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尺侧腕伸肌腱鞘炎的价值。方法两位超声医师分别对40例病程<2年且DAS28>2.6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双侧腕关节超声检查;记录能量多普勒(PDI)和超微血管成像模式下腕关节尺侧腕伸肌腱鞘内的血流信号。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名医师应用超微血管成像诊断尺侧腕伸肌腱鞘内血流信号分级的一致性;χ2检验比较两种成像模式下尺侧腕伸肌腱鞘内血流信号显
【机 构】
: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尺侧腕伸肌腱鞘炎的价值。
方法两位超声医师分别对40例病程<2年且DAS28>2.6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双侧腕关节超声检查;记录能量多普勒(PDI)和超微血管成像模式下腕关节尺侧腕伸肌腱鞘内的血流信号。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名医师应用超微血管成像诊断尺侧腕伸肌腱鞘内血流信号分级的一致性;χ2检验比较两种成像模式下尺侧腕伸肌腱鞘内血流信号显示率的差异,采用等级变量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比较其血流等级的差异;对SMI尺侧腕伸肌腱鞘内血流评分与DAS28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两名医师应用超微血管成像诊断腱鞘内血流信号分级的一致性高(Kappa=0.8,P<0.05)。40例早期且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80个尺侧腕伸肌;PDI腱鞘内血流信号检出率为36.3%(29/80),SMI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56.3%(45/80);SMI的腱鞘内血流信号显示率高于PDI(χ2=11.0,P<0.05)。PDI尺侧腕伸肌腱鞘内血流信号为0、Ⅰ、Ⅱ、Ⅲ级的数目分别为51、21、6、2;SMI其血流信号为0、Ⅰ、Ⅱ、Ⅲ级的数目分别为35、17、20、8;SMI评价的腱鞘内血流信号等级显著高于PDI(Z=-2.6,P<0.05)。超微血管成像模式下腱鞘内血流总和与DAS28间成正相关(r=0.7,P<0.05)。
结论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不同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好,且可以提高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腱鞘内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疾病活动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髋臼T形骨折5种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出正常骨盆,Solidworks软件划分髋臼T形骨折模型并建立前柱重建钢板+后柱拉力螺钉(前板后钉)、前柱拉力螺钉+后柱重建钢板(前钉后板)、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内髂坐钢板(组合钢板)、双柱逆行拉力螺钉(双柱螺钉)、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后髂坐钢板(双柱钢板)5种内固定模型;Ansys软件赋值模拟在S1椎体终板上施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6例58处不同部位的四肢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16~83岁,平均48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4 d,平均8 d。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
目的比较我国西北部地区不同年龄段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及D-二聚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我国西北5省1 185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男583例,女602例;年龄18~102岁,平均60.3岁;其中陕西省723例,甘肃省148例,青海省137例,宁夏回族自治区128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49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n=288)、中年组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0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5例。均采用PHILOS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术后采
目的提出后pilon骨折的Die-punch骨块CT分型,观察其指导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根据后pilon骨折术前CT结果中Die-punch的大小和位置将Die-punch骨块分为5型。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32例;年龄20~87岁,平均46.5岁;根据Die-punch骨块CT分型:Ⅰ型16例(33.3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非手术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资料,以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资料与试验组相匹配的术后未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引导下上胸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52例(共70个椎体)采用T1~T4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有无使用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分为瞄准器组(36个椎体)和非瞄准器组(34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机照射次数及疼痛视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躁动苏醒指标和镇静评分程度。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1 h的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肿物切除术的40例肺部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胸腔镜下肺部肿物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3.23±5.34)d,住院费用(5.75±2.19)万元,手术操作时间(87.53±10.59)min,术中出血量(121.95±20.39)ml,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均未见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肺肿物切除术治疗肺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的老年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住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