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竞争的实质为人才的竞争,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本科高校如何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三轮驱动”的模式,促进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三轮驱动
一、引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用来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二十世纪7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到50%之间时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势头突飞猛进。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时已经达到15.3%,真正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满足了不同阶层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平等。但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只是在数量上使更多的适龄青年能够入学接受高等教育,而是更应该看重质的层面,应该更加看重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从而更加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由此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我国不少学者都对此下过定义。从理论层面来说,1993年刘明浚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首次对这一定义做出明确界定,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从教育管理层面来说,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他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笔者结合很多学者对此概念的界定,认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持下,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而实施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高等教育法》提出了专科高校和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区别,专科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的基本工作技能,而本科教育更应该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有关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知识和方法,从而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1]。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最近,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在此提出,要想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自从我国高等教育从21世纪初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本科高校培养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质量增长的速度和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不成正比,并由此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诸多问题,结合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重灌输、轻对话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谈教学方面的体会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美国高校也一直秉持同时期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并不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2015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全面改革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
纵观古今中外,高等教育更应该强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强调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互动的双向过程。但尽管如此,以无视人的主体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本科高校仍然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我讲你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则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依靠机械地记笔记、背诵来通过期末考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并且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容易被忽视,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性统统被学生的对象性、整体同一性所掩盖[2]。
(二)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管是古代還是近现代,不管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向中央汇报发言中提出: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师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想道德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乃至全体国民素质提高,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
(三)学校重理论、轻实践
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也提到:从经济增长来看,扫盲程度以上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会作出明显的贡献,而各种专门技能的训练往往是从毕业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得到的,而不是从学校中得到的[3]。美国普林斯大学教授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在其著作《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通过对汉默镇的“家伙们”进行小组访谈和个案访谈,也从这些“家伙们”的口中也了解到他们认为学校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只能靠工作来获得[4]。国内也有学者做过关于课程类型的调查,其中有40%的学生认为应以“实训课”为主,有31%的学生认为应该以专业理论课为主,也有23%的学生认为应该以专业基础课为主。
(四)学生重学位、轻能力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其著作《文凭社会》中曾经提出废除教育文凭的大胆想法,并且质疑学校的作用,提出“学校对于学习来说是个极其无效的所在”[5]。笔者认为尽管这种理论过于激进,但它也正是在说明我们当今的一个社会事实:学校只负责代表文凭——学位证书的发放,而不高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学位证书而不是关注是否能够得到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据笔者调查,在“本科期间,你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的回答中,“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的回答占82.5%,“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的回答占53%,并且更有同学坦言说,“我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学位回家好找工作,这年头单位只看学位哪在乎什么能力不能力的……”。可见,这种“重学位、轻能力”的理念已经从校园蔓延到社会。就业市场越来越看重学位高低,导致教育文凭通货膨胀、学位贬值,进一步促使人们追求更多的教育,引发教育扩张,而扩张的规模又远远超过人才市场升级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引发教育过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 1999.
[2] 董琳琳,赵迎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04):118-121.
[3] 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M].江苏:译林出版社,1977.
[5] 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三轮驱动
一、引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用来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二十世纪7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到50%之间时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势头突飞猛进。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时已经达到15.3%,真正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满足了不同阶层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平等。但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只是在数量上使更多的适龄青年能够入学接受高等教育,而是更应该看重质的层面,应该更加看重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从而更加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由此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我国不少学者都对此下过定义。从理论层面来说,1993年刘明浚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首次对这一定义做出明确界定,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从教育管理层面来说,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他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笔者结合很多学者对此概念的界定,认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持下,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而实施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高等教育法》提出了专科高校和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区别,专科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的基本工作技能,而本科教育更应该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有关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知识和方法,从而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1]。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最近,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在此提出,要想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自从我国高等教育从21世纪初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本科高校培养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质量增长的速度和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不成正比,并由此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诸多问题,结合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重灌输、轻对话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谈教学方面的体会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美国高校也一直秉持同时期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并不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2015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全面改革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
纵观古今中外,高等教育更应该强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强调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互动的双向过程。但尽管如此,以无视人的主体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本科高校仍然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我讲你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则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依靠机械地记笔记、背诵来通过期末考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并且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容易被忽视,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性统统被学生的对象性、整体同一性所掩盖[2]。
(二)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管是古代還是近现代,不管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向中央汇报发言中提出: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师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想道德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乃至全体国民素质提高,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
(三)学校重理论、轻实践
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也提到:从经济增长来看,扫盲程度以上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会作出明显的贡献,而各种专门技能的训练往往是从毕业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得到的,而不是从学校中得到的[3]。美国普林斯大学教授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在其著作《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通过对汉默镇的“家伙们”进行小组访谈和个案访谈,也从这些“家伙们”的口中也了解到他们认为学校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只能靠工作来获得[4]。国内也有学者做过关于课程类型的调查,其中有40%的学生认为应以“实训课”为主,有31%的学生认为应该以专业理论课为主,也有23%的学生认为应该以专业基础课为主。
(四)学生重学位、轻能力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其著作《文凭社会》中曾经提出废除教育文凭的大胆想法,并且质疑学校的作用,提出“学校对于学习来说是个极其无效的所在”[5]。笔者认为尽管这种理论过于激进,但它也正是在说明我们当今的一个社会事实:学校只负责代表文凭——学位证书的发放,而不高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学位证书而不是关注是否能够得到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据笔者调查,在“本科期间,你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的回答中,“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的回答占82.5%,“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的回答占53%,并且更有同学坦言说,“我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学位回家好找工作,这年头单位只看学位哪在乎什么能力不能力的……”。可见,这种“重学位、轻能力”的理念已经从校园蔓延到社会。就业市场越来越看重学位高低,导致教育文凭通货膨胀、学位贬值,进一步促使人们追求更多的教育,引发教育扩张,而扩张的规模又远远超过人才市场升级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引发教育过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 1999.
[2] 董琳琳,赵迎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04):118-121.
[3] 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M].江苏:译林出版社,1977.
[5] 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