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名老师,将雕版刻经艺术传授给更多的人;她更愿意做一位纯粹的匠人,在刻版过程中,找到与古人、与不同匠人对话的感觉。2009年,金陵刻经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一刻起,刻经人邓清之多了一个身份——金陵刻经处第七代非遗传承人。
匠心之道源于执著
1991年,邓清之从南京一所中专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毕业,来到了金陵刻经处。虽然在学校系统地学习了灯彩、竹刻等技艺,但隔行如隔山,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起。
之后,邓清之跟随师父马萌青潜心学习雕版技艺。学习雕版要从磨刀开始,雕版行内将刻刀称为“拳刀”,握刀如握拳,手上功夫就全在这一把拳刀上。俯首、屏气、凝神,右手握刀,左手推行,反反复复地练习。
为了研究这门传统技艺,邓清之几乎放弃了娱乐与社交活动。金陵刻经处位于闹市区,邓清之每天却守在清净一角,坚持刻100个字从未间断。一年多的时间,邓清之得以承袭师父全部的技艺精髓。她书写的经文与古版神似,气息相通。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邓清之将自己从小所学的书法、绘画技艺与雕版工艺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2001年,邓清之开始创作版画作品《润》,构思了大半年。为了保证创作的进度,她时常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让师傅提意见。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之后,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独立完成好这部作品。“当时我就有一种信念,认为经过艰辛的劳作和顽强的坚持,必将能够突破自己。”邓清之说。
为此,她刻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刻好了一个版就因为一个笔画就推倒重新再来。那段时间,邓清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思考、雕刻。为了充分汲取古典精髓,她参考了一幅又一幅古人雕版作品。因长期盯着雕版一动不动,她的眼睛出了问题,身体也处于亚健康状态。
能参加国家级的创作型版画展,对于专业画家来说都很难,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润》入选了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并最终获得最高奖“金彩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十年之后,邓清之的又一力作问世——版画作品《华罗庚》入选江苏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精品工程。
至今,邓清之已雕刻书版200余片,超过4万字,雕刻佛像版30余页。她先后当选为南京市秦淮区政协第一届、第二届委员,南京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委员,并入选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17年,她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称号。
专注创作拓展艺术宽度
邓清之打破了金陵刻经处“写工不刻、刻工不写”的传统,将写样、雕版两项技艺集于一身。
写样,是雕版前的一道工序,将书稿写在极薄极细的毛太纸上。写样的字虽然看上去千篇一律,其中却有着无穷变化: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瓜子点之分。
刻一块400字的版需要15天。之所以费时,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多为重新雕版。许多古版有损坏不能修补,必须重刻。新刻的字要与古版一致,却又不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否则刻出来的就是“死字”“呆字”,知笔意、知章法才会气韵生动。
在雕版技艺从孤寂走向逐渐被认识的过程中,邓清之既见证了老一代匠人的孤守,也欣喜地看到新一代传承人的开拓与想象力。从她这里,雕版技艺开始从之前的“师带徒”形式,转向了一种“师生制”模式。她深深地覺得,在当下,普及雕版技艺的认知比带徒弟更重要。
“就像往人群中撒下一批种子,期待其中某些人有一天能顿悟。”邓清之说,她正在寻找有缘的人。
2011年3月,邓清之开始带徒弟。她的两名徒弟均为大专院校古籍修复专业的毕业生,两人已成功申报秦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甚至专业,邓清之主动走出去,将雕版技艺带进高校。“这既是传授技艺,也是向高校专家学者学习,两者相得益彰,更有利于这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与此同时,她还在搜集、整理雕版技艺的相关资料,期待有一天能够出专著或视频,原汁原味地延续雕版技艺。
重现金陵刻经的美
邓清之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小时候常常路过金陵刻经处。紧闭的门扉,古朴的匾额,精致的飞檐,让她对这里充满了好奇。直到成为刻经人以后,她才通过老师和朋友了解到金陵刻经处所做的工作和这些年来的演变。历经152年的沧桑岁月,在创始人杨仁山居士与前后共八代刻经技艺传承人的努力下,金陵刻经处为佛教文化传承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宝藏。
如今,置身于金陵刻经处的经版楼里,邓清之常常被从前的刻经人高超的写样与绘画技艺所折服。前人璀璨的文化成果敦促她耐下性子,几十年如一日地坐在灯下与毛笔、刻刀和经版相伴。
这些年,经常会有人来金陵刻经处采访、参观和学习,这占用了邓清之很多休息时间,但她从中获得了不少满足和乐趣,尤其是年轻学子们积极地提问,“想把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跟现代元素结合起来”。
邓清之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爱上“庄严之妙境,内涵之深厚”的金陵雕版刻经艺术,让一丝不苟的工艺绽放更深厚、悠远的光芒。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刘雪薇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