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高校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无法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创新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是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它具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硬背为融会贯通,变“知而不行”为“知行合一”,变结果导向为过程导向的优势。基于“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构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过程不仅能弥补现存教育模式的弊端,还能有效增进教育实效,高质量地完成民族高校教育的特殊使命。
[关键词]“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0)04-0066-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滇西边境深度贫困乡村治理体系研究”(18BZZ029)、本论文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1900850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艳(1977-),女,云南昆明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刘毅( 1970-) ,男,四川射洪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四川成都 610041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习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五个并存”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给民族工作带来了新挑战。2015年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仅是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梦”的精神指引。
肩负着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特殊使命的民族高校也是新时代我国开展“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民族高校相对其他普通高校而言具有特殊性,一是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较多较集中,二是这些大学生将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族高校做好“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担当意识和公德底线意识,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實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民族高校或者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理论研究从广度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第一,通过对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教育实效的措施。如唐婧、张严超(2018)、高石磊(2019)、杨栋艳、陈旭(2019)等。第二,基于实际调查,对“五个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梁莹(2019)测量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社会环境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产生的影响[1],肖瑞仙、张晓芳(2017)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经济发展、学校与家庭教育[2]。第三,通过“五个认同”教育加强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徐晓影(2019)重在分析“五个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策略[3];而马晓军(2017)[4]、戴畅(2016)[5]主要从阐释“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的关系出发,提出民族高校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的方法。第四,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中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王苏敏(2018)提出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深化大学生“五个认同”的思路[6];孙岿(2017)构建慕课教学体系,改进民族理论政策课“五个认同”教育方式[7]。同时,从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关于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措施。首先现有文献把问题归纳在四个层次上:外部环境影响(李凯等,2018);学校没有形成“五个认同”教育体系(唐婧、张严超,2018),教学形式以课堂为主,实践教育载体不够丰富(李定杰、陈乐,2019);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方法落后(高石磊,2019);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石磊,2019;唐婧、张严超,2018)。其次,对加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方法、措施、路径的研究最多。在宏观措施上,李凯等(2018)提出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多民族国情与文化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制度优越性教育[8];唐婧、张严超(2018)提出“加强思想引领、构建保障体系、创新教育载体、发挥组织优势等”[9];杨红星(2019)认为民族叙事是实施“五个认同”教育的有效方式[10]。微观措施上,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设置专门的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堂、规范教育内容;重视培养专业教师;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等。技术性措施,如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俞恺等,2017)[11]、构建慕课教学体系(孙岿,2017)来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现有研究全面探讨了民族高校或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问题,为改进现实教育方法提供了有益地借鉴。但是,这些研究在教育问题与教育措施中间缺乏相对应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理论引导与支撑,即一方面缺乏对实际教育经验的理论总结与提升,另一方面改进措施缺乏教育理论支撑,双重缺乏使得“五个认同”教育的改进措施在没有教育理论指引下只是在原有教育模式上的修补,无法突破现有的改进路径或教育模式。
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各民族高校正积极开展与实施大学生的“五个认同”思想教育。纵观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表现出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总体特征。具体而言,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主要做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上穿插讲授“五个认同”思想。此外,有的高校对于新生开展了“新生启航工程系列教育活动”;有的高校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的高校在社会实践、社团实践中宣讲“五个认同”思想。这些教育模式总体上起到全面宣传、努力引导的作用,但因思想教育是“入脑”、“入心”、“见行”的艰难工作,不容小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只有创新教育模式,才是做好“五个认同”思想教育的根本保障。综合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本文旨在突破现有教育模式,构建“五个认同”教育的特有新模式,以加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实效。 一、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仍停滞于“银行存诸式”的浅层教学范式,
目前民族高校“五個认同”教育方法主要是将“五个认同”思想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沿袭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巴西著名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曾把这种模式称为“银行教育模式”[12],在此模式中,教育被视为一种老师把知识储存给被动学生的过程,即老师只负责讲解知识,学生只需要接受、复制、记忆这些知识。这种浅层学习方式停滞于老师苦口婆心地灌输式说教中,对于学生来说除应对考试得心应手外,无法将学习内容根植于头脑中,也就不能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最终流于形式。鉴于“五个认同”思想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其特殊性在于说教容易,入脑入心难。按此模式不仅难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学生反感厌课的心理。
(二)专业化的教学载体尚未建立
教学载体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制作的能够贮存、传播教学内容和信息的一套物质组合形式。课堂教学载体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材。目前“五个认同”教育只是融入到思政教育课堂开展,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课堂教学载体,这表现在不仅没有独立成一门课程,没有专业化的教材,也没有相关的教学大纲与教案。然而,“五个认同”教育是思想意识教育,是一个从认知、理解到确立认同,再到牢固树立思想信念的艰难过程,其必然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工作,没有捷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现实中各大民族高校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课堂教学载体。没有教育主阵地实难保证教育内容与进度,实难有效精确估量教育效果,那么实现持续性良好成效,达到教育目标就无从谈起。
(三)教育活动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实效性不强
民族高校纷纷依托各种各类活动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如将“五个认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将“五个认同”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实习过程,如暑假调研、支教、社会实践等。虽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缺少“五个认同”教育实践活动的详细方案,如教育内容、方法、目标、评价、反馈,同时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参加,不理解活动的根本目的与意义。表面上标语口号场面壮观,实质上内容、方法、目标模糊不清。结果,形式大于内容,“雨点大”,却收效甚微。
(四)教育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愿不强
“五个认同”宣讲教育更多的采用理论灌输,活动宣传形式,此过程中老师讲得多,活动举办的多,学生主动学得少、参与少,缺乏教与学的互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同时,这种单向灌输,缺乏心理疏导,缺少反思反馈,不能及时追踪学生内心变化,无法触及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启迪学生的认同意识。结果,这些教育活动无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五个认同”的情感关怀与价值认同,也就无法有效实现教育初衷。
综上所述,目前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使得教育实效大打折扣。创新教育模式已是落实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任务当务之急的大事。
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的构建
“两个深度”包括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学模式。作为与浅层学习相对的概念,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由瑞典教育心理学家费伦·马顿与罗杰·萨约首先提出,并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浅层学习描述的是一种传统的主要由外在动机驱动的学习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知识内容,对所学内容缺乏深入思考与整合,也不探究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运作机理,更不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即是一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短期应试型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是基于浅层学习之上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方法。它将表层认知的内容通过理解分析融合到经验、思考甚至情感、性格之中,进而通过批判性思考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解释框架,这些框架将指导个人做出决策与解决问题。
马顿与萨约将深度学习归纳为一组深度学习概念,形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模型[13](见图1)。
如图1所示,记忆或背诵可以实现知识的定量增长,但这两个学习概念对应的是浅层学习方法。第三条为了应用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处于深度与浅层学习的中界线。通过对所学内容提取抽象意义能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所以,第四、五条对应着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方法的不断升级,知识获得的结果也呈现由少到多的趋势。
体验学习循环模型由美国教育家戴维·科尔布(David A. Kolb)首先提出,随后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科尔布认为,知识是经验的掌握与转化相结合的产物,体验学习就是通过经验的转换创造知识的动态过程。[14] 也有学者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经验被反映,然后转换成概念,这些概念反过来又成为新的经验的指南[15]。科尔布认为,体验学习是一个由四个学习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见图2)。
如图2所示,具体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活动。反思性观察指学习者对以往的经验或新经验进行全面的思考、综合与整理。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把经验产生的启示、意义与相关理论、知识、观念相结合的理性演绎过程,即是对反思过程的经验总结。主动实践是学习者主动把新产生的经验总结应用到现实社会中,以检验学习成果。
体验学习是相较于说教式学习提出的。说教式学习也属于浅层学习范式。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说教式学习,突出体验学习的特点,本文结合体验学习内涵提出深度体验概念,指将学习者带入具体情境或事件中通过观察、互动、反思、验证来深度构建个人的知识观念体系的过程。
综上所述,“两个深度”是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其结合的逻辑基点是两者虽有区别,但又具有紧密联系的共通性。两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两者获得的知识属性不一样。通过深度学习获得理论与先验知识,通过深度体验主要获得实践知识与亲身感受。其次,两者的运用场景不一样。深度学习主要运用在课堂教学上,深度体验主要运用在实践教学中,比如,社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等。再者,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一样。深度学习重在核心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体验重在体验与观察中反思理论知识。虽然两者有区别,但联系却是两者能结合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基石。表现在:第一,两者都强调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第二,两者的最大优势是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第三,两者学习目的具有一致性,即激发学生深度理解所学内容,通过融会贯通与“知行合一”将所学内容整合融入个人知识体系和内心世界。所以说,深度学习法也是一种比浅层学习法更复杂和完整的体验学习方法[16]。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是一种更完整的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 “两个深度”的教育模式如图3所示,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通过学(学习掌握核心学习内容)、思(结合体验思考所学内容)、構(通过反思构建抽象概念)、合(在体验中整合概念网络)四大环节将学习内容整合融入个人内心,从而内化为个人牢固的思想观念体系。
“两个深度”教育模式与浅层教育模式(包括“浅层学习”或“说教灌输”教育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第一,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浅层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基于个人兴趣来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能动性,大多数体现出被动学习的特征。但“两个深度”教育模式通过激发或引导学生探寻学习的意义与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与积极性来学习,因而具有主动学习的特征。
第二,融会贯通与死记硬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通过将所学内容各部分和其他部分,自我的经验与真实世界进行联系和比较来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往的学习模式强调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重复,对所学内容缺少整体认识与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浅层教育模式虽然能快速地记忆所学内容,但是也会产生快速遗忘所学内容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学生对自己不理解与不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是很难记住的。
第三,“知行合一”与“知而不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主张,既要让学生认识事物的道理,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个道理。“知”指导“行”,“行”反过来加深对“知”的理解。“知”与“行”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是通过将新经验吸收到现有概念中,并将现有概念适应于新经验的辩证过程的平衡来实现的”[17]。而浅层教育模式表现出“知”与“行”的脱节,强调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记忆、重复,而缺少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来反思“知”的内容。
第四,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最好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18],“两个深度”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是一个融合了认知、体验、理解理论知识、建构个性化观点或解释框架、实践中检验、形成个性化思想观念体系的辩证过程。通过此过程学习者反复认知、思考与实践理论知识、思想观念,这些学习内容早已融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与内心,早已成为他们个人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浅层教育模式下学习者以获得知识、完成学习目标为目的,高强度记忆虽然有立竿见影的奇效,但是大部分所学内容记得快,也忘得快,根本无法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吸取了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的优势,通过学、思、构、解强化“知行合一”的学习过程,促使学习者主动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最终有效地转化为个人牢固的思想观念体系。
三、基于“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构建“五个认同”教育过程
为了改进教育模式,增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下文将基于“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初步构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由4个教育环节构成,具体如下:
(一)学习掌握核心内容
这一环节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将“五个认同”的核心学习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能够认知与掌握这些核心内容。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必须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载体。首先,应该开辟课堂阵地,在民族高校专门增设“五个认同”课程,或者在思政教育课中专门开辟一定学时的固定教学学时。其次,应该精心编写“五个认同”教材。教材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对于“五个认同”的核心教学内容,应该精心编写内容丰富全面,观点鲜明准确,史实生动贴切,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贴近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实际的学习教材。学习教材的内容应该包括“五个认同”产生的背景、时代意义、历史渊源、基本精神、理论内涵及其相互联系等。例如,为丰富“五个认同”教育理论,可以在对伟大祖国认同的章节中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即国史)内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光辉历程的生动鲜明完整讲述,激发学生们爱国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共识,进而培育根深蒂固的国家认同意识。最后,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教学优势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案。在课堂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给同学们引经典、传知识、讲故事、摆道理、论思想、谈感想,以此达到学生们深入认知、基本掌握“五个认同”核心内容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经验思考所学内容。
这一环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以往的亲身经验或自己看到、听到的经历引入到对所学内容的思考中,通过个人体会感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达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目标。结合经验进行思考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转换知识的过程,即是引导学生把新学的知识运用到对个人已有经验或先验知识的分析理解中,进而转化为个体特有的知识网络。这一环节就是要激活学生原有的先验知识或经验,使新的学习与之相联系,那么这种联系越紧密,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
具体做法是学生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讨论时,每个人结合亲身经验讲述“五个认同”学习的体会或领悟,然后每小组将每人的亲身经验与体会制作成PPT,由组长在全班进行宣讲。在讨论中,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验来思考、阐明、分析或评论学习内容。通过这种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可以分享和深入思考“五个认同”思想理论的平台,同伴之间的讨论、分析、分享有助于鼓励学生超越表层学习,有助于学生得到同伴肯定进而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而对于某些迷失疑惑的地方,学生们能得到其他同学与老师的及时纠正,也能从他人的亲身经验中获得验证与信念,从而牢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通过反思构建抽象概念。
此环节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反思经验产生的抽象意义,反思这些抽象意义与“五个认同”理论相互诠释的理性逻辑,促进学生们在这个反思过程中构建起“五个认同”的抽象概念。
学习的深入表现在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上。现实中概念无处不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体概念,比如,房子、桌子、苹果、狗等都是对生活中实际存在之物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一层次的概念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常识得以构建。另一类抽象概念是依据某类事物的共性升化提炼出来的,比如:祖国、文化、观念、思想等,这些概念在生活中没有对应的具体实体,须通过学习其共性、特征并在大脑中深度加工才能习得。
[关键词]“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0)04-0066-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滇西边境深度贫困乡村治理体系研究”(18BZZ029)、本论文成果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1900850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艳(1977-),女,云南昆明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刘毅( 1970-) ,男,四川射洪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四川成都 610041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习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五个并存”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给民族工作带来了新挑战。2015年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仅是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梦”的精神指引。
肩负着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特殊使命的民族高校也是新时代我国开展“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民族高校相对其他普通高校而言具有特殊性,一是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较多较集中,二是这些大学生将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族高校做好“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担当意识和公德底线意识,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實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民族高校或者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理论研究从广度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第一,通过对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教育实效的措施。如唐婧、张严超(2018)、高石磊(2019)、杨栋艳、陈旭(2019)等。第二,基于实际调查,对“五个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梁莹(2019)测量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社会环境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产生的影响[1],肖瑞仙、张晓芳(2017)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经济发展、学校与家庭教育[2]。第三,通过“五个认同”教育加强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徐晓影(2019)重在分析“五个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策略[3];而马晓军(2017)[4]、戴畅(2016)[5]主要从阐释“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的关系出发,提出民族高校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的方法。第四,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中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王苏敏(2018)提出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深化大学生“五个认同”的思路[6];孙岿(2017)构建慕课教学体系,改进民族理论政策课“五个认同”教育方式[7]。同时,从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关于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措施。首先现有文献把问题归纳在四个层次上:外部环境影响(李凯等,2018);学校没有形成“五个认同”教育体系(唐婧、张严超,2018),教学形式以课堂为主,实践教育载体不够丰富(李定杰、陈乐,2019);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方法落后(高石磊,2019);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石磊,2019;唐婧、张严超,2018)。其次,对加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方法、措施、路径的研究最多。在宏观措施上,李凯等(2018)提出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多民族国情与文化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制度优越性教育[8];唐婧、张严超(2018)提出“加强思想引领、构建保障体系、创新教育载体、发挥组织优势等”[9];杨红星(2019)认为民族叙事是实施“五个认同”教育的有效方式[10]。微观措施上,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设置专门的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堂、规范教育内容;重视培养专业教师;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等。技术性措施,如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俞恺等,2017)[11]、构建慕课教学体系(孙岿,2017)来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现有研究全面探讨了民族高校或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问题,为改进现实教育方法提供了有益地借鉴。但是,这些研究在教育问题与教育措施中间缺乏相对应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理论引导与支撑,即一方面缺乏对实际教育经验的理论总结与提升,另一方面改进措施缺乏教育理论支撑,双重缺乏使得“五个认同”教育的改进措施在没有教育理论指引下只是在原有教育模式上的修补,无法突破现有的改进路径或教育模式。
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各民族高校正积极开展与实施大学生的“五个认同”思想教育。纵观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表现出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总体特征。具体而言,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主要做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上穿插讲授“五个认同”思想。此外,有的高校对于新生开展了“新生启航工程系列教育活动”;有的高校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的高校在社会实践、社团实践中宣讲“五个认同”思想。这些教育模式总体上起到全面宣传、努力引导的作用,但因思想教育是“入脑”、“入心”、“见行”的艰难工作,不容小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只有创新教育模式,才是做好“五个认同”思想教育的根本保障。综合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本文旨在突破现有教育模式,构建“五个认同”教育的特有新模式,以加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实效。 一、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仍停滞于“银行存诸式”的浅层教学范式,
目前民族高校“五個认同”教育方法主要是将“五个认同”思想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沿袭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巴西著名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曾把这种模式称为“银行教育模式”[12],在此模式中,教育被视为一种老师把知识储存给被动学生的过程,即老师只负责讲解知识,学生只需要接受、复制、记忆这些知识。这种浅层学习方式停滞于老师苦口婆心地灌输式说教中,对于学生来说除应对考试得心应手外,无法将学习内容根植于头脑中,也就不能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最终流于形式。鉴于“五个认同”思想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其特殊性在于说教容易,入脑入心难。按此模式不仅难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学生反感厌课的心理。
(二)专业化的教学载体尚未建立
教学载体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制作的能够贮存、传播教学内容和信息的一套物质组合形式。课堂教学载体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材。目前“五个认同”教育只是融入到思政教育课堂开展,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课堂教学载体,这表现在不仅没有独立成一门课程,没有专业化的教材,也没有相关的教学大纲与教案。然而,“五个认同”教育是思想意识教育,是一个从认知、理解到确立认同,再到牢固树立思想信念的艰难过程,其必然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工作,没有捷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现实中各大民族高校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课堂教学载体。没有教育主阵地实难保证教育内容与进度,实难有效精确估量教育效果,那么实现持续性良好成效,达到教育目标就无从谈起。
(三)教育活动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实效性不强
民族高校纷纷依托各种各类活动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如将“五个认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将“五个认同”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实习过程,如暑假调研、支教、社会实践等。虽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缺少“五个认同”教育实践活动的详细方案,如教育内容、方法、目标、评价、反馈,同时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参加,不理解活动的根本目的与意义。表面上标语口号场面壮观,实质上内容、方法、目标模糊不清。结果,形式大于内容,“雨点大”,却收效甚微。
(四)教育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愿不强
“五个认同”宣讲教育更多的采用理论灌输,活动宣传形式,此过程中老师讲得多,活动举办的多,学生主动学得少、参与少,缺乏教与学的互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同时,这种单向灌输,缺乏心理疏导,缺少反思反馈,不能及时追踪学生内心变化,无法触及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启迪学生的认同意识。结果,这些教育活动无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五个认同”的情感关怀与价值认同,也就无法有效实现教育初衷。
综上所述,目前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使得教育实效大打折扣。创新教育模式已是落实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任务当务之急的大事。
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的构建
“两个深度”包括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学模式。作为与浅层学习相对的概念,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由瑞典教育心理学家费伦·马顿与罗杰·萨约首先提出,并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浅层学习描述的是一种传统的主要由外在动机驱动的学习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知识内容,对所学内容缺乏深入思考与整合,也不探究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运作机理,更不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即是一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短期应试型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是基于浅层学习之上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方法。它将表层认知的内容通过理解分析融合到经验、思考甚至情感、性格之中,进而通过批判性思考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解释框架,这些框架将指导个人做出决策与解决问题。
马顿与萨约将深度学习归纳为一组深度学习概念,形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模型[13](见图1)。
如图1所示,记忆或背诵可以实现知识的定量增长,但这两个学习概念对应的是浅层学习方法。第三条为了应用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处于深度与浅层学习的中界线。通过对所学内容提取抽象意义能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所以,第四、五条对应着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方法的不断升级,知识获得的结果也呈现由少到多的趋势。
体验学习循环模型由美国教育家戴维·科尔布(David A. Kolb)首先提出,随后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科尔布认为,知识是经验的掌握与转化相结合的产物,体验学习就是通过经验的转换创造知识的动态过程。[14] 也有学者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经验被反映,然后转换成概念,这些概念反过来又成为新的经验的指南[15]。科尔布认为,体验学习是一个由四个学习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见图2)。
如图2所示,具体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活动。反思性观察指学习者对以往的经验或新经验进行全面的思考、综合与整理。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把经验产生的启示、意义与相关理论、知识、观念相结合的理性演绎过程,即是对反思过程的经验总结。主动实践是学习者主动把新产生的经验总结应用到现实社会中,以检验学习成果。
体验学习是相较于说教式学习提出的。说教式学习也属于浅层学习范式。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说教式学习,突出体验学习的特点,本文结合体验学习内涵提出深度体验概念,指将学习者带入具体情境或事件中通过观察、互动、反思、验证来深度构建个人的知识观念体系的过程。
综上所述,“两个深度”是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其结合的逻辑基点是两者虽有区别,但又具有紧密联系的共通性。两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两者获得的知识属性不一样。通过深度学习获得理论与先验知识,通过深度体验主要获得实践知识与亲身感受。其次,两者的运用场景不一样。深度学习主要运用在课堂教学上,深度体验主要运用在实践教学中,比如,社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等。再者,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一样。深度学习重在核心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体验重在体验与观察中反思理论知识。虽然两者有区别,但联系却是两者能结合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基石。表现在:第一,两者都强调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第二,两者的最大优势是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第三,两者学习目的具有一致性,即激发学生深度理解所学内容,通过融会贯通与“知行合一”将所学内容整合融入个人知识体系和内心世界。所以说,深度学习法也是一种比浅层学习法更复杂和完整的体验学习方法[16]。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是一种更完整的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 “两个深度”的教育模式如图3所示,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通过学(学习掌握核心学习内容)、思(结合体验思考所学内容)、構(通过反思构建抽象概念)、合(在体验中整合概念网络)四大环节将学习内容整合融入个人内心,从而内化为个人牢固的思想观念体系。
“两个深度”教育模式与浅层教育模式(包括“浅层学习”或“说教灌输”教育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第一,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浅层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基于个人兴趣来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能动性,大多数体现出被动学习的特征。但“两个深度”教育模式通过激发或引导学生探寻学习的意义与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与积极性来学习,因而具有主动学习的特征。
第二,融会贯通与死记硬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通过将所学内容各部分和其他部分,自我的经验与真实世界进行联系和比较来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往的学习模式强调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重复,对所学内容缺少整体认识与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浅层教育模式虽然能快速地记忆所学内容,但是也会产生快速遗忘所学内容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学生对自己不理解与不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是很难记住的。
第三,“知行合一”与“知而不行”。“两个深度”教育模式主张,既要让学生认识事物的道理,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个道理。“知”指导“行”,“行”反过来加深对“知”的理解。“知”与“行”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是通过将新经验吸收到现有概念中,并将现有概念适应于新经验的辩证过程的平衡来实现的”[17]。而浅层教育模式表现出“知”与“行”的脱节,强调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记忆、重复,而缺少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来反思“知”的内容。
第四,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最好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18],“两个深度”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是一个融合了认知、体验、理解理论知识、建构个性化观点或解释框架、实践中检验、形成个性化思想观念体系的辩证过程。通过此过程学习者反复认知、思考与实践理论知识、思想观念,这些学习内容早已融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与内心,早已成为他们个人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浅层教育模式下学习者以获得知识、完成学习目标为目的,高强度记忆虽然有立竿见影的奇效,但是大部分所学内容记得快,也忘得快,根本无法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吸取了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的优势,通过学、思、构、解强化“知行合一”的学习过程,促使学习者主动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最终有效地转化为个人牢固的思想观念体系。
三、基于“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构建“五个认同”教育过程
为了改进教育模式,增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下文将基于“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初步构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由4个教育环节构成,具体如下:
(一)学习掌握核心内容
这一环节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将“五个认同”的核心学习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能够认知与掌握这些核心内容。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必须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载体。首先,应该开辟课堂阵地,在民族高校专门增设“五个认同”课程,或者在思政教育课中专门开辟一定学时的固定教学学时。其次,应该精心编写“五个认同”教材。教材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对于“五个认同”的核心教学内容,应该精心编写内容丰富全面,观点鲜明准确,史实生动贴切,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贴近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实际的学习教材。学习教材的内容应该包括“五个认同”产生的背景、时代意义、历史渊源、基本精神、理论内涵及其相互联系等。例如,为丰富“五个认同”教育理论,可以在对伟大祖国认同的章节中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即国史)内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光辉历程的生动鲜明完整讲述,激发学生们爱国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共识,进而培育根深蒂固的国家认同意识。最后,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教学优势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案。在课堂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给同学们引经典、传知识、讲故事、摆道理、论思想、谈感想,以此达到学生们深入认知、基本掌握“五个认同”核心内容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经验思考所学内容。
这一环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以往的亲身经验或自己看到、听到的经历引入到对所学内容的思考中,通过个人体会感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达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目标。结合经验进行思考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转换知识的过程,即是引导学生把新学的知识运用到对个人已有经验或先验知识的分析理解中,进而转化为个体特有的知识网络。这一环节就是要激活学生原有的先验知识或经验,使新的学习与之相联系,那么这种联系越紧密,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
具体做法是学生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讨论时,每个人结合亲身经验讲述“五个认同”学习的体会或领悟,然后每小组将每人的亲身经验与体会制作成PPT,由组长在全班进行宣讲。在讨论中,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验来思考、阐明、分析或评论学习内容。通过这种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可以分享和深入思考“五个认同”思想理论的平台,同伴之间的讨论、分析、分享有助于鼓励学生超越表层学习,有助于学生得到同伴肯定进而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而对于某些迷失疑惑的地方,学生们能得到其他同学与老师的及时纠正,也能从他人的亲身经验中获得验证与信念,从而牢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通过反思构建抽象概念。
此环节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反思经验产生的抽象意义,反思这些抽象意义与“五个认同”理论相互诠释的理性逻辑,促进学生们在这个反思过程中构建起“五个认同”的抽象概念。
学习的深入表现在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上。现实中概念无处不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体概念,比如,房子、桌子、苹果、狗等都是对生活中实际存在之物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一层次的概念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常识得以构建。另一类抽象概念是依据某类事物的共性升化提炼出来的,比如:祖国、文化、观念、思想等,这些概念在生活中没有对应的具体实体,须通过学习其共性、特征并在大脑中深度加工才能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