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運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科室诊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药物疗法辅助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为(29.22±5.23)分、(37.34±8.3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8,P=0.0152;t=4.3513,P=0.0024)。通过Brunstrom上下肢运动功能分级,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Ⅰ~Ⅵ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Ⅳ~Ⅵ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与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分别为(5.45±1.32)级、(5.33±1.52)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4.2416,P=0.0013;t=4.6280,P=0.0021)。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49.23±24.34)分与Barthel指数积分(45.43±18.6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1,P=0.0126;t=3.1452,P=0.0025)。 结论 采用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干预效果突出,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干预;肢体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6-009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and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4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2) given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ssis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n=42)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n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ctivity in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29.22±5.23) points and (37.34±8.34) point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t=2.2518, P=0.0152; t=4.3513, P=0.0024). By comparison of Brunstrom upper and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grading, each group of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vel Ⅰ to Ⅵ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vel Ⅳ-Ⅵ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 active motor function scores of each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 active motor function scores were respectively(5.45±1.32) and (5.33±1.5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4.2416, P=0.0013; t=4.6280, P=0.0021). Fugl-Meyer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score of each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Fugl-Meyer score(49.23±24.34) and Barthel index score (45.43±18.6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3731, P=0.0126; t=3.1452, P=0.0025). Conclusion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limb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with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Earl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troke; Limb dysfunction; Intervention; Limb function recovery
  脑卒中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是具有死亡率高、恢复缓慢等特点的一类重大疾病,而约60%患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1-2],多表现为言语、肢体功能、认知等障碍,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多数医生偏重临床治疗,忽视了对患者的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而康复训练可以及时抢救患者未死亡的脑细胞,避免疾病继续恶化[3]。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室诊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4例临床资料分析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干预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科室诊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5],且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证实。入选标准:①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8分;②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③病程2周内;④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和合并症者;②有精神病或痴呆病史者;③四肢瘫痪者;④聋、哑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基础上辅助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5.2±7.3)岁;30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2±7.3)岁;28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适当给予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而对照组由患者自行活动。其中早期运动康复运动措施为:①肢体体位变換训练:取仰卧位,患者上臂外展,肘微屈,掌心向上;下肢略屈,于膝盖下置放软枕,患侧臀下置放软枕,使盆骨前伸,髋关节后突,防止其外旋。取健侧卧位时,患侧胸前垫一软枕,使患肩前伸,肘微屈,手握布卷,患侧下肢自然弯曲向前并放在支撑枕上。取侧卧位时,患者患位避免受压,前臂外旋,肘腕关节伸直,手指拉开,掌心向上,健侧下肢略弯曲向前并放在支撑枕上。以上宜选择仰卧位与健侧卧位,每1~2 个小时协助翻身1次,避免患侧肢体受压而影响康复。②坐、站、行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在患者可以自行翻身后,可行坐位训练。患侧侧移至床边,上肢肘关节微屈并放于扶手上,用健腿带动患腿缓慢移至床边,下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旋转,使足与小腿垂直位,不断向外移动,增强坐位平衡度。站位平衡训练:患者能坐位平衡稳定后行站位训练。先让患者保持头与躯干前倾,在扶撑下站立,此过程中要反复协调臀部、髋、膝伸展训练,逐步延长时间,同时结合上肢的一些动作训练。行走平衡训练:当患者可以自行站稳大于10 min后,行步行训练。在康复护理人员一侧陪同下,偏瘫侧护理者协助被动行走,握住患者手,掌心向前,缓慢步行向前,步幅正常,3~5次/d,10 min/次,在患侧负重能力增强后,可独立步行训练。③关节活动训练:各关节每日2~3次,每次4~8遍,防止患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若患者病情许可情况下可行被动训练,进行交叉上举活动。同时,由大到小的顺序活动关节,由健侧到患侧的活动幅度,积极协助患者进行各个关节的功能训练。④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浴、刷牙等,2~3次,20 min/次。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包括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runstrom偏瘫上下肢功能评定法[4],其中Ⅰ级为弛缓,无随意运动;Ⅱ级为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关节运动;Ⅲ级为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并有一定的关节运动;Ⅳ级为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Ⅴ级为痉挛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Ⅵ级为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5],其中<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采用Barthel指数积分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其中60分以上:有轻度残疾,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19~39分:重度残疾,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全部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由同一位医师各评估1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ADL分别为(29.22±5.23)分、(37.34±8.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8,P=0.0152;t=4.3513,P=0.0024),随着康复训练时间加长,干预效果更明显。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上下肢Brunstrom指标比较
  通过Brunstrom上下肢运动功能分级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Ⅰ~Ⅵ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Ⅳ~Ⅵ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辅助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指导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5.45±1.32)级]与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5.33±1.52)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16,P=0.0013;t=4.6280,P=0.0021)。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49.23±24.34)分]与Barthel指数积分[(45.43±18.6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1,P=0.0126;t=3.1452,P=0.0025),说明辅助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存活者中约60%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的残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负担[7]。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由于肌肉紧缩,张力下降,造成患位肢体处各关节形成固定状态。若此固定情况大于3周,便会使患位肌肉关节部位的疏松组织慢慢形成致密结缔组织导致肌肉挛缩和关节变形[8]。在早前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临床上着重药物治疗而轻视康复运动训练,长期认为患者应多卧床休息、禁动,尤其对脑出血患者,出于早期运动训练可能会诱发再出血现象。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早期康复运动训练造成患者再出血的案例较少,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积极主张患者尽早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护理[9]。
  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在患病早期通过肢体位变换训练,坐、站、行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及ADL訓练等措施,可有效增强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状态,改善ADL及缩短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或者在恢复期再行康复训练的疗效[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ADL评分分别明显高于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组,且随着康复训练时间加长,干预效果更加明显。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介入,患者患位的功能恢复状态可能性越高,治疗后越好。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通过Brunstrom上下肢运动功能分级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Ⅰ~Ⅵ级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而实施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患者在治疗后的Ⅳ~Ⅵ级比例明显优于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说明在辅助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指导意义。脑卒中患者只要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意识比较清楚,最好在48 h后及时实施运动康复训练[12-13]。
  有研究报道显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卒中后2个月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可以达到最佳程度,且康复运动训练介入越早,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就越好[14]。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可以为大脑组织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打下坚实基础,能够有效预防继发性肢体功能障碍,可以改善患者感觉敏感性、关节灵活度、平衡控制度及行走平衡效果等,同时提高ADL[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比较,有明显差异;而实施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患者治疗后的上肢/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分级分别为(5.45±1.32)级、(5.33±1.52)级,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这可能是由于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及时减缓脑水肿,减轻出血损伤,同时加快脑神经细胞修复和功能重组,为次要通路及时开放,抑制病情发展,尽快使缺损脑功能恢复[17]。同时本研究也显示,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有明显差异;但实施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患者疗后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说明辅助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这是由于运动康复疗法在早期及时实施极大地刺激脑神经突触生长形成,为周围神经信息传输开放通路,借助突触的芽生,及时发育出新的轴突,使这些突触反复利用发挥功能,快速构建新的正常功能的神经环路,完成脑中枢神经功能重组[18-19]。故以上结果分析,及时、早期、合理、反复的康复运动训练,能够防止或减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肌肉痉挛或关节变形的发生,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ADL,帮助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20-21]。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干预效果突出,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美红,时美芳,万里红,等. 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294-298.
  [2] Ipek Y,Ersoz H B,Buket A,et al. The effects of very early mirror therapy on functional improvement of the upper extremity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J].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5,27(11):3519-3524.
  [3] 曹湾,陈启波,李荣祝,等. 病房-家庭式运动想象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大脑可塑性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4):471-474.   [4] 窦娜,李丹,马素慧,等. 根據Brunnstrom不同分期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偏瘫下肢的临床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828-3829.
  [5] 胡庆,庞军,唐宏亮,等. 枢经推拿法治疗脑梗塞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6):1275-1276.
  [6] Chan IHL,Fong KNK,Chan DYL,et al. Effects of Arm Weight Support Training to Promot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Function for Subacute Patients after Strok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rm Impairments[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6,2016(1):1-9.
  [7] 潘思京,赵依帆,曹震宇,等. BOSU球与平板练习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疗效的比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2):1113-1116.
  [8] Liu L,Zhu L,Shan G,et al.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hand robot assisted rehabilitation of upper-limb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hemiplegia[J].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5,12(6):306-310.
  [9] 李宁. 健康体操训练对社区残疾人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7):699-701,717.
  [10] 姜荣荣,陈艳,潘翠环.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0):1173-1177.
  [11] 周建伟,张安仁,邱玲,等. 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地震脑损伤肢体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5):113-116.
  [12] 王晓燕.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01):65-66.
  [13] 顾冬梅,任燕,单君,等. 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2014,40(15):1835-1836.
  [14] Zhu L,Song W Q,Zhang R,et 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optimizing motor skills on upp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troke[J].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10(1):22-25.
  [15] 邱红. 益智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126-128.
  [16] Han KJ,Jin YK. The effects of bilateral movement training on upper limb function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J].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6,28(8):2299-2302.
  [17] 高婉霞,方志红.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7-89.
  [18] 刘颖,姜丹丹,何春凤. 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65例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342-1344.
  [19] Ackerley SJ,Byblow WD,Barber PA,et al. Primed Physical Therapy Enhances Recovery of Upper Limb Function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J]. Brain Stimulation,2016,30(4):339-348.
  [20] 李红艳,李瑜霞,贾晓莹,等. 基层脑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486-4488.
  [21] 杨雪莲,赵庆华,余华. 强化照顾者健康教育对脑外伤离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12):1587-1592.
  (收稿日期:2016-06-2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术后早期复发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资料,特别是灌肠时的X线资料,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 结果 早期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在患儿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及灌肠压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均0.05),而在①就诊时照片有无肠梗阻X线征象、②复位后起套部仍是否可见、③解除压力后起套部是否变大及④复位后小肠充气情况
砰砰砰,敲门声打断了李院长审理棘手案件的思路。  请进!李院长说。  来的是门岗小田。他恭敬地递上一份快递问,李院长,你看是你的不?  李院长接过来一看,民生东路32号李吉祥收,民生东路32号就是中级法院的地址,名字也是他的名字,至于电话错了,那应该是写错了,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是我的,辛苦你了小田。李院长笑着说。  小田说着“不客气”便转身走了。  李院长打开了快递,这一打开,他蒙了,竟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处理对策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8年7月间4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缩宫剂的运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腔填塞纱条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结论 正确及时地判断和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能有效防止子宫切除、产妇死亡等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 剖宫产术;出血;处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连续选取2009年3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n=32)和正常高值血压组(n=38),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合并症及主要严重心脑血管事件。 结果 与正常血压患者比较,正常高值血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早,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再住院率、脑梗死发生率及猝死均高,血清脑钠
[摘要] 通过对含丁咯地尔药物存在严重的神经和心脏毒性而被欧洲药品局(EMA)建议下架一事,概述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加强医院临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  [关键词] 丁咯地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1-0024-03  盐酸丁咯地尔(buflomedil h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选择性单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9年10月~2011年8月采用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选择性单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外伤至手术时间1~7 d,平均3 d。男16例,女12例。年龄25~69岁,平均45岁。比较术前及术后Cobb角、伤椎前、中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占位情况,并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
赵成亮爱管闲事,他的这一个性搞得他丢了工作。他变得性情暴躁,极易冲动。老婆实在忍受不了他的臭脾气,带着儿子离他而去。他愈加苦闷,借酒浇愁。  他常去“春来喜”酒馆,一坐就是大半夜,还常跟其他酒客争吵,搅了店家不少生意。有认识他的人说:“你过去挺好个人,现在咋成这样了?”他便对人吼:“少跟老子提过去,老子现在只认酒。”  店里的服务员想叫警察把他带走,却被老板娘徐凤珊拦下了。徐凤珊四十来岁,精明能干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腹腔镜行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手术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临床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同期55例为传统开腹手术组和65例为腹腔镜手术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①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2±5.2)min和(20.1±4.6)m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牙周炎138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按1∶1配对与病例组年龄差距在2岁范围内,同一居住地区的健康体检者138例作为对照组,问卷调查两组对象基本信息、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牙周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刷牙习惯、负性生活事件等,对两组调查内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38例牙周炎患者中,上颌有1087个患病
[摘要] 目的 探讨TBI患儿早期外周血HMGB1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87例急性TBI患儿根据格拉斯哥评分分成三组:严重组(≤8分)、中度组(9~12分)、轻度组(13~15分),分别在伤后3 h、6 h、12 h、24 h、48 h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同时根据严重组患儿28 d内是否死亡、是否发生脓毒症或急性肺损伤分组,比较组间H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