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鲜活源泉,为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更多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已迫在眉睫,当代大学生应该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努力提高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路径
21世纪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一旦停滞不前就很有可能面临淘汰,所以创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更加的大,无论什么行业,竞争力都很大,并且科技发达的如今,创业更加难以生存。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创业也是最困难的,那么21世纪的大学生创业贵在一个“创新”上,没有创新,就面临被淘汰!
雨果说;“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这就是他的天才。我们来赞美大师吧,但不要模仿他们。还是让我们别出心裁吧,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创新,是大学生未来的导航灯。大学生要想在人生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与时俱进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
一、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毕业生数量在大幅的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却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在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的增长,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这个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占多数。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要求未來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有人说过: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够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自主创业的途径:
(1)加强阅读。信息来源一是靠纸质媒体,如《经济日报》;二是靠网络媒体,如政府专用网站、媒体网站、企业网站等。
(2)广泛交流。可以借助你生活周围有创业经验的同学、网友、老师,甚至还可以参加一些活动约访企业家或商业人士进行咨询,以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
(3)实习锻炼。①是在上学期间应该提早参加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如借助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去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到相关企业实习,从而学习各个企业的管理、风险防范、财务管理等。②是参加模拟训练。包括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设计比赛等。③是实践演练。如尝试申请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各种活动等。
(4)寻求支持。与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等机构建立联系,研究当地政府机构的扶持政策,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特别是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1)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科技活动,以实践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2)搭建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可以通过以上途径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让企业走进高校,汲取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3)培养企业家精神,打造领军人物。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我们除了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我们应该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深层次上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实地训练、岗位实习、创业实践等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新创业的人才,从而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进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思维,让有想法的人积极表达自己,让想法变为实践的产物。
同时,文化素养应该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是一个看不着但能感觉得到的品质,是在知识社会中长久保持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不过,创业者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文化素质,创业者应该知道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潜在的文化修养,是可以培养的。
总结: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尽管我们有文化、梦想、激情和活力,但因为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市场测试和管理团队的经验,我们在创业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和对创业的盲目性比工作场所的其他人更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相关企业成功的企业家的经验,借前人的经验提升自己,同时也要采取新人意见,不断创新,来丰富自己。以坚如磐石的毅力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职业走帆越来越远、越走越平稳,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伍维根、张旭辉、彭德惠主编.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程.西南交大,2007.02
[2]张英华、凌陪会主编.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5
山东协和学院 25100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路径
21世纪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一旦停滞不前就很有可能面临淘汰,所以创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更加的大,无论什么行业,竞争力都很大,并且科技发达的如今,创业更加难以生存。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创业也是最困难的,那么21世纪的大学生创业贵在一个“创新”上,没有创新,就面临被淘汰!
雨果说;“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这就是他的天才。我们来赞美大师吧,但不要模仿他们。还是让我们别出心裁吧,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创新,是大学生未来的导航灯。大学生要想在人生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与时俱进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
一、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毕业生数量在大幅的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却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在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的增长,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这个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占多数。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要求未來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有人说过: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够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自主创业的途径:
(1)加强阅读。信息来源一是靠纸质媒体,如《经济日报》;二是靠网络媒体,如政府专用网站、媒体网站、企业网站等。
(2)广泛交流。可以借助你生活周围有创业经验的同学、网友、老师,甚至还可以参加一些活动约访企业家或商业人士进行咨询,以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
(3)实习锻炼。①是在上学期间应该提早参加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如借助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去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到相关企业实习,从而学习各个企业的管理、风险防范、财务管理等。②是参加模拟训练。包括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设计比赛等。③是实践演练。如尝试申请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各种活动等。
(4)寻求支持。与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等机构建立联系,研究当地政府机构的扶持政策,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特别是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1)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科技活动,以实践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2)搭建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可以通过以上途径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让企业走进高校,汲取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3)培养企业家精神,打造领军人物。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我们除了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我们应该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深层次上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实地训练、岗位实习、创业实践等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新创业的人才,从而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进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思维,让有想法的人积极表达自己,让想法变为实践的产物。
同时,文化素养应该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是一个看不着但能感觉得到的品质,是在知识社会中长久保持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不过,创业者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文化素质,创业者应该知道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潜在的文化修养,是可以培养的。
总结: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尽管我们有文化、梦想、激情和活力,但因为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市场测试和管理团队的经验,我们在创业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和对创业的盲目性比工作场所的其他人更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相关企业成功的企业家的经验,借前人的经验提升自己,同时也要采取新人意见,不断创新,来丰富自己。以坚如磐石的毅力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职业走帆越来越远、越走越平稳,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伍维根、张旭辉、彭德惠主编.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程.西南交大,2007.02
[2]张英华、凌陪会主编.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5
山东协和学院 25100