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作文导写教育惩戒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re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日前,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规定。对此,社会反响不一。有的教师觉得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终于有规可依,不用担心和家长、学生发生矛盾;有的教师觉得虽然有了规则,但是尺度不容易掌握;还有家长和学生担心教育惩戒被滥用。为更好地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复兴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
  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材料围绕“教育惩戒”的主题展开,有两层含义: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和教育惩戒的正确实施。同学们可以就其中一层写作,亦可综合两层进行写作。材料对“教育惩戒”给出了明确的立场,如果学生站在反对的立场上进行写作,在审题上就会出现重大偏差。
  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一定要有符合相应身份的语言,避免随意的不得体的话语。要注意发言的场合是座谈会,有许多不同身份的人出席,要注意这一限定性。材料最后关于写作内容也有限定性要求,有的同学可能会忽视“提出希望与建议”这一写作要求。对此,学生审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命题任务与要求。
  佳作展示一
  于理解中塑造“先生之风”
  金梦雅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学们:
  你们好!
  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参加本次座谈会。对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颁布,我在此发表题为“于理解中塑造‘先生之风’”的讲话。
  范仲淹谈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的思想作风会影响学生。而在教育过程中,惩戒制度的制定有效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犹太人教育中有句著名的格言:“没有经过驯养的马是倔强的,一个不受拘束的儿子是不可忖度的。”教育惩戒会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正,促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并引以为戒。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斯说过:“过度的溺爱与娇养其结果是侮辱。树立正确的学习作风,大有裨益。”所以,对于学生,任其自由发展,只会无限放大错误,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育惩戒赋予我们权利去管理、训导学生,而家长会顾虑教师是否会滥用权力,这种心情我们能够理解。捷克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谈到:“犯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到惩罚,并非只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使日后不再去犯。”因此,若我们能用语言引导学生,就不会实施惩戒。我们会通过交流来告诫、引导他们,做到能“戒”则不“惩”。
  教育惩戒不仅要有严格的“尺度”,也要有适宜的“温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惩戒教育下,我们会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适当惩戒,让他们认识到问题并及时改正。在惩戒教育体制下,让制度更加有“温度”,更加人性化,是我们对家长和同学们的保证。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颁布也为当下教师不敢惩戒、家长反对惩戒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我们本着同样一颗关心孩子的心,为何不能同撑一条船,同拧一股力?关于教育惩戒,规则的第一条中便谈到“其是为了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本着让学生更加优秀的宗旨,也希望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但若学生不配合,家长不支持,反而否定、甚至批判惩戒教育,这对于教师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而身为家长和学生,也应理解教师的不易,尊重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方式。
  规则的实施是有效教育学生的保障,大家的理解和肯定,是对我们这些在教育路上跋涉前行的老师最大的支持和关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56分
  点评:本篇演讲稿非常有语言交际意识,作文开篇引用范仲淹、犹太人教育和利斯的名言,说明教育对人的意义和作用,开宗明义,有理有据。然后从家长的角度提出对教育惩戒的顾虑,并直接打消了这种顾虑:“若我们能用语言引导学生,就不会实施惩戒。我们会通过交流来告诫、引导他们,做到能‘戒’则不‘惩’。”让家长信服。最后再用感性的语言点明实施教育惩戒的关键。作文在逻辑层层深入的同时,兼具了语言的感染力。
  佳作展示二
  善用惩戒规则,为教育保驾护航
  宋体娜
  各位家长、老师们,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善用惩戒规则,为教育保驾护航”。
   各位家长,同样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十分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害怕因为有了惩戒规则,我们的孩子会受到伤害,但又担心没有“严师”的教育,孩子无法成为“高徒”。
   我的儿子从小调皮,自控能力很差,成绩也总是起伏不定。作为妈妈,我一开始以孩子的健康快乐为主,对于孩子的调皮没有太过严格地管教。上了初中后,儿子跟我说,他的班主任总会在他犯错后予以小小的处罚。起初,我也担心孩子受皮肉之苦,但实际上他并未受到多大的伤害,反而渐渐开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我由衷感谢这样的老师成就了我的孩子,我想告诉大家,“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惩戒规则,孩子就不会懂得约束自己。
   惩戒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为了鞭策孩子,警示孩子,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戒尺”。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让教师惩戒权得到了法律保护,同时也让家长们得以安心。试问,作为父母怎么会不“盼女成凤,望子成龙”?为了培养一个更出色、更自律的孩子,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孩子犯错后受到惩戒,正是为了让他们更加优秀。或许家长和孩子们会担心惩戒权被滥用,孩子的身心将会受到严重伤害。其实这些问题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小惩大戒,重点在“戒”不在“惩”。惩戒权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变相上升至体罚,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认为,大多数教师都受过专业培训,都具备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比家长更冷静自持,更懂分寸,一定会把握好惩戒的力度和界限。老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加出色,略施小惩,警示而已。
   诚然,网上也曾报道过老师虐待孩子的事件,那些不过是概率极小的个别行为。大家还是要相信老师和学校,并配合他们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希望各位家长理性对待“惩戒”。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家长和老師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要理解教育部门出台惩戒制度的良苦用心,理解老师惩戒学生的良苦用心。
   当然,我相信出台这样一部规章后,老师们一定会像鲁迅先生所描写的他的启蒙老师那样,“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我相信,国家给了教师惩戒权,且被大家认可和支持,这份信任会将冷冰冰的惩戒变得温暖,老师们不会因为实施惩戒而被处罚,更不会借惩戒规则的颁布而滥用权力,变相惩罚,违背它的初衷。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7=55分
   点评:本文选择了家长这样一个身份,论述惩戒规则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的孩子为例,以真实事例说明“惩戒”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作文说理入情入理,在论述教育惩戒的目的时,也不回避现实存在的问题,语言既有分寸感,又能取信于人。
其他文献
入乎其内   一、明确读者对象   阅读书信类文章,首先要立足语境,明确读者对象。《谏逐客书》和《与妻书》都是“书”,但对象不同。前者写给皇帝,是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后者写给妻子,是传寄亲人、吐露心声的家信。《谏逐客书》中李斯面对秦王,以“臣”自称,深表效忠之意。文章开头指出自己听闻其他大臣提出逐客令,先将自己放在与大臣的对立面,避免直接对抗秦王,为秦王后来收回成命做铺垫。如此劝谏,避免了自
期刊
写人记叙文就是以人为写作对象,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写人记叙文重点在“人”,以人为主,文中写的一件事或几件事都是为表现人的思想性格服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具体来说,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点鲜明,描写生动   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对人物进
期刊
入乎其内   部编版必修下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或为临终绝笔,直抒胸臆。这几篇课文表现出了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从大的方面来看,这几篇课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在阅读中,同学们应如何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体会文中的情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文体形式入手,梳理文章结构
期刊
今天的月,可真圆。看着这轮明月,耳畔蓦地回响起白日里吟诵的《琵琶行》。透过皎洁的月光,我似乎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穿越到了那艘离别的船上。   元和十一年,我与朋友乘船游至湓浦口,从摇摇晃晃的舷窗向外望去,只见江天一色,延伸向远方深邃的黑夜。唯独江心有一点摇曳的月光,点点银辉在江面荡漾。   忽然,一声哀怨的琵琶声在江面上飘荡。我情不自禁地循声望去,不经意瞥见同样翘首张望的他——那个九江郡新上任的司马
期刊
淡妆浓抹,宜与西子媲美;三言两语,怎舍诉尽衷肠;西泠桥畔,难解痴情意味;江南四月,最是游人迷醉的时节。   那山水,大江南的山水啊,氤氤氲氲的,用一层迷蒙的水汽,隔开尘世的琐碎与不堪。朦胧的,是晨起的烟云;可深入人心的,是如梦似幻的古街。空灵的,是雨打芭蕉的声音;可映入眼帘的,是露珠盈盈的繁花。江南的雨,滴答,滴答,打着青砖碧瓦……   箬笠配蓑衣,正如青砖伴黑瓦,梁燕啄新泥,一切皆美好。听着雨滴
期刊
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亲。”这句话高度赞扬了母爱的伟大。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说哪一种爱最无私,那一定是母爱。“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母爱,有时是一个亲切的问候,一声温暖的叮咛;有时是一个严厉的眼神,一句温柔的责备;而更多的,是对儿女无私的奉献和无尽的包容。  经典赏读  我的母亲  丰子恺   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我的母亲坐在我
期刊
中华大地,各个地方有不同的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我的家乡湖南常德的有名特产“蒿子粑粑”。   常德有一种通身是宝的植物,那就是野生的蒌蒿,俗称蒿子。清明前后,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这种蒿子的嫩尖儿,便可以用来做“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首先要采摘鲜嫩的蒿子叶,清洗干净放入水里煮;再把糯米打成粉,把煮沸的蒿子叶和汁水一起揉进糯米粉里;然后取适量压成饼,包
期刊
入乎其内   小说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积累和沉淀,到唐代正式形成。明清时期,文人的小说独立创作意识逐渐增强,“三言二拍”(明代著名传奇小说集,共五本)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除此之外还有语言、主题、情感等。那么,如何品味小说的独特魅力呢?   一、人之有形,题之有显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有人赞成米兰·昆德拉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也有人反对他的观点。   请以“必须负重前行/无
期刊
事件概述   2021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此前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的首幅火星图像。这些图像完整记录了火星逐渐进入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的轻微震动及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其中,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成为我国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