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涉及到的“体验”,虽说吸收了哲学、心理学、还有美学的各种关于体验的研究成果,但它只能是课程论视野里的一种“体验”,而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
1 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
伴随语文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主体行为,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只有具备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会在学习过程与语文如影相随,才会与作者的情感波澜共起伏,和人物的成败得失同悲欢,从而产生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
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放进作品中去,联想到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从而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形成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体验,这样一来,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摩、沐浴、滋润或激荡,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从而使人格得到塑造,心智得以健全。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情感体验的领域有: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心、对多样文化的尊重、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如在讲完《荷塘月色》一文后,我曾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荷塘月色作者通过独到的视角,用清秀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素雅、空灵的画面,营造出宁静、清淡而又诗意盎然的氛围,大家想想看,这是清华园中的荷塘吗?这仅仅是清华园中的荷塘吗?”有一位学生曾经这样回答:“不,正是发自作者内心的那一缕荷香,才有了这复杂而微妙的情思。这不仅仅是清华园中的荷塘,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荷塘。它透射出的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丝无奈与未来生活的一种渴望……”我想,这位同学能根据教师提问,“一下子”联想到这些,这就足以说明他已经真正读懂了《荷塘月色》,已经有了关于“荷塘月色”的恰当的情感体验。
2 教师是体验式教学的主导
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导游者,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意境,去主动关照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在自己的情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为他们的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大的开放性空间。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告诉我们阅读欣赏应是多元的,多解的。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东拉西扯”,允许他们“胡说八道”。“对于灵机一动的想法,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想法,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引导他们把各种想法都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有些同学读了《红楼梦》以后,觉得其中的人名很有意思,老师可顺势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红楼梦》中的取名艺术。
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具有自主精神的人,作为教材和课堂的自由的研究主体,应最大限度地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为教学前提。为了达到这样一种教学效果,课前教师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供一些恰当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能让师生双方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完成每一节课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不仅能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这种师生互动、交流体验语言文学知识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范也会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自我角色的定位、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仅仅靠传统教学所强调的习字、组词、造句、作文四个环节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虽说语文教学的功夫理应远在课本以外,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教材的作用,估且不论语文课本的文章原本就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单凭那么多专家从浩瀚的文海中千挑万选出来精萃这一点,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加以重视。要知道,即使枝再繁,叶再茂,花再盛,根的功劳仍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在各种教法不断出新的今天,正本清源很有必要,教材理应成为体验式教学的载体。合理使用教材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控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可以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以悲伤得泪水涟涟,可以感恩得想呼爹妈,但体验之后,还是要从感动中走出来,转移注意力,继续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训练。
收稿日期:2007-11-08
1 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
伴随语文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主体行为,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只有具备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会在学习过程与语文如影相随,才会与作者的情感波澜共起伏,和人物的成败得失同悲欢,从而产生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
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放进作品中去,联想到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从而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形成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体验,这样一来,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摩、沐浴、滋润或激荡,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从而使人格得到塑造,心智得以健全。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情感体验的领域有: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心、对多样文化的尊重、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如在讲完《荷塘月色》一文后,我曾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荷塘月色作者通过独到的视角,用清秀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素雅、空灵的画面,营造出宁静、清淡而又诗意盎然的氛围,大家想想看,这是清华园中的荷塘吗?这仅仅是清华园中的荷塘吗?”有一位学生曾经这样回答:“不,正是发自作者内心的那一缕荷香,才有了这复杂而微妙的情思。这不仅仅是清华园中的荷塘,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荷塘。它透射出的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丝无奈与未来生活的一种渴望……”我想,这位同学能根据教师提问,“一下子”联想到这些,这就足以说明他已经真正读懂了《荷塘月色》,已经有了关于“荷塘月色”的恰当的情感体验。
2 教师是体验式教学的主导
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导游者,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意境,去主动关照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在自己的情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为他们的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大的开放性空间。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告诉我们阅读欣赏应是多元的,多解的。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东拉西扯”,允许他们“胡说八道”。“对于灵机一动的想法,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想法,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引导他们把各种想法都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有些同学读了《红楼梦》以后,觉得其中的人名很有意思,老师可顺势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红楼梦》中的取名艺术。
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具有自主精神的人,作为教材和课堂的自由的研究主体,应最大限度地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为教学前提。为了达到这样一种教学效果,课前教师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供一些恰当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能让师生双方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完成每一节课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不仅能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这种师生互动、交流体验语言文学知识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范也会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自我角色的定位、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仅仅靠传统教学所强调的习字、组词、造句、作文四个环节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虽说语文教学的功夫理应远在课本以外,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教材的作用,估且不论语文课本的文章原本就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单凭那么多专家从浩瀚的文海中千挑万选出来精萃这一点,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加以重视。要知道,即使枝再繁,叶再茂,花再盛,根的功劳仍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在各种教法不断出新的今天,正本清源很有必要,教材理应成为体验式教学的载体。合理使用教材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控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可以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以悲伤得泪水涟涟,可以感恩得想呼爹妈,但体验之后,还是要从感动中走出来,转移注意力,继续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训练。
收稿日期:20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