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S是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旨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STS的基本理论认为:科学是通过它的理论,更是通过它的应用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并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的,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应当力图使他在对实际问题研讨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应尽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去理解,认识科学概念和规律。将初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价值,突出实验、实践及其应用,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能使学生懂得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STS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STS教育为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重要的内容。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STS教育,在拓宽知识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冷静地分析和判断日常生活中科技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技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实际上已明确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目标,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社会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并由他们来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定位与STS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同样强调智育和德育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STS教育重视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重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物理模型的融合,重视在社会生产中如何应用和开发,重视物理情境的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顺化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渗透,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适当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其一从教学内容选择上,能较多地了解、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物理知识。从而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这一新课标的新理念。
  其二从学习方式上更多地强调参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生活、生产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决策能力。进而更好地在课程实施上体现注重自主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具体可采用以下策略在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渗透。
  1.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及与工业、农业、医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2.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灵活应用现代化宣传工具进行STS教育。如,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4.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做法
  1.利用课本,立足课堂,渗透STS思想,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学会从身边的现象和学过的知识着手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实验中,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大胆尝试,积极实践,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同学把条形磁铁放在闭合线圈中,把线圈与灵敏电流计相连,结果它没有找到电流,然而无意识间晃动了一下磁铁,忽然看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晃动了一下;有的学生把条形磁铁放在线圈外侧,将条形磁铁与线圈接触,寻找感应电流;有的同学把线圈与条形磁铁摩擦,寻找电流;也有的把灵敏电流计和条形磁铁串接起来……结果,学生中有的找到了电流,也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但实验不管成功与否,学生们对此兴趣十足。这一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经历,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体验和感悟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以物理学发展史为线索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及科学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多补充一些物理学发展过程和介绍物理学家的研究历程,是新物理教材中一个明显的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研究的课题和运用哪些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尤其可以突显出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团队协作精神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强调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的重要作用,又要突出科学家实践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需要科学家的人文精神的催化,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陶冶。
  3.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开展STS活动
  例如在学到“核能和核反应”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收集有关能源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近几十年来,工业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其中有很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比如说石油、煤、以及天然气等。如果仍然永无止境的大量消耗,我们的地球上的资源将枯竭,我们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还要寻求开发新的资源,开发适合社会发展的能源。比方说核能,然后在讨论有关核能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大家有一种节能意识和责任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文明进步。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调查的有关能源知识,例如氢能,氢在海洋中存贮非常丰富,如果将它从水中提取出来进行利用,可以使用很久也不污染环境等;写小论文,课后开展讨论交流。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不是用STS教育取代物理教育,STS教育在初中的教学渗透并不追求全面,应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也不应该过多地以课外实践削弱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仍是物理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实施STS教育的基本形式。只要做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STS教育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形成线索,STS教育是会很自然地与教材中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教学要求和谐地结合起来的,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是一个个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生命,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有自己的失望与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激励性、有趣味性、有启发性、有情感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让语文教学评价扬起爱的风帆,成为师生沟通理解的桥梁、进行心与心对话的平台。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评价 方法 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是完成教学或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朗读是“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好的朗读,包含着浓缩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 数学兴趣 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小
期刊
摘 要:声乐微格教学是声乐课的一种新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固定教学模式,培养声乐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培养声乐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声乐微格教学的定义和特点,声乐教学的优势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微格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促进声乐微格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新发展。  关键词:声乐微格教学 特点 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
期刊
摘 要:为创设情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而且要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更要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契机。在优化语文教学中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会更富有成效,更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优化 提问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期刊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一、
期刊
今天,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感如下:  之前备课时,就在思虑依然是先让学生理解古诗句的意思,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鉴赏诗文,这样基本都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但总有一些学生在听课中走神,甚至打瞌睡。因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能不能让学生来赏析,教师在期间给以点拨、指正呢?  诗歌难上,难于对意境的理解,对诗眼的理解。生怕学生无法对其领悟理解,所以自己包办——讲给学生听,正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关键词:新课标 联系生活性 数学教学 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但不能说学习数学就可以脱离实际,而是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情境,从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激出学习的需
期刊
摘 要: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幼儿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本文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让幼儿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放飞幼儿心灵,让幼儿在自由争论中学习这三方面论述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情景。  关键词:创设情景 培养 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