外婆用拦腰布做成背篼,时刻把我背在她的背上,她常常背着我在家里烧饭、洗衣服,到晒场翻晒稻谷,到后门山去拔猪草,到坑后园自留地里摘蚕豆……每当她要挑担或者背重物时,就把我安置在事先用干净的稻草和旧衣服垫起来的竹箩里,让我看着她劳动。她会经常牵着我的手,不厌其烦地让我学走路,等到她能够放手了,就让我在家里沿着门槛、板壁走,顺着楼梯往上爬。累了,就让我在小凳子和小竹椅子上休息。到我会说话、会走路的时候,外婆就带我一起做家务。
因为刚断奶就到外婆家,外婆先是挨家挨户地给我讨要舅妈、婶婶们多余的奶吃,再是让我喝粥汤和“粥油”。每次煮粥的时候,外婆总是一再让粥镬沸腾,再用慢火熬,最后把浮游在镬面的那层黏稠如糨的“粥油”捞上来,用扇子扇,用嘴吹,等稍微冷却到可以进口时再喂给我吃。后来,外婆又变着花样,给我煮粟米粥、番薯丝糯米粥,磨豆浆、磨米粉糊,炖番薯粉羹、虾皮鸡蛋糊……不厌其烦地一羹匙、一羹匙地喂我吃。直到我四岁的时候,我还让外婆喂我吃饭。外公实在看不下去了,怪外婆过分宠爱我,外婆也只是笑笑而已。
外婆极少说话,也不参与邻里和家庭的是非纷争。家里人吃饭时,她从不上桌一起吃,只是坐在小桌子边,给年龄最小的表弟喂饭或是看着我们吃饭。她每餐都是在大家吃好后才拿把小矮凳坐在一边吃。吃饭时,外婆总是制止我们说话,说“小孩子吃饭时讲话要变成鸭的”。她不容许我们在吃饭时,跷起二郎腿或者把一只脚搁到小桌子的隔档上。就是坐着吃饭,也必须坐正,说“坐要有坐相,从小坐正,长大以后也会端正的”。有一次,我不想自己用筷子吃饭,要外婆喂我吃,不然我就不吃。外婆实在拗不过我,嗔怪我:“小祖宗,你要外婆喂饭到几岁?”我说:“到七岁上学时!”外婆笑了,嘴巴凑近我的耳朵,轻轻地说:“外婆愿意喂你到上学!” 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还没条件也没想法去围海造田,生产队里仅有的水稻田就是前门山脚的几丘冷水田。那里收获的稻谷基本交了国家征收的公粮和余粮任务。这样,米,自然就被当作珍贵的食物,基本储藏着应急用;即使吃,也大多是煮成粥。人们大多以番薯、洋芋和麦类来缓解自家粮食的严重不足。外婆家也一样,上半年大多吃洋芋,下半年大多吃番薯。将外观光滑和质量较高的番薯和洋芋放在锅的上部,留给自己吃;将外观和质量较差的,放在下部,作为猪饲料。每餐都在番薯和洋芋锅里,炖一罐粥。用餐时,舀一勺稀薄的粥汤就着番薯或洋芋吃,以解决难以下咽的问题。番薯、洋芋吃没了,就拿出家里储藏着的番薯干来煮着吃。在外婆家,番薯、洋芋和番薯干,都是大人们吃的,我和表弟表妹们基本不吃。外婆始终这样对家人说:“再穷,也不能从小孩子的嘴里抠吃。”外婆每次烧番薯洋芋时,都在大铁镬里炖一钢精罐粥,再用小碗装上洗好的大米和适量的水,然后在碗口合上另外一只口径稍微小点儿的碗,用纱线系紧,抛在粥罐里。这样,我们这些小孩子每天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和烧烂的米粥了。
“文革”期间,经常有公社里的人下村来“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样,农村社员几乎没有啥副业可搞,也就没啥经济收入了。外公外婆还住着茅草房,木头房子让给娘舅一家住。为了尽早将茅草房换瓦房,外婆每年要养几只羊、三四头猪和几十只鸡。猪羊养到过年时直接杀掉或者卖掉,除购置少量的年货和衣服被褥外,余下的都为将来造房子准备柱子、桁条、楼板和砖瓦等建材。家养的鸡大多是母鸡,靠鸡蛋来换购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儿和表弟表妹们的书簿纸笔。那时,一个鸡蛋值5分钱,谁都舍不得自己吃,只有来了贵客,才会慷慨地拿出三五个鸡蛋,给客人烧红糖鸡蛋茶。村里各家的孩子们一年到头能够吃到鸡蛋的时候,就是隔壁邻舍或亲戚朋友嫁娶的日子;或者家里来客了,烧给客人吃而客人没吃完的蛋茶。对我,外婆从不吝惜鸡蛋,每周会清煮一个鸡蛋或者泡个鸡蛋茶给我吃。她自己从来不吃,一旦烧好鸡蛋,她就会坐在我身边,看着我吃完才走开。在我大一点儿的时候,外婆会使出在老家学来的烹饪手艺,经常用自留地里采回的食材当原料,给我们做米浆糕、食饼筒、麦饼、粽子、糯米青团、鸡蛋炒麻糍吃。
一次,我不小心翻倒了外公打草鞋用的高凳子,边上的小矮凳被弹起,凳子的一角撞到我的嘴巴上,顿时,鲜红的血从牙齿间、嘴唇上赶趟似的流出。外婆慌忙赶来,发现我的下嘴唇碰破了一块小指甲盖大的肉,她连忙把这块还没有全掉落的唇肉粘回到伤口上,急速将我送到公社卫生所敷药。连续几天,我的嘴唇肿得像打了气的皮囊,痛得天天哭闹,连饭也不想吃。外婆像犯了大错似的,反复念叨着自己的不是,说没有带好我,让我的嘴唇留下了伤疤,等女儿女婿回来怎么向他们交代。就在那天晚上,外婆哭得很伤心,到第二天上午,我发现她的眼眶还是红肿的。
我的父母在异乡工作,尽管相距不到20里,但他们有时两个月也不见得回家一次,处于幼儿阶段的我,难免想妈妈。一天晚上,我突然大哭,说妈妈回家了,要外婆带我去见妈妈。外公外婆不管怎么哄我,都没止住我的哭喊。他们只得起床,打着灯笼,送我到家。到家后,我发现妈妈没在,又是哭闹不停。最后,外婆突然念起了民谣:“燕啊燕,高山飞屋背。屋背白,背小麦。小麦麦头摇,飞过桥。桥上打花鼓,桥下娶新户(媳妇)。一娶娶个癞头新户,夜夜赖麦果。麦果碎,来妹妹,妹妹几时嫁,天娘(明天)后日嫁。嫁介人,嫁邻舍。邻舍桶,两头空,嫁相公。相公無田无地,嫁仔鸡。仔鸡非出坑,嫁小生。小生非做戏,嫁皇帝。皇帝非管天下,嫁给马。马无辫,嫁给黄浦鳝。黄浦鳝非打洞,嫁给蓝眼红。蓝眼红双眼烂糟糟,嫁给猫。猫非抓老鼠,一棒笃个死!”
我被外婆这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和哲理的民谣所打动,逐渐停止了哭闹,在外婆的一遍遍吟诵声中进入了梦乡。
外婆家的茅草房有两间,一间烧饭,一间卧室。这茅草房没有瓦房那么高,那由稻草缠绕在栎树枝上的条条草棱,拼接成厚重的房顶,直接架在不到一人高的泥坯墙上。尽管在四面泥墙上开了个小窗,但房里面还是黑咕隆咚的。夏天,房内闷热不堪,热辣辣的太阳晒在头顶的稻草棱上,房间里的柱子、衣柜和凳子,床上的草席都像从火炉里烤过似的。每当高温天气来临,外婆就会在晚饭后,往道台里的泥地上倒下一桶水,等水全渗进泥土里,再把旧草席摊开,让我们睡在露天的草席上。
夜深了,闷热过去了,凉快来了,外婆不愿叫醒熟睡的我,让外公轻轻将双手插进我的背脊与地上的草席之间,横托起我,挪步进茅草房,轻轻地放在床上。在一个个闷热的夏夜,我都是在外婆不停摇动着蒲扇的细微声响中,进入梦乡的。
冬夜,刺骨的寒风从泥坯墙头和不怎么紧密的门缝、窗缝里钻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我蜷缩在外婆的臂弯里,贴着外婆温暖的身体,在外婆细声细语哼唱的摇篮曲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外婆中等个子,方脸盘,双眼皮。花白的头发,打成辫子整齐地盘在脑后。外婆常穿的衣服没几件,也很少看到她穿新衣服,且都是黑色和蓝色的大襟衫,打着襻扣。平时在家,都穿一双土布鞋,劳动的时候穿一双解放鞋。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外婆总是先对着小镜子,认真梳理头发,把洗得已经发白的衣服和裤子整理得服服帖帖,给人以精明、干练的形象,经常被人们称赞。
外婆中风后,娘舅把她送到县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回到家后,又上宁波,下温州,四处寻医,求得中草药给外婆煎服。外婆始终乐观对待病痛,坚持康复锻炼,经过两年多时间,外婆重新站了起来,从能够行走,到能做些简单的杂事,直到再次挑起照顾全家七八个人生活的家务担子,足足又干了五六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重度中风后,还能彻底脱离病痛,正常生活,这真是一个奇迹!
外婆是在16年前走的,享年85岁。她走得很突然,我们都没赶上送她。
责任编辑:秀丽
美术插图:李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