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继发骨折的影响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非手术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资料,以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资料与试验组相匹配的术后未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比较两组患者PKP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差异。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矢状面位移[(26.86±33.55) mm]、胸椎后凸角(47.62°±10.73°)大于对照组[(4.05±31.93) mm、41.10°±8.17°],腰椎前凸角(35.29°±8.77°)、骶骨倾斜角(22.71°±5.80°)、骨盆入射角(45.38°±7.49°)小于对照组(41.71°±9.19°、27.43°±5.29°、51.19°±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骨盆倾斜角和胸腰椎后凸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VCF患者矢状面位移、胸椎后凸角越大,腰椎前凸角越小,PKP术后可能越容易出现非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大骨盆入射角是OVCF患者PKP术后出现非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设计并打印改良版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导航模板,研究模板辅助下置钉的准确性及导板的钉道控制能力。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颈椎(C3~C7)湿性标本8具,男女各4具,薄层CT密扫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三维重建颈椎模型后在透明模式下选取下颈椎ATPS的最佳钉道,设计普通导板及改良导板并通过3D打印机快速打印成型,随机于椎体两侧在两种导板指导下共置入64枚ATPS
目的探讨终板不同破裂程度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终板破裂程度分为轻微组(17例)和严重组(1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张力-应力法则牵张再生治疗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应用无菌输血器及尼龙扎带制成皮肤牵张带治疗的16例皮肤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7~68岁,平均33岁;皮肤缺损面积约6 cm×3 cm~20 cm×5 cm。利用一根无菌硅胶输血管及数根无菌尼龙扎带制成简易皮肤牵张带,彻底清创后置于创缘两侧
目的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骨外科组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29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5例;年龄23~62岁,平均40.3岁;按AO/OTA分类:C1型9例,C2型12例,C3型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27例。2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患者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骨科收治的35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3.1岁。每例患者均行4种检查诊断是否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前CT、MRI检查、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前和术后C型臂X线机透视、踝关节镜直视,比较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髋臼T形骨折5种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出正常骨盆,Solidworks软件划分髋臼T形骨折模型并建立前柱重建钢板+后柱拉力螺钉(前板后钉)、前柱拉力螺钉+后柱重建钢板(前钉后板)、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内髂坐钢板(组合钢板)、双柱逆行拉力螺钉(双柱螺钉)、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后髂坐钢板(双柱钢板)5种内固定模型;Ansys软件赋值模拟在S1椎体终板上施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6例58处不同部位的四肢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16~83岁,平均48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4 d,平均8 d。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
目的比较我国西北部地区不同年龄段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及D-二聚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我国西北5省1 185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男583例,女602例;年龄18~102岁,平均60.3岁;其中陕西省723例,甘肃省148例,青海省137例,宁夏回族自治区128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49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n=288)、中年组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0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5例。均采用PHILOS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术后采
目的提出后pilon骨折的Die-punch骨块CT分型,观察其指导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根据后pilon骨折术前CT结果中Die-punch的大小和位置将Die-punch骨块分为5型。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32例;年龄20~87岁,平均46.5岁;根据Die-punch骨块CT分型:Ⅰ型16例(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