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13日,著名作家王蒙在南京开题为《永远的阅读,永远的经典》讲座时,他对前来听讲的众人说:“阅读无可替代,经典无可替代”“人读书有好处,这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只有读书。读书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还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
我们要读书,但是应读什么样的书呢?王蒙说,就是读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传播的考验,能够肯定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书。读经典,其实就是追求经典,就是为了提高品质、思想能力,提高精神境界和素质。因为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孔子、孟子、庄子、屈原、苏轼、曹雪芹……国外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笛卡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他们曾经在精神上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达到什么样的深度?了解他们的道德心理,对民众的关切和爱,他们对国家对同胞对亲人的忧患,如果不阅读这些经典,你就不了解这种高度。
当然,经典是不好读的,因为光不认识的字就有很多。记得范增先生曾说过,《庄子》里面的字,他统计了一下有200多个不认识。而王蒙也说过,“我估计至少380多字不认识。尽管我写了5本关于庄子的书,写的时候字都要查字典查词的来源,过了3年以后,一半又忘记了。”为此,王蒙建议,要找有难题的经典来读,因为只有读这样的书,人的品质和素养才会提高,使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得到彻底改善。他说他小学的时候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虽然难,但他都能背诵,当他学其他语言的时候,如果有一半字词熟悉,就把大厚本拿回家开始看,只要前文、后文都看清楚了,中间一个词,猜一下,起码85%是准确的,不懂可以查字典。这样的坚持,使他读了很多有难题的经典,从中体悟到很多的读书快乐与人生感悟。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读好书、读经典视为最美好高尚的精神享受,如宋真宗在《励学篇》就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有尤袤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这些鼓励读经典、读好书的文字,实则是劝戒读书人:不用羡慕那些外在的豪奢,只管将心灵浸润在凝聚了人类智慧之光与精神养料的书中,就完全可以得到如同拥有宝马香车、富地豪宅一样,甚至远远超越后者的满足、充实和快乐。而这样的满足、充实和快乐,其实就是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品质得以完善,境界得以提升的表现。
王蒙曾经建议,读书人要读一些能够扩充见解的经典书籍,尤其是喜欢文学的人,不要作茧自缚,只有人生才能产生文学,只有社会才能产生文学,人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和文学有关系。要想写出好作品,就要扩大视野。王蒙先生的建议,给我的感悟是,人在读书时,可以分四个层次去读:
第一层次是在经典中学习知识。这种读书的益处是让人能够从经典中汲取人类科学文化最引人注目、最闪光的部分,让自己不至于因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被时代、被同类抛弃。对应这一层次的学习目的,人们的读书如果都达到深入钻研的程度,其思想境界将会得到较高的升华,一个人的修养和作风会因经典的滋润而生辉。
第二层次是在读经典中为生存而积累。读书人皆知,喜欢读书是为发展而给自己脚下垫上更坚固、更厚重的基石。因为读书学习,既是适应岗位需要,提高职业能力,也是增加职场收入的有效方式和必要途径。古人那些“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苦读书的故事,大多是学子们怀揣了出人頭地、建功立业的理想,在拚命地为自己的脚下垫砖头,为自己的前程铺锦绣。古人的观念,其实就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品质,让自己有充实的内涵和睿智的大脑。
第三层次是在读经典中净化心灵。我们读经典,是从那些为人们所推崇和热爱、具有独特韵味与审美旨趣的书籍中得到心灵的安宁、精神的净化与品性的提升。而有了这些,心灵才会有所寄托,眼睛才会闪烁神采,言行才会释放智慧,做事才会更有分寸。
第四层次也是最高的一层,就是运用知识改善生存环境,让世界更加美好。读书读到这个层次的人,都是对自然、对人类、对世间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有着朴实而真切爱意的人,是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进行一系列爱的尝试与奉献的人,既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又有以小杠杆撬动大世界的能力。所以说,读书要有自己的理解、见解、见识,要有选择和分辨的能力,使阅读成为智慧增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填鸭的过程,不是收集垃圾的过程。
王蒙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消费,更是为了生产、积累、攀登。”此语告诉我们,读书的益处有很多很多,尤其是读经典,可以说是越读视野越广阔,越读思想越深刻,越读爱意越博大,越读信念越坚定。人读书如果读到这个层次,不仅仅是素养和品质的提升,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还能享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无上满足与无穷快乐。
我们要读书,但是应读什么样的书呢?王蒙说,就是读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传播的考验,能够肯定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书。读经典,其实就是追求经典,就是为了提高品质、思想能力,提高精神境界和素质。因为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孔子、孟子、庄子、屈原、苏轼、曹雪芹……国外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笛卡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他们曾经在精神上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达到什么样的深度?了解他们的道德心理,对民众的关切和爱,他们对国家对同胞对亲人的忧患,如果不阅读这些经典,你就不了解这种高度。
当然,经典是不好读的,因为光不认识的字就有很多。记得范增先生曾说过,《庄子》里面的字,他统计了一下有200多个不认识。而王蒙也说过,“我估计至少380多字不认识。尽管我写了5本关于庄子的书,写的时候字都要查字典查词的来源,过了3年以后,一半又忘记了。”为此,王蒙建议,要找有难题的经典来读,因为只有读这样的书,人的品质和素养才会提高,使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得到彻底改善。他说他小学的时候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虽然难,但他都能背诵,当他学其他语言的时候,如果有一半字词熟悉,就把大厚本拿回家开始看,只要前文、后文都看清楚了,中间一个词,猜一下,起码85%是准确的,不懂可以查字典。这样的坚持,使他读了很多有难题的经典,从中体悟到很多的读书快乐与人生感悟。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读好书、读经典视为最美好高尚的精神享受,如宋真宗在《励学篇》就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有尤袤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这些鼓励读经典、读好书的文字,实则是劝戒读书人:不用羡慕那些外在的豪奢,只管将心灵浸润在凝聚了人类智慧之光与精神养料的书中,就完全可以得到如同拥有宝马香车、富地豪宅一样,甚至远远超越后者的满足、充实和快乐。而这样的满足、充实和快乐,其实就是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品质得以完善,境界得以提升的表现。
王蒙曾经建议,读书人要读一些能够扩充见解的经典书籍,尤其是喜欢文学的人,不要作茧自缚,只有人生才能产生文学,只有社会才能产生文学,人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和文学有关系。要想写出好作品,就要扩大视野。王蒙先生的建议,给我的感悟是,人在读书时,可以分四个层次去读:
第一层次是在经典中学习知识。这种读书的益处是让人能够从经典中汲取人类科学文化最引人注目、最闪光的部分,让自己不至于因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被时代、被同类抛弃。对应这一层次的学习目的,人们的读书如果都达到深入钻研的程度,其思想境界将会得到较高的升华,一个人的修养和作风会因经典的滋润而生辉。
第二层次是在读经典中为生存而积累。读书人皆知,喜欢读书是为发展而给自己脚下垫上更坚固、更厚重的基石。因为读书学习,既是适应岗位需要,提高职业能力,也是增加职场收入的有效方式和必要途径。古人那些“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苦读书的故事,大多是学子们怀揣了出人頭地、建功立业的理想,在拚命地为自己的脚下垫砖头,为自己的前程铺锦绣。古人的观念,其实就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品质,让自己有充实的内涵和睿智的大脑。
第三层次是在读经典中净化心灵。我们读经典,是从那些为人们所推崇和热爱、具有独特韵味与审美旨趣的书籍中得到心灵的安宁、精神的净化与品性的提升。而有了这些,心灵才会有所寄托,眼睛才会闪烁神采,言行才会释放智慧,做事才会更有分寸。
第四层次也是最高的一层,就是运用知识改善生存环境,让世界更加美好。读书读到这个层次的人,都是对自然、对人类、对世间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有着朴实而真切爱意的人,是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进行一系列爱的尝试与奉献的人,既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又有以小杠杆撬动大世界的能力。所以说,读书要有自己的理解、见解、见识,要有选择和分辨的能力,使阅读成为智慧增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填鸭的过程,不是收集垃圾的过程。
王蒙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消费,更是为了生产、积累、攀登。”此语告诉我们,读书的益处有很多很多,尤其是读经典,可以说是越读视野越广阔,越读思想越深刻,越读爱意越博大,越读信念越坚定。人读书如果读到这个层次,不仅仅是素养和品质的提升,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还能享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无上满足与无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