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艺术承载了时代,以及一个时代的故事和传奇”,那么20世纪时尚艺术所承载的正是嘉柏丽尔·香奈儿(Gabrielle Chanel)之传奇。这位出生贫寒的女士凭借着生活带给她的独特经验,加上自身大胆、现代的思想,用其设计打破了当时传统遏制女性的规条,成为了20世纪服装史上最杰出的时装大师。她创造的服装风格不但风靡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不少设计师们创作的蓝本。2011年1月15日至3月14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文化香奈儿”展览,汇集了超过400件的手稿、画作、摄影作品、贵重艺术品、珍本文献、时装设计、香水甚至高级珠宝等,为观者描绘了香奈儿独特的创意空间。它们不但合写出品牌缔造者嘉柏丽尔女士的故事,甚至还呈现出香奈儿品牌所遵循的价值。
华美简约的设计根源
嘉柏丽尔·香奈儿的一生是闪烁着光辉、充满着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她美丽、诙谐、乐观,而且还勇于面对现实,拥有坚强的独立心,正像她说的:“诚如拿破仑所言,他的字典中没有‘困难’两字,我的字典中也找不到‘不成功’三个字。”她既是建立时装王国的女强人,同时又是娇柔多情的女性。
1883年嘉柏丽尔·香奈儿(Gabrlelle Chanel)出生在19世纪末期法国的一个贫穷杂货小贩家庭。由于家里的穷困。在嘉柏丽尔12岁时母亲因肺结核而病逝,那时她年轻而喜欢寻欢作乐的父亲为了能前往美国寻找乐土,则把嘉柏丽尔和其姐姐送进了科雷兹省的奥巴辛孤儿院。此后,嘉柏丽尔就在孤儿院中度过了惨淡的童年。嘉柏丽尔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被父亲遗弃,没有家庭温暖和亲人的依靠都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在严冷肃穆的孤儿院的经历,却意外地奠定了嘉柏丽尔的独特美学,并为其开创的时尚设计铺下了埋伏。嘉柏丽尔所在的孤儿院是属于奥巴辛天主教的西都教派别,孤儿们只允许穿制服,每天祷告严守纪律,每周需要坚持在教堂中做礼拜。在奥巴辛7年中,惨淡而乏味的孤儿院生活在嘉柏丽尔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嘉柏丽尔也正是在那时接触到朴素服饰(日常生活中素净的修女服和孤儿院童的黑袍白领连衣裙)和华美服饰、器具(弥撒时神职人员圣袍和法器)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成了她日后创作的基调,让她锤炼出一种独特美学,一种混合着简约、庄重和奢华的美。
今天,人们依然可以从修道院的建筑里找到嘉柏丽尔设计的大量语汇,例如星星、月亮、太阳等。当时教堂地面上用扁圆鹅卵石铺成的图案装饰,就出现在她于1932年推出的“Bijoux de Diamants”钻石珠宝展中。早年在奥巴辛经验中的细节不断撞击着她的想象,激发着她的创造力:无论是在装饰她的寓所,还是在设计高级珠宝或者构思香水和化妆品包装时,成长时期的视觉印象依然不断出现。可以说奥巴辛的岁月铸造了嘉柏丽尔·香奈儿的美学。
突破传统的抽象时尚
离开修道院,嘉柏丽尔来到穆朗城,她一边在服装店工作,一边在某酒吧驻唱,并且以“Coco”这个艺名渐渐打开了知名度。此时,来自巴黎市郊上流社会的艾提安·巴勒松(Etienne Balsan)成为嘉柏丽尔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巴勒松是位年轻的实业家,嘉柏丽尔作其情妇后不但步入了上流社会,也开始了其设计生涯。1909年嘉柏丽尔意识到巴勒松是不会与其结婚后离开了他,随后不久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阿瑟·鲍伊·卡波(Athur Boy Caped。鲍伊资助了嘉柏丽尔在杜维埃开的第一家店。嘉柏丽尔最初的事业是从“头”做起的,在其自传中写道:“因为鲍伊常带我去赛马场,我注意到当时的帽子都比头小,戴上后还要别上帽针才能固定,并不实用,所以我决定设计出稍宽大而没有太繁缛装饰品的帽子。”
嘉柏丽尔拥有着与当时所有传统女性不同的观念,或许是因为早年在孤儿院的经历使得她更向往自由。在那个年代女性必须故示苍白娇弱,然而嘉柏丽尔却热衷于目光浴、骑马驰骋和搭邮轮度假。她对于户外运动及舒适穿着的热爱也奠定了她穿衣的基调。为了她自己日常生活的需要,嘉柏丽尔从男性衣柜里获取灵感,根据男式套头衫和水手装设计出女性水兵服系列Jersey针织面料服装。这些服饰的面市意外地使她一举成名。这种舒适的面料在当时一般只用于男性内衣,嘉柏丽尔对材料的大胆运用同时为其创作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后她所设计的紧凑简练、强化功能的各种服装,让她以时尚先驱之姿,领先同时代人,发掘出当时众人的渴望。事实上,那也正是她自己的渴望:赢得自主,扬弃传统,进而独立。嘉柏丽尔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她的时尚风格密切相关。她的创作出自她对世界的观察,以及她对女性和男性在现代社会地位的主张。就是这样,嘉柏丽尔为了自己行动的便利,创造出20世纪以来女性时尚的新轮廓。
嘉柏丽尔如此现代的设计除了源于其大胆的创新外,还和抽象运动及她与当时大师级人物往来相关。20世纪初期正处在新旧世界交替的分水线上,随着旧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沉落,新世界从战火的纷扰中升起,当时的妇女首度获得了工作机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再也不一样了。快速变化和动荡不已的20世纪也为嘉柏丽尔提供了绝好的反思和创作素材。实际上,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已改变,波烈式的宽大拖沓的时髦,既不适宜更多的社会活动,也显得可笑滑稽。她把水手装和水手裤替代女长裙;她用质地薄软的内衣面料,创作出诺曼地渔夫式的套装;她把男装稍加修改,饰以一个恰到好处的饰针,便成为新颖的女时装等设计做法如同当时伟大的时代艺术先驱,如嘉柏丽尔的好友毕加索(Picasso)、考克多(Cocteau)、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等人在艺术上的创作与实验。嘉柏丽尔已意识到不可逆转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于是她开始为新世界描绘轮廓。而当时包括工业、经济、社会等层面,横扫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在“美学革命”中成形:就是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抽象”。
抽象运动像燎原野火般影响了一切:它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语言,表现于各式各样思想与创意的领域,从哲学、文学到诗辞,从音乐到视觉艺术。这种抽象的语言旨在追求纯粹、直面事物的本质,提炼线条和结构以更精确地定义内容、意义和情感。从1907年的立体画派和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开始,直至20世纪30年代未期,国际上响应抽象主义的前卫派艺术大师包括俄国的罗钦可(Rodchenko)、马勒韦奇(Malevitch)、康定斯基(Kandinsky)以及荷兰的蒙德里安(Mondrian)等多位。嘉柏丽尔女士跟她艺术圈中的朋友一样,在毫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不依传统,另辟蹊径,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随着时间演进,她逐渐累积属于自己的文化。她以非凡的能力,将日常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自己独有的风格。她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尚语言。这种匠心独具的设计语言,透过各种不同的经典标志来表达,变成香奈儿独特的品牌象征。
璀璨的异国时尚
异国文化与风情,无疑是嘉柏丽尔重要的灵感来源。1919年之后,即鲍伊出车祸离世后,流亡海外的俄罗斯狄米崔大公爵将嘉柏丽尔带进拜占庭皇室雕像与巴洛克辉煌珠宝的世界。后来公爵还让她认识了克里姆林宫的璀璨辉煌以及东正教司祭的圣袍与圣像,这些艺术品都较她少女时代奥巴辛修道院见识到的庄严细致犹有过之,并启发了她后来的华丽时代。她还从挚友斯特拉文斯基、迪亚吉列夫,以及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大胆及现代风格中认识到俄罗斯艺术是前卫的,嘉柏丽尔从中得到许多创作的灵感。此外,她与米西亚和荷西·马利亚·塞特夫妇同游威尼斯时,发现了圣马可大教堂的美丽宝藏,拜占庭式镶嵌画上的暗金色块与贵族宅第的耀眼浅金等等。还有,丽都海滩上国际名流汇聚的金粉世界,也使她想起法国的杜维埃或是比亚利兹,这两处最后成为了她非常钟爱的灵感源泉地。除欧洲和俄罗斯外,嘉柏丽尔的灵感还来源于神秘的东方,即使她并没有踏足过中国,但嘉柏丽尔耳闻及在书籍中了解到中国的种种精致优雅,久已心向往之。后来她收藏了不少中国艺术品摆设在其寓所中,她甚至对其藏的中国乌木漆面屏风百看不腻。在这些中国艺术品的影响下,她的作品中有时会带有一点东方的神韵。
华美简约的设计根源
嘉柏丽尔·香奈儿的一生是闪烁着光辉、充满着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她美丽、诙谐、乐观,而且还勇于面对现实,拥有坚强的独立心,正像她说的:“诚如拿破仑所言,他的字典中没有‘困难’两字,我的字典中也找不到‘不成功’三个字。”她既是建立时装王国的女强人,同时又是娇柔多情的女性。
1883年嘉柏丽尔·香奈儿(Gabrlelle Chanel)出生在19世纪末期法国的一个贫穷杂货小贩家庭。由于家里的穷困。在嘉柏丽尔12岁时母亲因肺结核而病逝,那时她年轻而喜欢寻欢作乐的父亲为了能前往美国寻找乐土,则把嘉柏丽尔和其姐姐送进了科雷兹省的奥巴辛孤儿院。此后,嘉柏丽尔就在孤儿院中度过了惨淡的童年。嘉柏丽尔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被父亲遗弃,没有家庭温暖和亲人的依靠都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在严冷肃穆的孤儿院的经历,却意外地奠定了嘉柏丽尔的独特美学,并为其开创的时尚设计铺下了埋伏。嘉柏丽尔所在的孤儿院是属于奥巴辛天主教的西都教派别,孤儿们只允许穿制服,每天祷告严守纪律,每周需要坚持在教堂中做礼拜。在奥巴辛7年中,惨淡而乏味的孤儿院生活在嘉柏丽尔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嘉柏丽尔也正是在那时接触到朴素服饰(日常生活中素净的修女服和孤儿院童的黑袍白领连衣裙)和华美服饰、器具(弥撒时神职人员圣袍和法器)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成了她日后创作的基调,让她锤炼出一种独特美学,一种混合着简约、庄重和奢华的美。
今天,人们依然可以从修道院的建筑里找到嘉柏丽尔设计的大量语汇,例如星星、月亮、太阳等。当时教堂地面上用扁圆鹅卵石铺成的图案装饰,就出现在她于1932年推出的“Bijoux de Diamants”钻石珠宝展中。早年在奥巴辛经验中的细节不断撞击着她的想象,激发着她的创造力:无论是在装饰她的寓所,还是在设计高级珠宝或者构思香水和化妆品包装时,成长时期的视觉印象依然不断出现。可以说奥巴辛的岁月铸造了嘉柏丽尔·香奈儿的美学。
突破传统的抽象时尚
离开修道院,嘉柏丽尔来到穆朗城,她一边在服装店工作,一边在某酒吧驻唱,并且以“Coco”这个艺名渐渐打开了知名度。此时,来自巴黎市郊上流社会的艾提安·巴勒松(Etienne Balsan)成为嘉柏丽尔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巴勒松是位年轻的实业家,嘉柏丽尔作其情妇后不但步入了上流社会,也开始了其设计生涯。1909年嘉柏丽尔意识到巴勒松是不会与其结婚后离开了他,随后不久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阿瑟·鲍伊·卡波(Athur Boy Caped。鲍伊资助了嘉柏丽尔在杜维埃开的第一家店。嘉柏丽尔最初的事业是从“头”做起的,在其自传中写道:“因为鲍伊常带我去赛马场,我注意到当时的帽子都比头小,戴上后还要别上帽针才能固定,并不实用,所以我决定设计出稍宽大而没有太繁缛装饰品的帽子。”
嘉柏丽尔拥有着与当时所有传统女性不同的观念,或许是因为早年在孤儿院的经历使得她更向往自由。在那个年代女性必须故示苍白娇弱,然而嘉柏丽尔却热衷于目光浴、骑马驰骋和搭邮轮度假。她对于户外运动及舒适穿着的热爱也奠定了她穿衣的基调。为了她自己日常生活的需要,嘉柏丽尔从男性衣柜里获取灵感,根据男式套头衫和水手装设计出女性水兵服系列Jersey针织面料服装。这些服饰的面市意外地使她一举成名。这种舒适的面料在当时一般只用于男性内衣,嘉柏丽尔对材料的大胆运用同时为其创作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后她所设计的紧凑简练、强化功能的各种服装,让她以时尚先驱之姿,领先同时代人,发掘出当时众人的渴望。事实上,那也正是她自己的渴望:赢得自主,扬弃传统,进而独立。嘉柏丽尔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她的时尚风格密切相关。她的创作出自她对世界的观察,以及她对女性和男性在现代社会地位的主张。就是这样,嘉柏丽尔为了自己行动的便利,创造出20世纪以来女性时尚的新轮廓。
嘉柏丽尔如此现代的设计除了源于其大胆的创新外,还和抽象运动及她与当时大师级人物往来相关。20世纪初期正处在新旧世界交替的分水线上,随着旧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沉落,新世界从战火的纷扰中升起,当时的妇女首度获得了工作机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再也不一样了。快速变化和动荡不已的20世纪也为嘉柏丽尔提供了绝好的反思和创作素材。实际上,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已改变,波烈式的宽大拖沓的时髦,既不适宜更多的社会活动,也显得可笑滑稽。她把水手装和水手裤替代女长裙;她用质地薄软的内衣面料,创作出诺曼地渔夫式的套装;她把男装稍加修改,饰以一个恰到好处的饰针,便成为新颖的女时装等设计做法如同当时伟大的时代艺术先驱,如嘉柏丽尔的好友毕加索(Picasso)、考克多(Cocteau)、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等人在艺术上的创作与实验。嘉柏丽尔已意识到不可逆转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于是她开始为新世界描绘轮廓。而当时包括工业、经济、社会等层面,横扫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在“美学革命”中成形:就是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抽象”。
抽象运动像燎原野火般影响了一切:它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语言,表现于各式各样思想与创意的领域,从哲学、文学到诗辞,从音乐到视觉艺术。这种抽象的语言旨在追求纯粹、直面事物的本质,提炼线条和结构以更精确地定义内容、意义和情感。从1907年的立体画派和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开始,直至20世纪30年代未期,国际上响应抽象主义的前卫派艺术大师包括俄国的罗钦可(Rodchenko)、马勒韦奇(Malevitch)、康定斯基(Kandinsky)以及荷兰的蒙德里安(Mondrian)等多位。嘉柏丽尔女士跟她艺术圈中的朋友一样,在毫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不依传统,另辟蹊径,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随着时间演进,她逐渐累积属于自己的文化。她以非凡的能力,将日常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自己独有的风格。她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尚语言。这种匠心独具的设计语言,透过各种不同的经典标志来表达,变成香奈儿独特的品牌象征。
璀璨的异国时尚
异国文化与风情,无疑是嘉柏丽尔重要的灵感来源。1919年之后,即鲍伊出车祸离世后,流亡海外的俄罗斯狄米崔大公爵将嘉柏丽尔带进拜占庭皇室雕像与巴洛克辉煌珠宝的世界。后来公爵还让她认识了克里姆林宫的璀璨辉煌以及东正教司祭的圣袍与圣像,这些艺术品都较她少女时代奥巴辛修道院见识到的庄严细致犹有过之,并启发了她后来的华丽时代。她还从挚友斯特拉文斯基、迪亚吉列夫,以及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大胆及现代风格中认识到俄罗斯艺术是前卫的,嘉柏丽尔从中得到许多创作的灵感。此外,她与米西亚和荷西·马利亚·塞特夫妇同游威尼斯时,发现了圣马可大教堂的美丽宝藏,拜占庭式镶嵌画上的暗金色块与贵族宅第的耀眼浅金等等。还有,丽都海滩上国际名流汇聚的金粉世界,也使她想起法国的杜维埃或是比亚利兹,这两处最后成为了她非常钟爱的灵感源泉地。除欧洲和俄罗斯外,嘉柏丽尔的灵感还来源于神秘的东方,即使她并没有踏足过中国,但嘉柏丽尔耳闻及在书籍中了解到中国的种种精致优雅,久已心向往之。后来她收藏了不少中国艺术品摆设在其寓所中,她甚至对其藏的中国乌木漆面屏风百看不腻。在这些中国艺术品的影响下,她的作品中有时会带有一点东方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