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青岛市的金融业呈现出快速集聚的特征。由于金融业的集聚,其集聚带来的经济带动效应、产业促进效应、分工效应、辐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关键词:金融集聚 集聚程度 集聚效应
随着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大,引起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高度集聚的现象。青岛市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市政府正努力将青岛打造为区域性的金融集聚中心。随着青岛市金融集聚的发展,其金融集聚的效应逐渐显现。
1 青岛市金融集聚的现状
1.1 金融集聚的涵义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经济活动的集中,它由某种循环逻辑创造并维持。城市本身就是集聚的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集聚的一种形式,集聚的极端则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外围结构,即国际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的南北两极分化问题。集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其涵义是指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产业的参与者依照市场经济准则,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该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密集程度还是金融机构的种类都普遍高于平均水平的现象。
1.2 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概况 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金融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银行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2.7%、23.8%,证券交易量年均增长124.3%,期货代理成交额年均增长102.9%,保费收入年均增长41.7%,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5%。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43家,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家。
青岛市主要的金融集聚区可以简称为“一区一带一街”。青岛市致力打造的崂山金家岭金融区已于2012年12月全面启动,已初具雏形;墨鳌山湾一带是青岛“蓝色硅谷的核心区域,目前也正在建设中。目前香港中路金融街已经银行林立,成为岛城“华尔街”,相应的配套和相关产业也陆续进驻。在“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将建成崂山金融城、香港中路金融街、高新区科技创新金融示范區、开发区金融示范区、即墨农村县域金融区、四方李沧城阳等区市金融区等六大金融聚集区。
2 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效应分析
2.1 金融集聚的经济带动效应 金融集聚区的形成,带动了大量企业的进驻,会给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各种便利。整个产业链内企业的集聚会使得企业间的合作更易获得,会产生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金融的集聚特别是香港金融街的发展,带动了大企业特别是总部企业的入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如市南区拥有总部企业129家,其中,世界500强区域性总部41家。从表一2010~2012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可以看出,青岛的金融业增长比GDP的增长速度要快上至少1.6倍,在2011年甚至达到了2.16倍,可见金融业的集聚对于青岛市整体的经济增长都有一个很高的带动作用。
2.2 金融集聚的产业促进效应 产业促进效应是指由于金融集聚导致金融产业增加而给区域金融产业主体带来的利益影响。青岛市的金融集聚促使金融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10月底,青岛市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71家,法人金融机构达到16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627.8亿元,比年初增加726.5亿元,同比增长11.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506.2亿元,比年初增加1008.3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年贷款增量超过1100亿元。全市保费收入132.9亿元,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8位,比年初上升5个位次。
2.3 金融集聚的分工效应 分工效应是指由于集聚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分工与专业化方面的影响。金融业由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组成,集聚区内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一点促使金融机构更快走向专业化,实现不同类型机构的分工协作。目前青岛的金融体系日臻成熟,有24家中外银行机构,43家证券营业部,24家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而且青岛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截止到目前已达16家,在全省位居前列。除青岛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陆家嘴信托外,还包括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海尔财务公司、海信财务公司、青岛啤酒财务公司,另外还有九家村镇银行。这些不同的金融机构使得青岛市金融业态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银行、证券、保险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
2.4 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 青岛市与潍坊市签订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与日照市开展了以对接外资金融机构为主的交流活动;与省内城市之间在金融业务上的联系日益紧密。青岛银行在济南市设立了分行。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分别在日照市、烟台市设立了支行。驻青的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负责对全省行内业务进行整体调控。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对全省业务具有管辖权。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大地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青岛市的分行(公司)积极拓展半岛城市群业务,促进了区域交流合作。中国民生银行海洋渔业金融中心落户青岛,引领蓝色产业链金融跨上新台阶。
总之,虽然青岛市金融业集聚程度比起北京、上海等城市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根据青岛市政府的各项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措施政策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青岛金融业集聚肯定会逐步成规模,也将更好的发挥出金融集聚的效应,快速地推动青岛市今后的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桂霞.金融集聚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1):70-71.
[2]刘翠华,倪庆东.浅析青岛区域经融中心建设[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7-9.
[3]刘婷婷,吴东立,刘钟钦.区域经济增长基础上金融集聚效应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45-49.
[4]青岛市2010-2012年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
蔡苏文(1963-),女,江苏射阳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与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刘仪杰(1990-),男,江苏苏州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学生。
关键词:金融集聚 集聚程度 集聚效应
随着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大,引起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高度集聚的现象。青岛市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市政府正努力将青岛打造为区域性的金融集聚中心。随着青岛市金融集聚的发展,其金融集聚的效应逐渐显现。
1 青岛市金融集聚的现状
1.1 金融集聚的涵义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经济活动的集中,它由某种循环逻辑创造并维持。城市本身就是集聚的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集聚的一种形式,集聚的极端则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外围结构,即国际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的南北两极分化问题。集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其涵义是指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产业的参与者依照市场经济准则,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该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密集程度还是金融机构的种类都普遍高于平均水平的现象。
1.2 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概况 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金融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银行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2.7%、23.8%,证券交易量年均增长124.3%,期货代理成交额年均增长102.9%,保费收入年均增长41.7%,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5%。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43家,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家。
青岛市主要的金融集聚区可以简称为“一区一带一街”。青岛市致力打造的崂山金家岭金融区已于2012年12月全面启动,已初具雏形;墨鳌山湾一带是青岛“蓝色硅谷的核心区域,目前也正在建设中。目前香港中路金融街已经银行林立,成为岛城“华尔街”,相应的配套和相关产业也陆续进驻。在“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将建成崂山金融城、香港中路金融街、高新区科技创新金融示范區、开发区金融示范区、即墨农村县域金融区、四方李沧城阳等区市金融区等六大金融聚集区。
2 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效应分析
2.1 金融集聚的经济带动效应 金融集聚区的形成,带动了大量企业的进驻,会给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各种便利。整个产业链内企业的集聚会使得企业间的合作更易获得,会产生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金融的集聚特别是香港金融街的发展,带动了大企业特别是总部企业的入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如市南区拥有总部企业129家,其中,世界500强区域性总部41家。从表一2010~2012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可以看出,青岛的金融业增长比GDP的增长速度要快上至少1.6倍,在2011年甚至达到了2.16倍,可见金融业的集聚对于青岛市整体的经济增长都有一个很高的带动作用。
2.2 金融集聚的产业促进效应 产业促进效应是指由于金融集聚导致金融产业增加而给区域金融产业主体带来的利益影响。青岛市的金融集聚促使金融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10月底,青岛市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71家,法人金融机构达到16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627.8亿元,比年初增加726.5亿元,同比增长11.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506.2亿元,比年初增加1008.3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年贷款增量超过1100亿元。全市保费收入132.9亿元,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8位,比年初上升5个位次。
2.3 金融集聚的分工效应 分工效应是指由于集聚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分工与专业化方面的影响。金融业由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组成,集聚区内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一点促使金融机构更快走向专业化,实现不同类型机构的分工协作。目前青岛的金融体系日臻成熟,有24家中外银行机构,43家证券营业部,24家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而且青岛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截止到目前已达16家,在全省位居前列。除青岛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陆家嘴信托外,还包括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海尔财务公司、海信财务公司、青岛啤酒财务公司,另外还有九家村镇银行。这些不同的金融机构使得青岛市金融业态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银行、证券、保险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
2.4 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 青岛市与潍坊市签订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与日照市开展了以对接外资金融机构为主的交流活动;与省内城市之间在金融业务上的联系日益紧密。青岛银行在济南市设立了分行。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分别在日照市、烟台市设立了支行。驻青的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负责对全省行内业务进行整体调控。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对全省业务具有管辖权。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大地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青岛市的分行(公司)积极拓展半岛城市群业务,促进了区域交流合作。中国民生银行海洋渔业金融中心落户青岛,引领蓝色产业链金融跨上新台阶。
总之,虽然青岛市金融业集聚程度比起北京、上海等城市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根据青岛市政府的各项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措施政策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青岛金融业集聚肯定会逐步成规模,也将更好的发挥出金融集聚的效应,快速地推动青岛市今后的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桂霞.金融集聚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1):70-71.
[2]刘翠华,倪庆东.浅析青岛区域经融中心建设[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7-9.
[3]刘婷婷,吴东立,刘钟钦.区域经济增长基础上金融集聚效应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45-49.
[4]青岛市2010-2012年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
蔡苏文(1963-),女,江苏射阳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与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刘仪杰(1990-),男,江苏苏州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