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健康档案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設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东台市东台镇金海、启平街道加大了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力度。两街道下辖15个社区、16 个村,总人口149257人,已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档案101802 份,建档率68.2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 20550人,0-3岁儿童 3538人,孕产妇 1128 人,慢病 7602人,残疾8720人,重症精神疾病1030人。
1 主要做法
1.1 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居民认知水平 街道参照卫生部社区健康档案和农卫司纸质健康档案要求,制订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了街道、社区、村组干部、医院医务人员、村医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及奖惩措施,组建了25个卫生服务团队(社区9个,村级16个),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镇政府召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员塈培训专题会议,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参会人员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掌握调查询问、体格检查的内容,规范表格填写及档案管理的要求。向社区、村干部、乡村医生落实入户宣传、调查任务,明确调查信息资料保密要求等,并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电脑操作员进行了纸质档案录机培训和现场考核。抽调社区、村组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组,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向居民发放《致金海、启平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家庭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填表说明等各150000份。东台市政府举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启动仪式,通过现场电视转播和报纸宣传等形式向居民宣传建档意义、程序等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建档工作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1.2 规范运行机制,积极稳步开展,建立合格健康档案 东台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档工作,在财政给予积极投入,为团队每名建档人员配备工作用电动车,统一着装,统一标识。东台市卫生局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管理制度,公开向社会承诺服务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编印团队工作手册,规定各医疗机构在岗的医护人员、公卫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由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统一领导,将建档任务科学分配,实行团队分区域网格化包干。团队负责人主动结合主管卫生的社区、村组干部,实行入户逐人现场调查询问、体检建档。医院公卫人员分社区分村蹲点进行指导、督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建档人员将采集到的纸质档案信息集中录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居民到医疗机构就诊、体检、住院等,都由医疗机构为其不断更新、完善信息,逐步形成了符合卫生部规范要求、内容完整的健康档案。社区医院开展的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各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丰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工作体会
2.1 政府支持是健康档案工作的关键 健康档案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科学系统工程,在管理、研发、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必须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组织机构、资金经费、技术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究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2 群众参与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主体 居民健康建档建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2—3年时间,逐步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减少资源重叠和浪费,全面了解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规划,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在此期间,加强全民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要让群众懂得“人人参与,惠及万民”,积极支持健康档案工作。
2.3 队伍建设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保障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档人员在调查询问家庭和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体格检查期间,都能认真调查、客观真实体检,逐人、逐项规范填写档案,尤其是卫生服务团队在入户建档时,很多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涌现出许多尽职尽责的好医生,确保了建档工作按进度、高质量完成。
3 工作目标
3.1 确保居民人手一份合格健康档案,逐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力争在2年内为辖区内每位居民建立一份规范档案,以新医改为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施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措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2 对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县、乡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实施资源共享。县、乡医院管理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医疗活动以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资源共享,同时实施新农合、居民医保对患者门诊、住院报销的在线监督管理。
3.3 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契机,动态管理慢病高危人群。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以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管理为切入点,进而探索有效指导居民控制超重、肥胖和血压水平的管理模式及健康干预措施,收集高危人群一般情况、慢病病史及相关信息,如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收集个人目前健康状况及慢病家族史、膳食、吸烟、饮酒、身体活动和医疗费用等信息,评估并完成高危人群主要慢病危险性评价。通过对个体化的饮食、行为、心理干预,指导高危人群逐步形成健康的膳食和身体活动习惯,对患者给予长期随访和终身管理服务,最终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1 主要做法
1.1 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居民认知水平 街道参照卫生部社区健康档案和农卫司纸质健康档案要求,制订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了街道、社区、村组干部、医院医务人员、村医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及奖惩措施,组建了25个卫生服务团队(社区9个,村级16个),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镇政府召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员塈培训专题会议,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参会人员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掌握调查询问、体格检查的内容,规范表格填写及档案管理的要求。向社区、村干部、乡村医生落实入户宣传、调查任务,明确调查信息资料保密要求等,并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电脑操作员进行了纸质档案录机培训和现场考核。抽调社区、村组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组,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向居民发放《致金海、启平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家庭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填表说明等各150000份。东台市政府举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启动仪式,通过现场电视转播和报纸宣传等形式向居民宣传建档意义、程序等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建档工作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1.2 规范运行机制,积极稳步开展,建立合格健康档案 东台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档工作,在财政给予积极投入,为团队每名建档人员配备工作用电动车,统一着装,统一标识。东台市卫生局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管理制度,公开向社会承诺服务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编印团队工作手册,规定各医疗机构在岗的医护人员、公卫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由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统一领导,将建档任务科学分配,实行团队分区域网格化包干。团队负责人主动结合主管卫生的社区、村组干部,实行入户逐人现场调查询问、体检建档。医院公卫人员分社区分村蹲点进行指导、督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建档人员将采集到的纸质档案信息集中录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居民到医疗机构就诊、体检、住院等,都由医疗机构为其不断更新、完善信息,逐步形成了符合卫生部规范要求、内容完整的健康档案。社区医院开展的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各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丰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工作体会
2.1 政府支持是健康档案工作的关键 健康档案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科学系统工程,在管理、研发、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必须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组织机构、资金经费、技术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究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2 群众参与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主体 居民健康建档建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2—3年时间,逐步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减少资源重叠和浪费,全面了解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规划,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在此期间,加强全民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要让群众懂得“人人参与,惠及万民”,积极支持健康档案工作。
2.3 队伍建设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保障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档人员在调查询问家庭和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体格检查期间,都能认真调查、客观真实体检,逐人、逐项规范填写档案,尤其是卫生服务团队在入户建档时,很多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涌现出许多尽职尽责的好医生,确保了建档工作按进度、高质量完成。
3 工作目标
3.1 确保居民人手一份合格健康档案,逐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力争在2年内为辖区内每位居民建立一份规范档案,以新医改为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施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措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2 对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县、乡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实施资源共享。县、乡医院管理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医疗活动以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资源共享,同时实施新农合、居民医保对患者门诊、住院报销的在线监督管理。
3.3 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契机,动态管理慢病高危人群。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以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管理为切入点,进而探索有效指导居民控制超重、肥胖和血压水平的管理模式及健康干预措施,收集高危人群一般情况、慢病病史及相关信息,如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收集个人目前健康状况及慢病家族史、膳食、吸烟、饮酒、身体活动和医疗费用等信息,评估并完成高危人群主要慢病危险性评价。通过对个体化的饮食、行为、心理干预,指导高危人群逐步形成健康的膳食和身体活动习惯,对患者给予长期随访和终身管理服务,最终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